![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B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052256/0-17231960896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B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052256/0-1723196089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B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052256/0-1723196089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B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B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科学研究表明:黑猩猩与人的骨骼在结构上非常相似,黑猩猩与人的胚胎在5个月前几乎相同。这些事实说明( )
A.黑猩猩将来会进化成人类B.人类与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比黑猩猩出现得更晚D.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试管婴儿技术为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福音。如图为排卵、受精和怀孕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受孕时,精子在①处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B.实施试管婴儿技术时,医生用腹腔镜从母体②中取出卵细胞
C.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③中继续完成发育
D.若输卵管堵塞,会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现
3.下列关于新生命孕育及诞生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胎儿出生
B.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C.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排出代谢废物
D.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的生长发育开始
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青春期身高增长较快,应适当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女孩月经和男孩遗精都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度紧张
C.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应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D.青春期的心理发育逐渐成熟,家长和老师不得干涉
5.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6.在“中学生营养日”活动中,专家提出: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在我国城乡已成当务之急。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摄入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越多越好
B.学生餐应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的原则,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
C.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营养更全面
D.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
7.饭后漫步在白浪河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过早凋零,令人痛心不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溺水导致人停止呼吸,可以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B.吸气时胸廓扩大,游泳时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导致呼吸困难
C.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肺泡处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8.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及肺的变化密切相关。图一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图二表示呼吸时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三表示肺泡与外界及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A→B→C段表示呼气,图二中膈顶的位置由①→②
B.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增大,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C.图三中气体Ⅰ和Ⅱ的进出,通过呼吸作用来实现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9.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可能会出现贫血。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 )
A.红细胞数量过少,运输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B.白细胞数量过少,运输氨基酸的能力降低
C.血小板数量过少,凝血和止血的能力降低
D.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10.如图为血液流经肺泡时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静脉血管,其内流动着静脉血
B.②为动脉血管,其内流动着动脉血
C.①内的物质比②内的物质多
D.和的出与入需要穿过肌肉细胞
11.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同,可能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B.对于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输入红细胞和血浆
C.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给O型血的患者少量输入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12.排泄是指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过程,下列关于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一种途径
B.排泄是排出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的过程
C.排泄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尿素的过程
D.排泄的途径只有两个
13.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叙述与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不相符的是( )
A.通过调节眼球中②的曲度,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B.遇到强光时,眼球中的①会变小以减少对③过强的刺激
C.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捂耳,可使④两侧气压平衡
D.呼吸道感染时,病菌可能通过⑤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14.为了缓解某同学的近视,周末他家人带他外出游玩。他看到树上又大又红的枣子,迫不及待地去摘,手不慎被树枝刺到,立即将手缩回。如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针刺后先感觉到痛后缩手
B.被针刺后产生痛觉的部位是⑤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D.若⑥受损,能发生缩手反射,也能产生痛觉
15.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目前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人体生长。下列有关生长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属于外分泌腺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
D.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
16.2024年6月5日是“中国第10个环境日”,其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可降解的废塑料属于“白色污染”,应减少使用塑料包装袋
B.减少石油、煤炭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
C.骑自行车出行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D.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无需处理即可排入水体
17.下列诗词涉及的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8.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A.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B.鸟类的身体大都呈现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C.哺乳动物一般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19.“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这两种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鸟飞行中,每呼吸一次,氧气两次经过肺,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B.鸟附着在胸骨上的龙骨突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C.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不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D.鱼流出鳃的水与进入鳃的水相比,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20.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丁是变温动物,丙是恒温动物
B.乙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分成三部分
C.丙进行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二、读图填空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古代西方人认为:男人的精子里有一个十分微小的人形,这个小的人形中还隐藏着另一个更小的人形。这样一个套着一个,每个小人形中都蕴含着另一个生命,以致无法计算。在传宗接代过程中,这个人形的“小精灵”从男的身上钻进女人的子宫里,由女人的经血将“小精灵”养大。古人心目中的精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便离开妈妈的身体,成为一个独立的新人。
(1)材料中关于精子的描述是不正确的。事实上精子中并不存在人形“小精灵”,新生命的起点是图2中[b]______,其在______中形成。
(2)胎儿出生前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__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_______从妈妈身体里获得营养。“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因为经过大约_____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产出。
(3)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_____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4)青春期的小帅哥开始长胡子了。这与性器官图2中[a]_____分泌的______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22.了解人体的营养
2024年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了解与人体营养有关的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此,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开展了实践活动。请分析回答:
【活动一】调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六类营养物质:蛋白质、_________和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也是主要的能源物质;_________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_________是人体内比较简单的,大多数种类人体自身不能制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的有机物。
【活动二】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怎样才能进入人体细胞呢?食物的消化是依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图2中的D代表_________,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图1中,过程①代表_________的初步消化,该过程最先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填名称),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
(3)图2中,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_(填“X”“Y”或“Z”)。人们常吃的花生含脂肪较多,食用后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的胆汁是由_________分泌的。
【活动三】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4)中小学生处于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要多吃图3中[ ]层和[ ](两空均填字母)层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含有的丰富的_________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这类食物在身体内的_________(填图2中的字母和名称)中被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被人体吸收利用。
23.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是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几种生理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在图一中[ ]_____________(填数字)被最终消化,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
(2)图二的肺泡慢慢鼓起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血液从图二A处流到B处时,血液中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血变_____________血。
(3)在图三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_____________,由鼻腔吸入的氧气至少经过心脏_____________次便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4)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_____________作用,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余下人体的代谢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除体外。
24.2024年5月19日晚,青岛六十七中男篮在2023~2024赛季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亚军,这一成绩创造了山东球队参加全国高中篮球联赛的最好成绩
(1)篮球赛进行过程中,运动员的呼吸会加深加快,这离不开【】____________中呼吸中枢的调节;运动员投篮时动作协调准确,这与图中【】_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有关。
(2)在运动过程中,水分的排出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是排汗、排尿、呼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婴幼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一名篮球运动员由于某个部位意外受伤,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则该患者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
(4)篮球运动员紧盯篮球时,篮球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图中 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在【】____________形成物像;投篮时,随着篮球越来越远____________。
(5)篮球运动员在比赛的决胜阶段体内____________的分泌量会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由此可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的共同调节。
25.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请回答:
(1)A是蚯蚓,在观察蚯蚓形态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球擦拭其体表,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观察B时,发现水由[__] [_________]进入其体内,进行气体交换。
(3)观察E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__][_________],它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4)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呢?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C实验:将含有蓝色BTB溶液的水滴在鱼口上方,一会发现从[_______________]流出了黄色的溶液。
(5)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D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__][________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_________]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题干“黑猩猩有32颗牙齿,牙齿结构与人大体相似;骨骼大体上与人相同,尤其是躯干骨与人很相近;拇指较短,可以像人一样与其他四指握合;胚胎发育8—9个月,胚胎在5个月以前与人的胚胎几乎完全相同”,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B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A.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精子依靠它本身的运动,可以经过子宫腔而到达输卵管,这时如果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就可能受精,A正确。
B.②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实施试管婴儿技术时,医生用腹腔镜从母体②卵巢中取出卵细胞,B正确。
C.卵细胞受精以后即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先形成的细胞团为桑椹胚,然后形成囊胚,并植入子宫内膜中,吸收母体的营养,继续发育,C正确。
D.第二性征受雌性激素调节,雌性激素是卵巢分泌的,直接进入卵巢内的毛细血管,所以若输卵管堵塞,不会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现,D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オ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因此人的生命之旅开始于受精卵,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胎儿或婴儿、故C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D
解析:A、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青春期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A正确。B.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女孩月经和男孩遗精都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度紧张,B正确。C,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应集中精力努力学习,C正确,D,青春期心理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因此题干说法不正确,D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只能流向心室,A正确;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原尿中的部分物质被重吸收形成尿液,而不是有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B错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C正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D正确。
6.答案:B
解析: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饮食应“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 B正确。故选: B。
7.答案:A
解析:A、人工呼吸不是气体扩散的原理,而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外力帮助患者恢复呼吸的一种急救措施。A错误。B、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B正确。C、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O正确。D、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肺静脉中流动的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D正确。故选:A。
8.答案:B
解析:A.图一A→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对应图二中②→①,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腔的上下径变短容积变小,肺随之收缩,肺内气压升高,完成呼气,A错误。
B.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虽然逐渐增大,仍然低于外界气压,所以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B正确。
C.图三中Ⅰ吸气和Ⅱ呼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C错误。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患贫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铁和蛋白质。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根据血流的方向判断,①为肺动脉血管,其内流动着静脉血,②为肺静脉血管,其内流动着动脉血,A、B错误。①肺动脉血管中流动的是含氧气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②肺静脉血管里流动的是含氧气丰富,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所以①内的a二氧化碳比②内的a二氧化碳多,C正确。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与血液之间扩散需要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不是肌肉细胞,D错误。
11.答案:C
解析: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错误。
12.答案:A
解析:A.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A正确。
B.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B错误。
C.排泄是把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排出体外过程,C错误。
D.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人体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故通过调节眼球中②晶状体的曲度,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A正确。B.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强光下①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③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B正确。C,咽鼓管连通咽喉部和鼓室,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易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口或闭口堵耳,都可以保持④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鼓膜,C错误。D.咽鼓管连通了咽喉部和鼓室;因此,呼吸道有炎症时,病菌可能通过⑤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D正确。故选C
14.答案:C
解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脊髓内的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C正确。
15.答案:C
解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 C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A.不可降解的废塑料长时间存在于环境中,导致白色污染问题,破坏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为了减少废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减少使用塑料包装袋,改用可回收材料或可降解的替代品,A正确。B.石油和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其中一些污染物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减少石油和煤炭的燃烧,可以有效地降低雾霾程度,改善空气质量,B正确。C.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从而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氨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同时,骑自行车对身体也有锻炼的作用,有利于健康,C正确。D.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含有各种有机物、微生物和化学物质,如果直接排入水体会导致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排放,D错误。故选D。
17.答案:A
解析:蜜蜂、蝴蝶、蜻蜓、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都属于节肢动物;黄鹂、白鹭、鹊、杜鹃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内充气体,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属于鸟类,A符合题意。
18.答案:D
解析:A.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A正确。
B.鸟类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身体呈现流线型,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以储存空气,B正确。
C.哺乳动物的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C正确。
D.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靠刚毛辅助运动,D错误。
故选D。
19.答案:A
解析:A.鸟飞行中,每呼吸一次,氧气两次经过肺,这样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故A正确。B、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故B错误,C.鱼鰓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鰓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故C错误。D.鱼流出鰓的水与进入鳃的水相比,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故D错误。故选A。
20.答案:C
解析:A.图示甲为鱼类、丁乌龟为爬行动物,二者体温都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丙家鸽为鸟类,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A正确。
B.乙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正确。
C.丙家鸽属于鸟类,其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气囊只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C错误。
D.将甲鱼类、丙鸟类、丁爬行类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C。
21.答案:(1)受精卵;输卵管
(2)子宫;胎盘;266
(3)呼吸;肺
(4)睾丸;雄性
解析:(1)人类新生命的起点是b受精卵。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266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3)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表示呼吸系统开始工作,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4)青春期男生出现的身体变化称为第二性征,这与a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关系。
22.答案:(1)糖类;水;维生素
(2)小肠;淀粉;口腔;葡萄糖
(3)Z;肝脏
(4)c;d;蛋白质;C胃
解析:(1)食物中的三大主要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它们不仅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也是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约占体重的60%~70%。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物,但大多数维生素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2)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D小肠,它负责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过程①指的是淀粉的初步消化,这一过程最先发生在口腔中,淀粉经过消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这是人体能够直接利用的单糖形式。
(3)脂肪只能在小肠处被消化,消化过程较为缓慢,用曲线Z表示。胆汁由肝脏分泌,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帮助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
(4)中小学生的饮食应注重均衡,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因为它对于身体的建造和修复至关重要。通常,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位于食物金字塔的c层和d层。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发生在C胃,最后在小肠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利用。
23.答案:(1)4;葡萄糖
(2)收缩;静脉;动脉
(3)5左心室;1/一
(4)过滤/滤过
解析:(1)淀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在口腔开始初步消化,部分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的最终产物葡萄糖在4小肠处被吸收。
(2)肺泡慢慢鼓起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的上下径、左右径和前后径均增大,肺内压减少;当血液由肺动脉,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由于5左心室输送血液路线长,需要的压力大,所以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由鼻腔吸入的氧气,完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然后流入左心室进行体循环,所以由鼻腔吸入的氧气经过心脏1次即可到达各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滤过(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其余物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肾小管弯曲细长,且包绕着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的管壁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重吸收作用。
24.答案:(1)3脑干;2小脑
(2)⑤→⑦→H→①→1;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能够控制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
(3)②
(4)BAFC;D视网膜;由大变小
(5)肾上腺素;神经系统;激素
解析:(1)脑干中具有许多脑干条件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篮球赛进行过程中,运动员的呼吸会加深加快,这离不开3脑干中呼吸中枢的调节;运动员投篮时动作协调准确,这与图中2小脑的调节作用有关。
(2)产生尿意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为:⑤膀胱→⑦传入神经→H脊髓灰质中的神经中枢→①上行的脊髓白质→1大脑皮层;成人大脑发育完全,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全,不能控制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婴幼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这说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能够控制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
(3)若一名篮球运动员由于某个部位意外受伤,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则该患者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②下行的脊髓白质,大脑皮层的“指令”不能传到脊髓灰质控制器活动。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晶状体曲度大时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曲度小时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篮球运动员紧盯篮球时,篮球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图中B角膜、A瞳孔し、F晶状体、C玻璃体,在D视网膜形成物像;投篮时,随着篮球越来越远,其晶状体曲度变化是:由大变小。
(5)篮球运动员在比赛的决胜阶段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反应更加灵敏;由此可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25.答案:(1)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2)③;入水管
(3)⑩;气门
(4)鳃盖后缘
(5)⑥;气囊;肺
解析:(1)A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2)B为蛏子,水由③入水管进入其体内,进行气体交换。
(3)C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⑩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与体内气管相连。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
(4)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流经由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因此,在鱼口上方轻轻滴加一滴蓝色的BTB溶液,仔细观察能发现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溶液变成了黄色,说明水从鱼口进入、由鳃流出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
(5)鸟类的身体里有发达的⑥气囊与⑦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秋苏教版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B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秋苏教版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A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A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