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末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同步专题训练(苏科版202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2913/0-17232051443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4章 章末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同步专题训练(苏科版202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2913/0-1723205144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4章 章末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同步专题训练(苏科版202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2913/0-17232051444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4章 章末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同步专题训练(苏科版2024)
展开
这是一份第4章 章末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同步专题训练(苏科版2024),共10页。
第四章 章末复习专题一 温度计的使用基础概念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2.正确判断玻璃管内液柱液面的位置,确定温度的正负.3.正确读数,读取的温度值要带有单位.专题训练1.下列关于温度的估计不正确的是( )A.家用普通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一35 ℃ B.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40℃左右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20 ℃左右 D.西安夏天最高气温可达40 ℃2.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 ℃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3.(陕西期中)一位护士用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了甲的体温后,没有将水银甩下去,又测量乙、丙两人的体温,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8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一定是 38 ℃ B.三个人的体温都是 38 ℃C.乙、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低于 38 ℃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 38 ℃4.(西安期中)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5.(祁阳县期中)用体温计先后测量小明、小红、小华三位同学的体温,中途未经下甩,示数相同都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该温度 是小明的体温(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专题二 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判断基础概念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判断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问题,可结合实际情景先判断物态情况,然后根据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专题训练6.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C.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形成的D.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冬天,常看见人哈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C.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D.地面瓷砖回潮冒“冷汗”,属于液化现象9.(南通中考)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 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10.(宝鸡质检)下列现象的形成中,需要吸热的是( )A.草地上的露 B.冰雪消融汇成小河C.窗玻璃上的冰花 D.瓦片上的霜11.(鄂州中考)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12.(连云港中考)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5.注射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已达四种,据了解疫苗需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B.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蒸发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D.打开保存疫苗的冰箱时看到冰箱周围有“白雾”,“白雾”是冰熔化形成的16.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要 热给室内制冷.17.夏天,从电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18.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 ℃.如图乙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19.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 100 ℃的水蒸气和 100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 ℃的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①将一定量温度为t₁ 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 A.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 t2高于t1.(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2)t2高于t1的原因是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的应有实验结果).专题三 熔化和沸腾实验探究基础概念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及“水的沸腾”实验是本章两个重要的实验,经常出现在中考实验题中.试题常借助实验情景再现来考察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而数据的呈现常有表格和图像两种形式,我们要注意运用“晶体熔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和“液体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来分析处理相关的问题.专题训练20.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2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 40 ℃D.加热 5 min时物质的温度是 48 ℃22.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别对应图线 、 和 (选填“a”“b”“c”或“d”).23.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说明此时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如图3,其中 是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况.24.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 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 min海波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4)图丁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5.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3)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时温度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 (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