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docx
    • 练习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pdf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第1页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第2页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第3页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第1页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第2页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docx、物理四模江苏省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2.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4.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5.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6.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帝企鹅是南极常见的一种动物,如图所示的是一只处在南极极点的帝企鹅。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匀的球体,关于此帝企鹅与重力有关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帝企鹅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B. 帝企鹅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一定偏离地心
    C. 帝企鹅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其受到的重力
    D. 帝企鹅受到的重力小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答案】A
    【解析】A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于把地球看成一个均匀的球体,则帝企鹅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故A正确,B错误;
    C.帝企鹅对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帝企鹅的重力的受力物体是企鹅,压力与重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不能够认为帝企鹅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其受到的重力,故C错误;
    D.由于帝企鹅处在南极极点,帝企鹅相对于地心处于静止状态,并没有随地球自转,则帝企鹅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故D错误。故选A。
    2. 2023年5月。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反映了我国建立起了更加成熟完备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根据图示的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核结合成时要释放能量
    B. 两个结合成存在能量与质量的相互转化
    C. 我国核电站发电就是利用轻核聚变释放能量
    D. 中核子的平均质量比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小
    【答案】A
    【解析】A.两个核聚变结合成核时,有质量亏损,由质能方程可知,两个核结合成时要释放能量,故A正确;
    B.能量和质量之间只是相差一个系数,两者都反映物体的属性,彼此之间不存在转化关系,故B错误;
    C.我国核电站发电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能量,故C错误;
    D.由题图可知,核的比结合能比核的比结合能小,由于平均质量越小的原子核,其比结合能越大,所以中核子的平均质量比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大,故D错误。
    故选A。
    3. 鱼洗最早是在先秦时期使用的一种金属制盥洗用具,它的大小像一个洗脸盆,底部是扁平的,盆沿左右各有一个把柄,称为双耳。鱼洗最奇妙的地方是,用双手有节奏地摩擦盆边双耳,摩擦得法,可喷出水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现象是波的衍射形成的
    B. 鱼洗中的水位越低,喷出的水柱越高
    C. 双手摩擦越快,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D. 鱼洗产生了共振而使水剧烈震荡
    【答案】D
    【解析】A.用双手快速且有节奏地摩擦鱼洗盆边双耳时,可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发生了波的干涉,故A错误;
    BCD.鱼洗做受迫振动,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鱼洗壁振动的频率相等或十分接近时,鱼洗壁产生了共振,从而使鱼洗中的水剧烈震荡,鱼洗中的水位越低,则与鱼洗壁接触部分越少,水的振动越不明显,则越不容易喷出水柱,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
    4. 边长L的硬轻质正三角形导线框abc置于竖直平面内,ab边水平,绝缘细线下端c点悬挂重物,匀强磁场大小为B垂直纸面向里。现将a、b接在输出恒定电流电源的正负极上,当ab边的电流强度为I,重物恰好对地无压力,则重物重力的大小为( )
    A. BILB.
    C. D. 2BIL
    【答案】B
    【解析】根据分流原理可知流过路径的电流大小为,根据平衡条件得
    解得
    故选B。
    5. 如图甲所示是可拆变压器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V,调节学生电源,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原线圈上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变压器可看作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通过小灯泡的交变电流频率为100Hz
    B. 若拆走可拆卸铁芯,则小灯泡两端没有电压
    C. 此时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5:1
    D. 若原线圈接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则小灯泡仍能发光
    【答案】C
    【解析】A.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所以通过灯泡的交变电流频率为
    故A错误;
    B.若拆走可拆卸铁芯,变压器仍能工作,灯泡两端仍然有电压,故B错误;
    C.原线圈电压有效值
    根据原副线圈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所以此时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故C正确;
    D.若原线圈接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不能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副线圈两端无电压,则灯泡不能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所示,杂技演员从某高度水平抛出小球A的同时,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相同的小球B。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球先落地
    B. A球落地时的速率一定较大
    C. 两球落地时的速率可能相等
    D. 运动全过程中,合外力做功相等
    【答案】C
    【解析】A.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将A球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两球完全相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均为0,则两球在竖直的方向的受力情况一样,两球在竖直方向具有相同的运动,则两球同时落地,故A错误;
    BC.A球在水平方向做减速运动,若落地时A球的水平速度刚好为0,又两球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则两球落地时的速率可能相等,故B错误,C正确;
    D.运动全过程中,两球重力做功相等,由于A球具有水平速度,所以同一时刻A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于B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且A球通过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则A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大于B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所以合外力对两球做功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
    7.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海水周期性涨落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受月球对海水的引力而形成,导致地球自转持续减速,同时月球也会逐渐远离地球。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和月球的球心分别为O和OꞋ,A和B是地球上的两个海区,多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区A的角速度小于海区B的角速度
    B. 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会增大
    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会增大
    D. 地球的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会减小
    【答案】B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A和B是地球上的两个海区,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则海区A的角速度等于海区B的角速度,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对地球赤道上的物体有
    地球自转持续减速,周期变大,可得,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会增大,故B正确;
    C.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由于月球逐浙远离地球,增大,则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会减小,故C错误;
    D.
    解得
    由于地球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的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会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8. 某发射星云可认为完全由氢原子构成,其发光机理可简化为:能量为12.09eV的紫外光子照射该星云时,会使其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会辐射光子。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部分颜色的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见下表,则观测到该星云的颜色是( )
    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紫色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为大量氢原子跃迁的过程,而基态氢原子吸收紫外光子后发生跃迁,跃迁后的能量为
    可知跃迁后的氢原子处于能级,而跃迁后的氢原子并不稳定,会向外辐射光子,再次跃迁回基态,其跃迁方式可以从能级跃迁至能级,再由能级跃迁至能级,或直接由能级跃迁至能级,由此可知氢原子从能级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会辐射3种频率的光子。从能级跃迁至能级释放的能量为
    从能级跃迁至能级释放的能量
    由能级跃迁至能级释放的能量
    对比表中各种色光光子能量范围可知,从能级跃迁至能级时辐射的能量在红光光子能量范围内,其他两种跃迁所辐射的光子能量均不在所给色光光子能量范围内,因此,观测到该星云的颜色为红色。
    故选A。
    9. 真空中,点电荷a、b分别位于x轴上的处的P点和处的Q点,它们之间连线上电场强度E随位置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由处的M点静止释放,能通过处的N点。粒子仅受电场力,O为坐标原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b均带正电
    B. a电荷量小于b电荷量
    C. x轴上从P至Q电势先降低再升高
    D. M、O间的电势差大于O、N间的电势差
    【答案】D
    【解析】A.由图像可知,从P到Q电场强度方向不变,带正电的检验电荷从M点由静止释放后能通过N点,说明a带正电、b带负电,故A错误;
    B.a带正电、b带负电,合场强最小时,a、b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相等,设合场强最小时横坐标为x,则有

    可知
    故B错误;
    C.从P到Q电场强度方向不变,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可知x轴上从P至Q电势逐渐降低,故C错误;
    D.M、O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O、N间的平均电场强度,M、O间距离和O、N间距离相等,根据
    可知M、O间的电势差大于O、N间的电势差,故D正确。
    故选D。
    10.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轻质绝缘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连接一放置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带正电小球,水平面上方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初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在小球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
    A. 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B. 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C. 小球运动到最右端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量为零
    D. 小球运动到最右端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比初始时的大
    【答案】D
    【解析】AB.当小球受到电场力和弹簧弹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小球速度有最大值,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故AB错误;
    CD.在小球向右运动到最右端的过程,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
    可知弹簧弹力做负功,小球运动到最右端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比初始时的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 如图所示,一根导体棒ab搭在两根足够长光滑水平导轨上,整个空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给棒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此时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0,只考虑电阻R,其余电阻均不计。则在此后过程中,则棒的速度大小v、棒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与位移x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B取向右为正方向,则金属杆向右滑行过程中,加速度为
    两边同乘极短时间,结合,可知
    因此整个过程中,有
    可解得
    故AB错误;
    CD.根据结合可得
    可知安培力大小为F随位移x均匀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6分)
    12. 智能化育苗蔬菜基地对环境要求严格,其中包括对光照强度的调控,光照强度简称照度I,反映光照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单位为勒克斯(lx)。为了控制照度,科技人员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智能光控电路。
    (1)智能光控电路的核心元件是光敏电阻R,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光敏电阻在不同照度时的阻值,实验所用器材:电源E1(9 V)、滑动变阻器R4 (最大阻值为20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为3 kΩ)和毫安表(量程为0~3 mA,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0=6 kΩ、开关、导线若干。则在闭合电路开关前应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V,电流表读数为1. 5 mA,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 kΩ。
    (3)通过测量得到6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丁中作出阻值R随照度I变化的图像______,由图可判断光敏电阻的阻值与照度______反比例函数关系(选填“满足”或“不满足”)。
    (4)该同学用上述光敏电阻接入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E=6.0V,内阻忽略不计,电阻R1=100Ω,电阻箱R2的阻值调节范围是0~9999.9Ω,光敏电阻R的电压U增加到2.0V时光照系统开始工作,为了使照度降低到4klx时,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补光,R2的阻值应该调节为______kΩ。
    (5)要加快蔬菜的生长,适度提高光照时间,可调节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左 (2)1.80V 3.6
    (3) 不满足 (4)7.9 (5)减小R2
    【解析】【小问1详解】
    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应将滑动变阻器滑到左端,从而使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
    【小问2详解】
    [1]电压表的最小刻度值为0.1V,如图丙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1.80V,
    [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关系,磁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电流表读数为1.5mA,故此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
    【小问3详解】
    [1]
    [2]根据图像可知纵坐标与横坐标的乘积不是一个常数,所以光敏电阻的阻值与照度不满足反比例函数关系;
    【小问4详解】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根据图像可知在照度降低到4klx时,对应的阻值为
    又有
    其中
    U=2V
    联立可得
    【小问5详解】
    减小R2 的阻值,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变大,R两端的电压变大,从而导致自动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时的最小照度高于4000lx,加快蔬菜的生长。
    13. 战绳作为一项超燃脂的运动,十分受人欢迎。晃动战绳一端使其上下振动(可视为简谐振动)形成横波。图(甲)、(乙)分别是战绳上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传播方向为P到Q。P、Q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3m,波长,求:
    (1)该列波的波长;
    (2)振动从P传到Q的时间。
    【答案】(1)24m;(2)1.25s
    【解析】(1)波传播方向为P到Q,则有
    (n=0,1,2,3⋯)
    可得
    (n=0,1,2,3⋯)
    当n=0时,,不符合题意;
    当n=1时,;
    当n=2时,=,不符合题意;
    故波长为
    (2)由题图可知,则有波速为
    振动从P传到Q时间
    14. 某充气式座椅简化模型如图所示,质量相等且导热良好的两个气缸C、D,通过活塞a、b封闭质量相等的两部分同种气体A、B,两活塞通过轻弹簧相连。整个装置静置在水平面上,已知C气缸质量为M,封闭气体的初始高度均为L,初始环境温度为,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质量和厚度不计,活塞光滑且活塞与气缸不漏气。
    (1)若环境温度缓慢升至,求稳定后A气体的高度。
    (2)若环境温度缓慢升至,此过程中A气体内能增加量为U,求A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答案】(1);(2)
    【解析】(1)若环境温度缓慢升至,根据受力平衡可知,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则有
    解得
    (2)若环境温度缓慢升至,A气体内能增加量为U,气体膨胀,则气体对外界做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得
    15. 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A上表面为光滑斜面,斜面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斜面下端有一质量的小物体B,某时刻A、B一起从P点以初速度向左匀减速滑行。已知重力加速度。
    (1)求A的下表面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当A的速度减为零时,立即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
    ①若A、B一起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求A的右端回到P位置的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W;
    ②若A的右端回到P位置,B恰好运动到斜面最高点,求该过程中A与地面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Q。
    【答案】(1)0.75;(2)①52J;②80J
    【解析】(1)对小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①根据A、B整体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运动学公式

    整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②设在向右运动过程中,A对B的支持力为N1,地面对A的支持力N2,B的加速度在水平、竖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根据
    结合运动学公式

    解得
    代入数据得
    16. 在电子工业中,离子注入成为了微电子工艺中一种重要的掺杂技术,利用磁场、电场可以实现离子的分离和注入.某同学设想的一种离子分离与注入原理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正半轴上放置有足够长涂有荧光物质的细棒,有离子击中的点会发出荧光.在平面的上方分布有沿y轴正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发射带正电离子的离子源置于坐标原点O,只在平面内不断射出速率均为v的离子,速度方向分布在z轴两侧各为角的范围内,且沿各个方向的离子个数均匀分布,包含有电量相同,质量分别为m和的两种离子.发现x轴上出现两条亮线,可确认击中右侧亮线最右端的是沿z轴正向射入磁场的质量为m的离子,且右侧亮线最右端到O点的距离为L.不计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离子重力,整个装置置于真空中.
    (1)求离子的电量q;
    (2)若磁感应强度在范围内波动(k小于0.5,波动周期远大于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要使x轴上的两条亮线某时刻恰好能连接成一条亮线,求k值;
    (3)若某段时间内磁感应强度恒为B,角增为,离子源只发出质量为m的离子.在平面的上方再施加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在平面上某点(O点除外)垂直离子速度方向放置待注入离子的某种材料小圆板(忽略大小),可得到最大注入深度,若离子进入该材料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其速度的k倍,求该最大深度d.
    【答案】(1);(2);(3)
    【解析】(1)根据



    (2)同理可得
    x轴上的两条亮线某时刻恰好能连接成一条亮线,则
    联立得
    (3)周期

    研究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离子(时间越长粒子被加速越大)




    在离子进入到材料中运动的某阶段极短时间内,对某个离子用动量定理,得

    则全程有

    由①②③④⑤⑥⑦得
    颜色




    能量范围(eV)
    1.62~1.99
    207~2.20
    2.78~2.90
    2.90~3.11
    照度I(klx)
    20
    40
    6.0
    8.0
    10.0
    12.0
    电阻R(kΩ)
    7.5
    4.0
    2.8
    2.3
    2.0
    1.8

    相关试卷

    2024届江苏(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四模物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南外、金陵、海安)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四模物理试题+答案,共10页。

    2024届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海安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校联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海安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校联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海安中学2024届高三三校联考物理试题docx、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海安中学2024届高三三校联考物理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海安2023_2024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2023_2024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共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