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杜甫的故乡之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李煜的故国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寂寞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哲思之月
张若虚笔下的月又是怎样的月呢?
任务情境:
某出版社编辑要出版《最美唐诗》一书,汇编唐代各类优秀诗歌。请你为这首《春江花月夜》写一则推荐语,说说它应该入选的具体理由。
诗人简介: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活动一:反复诵读,感受意境
出版社的《最美唐诗》需要征集优秀的朗诵音频。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诵,并根据诗歌感情变化进行朗读。
思考:如果让你为这首诗谱曲,它的旋律应是怎样变化的?它的意境应是怎样的?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含蓄隽永,婉转优美,就像一首小夜曲或梦幻曲。
月之初上时意境迷离、美妙,情感旋律高亢;
月光下诗人退思冥想,情感旋律平缓;
楼上思妇愁情不堪,情感旋律低回;
游子梦回故乡,情感旋律哀怨;
游子梦醒后更加孤寂,情感旋律悠长。
解题:题中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明确:月
题目中春、江、花、月、夜五个名词,五个意象,五幅画面,交错出现,仿佛一首交响诗。
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再读这首诗,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美(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
活动二:分层品读,品味诗情
(一)景物美:赏月下之景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情感?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白沙
清幽静谧、朦胧恬静、空灵梦幻
赞叹大自然的绮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为什么用“生”不用“升”?
“升”仅仅是状态,而“生”字具有欣欣向荣的灵性、活力,明月与潮共生,本身皎洁,又兼有大海的磅礴气势,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凸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极富动感,有声(水)有色(月) ,景象壮观。
“生”字足见诗人眼界和胸襟之大,有一种俯仰天地的宇宙观。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诗人不直接描写月亮,而是从嗅觉、视觉来写,置身这个月夜,有花的芳香,有月色的皎洁,从侧面(感受)来营造梦幻朦胧的意境。
哲理美:悟月下之思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向思考人生。张若虚的内心是纯净、无纤尘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下面这句特别纯真的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这一哲理。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望,缘于对人生的热爱。
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密联系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有之,与他们相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理解有何不同?
曹诗和苏诗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却别开生面,具有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便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哀而不伤,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赏析“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明月,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间的离愁别恨,是过渡句。
情感美:析月下之情
你从诗中哪些意象感受到了情思?
“白云” 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自然而然地引出“扁舟子” 上的游子。
“青枫浦” 为地名,“枫”“浦”常用为离别的景物、处所。
“扁舟子”指飘荡江湖的游子。
“明月楼”以物代人(游子之妻),以思妇的相思来反衬游子的倦客愁。
思妇怀远图
诗中怎样细腻地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之苦的?
(1)“裴回”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月的徘徊其实是人的徘徊。
(2)“卷不去”和“拂还来”明指月光洒在门帘和捣衣砧上,暗指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
“鱼龙”、“鸿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此处是用典。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游子思归图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前后意象对比:
春江——流春(春半)
花林——落花
明月——斜月(落月)
既写出了自然界美好春光的流逝,也是青春、幸福和憧憬的流逝,表现了游子青春逝去、有家难回的凄苦和落寞。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沉沉”写出了游子归期难定的沉重心理和孤寂之情。
“无限路”写游子与思妇天各一方,衬托了他的相思之苦。
一个“满”字写出了愁思的深厚。月光洒满江边的树林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离愁,月色和离愁水乳交融。
这八句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游子对思妇的相思?
虚实结合:在梦中也想归家。
寓情于景: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想要归家的心情。
夸张:以“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活动三:“最美唐诗”推荐语
诗人以月为核心,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读完本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请你为《春江花月夜》写一则推荐语!
推荐语1:这首诗把“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炼成了一片五色奇光,每个字都写得有景、有情、有思、有想、有趣。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环环相扣,节节相生,绵绵不绝,令读者感觉犹如在读一个故事,赏一幅画,看一场电影,目光不能离开片刻。这五色奇光织就了一片奇锦,分合不得,交汇出璀璨的光芒,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推荐语2:
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如梦似幻,幽美轻盈。
这是一种纯粹的美,超凡脱俗,宁静清新。
这是一场无声的细雨,浸润人间,荡涤世俗尘杂。
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打动,千年不息,一直等待着我们的寻觅……
这就是一千年来给了无数人心灵滋养的《春江花月夜》。让我们再次融进这片神奇的境界,去共同感受这份优雅、享受这片宁静吧!
课堂总结:
《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营造朦胧、迷幻、神奇、幽深、静谧而又略带惆怅的意境。构成了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和思妇游子图三幅图画,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
课题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歌意趣,提升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人生哲理,品味诗歌中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
教学重点
感悟人生哲理,品味诗歌中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
中职语文*灯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0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灯优秀教学设计</a>,共2页。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灯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灯优秀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及背景介绍,初读感知,品读感悟,重点句解读,研读象征手法,本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无衣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拓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