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56334/0-17233066497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56334/0-17233066498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56334/0-17233066498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5 Ca, 有机物结构特点可能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Ca:40 Cu:64 Zn:65
第Ⅰ卷(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钡可用于肠胃X射线造影检查
B. 葡萄酒中常添加一定量的SO2用来抗氧化和杀菌
C. 为增强84消毒液的杀菌消毒效果,可与洁厕灵混合使用
D. 芯片是现代技术的心脏,它主要成分是Si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钡与胃酸会发生反应,不可用于肠胃X射线造影检查,常用硫酸钡用于肠胃X射线造影检查,故A错误;
B.SO2具有杀菌作用,具有还原性,因此葡萄酒中常添加一定量的SO2用来抗氧化和杀菌,故B正确;
C.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反应生成氯气,因此不能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故C错误;
D.芯片是现代技术的心脏,它主要成分是Si,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 氮元素和水一样重要,它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可用加热固体NH4Cl制取NH3B. 合成氨属于氮的固定
C. 雷电时N2与O2反应直接生成NOD. 液氨是纯净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固体NH4Cl生成HCl与NH3,二者常温下又生成NH4Cl,因此不可用加热固体NH4Cl制取NH3,A错误;
B.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合成氨属于氮的固定,B正确;
C.N2与O2在雷电条件下反应直接生成NO,C正确;
D.液氨是氨气的液态,是纯净物,D正确;
故选A。
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生铁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比纯铁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小
B.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C. 在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2O(g)CO+H2,再加入炭粉,反应速率增大
D. 100mL 2ml/L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变慢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生铁中含有碳杂质,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常温下生铁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比纯铁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大,故A错误;
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不一定就越明显,比如酸碱中和反应,故B错误;
C.在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2O(g)CO+H2,由于炭粉是固体,再加入炭粉,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
D.100mL 2ml/L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由于溶液中含有水,溶液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因此反应速率变慢,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 有机物结构特点可能有:①都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②碳原子都满足4价③碳链有单键、或双键或三键④有环式结构和链式结构⑤很多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其中正确的表述有几种?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四氯化碳不含氢元素,错误;②有机物中碳原子都满足4价,正确;③碳链有单键(如乙烷)、或双键(如乙烯)或三键(如乙炔),正确;④碳与碳之间可以形成环式结构(如环丙烷)和链式结构(如戊烷),正确;⑤很多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正确。即正确的表述有4种,C正确;
故选C。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C(s)+0.5O2(g)=CO(g) △H=-110.5kJ/ml,则碳的燃烧热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1.95kJ/ml,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已知:;,则
D. 已知: ,则0.5Ba(OH)2(aq)+0.5H2SO4(aq)=0.5BaSO4(s)+H2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烧热为1ml C(s)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的热量,A错误;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正确;
C.S(s)能量低于S(g),S(g)燃烧生成放出的热量更多,由于均小于0,则,C错误;
D.反应中还生成硫酸钡沉淀也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因此0.5Ba(OH)2(aq)+0.5H2SO4(aq)=0.5BaSO4(s)+H2O(l) 不是,D错误;
故选B。
6. 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6g CH4含电子数为10NAB. 10mL 1ml/L Na2SO4溶液中O原子0.04NA
C. 28g CH2=CH2含共价键数为6NAD. 1ml 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答案】AC
【解析】
【详解】A.16g CH4是1ml,含10ml电子,即10NA,A正确;
B.Na2SO4溶液中除了溶质含有O原子,水分子中也含有O原子,则10mL 1ml/L Na2SO4溶液中O原子大于0.04NA,B错误;
C.28g CH2=CH2是1ml,含5mlσ键,1mlπ键,则共价键数为6NA,C正确;
D.SO2与O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2NA,D错误;
故选AC。
7. 下列对各组物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B.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C. 、、互为同位素
D.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正丁烷与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C正确;
D. 和 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D正确;
故选B。
8.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合成氨反应N2+3H22NH3,其中生成氨气速率最快的是
A. v(N2)=0.3 ml·L-1·min-1B. v(NH3)=0.5 ml·L-1·min-1
C. v(H2)=0.01 ml·L-1·s-1D. v(N2)=0.2 ml·L-1·min-1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系数之比,计算各个选项中反应速率与相应计量数之比比较速率的快慢;同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详解】A.=0.3ml·L-1·min-1;
B.=0.25ml·L-1·min-1;
C. =ml·L-1·min-1;
D.=0.2ml·L-1·min-1;
数值大者反应速率就大,所以A选项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
故选:A。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图2可表示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C. 图3所示锌锰干电池中MnO2发生还原反应
D. 图4所示装置可验证金属活动性:M>N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图1所示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因此该装置不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图2是放热反应,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
C.图3所示的锌锰干电池中MnO2中锰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图4所示装置右边产生氢气,说明金属N为正极,因此金属M为负极,一般来说,负极金属活泼性比正极金属活泼性强,因此可验证金属活动性:M>N,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D。
10.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时反应最多可生成多少种新物质?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最多可以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氯化氢共5种物质,答案选C。
11. 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H=H1-H2B. 形成HBr分子时释放能量
C.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答案】AB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焓变等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则该反应焓变△H=H1-H2,故A正确;
B. 形成HBr分子时,形成了化学键,则释放能量,故B正确;
C. 图像显示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故C错误;
D.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错误;
故选:AB。
12. 下图装置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分别是
A. ①Mg②Mg③FeB. ①Al②Al③FeC. ①Al②Al③CuD. ①Mg②Al③Cu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装置中镁、铝都会与稀硫酸反应,镁活泼性大于铝的活泼性,因此镁发生氧化反应;②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铝发生氧化反应;③中铁和浓硝酸发生钝化,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因此铜发生氧化反应;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 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体系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和的体积分数之比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反应是气体分子数改变的的化学反应,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则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容器体积和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不符合题意;
D.、和的体积分数之比为,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判断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两支试管中均加入6.5gZn粉,甲试管加入含0.1mlH2SO4的稀溶液;乙试管加入含0.1mlH2SO4和0.01mlCuSO4稀溶液,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6.5g锌物质的量为0.1ml,0.1ml硫酸与锌恰好反应生成0.1ml氢气,加入硫酸铜,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形成Zn-Cu- H2SO4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由于反应消耗一定量的锌,因此产生氢气的量比0.1ml少,则甲产生的氢气比乙多,但乙反应速率比甲反应速率快,故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共5道题,共60分)
15. 含铂、铑等活性成分的催化剂能促使、发生如下反应:,将汽车尾气中的、转化为无毒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定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浓度如表:
前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0~30s和30~60s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为了分别验证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格中。
①实验Ⅰ、Ⅲ的目的是_______,故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Ⅲ,改变条件是_______,故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2) ①.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③. 催化剂类型 ④. 260℃ ⑤.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O~30s和30s~60s时间段内△c(CO2)分别为、3.00×10-3,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答案:;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小问2详解】
验证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用控制唯一变量法,实验Ⅰ、Ⅲ温度不同,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2为。对比实验Ⅱ、Ⅲ唯一变量是催化剂类型不同,对比实验Ⅱ、Ⅲ,改变的条件是催化剂类型,其它条件相同,故260℃,。故答案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催化剂类型;260℃ ;;
16. 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溶液中Cu2+向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左电极为___________极(填阴或阳),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检验右电极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了你猜测的正确性。
(3)当左电极增重0.64g时,从电源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流出电子个数约为___________,此时要想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加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左 ②. 阴 ③. Cu2++2e-=Cu
(2) ①. 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右管口 ②. 试纸变蓝
(3) ①. 负 ②. 0.02NA ③. CuCl2 ④. 1.35g
【解析】
【小问1详解】
接通直流电源后,形成了电解池,根据离子“异性相吸”,则溶液中Cu2+向阴极即向左移动,左电极为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铜单质,其电极方程式为Cu2++2e-=Cu;故答案为:左;阴;Cu2++2e-=Cu。
【小问2详解】
右边电极为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变为氯气,因此检验右电极产物的方法是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右管口,碘离子和氯气反应生成氯离子和单质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因此产生试纸变蓝的现象证明了你猜测的正确性;故答案为: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右管口;试纸变蓝。
【小问3详解】
当左电极增重0.64g即物质的量为0.01ml时,根据Cu2++2e-=Cu,则转移0.02ml电子即从电源负极流出电子个数约为0.02NA,阴极得到铜单质,阳极得到氯气,此时要想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加入CuCl2的质量为0.01ml×135g∙ml−1=1.35g;故答案为:负;0.02NA;1.35g。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试管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从P处出来的气体遇到空气现象为___________。
【答案】(1)CO2、H2
(2) ①. 酸性KMnO4溶液 ②. 验证SO2是否吸收完全 ③. 防止空气中H2O进入干燥管而影响杂质气体的检验
(3) ①. a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②. 3SO2+2H2O+2NO=3SO+2NO+4H+ ③. Ⅱ、Ⅲ ④. 变为红棕色
【解析】
【分析】铁钉含有的铁、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硫酸的浓度减小,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装置A中制得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装置B中盛有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检验和除去二氧化硫,装置C中盛有的品红溶液用于验证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除去,装置D中应盛有澄清石灰水,装置E中浓硫酸用于干燥氢气,装置F中盛有的氧化铜和装置G中盛有的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氢气的生成,装置H中盛有的碱石灰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G中干扰氢气的检验。
【小问1详解】
铁钉含有的铁、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硫酸的浓度减小,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装置A中制得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则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是H2和CO2;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知,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酸性KMnO4溶液;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验证SO2是否吸收完全;装置H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H2O进入干燥管而影响杂质气体的检验;
【小问3详解】
①装置a中的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验证SO2的氧化性,故可看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②SO2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以及电荷、原子守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H2O+2NO=3SO+2NO+4H+;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可能是SO2或者稀硝酸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验证SO2的还原性;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是二氧化硫被稀硝酸氧化生成的,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则实验设计合理;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即生成硫酸银沉淀,证明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是二氧化硫被稀硝酸氧化生成的,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则实验设计合理;则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Ⅱ、Ⅲ;从P处出来的气体是一氧化氮,遇到空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即现象为变为红棕色。
18. 丙烯(CH3CH=CH2)是乙烯的同系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丙烯能发生多种反应,请写出图中五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⑤.
【解析】
【详解】①丙烯通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烷,其方程式为;
②丙烯分子中含有两种等效氢,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时,可能有会有两种产物,分别是1-丙醇和2-丙醇,其方程式为:;
③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其方程式为:;
④丙烯发生聚合反应,双键断开,生成聚丙烯,其方程式为:;
⑤丙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方程式为:。
19. 某气态烷烃5.8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40g沉淀。通过计算确定该烷烃的分子式___________,并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答案】 ①. C4H10 ②. CH3CH2CH2CH3、CH3CH(CH3)CH3
【解析】
【详解】设该气态烷烃的分子式为CnH2n+2,5.8g该气态烷烃的物质的量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40g沉淀,该沉淀为CaCO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可知,,则,n=4,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4H10;C4H10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CH3CH(CH3)CH3。时间/
0
30
60
90
120
150
0
实验编号
T/℃
催化剂类型
Ⅰ
320
铂铑
Ⅱ
稀土
Ⅲ
260
铂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海南省屯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屯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