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陋室铭,翻译课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次类比,陋室是陋还是不陋,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他的作品包括《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一生处于动乱的中唐时期,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刘禹锡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م
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任刺史,受到和州知县的故意刁难,半年内被追搬了三次家,且住房条件一次比一次差,最后仅为一间斗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和州,和州知县故意刁难他,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怨言,还写下“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这激怒了知县,于是将他的住处迁至县城北门,且住房面积缩小。刘禹锡依然不计较,又写下“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的对联。知县再次刁难,将刘禹锡的住处换为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在遭受这样的待遇后,愤然写下了《陋室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
本文韵脚词: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灵: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神异。
斯:代词,这,这个。 惟:副词,只。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龙就神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蔓延到。 入:映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台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平民。
平时可以弹琴,阅读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指弦乐器,琴、瑟等。 竹:指管乐器,箫、笛等。 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头运用类比的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类比有“吾”之陋室。生动自然的引出本文主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此句为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统领全文,全文核心。“惟”字加强语气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偶拟人的手法,“上”“入”二字对仗完整,以动写静,生动传神。突出了陋室环境的生机盎然。一“绿”一“青”,色彩清丽,衬托出陋室环境的清新优雅。以景色之雅衬托“惟吾德馨”,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品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偶衬托,“有”“无”是一对反义词,“鸿儒”与“白丁”进行对比,表明来往的朋友都是高雅贤德之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前两句实写,显示作者高雅质朴的生活情趣。后两句虚写,侧面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烦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据自己所居住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类比。以古代明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突出“德馨”,表明陋室不陋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作者甘居陋室陋室不陋的品质。表现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趣
《陋室铭》有很多对仗:同类或相对的词语在相对应的位置上相互映衬。 模仿例句,发现“陋室趣对”。
山对水仙对龙苔痕对草色绿对青鸿儒对白丁素琴对金经,丝竹对案牍南阳对西蜀诸葛对子云
——地理对——神话对——植物对——颜色对——身份对 ——器物对——地名对——人物对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樾说:“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刘禹锡当时的心情呢?
例:我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重读“山、仙、水、龙、灵”。理由:刘禹锡通过指出“山”与“仙”及“水”与“龙”的关系,来暗指“陋室的主人”才是决定“陋室”“陋”与“不陋”的决定因素,暗喻自己“德馨”,让陋室生辉。
我读____________(句子),重读/拖长了_______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重读“上”和“入”。理由:“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动写静,使景物人格化,生动活泼,表达了作者“心境”的恬适自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重读“有”和“无”。理由:“有、无”二字,强调了作者的交往之雅,重读这两个字能突出作者的自豪之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重读“调、阅、无”。写出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两个“无”则显示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傲岸的节操。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重读“诸葛庐”“子云亭”,拖长“何”。理由:作者这句话是以“庐、亭”类比“陋室”,以“诸葛、子云”类比自己,所以重读关键字,拖长“何”“陋”有利于读出调侃的语气——诸葛庐不陋、子云亭不陋,我之陋室有何陋呀?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原创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品行:高洁傲岸信念:安贫乐道态度:豁达豪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夯实作家作品,基础夯实写作背景,整体阅读,品德高尚,名词作动词出名,博学的人鸿大,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官府的公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课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知道吗,划分节奏,赵孟頫书《陋室铭》,当堂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