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7390/0-17233694413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7390/0-17233694413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7390/0-17233694414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综合测试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综合测试3 试卷 0 次下载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综合测试1 试卷 0 次下载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综合测试2 试卷 0 次下载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3 试卷 0 次下载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综合测试3 试卷 0 次下载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2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2,共8页。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诗词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宋代诗人陆游在《梅花绝句》中写道:“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句中的“香不断”说明(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隙2.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质子 原子核 原子 B.原子 原子核 质子C.原子 质子 原子核 D.原子核 质子 原子3.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使飞起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D.“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4.下列选项中,属于利用静电的是( )A.楼顶的避雷针 B.危险品运输车底的铁链C.静电喷漆 D.印染车间保持一定的湿度5.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C.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 D.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6.下列物质结构图正确的是( )A. B. C. D.7.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不可能同时存在B.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C.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D.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8.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橡胶小勺在干燥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胶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小勺带了电B.若橡胶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C.橡胶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若摩擦后的毛料布带了正电,说明小勺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毛料布上9.对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如图甲,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丝绸都带上正电B.如图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轻质小球时的情况,说明该小球带正电C.如图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如图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说明吸管一定带正电10.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11.下列粒子中,全部带正电的是( )A.原子核 中子 B.原子核 质子C.电子 原子核 D.电子 质子12.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C.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13.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开辟了原子物理学的崭新研究领域。科学家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下图所示哪个图最相似( )A.西红柿 B.西瓜C.面包 D.太阳系1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C.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15.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原子是由电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中子组成二、填空题16.在《挑战不可能》第二季,厦门市公安局的警犬训练专家李维福带着血迹搜寻犬“草根儿”来到舞台。他们要挑战的项目是面对已经稀释2000万亿倍的样本血液进行嗅探,并从15辆目标汽车中找出两处目标血液,一次挑战成功。警犬能嗅探到血液的气味说明 ______,这属于______现象。17.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胶水能把“七步洗手法”的宣传画贴到墙上,是由于分子间有______。18.我们知道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 _____;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 _____。19.如图所示,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是由于头发带有_________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实验室中,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_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与此相同。 20.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_____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__________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21.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小球A___________,小球B___________。(均选填“一定带正电”、“一定带负电”或“可能不带电”)。22.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时头发丝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23.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光年”是______的单位。一定量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由于分子之间有______,总体积会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24.观察“从粒子到宇宙”一章中的四幅图,图甲四月的校园樱花飘香,这是______现象,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______;图丙中的汤姆生发现了______(填写粒子名称);图丁为______(填科学家名)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5.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是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物理实验之一,他为建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奠定了实验基础,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粒子通过金原子核附近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代表粒子,通过示意图可以判断出粒子带___________电。26.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______,_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相似,其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上。织女星与地球的距离为24.5光年,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在______年前发出的光,光年是______单位。三、实验题27.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填写结论。(1)如图1所示,接触面磨平的两块铅柱,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而且在铅柱下面悬吊一定的重物,它们也不会分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有关。28.盈盈同学设计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齐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1)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2)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索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选填上或下)方;(3)根据_______瓶(填上或下)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4)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5)如图丙所示,盈盈同学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离开水面后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了______。29.小明在做“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而当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如图丙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2)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所有的带电体带的电荷要么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要么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自然界有且只有______种电荷存在。参考答案1.C2.B3.D4.C5.C6.A7.D8.A9.B10.D11.B12.A13.D14.C15.B16.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17.不是 引力18.斥力 引力19.同种 验电器20.恒 宇宙大爆炸21.可能不带电 一定带正电22. 电 同种23.宇宙 长度 间隙24.扩散 引力 电子 卢瑟福25.正26.大爆炸 原子 原子核 24.5 长度27.引力 温度28. 间隙(或空隙) 下 上 ④ 变大 变小 分子间存在引力29.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