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精品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歌,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意象。
阅读《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最能触动人心的片段入手,聚焦“描写”和“意象”展开欣赏,从而把握小说的艺术形象和主题。
总结和分析本单元每篇课文背后的“青春形象”,引导学生体验青春滋味,感悟青春价值,找寻属于自己的青春人生。
借鉴本单元现代诗歌的写作艺术,发挥想象、联想,以“青春”为主题写作一首诗歌,全班诗歌可以汇集成册。
整体感知青春风采——梳理7篇作品的写作背景
诗歌中的青春形象(一)——品赏《沁园春·长沙》中的意象与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青春形象(二)—— 品赏《立……》《峨……》 中的意象与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青春内涵——鉴赏小说中前后呼应和感动人心的细节描写
诗歌中的青春象征——探究《红烛》中的“红烛”及《致云雀》中“云雀”寓意
小说中的青春形象——品析《哦,香雪》和《百合花》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青春对话——赏析《红烛》《致云雀》的“对话”表达
单元总结:青春藏馆的建设
第一单元大单元设计框架
单元任务: 找寻青春身影 体验青春滋味
于细节中品味小说中的青春内涵——第七课时《百合花》和《哦,香雪》联读
一、鉴赏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
学生活动1:这两篇小说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矛盾就曾评价《百合花》“善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请同学们从这一角度细读小说,找一找两篇作品中有哪些前后呼应的细节,并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反映人物心理、表达主题等角度探究它们的作用。
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
百合花暗示人物的美好心灵,代表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野菊花体现人物的乐观、热爱生活;馒头反映人物的真诚善良品质。
《百合花》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以平常之举抵近生活的本质。这更接近于生长于大地的百合花的花语: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深深祝福。那位通讯员下铺半条百合花被,上盖半条百合花被,也就是带着百合花的温馨与清雅走向了远方。这是新媳妇无私的奉献,也是我们美好的祝愿。无论世间如何变幻,我们心中有朵百合花,灵魂就会得到清洁。(北乔《《百合花》:一朵永不凋谢的文学之花)
“皱褶”一词突显出台儿沟是大山中的山沟,其闭塞落后的程度不可想象。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作品用了“勇敢地盘旋”“悄悄地试探着前进”“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等语句写出了火车来到的不容易,也从另一方面写出了台儿沟地理位置偏僻、交通的不便,为下文姑娘们对火车的热爱埋下伏笔。
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留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挽住”一词,将台儿沟拟人化,透漏出几分悲凉的意味。
它走得那样急忙,连车轮辗轧钢轨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 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 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留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
小说中的那个“钢筋铁骨的巨龙”火车,震醒了沉睡千年的台儿沟和它的山民们。
火车象征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生产力,一种从原始落后走向现代文明的推动力,一种物质享用和精神满足的诱惑力。
父亲亲手做给她的木头铅笔盒,遭到了同学们的取笑,心地单纯的她,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造成这种伤害的力量,主要不是同学,而是现代文明。让她受到伤害的,不只是铅笔盒,也包括闭塞的台儿沟所保留的一天只吃两顿饭的落后的生存方式。
木制铅笔盒:落后的生存方式,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她不惜代价地从女大学生手中换来了自动铅笔盒。这个铅笔盒将改变她的身份,使她进入先进文明的行列,与山外的同学平起平坐,失去的自尊就能找回。得到新型铅笔盒,是香雪的个人需要,是获得尊严、实现自我的需要。铅笔盒不仅给了香雪巨大的力量,帮助一向胆子小的她战胜了走夜路的恐惧,还改变了香雪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自动铅笔盒:那个时代的现代文明,对知识的向往。
小说中的那个铅笔盒经过作家的精心点染,不仅是一个实物,也是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
当它远离香雪时,香雪是迷茫的、懵懂的,当它为香雪所拥时,香雪精神充实,前途光明。这个铅笔盒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
铅笔盒作为一个文具,自然可以看成知识的象征。对知识的追求,正是1980年代初现代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上最响亮的话语,乡村中学生香雪的铅笔盒故事,不能说没有呼应关于现代化的历史诉求。(毕光明,《文明落差间的心理风景——重读铁凝》)
一只铅笔盒,使我们看到了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农村青年的积极的人生追求!铁凝把她以小见大、平中求奇的创作特长充分地施展出来了。(白烨《评铁凝的小说创作》)
火车是现代文明的推动力
铅笔盒是自尊和现代文明的象征
二、品味小说中感动人心的细节描写
学生活动2:这两篇小说中有很多感动人心的细节描写,请找出打动你的描写片段,品味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这段细节描写通过作者的回忆体现出了一种充满中秋仪式感和童真童趣的风俗美,之前还是宏大的战争场面,忽然之间就切换到了小朋友们唱歌跳舞的中秋之夜。接着在我的想象里,那个通讯员一下就蜕变成了拖毛竹的小伙,他在更小的时候也曾唱过儿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小伙,在后文当中他为了更多人的利益,为了更多人的生命献出了自己极其宝贵的青春,他永远留在了沙场之上,才更感动人心。
“中秋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象征着“团圆”,但在这篇小说里,则象征着通讯员为了更多人能团圆,勇于献出生命,最终永远无法与家人团圆的舍已为人的精神。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此句描写的是古老的群山,运用了“感动”“战栗”和“欢呼”这样的词语,把群山当做人来写,赋予群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表现群山被姑娘们之间真挚的情感打动,不仅“战栗”,而且“和她们共同欢呼着”,这样比直接描写更生动地写出姑娘们的欢乐和激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一等奖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百合花》通讯员,《百合花》“我”,《百合花》新媳妇,《哦香雪》香雪,《哦香雪》凤娇,《哦香雪》,环境描写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3.1 百合花完美版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百合花》《哦香雪》群文联读教学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百合花》《哦香雪》群文联读教学设计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百合花》《哦香雪》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百合花》《哦香雪》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百合花》《哦香雪》群文联读导学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说课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