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90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满分90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B. 环境影响生物C. 生物影响环境D. 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生物依赖环境是(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A错误。
BD.甘蓝种到北京时,长成后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甘蓝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6.5千克,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而不是环境适应生物,B正确,D错误。
C.生物影响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C错误。
故选B。
2. 生物圈中,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70%的生态系统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尤其是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A正确。
B.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其主要不是通过光合作用大量产生氧气,B错误。
C.草原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为主,虽然这些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其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密度和光合作用效率相对较低,因此产生的氧气量也不足以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主要部分,C错误。
D.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木和其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其产生的氧气量也小于海洋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A。
3. 下图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甲和步骤乙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 清水、稀碘液B. 生理盐水、稀碘液
C. 稀碘液、清水D. 生理盐水、清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生理盐水)→漱(凉开水)→刮(用牙签)→涂→盖(盖玻片)→染和吸(稀碘液和吸水纸)。
【详解】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稀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全部。可见,步骤甲和步骤乙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稀碘液,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 不小心咬到舌头,会觉得痛,皮还可能会破,甚至可能会流血,还会迅速把舌头缩回去,由此可以判断舌头是一种(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详解】咬到舌头会觉得痛说明舌头有神经组织;皮可能会破说明舌头有上皮组织;流血说明舌头有结缔组织;把舌头缩回去说明舌头有肌肉组织;可见舌头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构成的一个器官,C符合题意。
故选C。
5. 雨水充足的夏天,你如果走进大山之中,会发现林中地面上有许多密集生长的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 )
A. 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B. 密集生长有利于保持水土
C. 遗体被分解供其他生物利用
D. 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能形成煤
【答案】D
【解析】
【分析】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据此答题。
【详解】A.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被称作植物界的开路先锋,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是自然界中的拓荒者,A不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一般生长茂密,有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B不符合题意。
C.遗体被微生物分解供生产者利用,C不符合题意。
D.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D符合题意。
故选D。
6. 验证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实验装置是( )
A. ①和②B. ①和④
C. ②和④D. ③和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六大步。
【详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中①、③两盆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而不是全部来自于叶。只有②和④可以进行比较最好。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B. 光合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C.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
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并且需要光照作为能量来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为了获取能量而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在进行。
【详解】A.虽然光合作用主要依赖光照,在白天进行得更为显著,但呼吸作用是生物体持续进行的过程,不受光照限制,因此在白天和夜晚都会进行,A错误。
B.光合作用确实在白天更为活跃,但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光合作用几乎不进行,B错误。
C.光合作用依赖光,一般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不依赖光,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C正确。
D.光合作用依赖光照,一般在白天进行,而呼吸作用则是生物体持续进行的过程,不受光照限制,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D错误。
故选C。
8. 下列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美洲的热带丛林
B. 人类起源与地质、气候等环境变化有关
C. 森林古猿也是黑熊和大熊猫的共同祖先
D. “露西”化石是人类可能使用语言交流的证据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A.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的热带丛林,A错误。
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看见人类起源与地质、气候等环境变化都有关,B正确。
C.森林古猿既不是黑熊的祖先也不是大熊猫的祖先,C错误。
D.“露西”化石是人类可以直立行走的证据,D错误。
故选B。
9. 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第二性征
B. 都能分泌促进性器官发育的激素
C. 都能输送生殖细胞
D. 产生生殖细胞的活动都有周期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构成了男性的生殖系统;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构成了女性的生殖系统。
【详解】A.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可见睾丸和卵巢不属于第二性征,A错误。
B.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分泌雌性激素,但产生生殖细胞有周期性,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分泌雄性激素,但产生生殖细胞没有明显的周期性,睾丸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所以都能分泌促进性器官发育的激素,B正确。
C.睾丸和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并不能输送生殖细胞,C错误。
D.卵巢产生卵细胞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即月经;男性性成熟后,会不断产生精子,没有明显的周期性,D错误。
故选B。
10. 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2)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详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补钙的同时需要加服维生素D。因此,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A能够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维生素C能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维生素B有多种,但都与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 小亮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大米饭、清蒸鱼、红烧肉。为了均衡膳食,请你帮他补充一种食物,使食谱的营养更合理( )
A. 白水煮青菜B. 煎鸡蛋C. 绿豆粥D. 红烧排骨
【答案】A
【解析】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从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六类食物。
【详解】小亮设计的这一份午餐:大米饭、清蒸鱼、红烧肉。大米饭主要含有含有糖类,清蒸鱼、红烧肉主要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缺乏维生素,所以可以添加白水煮青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下列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胆汁 ④胰液 ⑤肠液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消化的通道,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详解】①睡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②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③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分解功能,只能够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④胰液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和蛋白质、脂肪能进行化学性消化②肠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和蛋白质、脂肪都能进行化学性消化;⑤胰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和蛋白质、脂肪都能进行化学性消化。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 人体消化道中,能够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是( )
A. 口腔B. 胃C. 小肠D. 大肠
【答案】D
【解析】
【详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D正确。
14. 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 采摘的野生蘑菇随意食用
B. 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
C. 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食品
D. 厨房和炊具应保持干净
【答案】A
【解析】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这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详解】A.因为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很多种类含有毒素,且毒性可能很强,普通消费者难以区分。随意食用野生蘑菇极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A符合题意。
B.发霉的食物会产生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对人体有害,长期摄入可能引发健康问题,B不符合题意。
C.检疫合格的肉类食品可以确保不携带传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C不符合题意。
D.干净的厨房和炊具能减少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滋生,降低食物被污染的风险,从而保障食品安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 )
A. 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B. 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扩大
C. 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缩小
D.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
【详解】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6. 人体血液中具有运输作用的成分是( )
①血浆 ②白细胞 ③红细胞 ④血小板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及各部分的功能,据此答题。
【详解】①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产物, ②白细胞数量最少,有细胞核,体积量大,具有防御保护和吞噬病菌的作用, ③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④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体积最小,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综上分析可知,人体血液中具有运输作用的成分是①血浆,③红细胞。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7. 小明受伤后大量失血,朋友甲(O型血)的血和朋友乙的血(A型血)可以临时急救,朋友丙(B型血)不可以为他输血。据此判断小明的血型为( )
A. A型血B. B型血C. O型血D. AB型血
【答案】A
【解析】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因此。异血型者之间输血,不得已才采用,小明受伤后大量失血,朋友甲(O型血)的血和朋友乙的血(A型血)可以临时急救,朋友丙(B型血)不可以为他输血,所以小明是A型血,A符合题意。
B.朋友丙(B型血)不可以为他输血,故小明不是B型血,B不符合题意。
C.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朋友甲不能为小明输血,说明小明不是O型血,C不符合题意。
D.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 朋友丙不能给小明输血,说明小明不是AB型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下图是人体心脏各腔及相连血管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之间存在着静脉瓣
B. b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C. 肺循环始于②,终点是③
D. ④是左心室,壁的厚度最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a肺动脉、b肺静脉。
【详解】A.①右心房与②右心室之间存在着房室瓣,故A错误。
B.b肺静脉与③左心房相连,血液是流经肺泡的动脉血,故B正确。
C.肺循环是指血液由②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③左心房的循环,肺循环的起点是②右心室,终点是③左心房,故C正确。
D.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径比较长,需要的压力大,②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径比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心室壁较心房壁厚,所以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要厚,④是左心室,壁的厚度最大,收缩有力,故D正确。
故选A。
19. 人体细胞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下列器官中,不参与排泄的是( )
A. 膀胱B. 肛门C. 皮肤D. 肾脏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详解】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分析可知,膀胱储存尿液,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形成的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而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0. 近期,小明爸爸身感疲软乏力,有多饮、多尿等不适症状,尿检时发现葡萄糖增多,则他身体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可知, 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
【详解】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分析可知,尿检时发现葡萄糖增多,则他身体病变的部位可能是①肾脏,A符合题意。
B.②输尿管输送尿液的通道,B不符合题意。
C.③膀胱暂时储存尿液,C不符合题意。
D.④尿道排出尿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 眼球(下图)的结构中,能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的结构是( )
A. [②]睫状体B. [⑤]巩膜C. [⑥]脉络膜D. [⑦]视网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角膜,②虹膜,③瞳孔,④晶状体,⑤巩膜,⑥脉络膜,⑦视网膜,⑧玻璃体。
【详解】A.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巩膜是白色的结缔组织,俗称的眼白,故B不符合题意。
C.脉络膜内富含血管和黑色素,它除了给眼球供血外,主要功能是遮光,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故C符合题意。
D.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 下列有关近视形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预防近视要做到读写姿势正确
B. 定期检查视力,坚持做眼保健操
C. 患近视时,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D. 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C
【解析】
【分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进行矫正。预防近视要做到: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端正读写姿势,眼与书本距离33 cm 左右;看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不在强光下或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躺、卧、走路时看书或在摇晃的车船上看书。
【详解】A.由分析可知,预防近视要做到读写姿势正确,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定期检查视力,坚持做眼保健操,可预防近视,B正确。
C.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C错误。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D正确。
故选C。
23. 同学们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物像都会落在眼球的哪一结构上( )
A. 角膜B. 晶状体C. 视网膜D. 视觉神经
【答案】C
【解析】
【分析】眼睛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所以同学们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详解】A.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A错误。
B.晶状体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眼睛能看清远、近各种距离的景物,但不是物像形成的部位,B错误。
C.视网膜是成像的部位,能感受光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纤维上的电活动,通过视神经传导至大脑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C正确。
D.视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传导视觉冲动,即将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释,D错误。
故选C。
24. 下面关于耳和听觉叙述,正确的是( )
A. 听觉是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的
B. 遇到巨响时要赶紧闭住嘴,使咽鼓管张开
C.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耳蜗
D. 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会使听小骨断裂失去听觉
【答案】A
【解析】
【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详解】A.耳蜗是听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正确。
B.当听到巨大声响时,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B错误。
C.用尖锐的东西掏耳,容易戳伤外耳道或鼓膜,并且容易引起中耳炎,因此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C错误。
D.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会使鼓膜会破裂出血,使人丧失听觉,D 错误。
故选A。
25. 下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动作中的神经传导途径,下列关于该反射的类型及完成反射的传导途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简单反射b.属于复杂反射c.传导途径为①②③④⑤d.传导途径为⑤④③②①
A. a、cB. a、dC. b、cD. b、d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可知,①效应器,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入神经,⑤感受器。
【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人体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这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完成该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6. “植物人”是指处于完全昏迷状态,只有自主的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自主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 大脑B. 大脑和脑干C. 小脑和脑干D. 脑干
【答案】D
【解析】
【分析】(1)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详解】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植物人”是指处于完全昏迷状态,只有自主的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自主活动的病人。那么,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分是脑干。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7. 认真听课,仔细做好笔记,积极完成课堂作业才能理解所学知识、解答疑问。下列对同学们参与上课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认真听课需要大脑的积极参与
B. 答题过程需要大脑参与,属于复杂反射
C. 在做笔记的反射弧中,作业和笔是效应器
D. 在做笔记的反射弧中,感受器在同学们的眼睛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1)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A.认真听课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A正确。
B.答题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B正确。
C.课堂上认真听课,仔细做好笔记。完成上述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肌肉或腺体,C错误。
D.在做笔记的反射弧中,感受器在同学们的眼睛的视网膜中,D正确。
故选C。
28. 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 甲状腺B. 唾液腺C. 汗腺D. 胃腺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外分泌腺: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详解】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直接进入甲状腺内的毛细血管,属于内分泌腺,A正确。
B.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排入口腔,属于外分泌腺,B错误。
C.汗腺分泌的汗液通过导管排出体外,属于外分泌腺,C错误。
D.胃腺分泌的胃液通过导管排入胃,属于外分泌腺,D错误。
故选A。
29.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和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C.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作用大
D.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A正确。
B.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正确。
C.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C错误。
D.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D正确。
故选C。
30.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珍爱地球,因为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
B. 提倡低碳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 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废物利用、节约资源
D. 人工营造森林绿地,主要是为了获取木材和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轻温室效应,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利于环境保护。
【详解】A.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园,我们要珍爱地球,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提倡低碳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正确。
C.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可见,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废物利用、节约资源,C正确。
D.营造森林绿地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不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和动物,D错误。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1. 在新农业建设发展和应用中,农业技术员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和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生长环境。图1是白天上午某种蔬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2表示蔬菜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气体2是______,该气体进入叶肉细胞后参与细胞的______。
(2)图1中可以表示氧气进出蔬菜叶肉细胞的是______(填数字)。
(3)图2中,当光照强度至少达到______(填字母)时,蔬菜生长得最好。
(4)为了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夜晚可以通过控温系统来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抑制植物的______。
【答案】(1) ①. 二氧化碳 ②. 光合作用
(2)4和1(或4、1)
(3)c (4)呼吸作用
【解析】
【分析】图一中,中1和2表示光合作用;3和4表示呼吸作用;图二a表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小问1详解】
图1中的气体2进入植物细胞,被叶绿体利用于光合作用,所以气体2是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图1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图1中可以表示氧气进出蔬菜叶肉细胞的是4和1。
【小问3详解】
图2是大棚内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当光照强度至少达到c时,植物光合作业强于呼吸作用,蔬菜生长得最好。
【小问4详解】
夜晚可以通过控温系统降低温度,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
32. 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形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______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______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2)根据图1可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食物主要是在图1的[ ]______中被消化和吸收的。
(3)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其消化过程可用图2中的曲线______表示。
【答案】(1) ①. 消化液 ②. 消化酶
(2) ①. ②肝脏 ②. ⑥小肠
(3)X
【解析】
【分析】图可知,①食道,②肝脏,③大肠,④胃,⑤胰腺,⑥小肠,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Z表示脂肪的消化。
【小问1详解】
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并且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因此,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属于物理性消化;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属于化学性消化。
【小问2详解】
②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内,胆汁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内,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的乳化作用。食物主要是在图1的⑥小肠中被消化和吸收的,因为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问3详解】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因此,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其消化过程可用图2中的曲线X表示。
33. 近年来,快走成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运动,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下图中A~D是保证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E为循环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器官与E循环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______,保证了机体源源不断地得到氧气供应,同时排出______。
(2)快走运动需要能量,C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处最终被分解成______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3)快走时,流向下肢骨骼肌的血液量增加,同时B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强,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排出的过程我们称之为______。
(4)人体新陈代谢产生水、尿素等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______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答案】(1) ①. 气体交换 ②. 二氧化碳
(2)甘油和脂肪酸 (3)排泄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或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解析】
【分析】图中,1是左心房、2是左心室、3是右心房、4是右心室;A是肺、B是皮肤、C是小肠、D是肾脏。
【小问1详解】
A是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图中A器官与E循环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气体交换,保证了机体源源不断地得到氧气供应,同时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快走运动需要能量,C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处开始消化,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小问3详解】
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快走时,流向下肢骨骼肌的血液量增加,同时B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强,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排出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排泄。
【小问4详解】
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因此,人体新陈代谢产生水、尿素等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34. 下图分别是人体内分泌腺示意图及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①]垂体能分泌______激素。
(2)图甲中,若成年人体内②所分泌的______过多,则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过快。若某山区居民因日常生活中缺乏一种无机盐,导致②分泌的该种激素不足,则会使部分人患上______。
(3)图乙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生长 (2) ① 甲状腺激素 ②. 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大脖子病)
(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促进了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解析】
【分析】1.图甲中: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胸腺、④肾上腺、⑤胰岛、⑥卵巢。
2.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图乙中,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C~D),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小问1详解】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可见,图甲中的[①]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
【小问2详解】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见,图甲中,若成年人体内②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则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过快。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②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小问3详解】
图乙表示正常人进餐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C~D),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可见,图乙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促进了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3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4月27日午夜,某市一小区住宅大楼发生火灾,警方和消防迅速出警,约20分钟后明火被扑灭,仍然造成了一些人受伤。图甲是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图乙为人眼结构示意图。
(1)住在该小区其他楼栋的居民,睡梦中被现场噪乱、灾民哭喊的声音惊醒,图甲中接收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 ]______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______。
(2)当刺耳的警笛声从远处传来,小明在窗台看到从远处驶进小区的闪烁的消防车时,图乙中结构⑥的曲度变化情况是______。
(3)消防员到达现场后,迅速登上云梯,手拿水枪精准而平稳地进行对点灭火,这与图甲中[ ]______的调节有关。
(4)某家长在一旁看到灾情时,情绪激动,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此时他体内分泌增加的一种激素是______。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______和激素的调节。
【答案】(1) ①. ⑤耳蜗 ②. ①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或大脑皮层)
(2)由小变大 (3)③小脑
(4) ①. 肾上腺素 ②. 神经系统
【解析】
【分析】图甲中:①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②脑干、③小脑、④听觉神经、⑤耳蜗、⑥咽鼓管、⑦听小骨、⑧鼓膜。图乙中:①巩膜、②脉络膜、③视网膜、④视神经、⑤角膜、⑥晶状体、⑦瞳孔。
【小问1详解】
声波首先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引起鼓膜的振动,进而带动听小骨振动,将振动传导至内耳的耳蜗。⑤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能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这些神经信号随后通过听神经传递到①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小问2详解】
当物体(如远处的消防车)由远及近时,为了清晰成像在视网膜上,眼睛的晶状体会自动调节其曲度。具体来说,当物体靠近时,晶状体会变得更凸(曲度变大),以增加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从而使像能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当刺耳的警笛声从远处传来,小明看到消防车驶近时,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大(由小变大)。
【小问3详解】
小脑是大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的平衡。消防员需要在云梯上进行精准而平稳的操作,这需要小脑对肌肉运动的协调和平衡的精细调节。消防员到达现场后,迅速登上云梯,手拿水枪精准而平稳地进行对点灭火,这与图甲中③小脑的调节有关。
【小问4详解】
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这种激素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兴奋性,加快呼吸,提高警觉性,是应对紧急情况的重要生理反应。某家长在一旁看到灾情时,情绪激动,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此时他体内分泌增加的一种激素是肾上腺素。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36.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将3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1)甲、乙和丙为一组______实验,其变量为______。
(2)题干中的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设置的不当之处是______,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3)比较下图中乙和丙两条曲线下降趋势的不同,可以看出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对照 ②. 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铅(或铅的含量)
(2) ①. 每组小白鼠的数量太少(只有1只),会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②. 每组小白鼠的数量(到10或其他相同数字)
(3)体内铅的含量越多,血红蛋白下降越多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若甲、乙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铅(或铅的含量)。
【小问2详解】
题干中的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设置不当之处是每组小白鼠的数量太少(只有1只),会导致实验误差,正确的做法是增大每组小白鼠的数量。
【小问3详解】
比较图中乙和丙两条曲线下降趋势的不同,可以看出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是体内铅的含量越多,血红蛋白下降越多。组别
注射剂
剂量
注射方法
检测方法
甲
5%葡萄糖溶液
每千克体重注射10毫克
每3天皮下
注射一次
每10天检测一次
血红蛋白含量
乙
含铅1.8%的5%的葡萄糖溶液
丙
含铅3.6%的5%的葡萄糖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省海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青海省海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青海省海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