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节 有机合成课后测评
展开一、单选题
1.中国科学家首次用CO2高效合成乙酸,这项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CO2 +4H2 CH3COOH +2H2O
B.LiI和Rh*均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步骤3反应中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又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D.所有步骤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了取代反应
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为
C.利用相同原理以及相同原料,也能合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D.1ml对二甲苯可以和3mlH2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3.由2﹣氯丙烷制得少量 需要经过下列几步反应( )
A.加成 消去 取代B.消去 加成 水解
C.取代 消去 加成D.消去 加成 消去
4.Gerge A.Olah教授和其合作者使用Ru-PNP pincer络合物作催化剂,用五乙烯六胺(PEHA)多聚物来捕获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将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可能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醇可作为车用燃料
B.总反应方程式为
C.循环过程中催化剂参与中间反应
D.反应过程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5.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B.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
C.乙烯和HCl加成反应D.乙烯和盐酸作用
6. 是一种有机烯醚,可以用烃A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分子式为C4H4O
B.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3
C.A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水解、消去
7.有机合成反应需要考虑“原子经济性”,也应尽可能选择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的反应。已知RCHO+R′CH2CHO为加成反应。用乙烯制备时,按正确的合成路线依次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A.加成→氧化→加成B.加成→氧化→取代
C.加成→氧化→消去D.加成→加成→氧化
8.在有机合成中,常需将官能团消除或增加,下列合成路线不简洁的是( )
A.乙烯→乙二醇:
B.溴乙烷→乙醇:
C. 溴丁烷→ 丁炔:
D.乙烯→乙炔:
9.以一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若以最简线路合成,需经过的反应有( )
A.取代—消去—加成B.消去—加成—取代
C.水解—取代—加成D.消去—取代—加成
10.建筑内墙涂料以聚乙烯醇为基料制成,聚乙烯醇的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乙烯酯中所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可能共面
B.聚醋酸乙烯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乙烯醇(H2C=CHOH)与丙醇互为同系物
D.聚乙烯醇为纯净物
11.聚乳酸(PLA)是最具潜力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之一,对其进行基团修饰可进行材料的改性,从而拓展PLA的应用范围。PLA和某改性的PLA的合成路线如图。
注:Bn是苯甲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缩聚反应
B.反应②中,参与聚合的F和E的物质的量之比是m:n
C.改性的PLA中,m:n越大,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好
D.在合成中Bn的作用是保护羟基,防止羟基参与聚合反应
12.GergeA.Olah教授和其合作者使用含钌络合物作催化剂,用多聚胺来捕获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将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可能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B.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每生成需要消耗
D.图中含碳化合物中碳的杂化方式有、和
13.环状碳酸酯广泛用于极性非质子溶剂、电池的电解质等,离子液体研究团队近期报道了一种环氧乙烷衍生物与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R表示烃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4H9)4NBr是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过程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反应过程中有4种中间体
D.总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与醇反应生成水,与中和反应相似
B.醇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
C.有水生成的醇与酸的反应并非都是酯化反应
D.两个羟基去掉一分子水的反应就是酯化反应
15.淀粉是食物的一种重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图为淀粉转化的常见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是果糖
B.若在人体内完成转化1,则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物质A和B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16. 是一种有机烯醚,可由链烃A通过下列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含有的官能团有溴原子、碳碳双键
B.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3
C.该有机烯醚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D.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二、综合题
17.药物菲那西汀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1)菲那西汀的分子式 ;
(2)反应②中生成的无机物的化学式为 ;
(3)写出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菲那西汀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
①含苯环且只有对位两个取代基②苯环上含有氨基③能水解,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18.烯腈(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 为原料通过脱水、腈化合成丙烯腈的主要反应如下:
(1) 的名称为 。
(2)某科研小组在盛有催化剂、压强为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充入和,通过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含碳物质(乙醇除外)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例如A的物质的量分数w%%)。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 。
②a点对应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实际生产中,充入一定量(不参与反应)可以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原因是 。
(3)家研究腈化反应的机理,通过DFT计算发现反应分2步进行:
反应ⅰ:
反应ⅱ: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和,图甲为该体系中B、M、C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反应ⅰ和ⅱ的曲线(,k为速率常数,为反应活化能,R、C为常数)。
①在时刻之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为 。
②结合图乙,反应ⅰ、ⅱ正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 (填序号,下同),反应ⅰ、ⅱ的、的大小关系为 。
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 c.无法比较
19.聚氯乙烯(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在日用品、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乙烯氧氯化法是生产PVC单体氯乙烯的主要方法,工艺流程:
(1)乙烯的电子式为 ,A的化学键类型是 。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两种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3)请以乙烯为原料,设计合成路线制备乙酸(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示例:
20.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该有机物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2)该有机物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后,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该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
21.大豆苷元具有抗氧化活性、抗真菌活性等功能,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白血病、结肠癌等疾病,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关注。大豆苷元的合成路线如图32所示:
(1)C的名称为 ,E的结构简式为 。
(2)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3)H的分子式为 1ml H最多与 ml H2加成。
(4)由C与F合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5)X是F的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F大14,写出一种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a.含有苯环,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2:1:1
(6)根据上述合成路线的相关知识,以 与 为原料,设计路线合成 (无机试剂任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CH3OH、CO2、H2反应生成CH3COOH和H2O,化学方程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LiI在步骤1中作反应物、步骤5作生成物,所以LiI是该反应是催化剂,Rh*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B符合题意;
C.步骤3中有C=O的断裂、C-Rh键的断裂,有C-C键的形成、O-Rh键的形成,所以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故C不符合题意;
D.步骤5中,HI和LiOH为反应物,H2O和LiI为生成物,可表示为HI+LiOH═H2O+LiI,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图示,箭头进来的为反应物,箭头出去的为生成物;
B、注意催化剂指的是第一反应的反应物,第二反应的生成物,中间产物指的是第一反应的生成物,第二反应的反应物;
C、极性键为不同非金属原子的结合,非极性键为相同非金属原子得到结合;
D、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答】A. 过程①中异戊二烯与丙烯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M,A不符合题意;
B.由M的球棍模型知,M的结构简式为,B符合题意;
C.异戊二烯与丙烯醛发生加成反应也能生成,经过程②得到间二甲苯,但由相同原料、相同原理不能合成邻二甲苯,C不符合题意;
D.1ml对二甲苯可以和3mlH2加成生成,其一氯代物有3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根据官能团的变化确定反应类型;
B.依据球棍模型分析;
C.烯烃可以加成,共轭二烯烃可以发生1,2-加成,1,4-加成;
D.利用等效氢的数目判断。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2﹣氯丙烷制得少量的 ,应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2,然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CH2Br,最后水解可生成 ,
故选B.
【分析】2﹣氯丙烷制得少量的 ,应先生成CH3CH=CH2,然后加成生成CH3CHBrCH2Br,水解可生成 ,以此解答该题.
4.【答案】D
【解析】【解答】A.甲醇具有可燃性,且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成本较低,所以可作为车用燃料,A不符合题意;
B.将循环过程中的各反应方程式加和,或不考虑循环使用的物质,直接考虑加入和产生的物质,可得出总反应方程式为,B不符合题意;
C.循环过程中,催化剂首先与CO2反应,中间产物再与H2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H2O和CH3OH,所以催化剂参与中间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反应过程中,既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也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如H2),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车用燃料需要可燃性且放出的热量多;
B、结合题干可以知道总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C、注意催化剂指的是第一反应的反应物,第二反应的生成物;
D、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为非极性共价键结合,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为极性共价键结合。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可生成一氯乙烷、二氯乙烷等多种取代物,产品不纯,且难以分离,故A错误;
B.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不是一氯乙烷,故B错误;
C.乙烯和HCl加成反应只生成一氯乙烷,得到的产物较为纯净,故C正确;
D.乙烯和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制备一氯乙烷可用乙烯加成法、乙烷取代法等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乙烯加成的方法,没有副产品,得到的产物较为纯净.
6.【答案】C
【解析】【解答】A.键线式表示的有机物,线段的拐点或多边形的顶点表示一个碳原子,线段的端点除非已有原子,否则表示一个碳原子,没有满足的价键由氢原子补齐。 的分子式为C4H6O,A项不符合题意;
B.逆向思考: 分子中醚键应该由两个醇羟基脱水生成的,所以它的上步的反应物C是CH2(OH)CH=CHCH2OH,过程①是加成引入溴原子的反应,所以B为卤代烃,反应②是卤代烃发生水解生成醇的反应条件,由此可知,B是CH2BrCH=CHCH2Br,A可以是CH2=CHCH=CH2(1,3-丁二烯),但不可能是CH2=CHCH2CH3,B不符合题意;
C.A分子(CH2=CHCH=CH2)中有不饱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符合题意;
D.反应①为加成反应: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反应②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CH2BrCH=CHCH2Br+2NaOH CH2OHCH=CHCH2OH+2NaCl,反应③为取代反应:CH2OHCH=CHCH2OH +H2O,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应③是醇发生分子内脱水的反应,由产物可得反应物C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OH;反应②发生氯代烃的水解反应,由C的结构可得B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CHCH2Br;反应①发生加成反应,由产物B的结构可知A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发生1,4加成,故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据此分析选项。
7.【答案】A
【解析】【解答】由所给信息进行逆合成分析,若想要得到,需要得到CH3CHO,乙醛可通过乙醇氧化得到,乙醇可通过乙烯与水加成得到,所以由乙烯到,依次经过;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官能团的变化确定反应类型。
8.【答案】B
【解析】【解答】A.乙烯转化为乙二醇,需先将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2-二溴乙烷,再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乙二醇,A不符合题意;
B.由溴乙烷生成乙醇,可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乙醇,B符合题意;
C.1-溴丁烷转化为1-丁炔,需先将1-溴丁烷与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1-丁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丁烷,1,2-二溴丁烷再与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炔,C不符合题意;
D.乙烯转化为乙炔,需先将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再与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分析的考查,解答此题时,应结合相关基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以一氯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步骤为①一氯丙烷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②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③1,2-二溴丙烷在NaOH水溶液条件水解(取代反应)生成1,2-丙二醇,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分析】由一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官能团由1个Cl原子变为2个-OH,则应先消去再加成,然后水解即可,以此来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答】A.醋酸乙烯酯中的双键碳原子共面,羰基碳和氧原子共面,如图,由于C-O可以旋转,羰基上的原子和双键碳可能共面,A符合题意;
B.聚醋酸乙烯酯无不饱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不符合题意;
C.乙烯醇含碳碳双键和羟基,丙醇只含羟基,二者官能团种类不同,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C不符合题意;
D.高聚物中n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聚乙烯醇不是纯净物,为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羰基、乙烯共平面,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且单键可以旋转进行分析。
B.聚醋酸乙烯酯无不饱和键;
C.二者官能团种类不同,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
D.高聚物均为混合物。
11.【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反应①为乳酸分子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聚乳酸 ,是缩聚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由化合物G的结构可知,参与聚合的F和E物质的量之比是2m:n,B项符合题意;
C.改性的PLA中,m:n越大,含羟基越多,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好,C项不符合题意;
D.反应①中羟基也参与聚合反应,故反应②发生聚合反应时为要先引入Bn, 以防止羟基参与聚合反应中 ,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乳酸分子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聚乳酸 ,是缩聚反应;
B.由化合物G的结构分析判断;
C.羟基是亲水基,含羟基越多,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好;
D.注意引入基团的保护作用。
12.【答案】D
【解析】【解答】A. 为和氢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HCOO-,即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CO2中含有极性键,反应物H2含有非极性键,则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而生成物中只含有极性键,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则每生成需要消耗,故C不符合题意;
D. CO2中C为sp杂化,羧基、醛基中的C原子采用杂化,饱和C原子采用杂化,即图中含碳化合物中碳的杂化方式有、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加成反应的特点和双键或是三键断开;
B、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为非极性共价键结合,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为极性共价键结合;
C、结合总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判断;
D、杂化轨道=中心原子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若杂化轨道数=2,为sp杂化,杂化轨道数=3,为sp2杂化,杂化轨道数=4,为sp3杂化。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图中转化关系可知,是反应的催化剂,A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存在碳溴键的断裂和氮溴键的形成,B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有3种中间体,C项符合题意;
D.总反应是环氧乙烷衍生物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 (C4H9)4NBr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以及综合分析反应过程分析解答。
1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酸与碱生成盐与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酯化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错误;
B、醇与无机非含氧酸不能发生酯化反应,与乙醇和HBr反应生成溴乙烷,故B错误;
C、有水生成的醇与酸的反应不全部是酯化反应,故C正确;
D、酯化反应的特点是羧基与羟基之间的反应,羧基中C﹣O键断裂,羟基中O﹣H键断裂,生成酯基,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是酯化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反应是可逆的,醇与无机非含氧酸不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特点是羧基与羟基之间的反应,羧基中C﹣O键断裂,羟基中O﹣H键断裂,生成酯基,据此判断即可.
15.【答案】B
【解析】【解答】A、淀粉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A错误;
B、催化剂为人体内的酶,酶属于蛋白质,B正确;
C、A为乙醇,B为乙酸,则C为乙酸乙酯,油脂可以分为饱和油脂和不饱和油脂,其中,饱和油脂和乙酸乙酯属于同系物,不饱和油脂中含有碳碳双键,和乙酸乙酯不属于同系物,C错误;
D、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酸不具有还原性,不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B、酶属于蛋白质;
C、同系物指的是分子结构相似,官能团数目和种类相同,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
D、醛基、羟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16.【答案】A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CHCH2Br,所含的官能团为溴原子和碳碳双键,A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B不符合题意;
C.该有机醚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可发生加聚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取代反应,反应③为取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醇,反应③为醇的取代反应,生成醚,结合产生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OH、B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CHCH2Br、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17.【答案】(1)C10H13NO2
(2)SO2、H2O
(3)
(4)
(5)5
【解析】【解答】解:苯和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苯磺酸和亚硫酸氢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钠,苯磺酸钠和Na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和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苯醚,乙苯醚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乙苯醚,对硝基乙苯醚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对氨基乙苯醚,对氨基乙苯醚和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菲那西汀,(1)由菲那西汀的结构简式可知,它的分子式为C10H13NO2,故答案为:C10H13NO2;(2)对比反应②中反应物和生成中的有机物可知,生成的无机物的化学式为SO2、H2O,故答案为:SO2、H2O;(3)该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故答案为: ;(5)菲那西汀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①含苯环且只有对位两个取代基、②苯环上含有氨基、③能水解说明含有酯基,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即水解后有醛基,应该为甲酸某酯,这样的同分异构体有 ,共5种,
故答案为:5.
【分析】苯和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苯磺酸和亚硫酸氢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钠,苯磺酸钠和Na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和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苯醚,乙苯醚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乙苯醚,对硝基乙苯醚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对氨基乙苯醚,对氨基乙苯醚和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菲那西汀,结合题目分析解答.
18.【答案】(1)3-羟基丙酸乙酯
(2)脱水和腈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最高点前脱水进行程度大,最高点后腈化进行程度大;;减小反应体系的分压,促进平衡正向移
(3);b;c
【解析】【解答】(1)由结构可知,名称为3-羟基丙酸乙酯;
(2)①脱水和腈化反应焓变均大于零,均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最高点前脱水进行程度大,最高点后腈化进行程度大,导致平衡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②有催化剂、压强为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充入和,由图可知,a点只发生反应,假设充入A物质2ml,此时生成AB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此时A、B、水均为1ml,总的物质的量为18ml,a点对应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③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充入一定量(不参与反应) 可以减小反应体系的分压,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
(3)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B和,首先生成M,M又转化为C和,则B浓度一直减小,M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增大,结合图像可知,在时刻M达到最大值,之后M减小,结合方程式系数可知,生成C的速率等于反应BM的速率之和,故之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为;
②,则斜率可以体现反应的活化能,斜率越大活化能越大,结合图乙,反应ⅰ、ⅱ正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b.前者小于后者;题干中物的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关系,不能判断反应ⅰ、ⅱ的、的大小关系,故答案为:c。
【分析】(1)由结构简式先确定物质的类别,再确定名称;
(2)①依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
②利用三段式法计算;
③依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
(3)①依据图像和方程式系数分析;
②依据斜率越大活化能越大分析。
19.【答案】(1);共价键
(2);碳碳双键、氯原子
(3)CH2=CH2CH3CH2OHCH3CHOCH3COOH
【解析】【解答】(1)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的电子式为,A是氯化氢,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
(2)①是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两种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氯原子;
(3)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在一定条件下氧化为乙酸,合成路线为CH2=CH2CH3CH2OHCH3CHOCH3COOH 。
【分析】乙烯和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热裂解生成氯乙烯和氯化氢。
20.【答案】(1)碳碳双键、羟基
(2)
(3) +H2O
【解析】【解答】解:(1) 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羟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羟基;(2)该有机物发生加成聚合反应生成了高分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 ;(3)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故答案为: +H2O.
【分析】(1)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判断含有的官能团;(2)根据加聚反应原理写出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3)根据消去反应原理写出该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答案】(1)间苯二酚;
(2)羰基(或酮基)、羟基
(3)C15H10O4;8
(4)
(5)
(6)
【解析】【解答】(1)C的结构简式为,其苯环的间位上含有两个羟基,因此C的名称为间苯二酚。E是由D()反应得到,而E可进一步反应生成F(),因此E的结构简式为。
(2)由G的结构简式可知,其所含的官能团为羰基、羟基。
(3)由H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5H10O4。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苯环,1个C=C和1个C=O,因此1mlH能与8mlH2发生加成反应。
(4)C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反应生成G的结构简式为,反应过程中间苯二酚中一个氢原子断裂,F中-COOH断开C-O,生成G和H2O,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含有苯环,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分子结构中含有苯酚结构;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只含有3个氧原子,因此分子结构中含有HCO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2:1:1,因此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CH3,且处于对称位置,则分子结构中含有。因此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或。
(6)欲合成,可由发生消去反应得到;而可由苯酚与OHCCH2CHO得到;而OHCCH2CHO可由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因此可得合成路线如下:。
【分析】(1)根据物质结构确定其名称。根据物质D、F的结构简式,确定物质E的结构简式。
(2)根据物质C的结构确定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3)根据H的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能与H2反应的官能团有苯环、C=C、C=O,据此确定1mlH能与多少mlH2反应。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简式,确定断键、成键的位置,从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根据限定条件确定所含的结构单元,结合结构的对称性,书写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欲合成,可由发生消去反应得到;而可由苯酚与OHCCH2CHO得到,据此设计合成路线图。
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五节 有机合成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7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节 有机合成练习题</a>,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节 有机合成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节 有机合成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官能团的引入,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有机物的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节 有机合成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节 有机合成优秀一课一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下列几种反应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