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苏科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9216/0-17234358890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苏科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9216/0-17234358891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苏科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59216/0-1723435889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练习
展开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然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_____;
(3)再将点燃的蜡烛移到10cm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的实验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适当移动光屏直到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把一焦距是10厘米的凸透镜放置于光具座的A处(A点是50厘米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1)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___。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 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______厘米刻度线处时,所成的像较小,成的是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2)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45厘米刻度线处,则光屏上______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3.如图,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P是2倍焦距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使像移到光屏中心,只需将烛焰向下移动
B.此时成像规律是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
C.烛焰移到B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像
D.成实像时,在光屏上发生镜面反射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 10cm 处,凸透镜不动,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 32cm 处,凸透镜不动,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 45cm 处,凸透镜不动,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5.小东使用放大镜欣赏邮票,下列光路图能说明其成像原理的是( )
A.B.
C.D.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6.当用手机扫描健康二维码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7.AI跳绳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跳绳训练辅助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对用户的跳绳次数、速度、节奏、姿势等数据进行分析,某同学跳绳时手机记录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到摄像头的距离应在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学生通过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C.手机屏幕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当学生靠近摄像头时,摄像头所采集的像会变大
8.许多博物馆会在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凸透镜,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成在凸透镜前面
B.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同侧,成在凸透镜后面
C.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异侧,成在凸透镜前面
D.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成在凸透镜后面
三、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9.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D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10.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11.如图所示为酒店机器人,可以实现面部识别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摄像头成像的条件是客人与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C.机器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机器人走近客人时,其摄像头所成客人的像会变小
12.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像,请在大致位置画出凸透镜后,作出光线AB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光屏的光路图.
13.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手机,现利用其先后拍下同一轿车的两张照片如图乙丙所示(设摄像头焦距不变),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拍摄照片乙与拍摄照片丙相比,拍摄______(选填“乙”或“丙”)时摄像头离小车更远些。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离凸透镜20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离焦点4厘米处,则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情况是______的像。(选填序号)。
①倒立、缩小;②倒立、放大;③正立、缩小;④正立、放大。
1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到光具座的20cm刻度处时,光屏恰好在当前位置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放到光具座20cm刻度处时,光屏上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像
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也应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左移动10cm,光屏上一定会出现清晰的像
D.若换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保持光屏在90cm刻度处不动,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可以让蜡烛靠近透镜一定距离
15.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仅将光屏向______移动一段距离;
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______的凸透镜。
(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16.(多选题)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17.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______(填“5.0”或“15.0”)cm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______(填“缩小”或“放大”)的像。若使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等大的像,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最大为______m。
19.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____。
20.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找到了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凸透镜靠近白纸时,纸上的光斑越来越大。接下来,他应该使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变_____,直至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2)某次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这个像是______、______的实像。
参考答案
1.(1)10.0;(2)同一高度;(3)照相机;(4)变大。
【详解】(1)由图甲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当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
f=60.0cm-50.0cm=10.0cm
(2)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焦距为10.0cm,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物距
u=50.0cm-10.0cm=40.0cm
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物距
u=50.0cm-30.0cm=20.0cm
此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变大。
2.同一高度 25 倒立不能
【详解】(1)为了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将烛焰和透镜、光屏的中心调在同一高度。
(2)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蜡烛放置在B点左侧5厘米处时,即放在25cm刻度线处,物距
u=50.0cm-25.0cm=25.0cm
蜡烛放在B点右侧5厘米处时,即放在35cm刻度线处,物距
u1=50.0cm-35.0cm=15.0cm
两处的物距都大于一倍焦距,都成倒立的实像,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25厘米刻度线处成像较小,35厘米刻度线处成像较大。
(2)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放在45厘米刻度线处,此时物距
u2=50.0cm-45.0cm=5.0cm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3.C
【详解】A.为使像移到光屏中心,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只需将烛焰向上移动,故A 错误;
B.由题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而不是电影放映机,故B错误;
C.烛焰移到B点,此时物距u
故选C。
4.D
【详解】A.由图示知,蜡烛与凸透镜镜的距离为20.0cm,此时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故A错误;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此时物距为4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此时物距为18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此时物距为5cm,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所以选D。
5.C
【详解】放大镜的原理: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A.图中是小孔成像现象,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图中蜡烛的位置在凸透镜的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A.物体上的二维码只能反射光线,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由照相机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故B正确;
C.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由“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D错误。所以选B。
7.D
【详解】A.学生在手机中成缩小的像,所以学生到摄像头的距离应在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故A错误;
B.学生通过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实像,故B错误;
C.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C错误;
D.当学生靠近摄像头时,物距变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精巧的文物前放置的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文物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在凸透镜后面,故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因此A和像点的连线过光心,过A点的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过凸透镜后会聚与焦点,与过光心的光线交点即A的像点.
如图所示:
10.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答案】见右图。
【详解】由图可知,一条入射光线过焦点,则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另一条入射光线过光心,则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像点S′。如图所示。
11.B
【详解】A.机器人的摄像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相同,都是凸透镜制成的,故A错误;
BC.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摄像头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客人与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正确,C错误;
D.由于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当机器人走近客人时,其摄像头所成客人的像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12.
【答案】见右图。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蜡烛经凸透镜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是倒立放大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2f>u>f,连接AA′,与主光轴的焦点即为凸透镜的中心,然后即可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光屏上蜡烛的像是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来自烛焰尖部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光屏上组成烛焰尖部的像,所以,将入射光线与像中的烛焰尖部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3.凸透乙②④
【详解】手机拍摄物体时,物体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手机上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乙、丙图,乙图汽车的像更小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汽车离摄像头更远一些。
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f=20cm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离焦点4cm处,分两种情况:
当在焦点的右边4cm处,此时u=16<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在焦点的左边4cm处,此时u=24cm,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②④符合题意。
14.B
【详解】A.由图可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到光具座的20cm刻度处时,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u=50.0cm-20.0cm=30.0cm
此时光屏在光具座90cm刻度线处,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v=90.0cm-50.0cm=40.0cm
物距u小于像距v,说明蜡烛放在了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不正确;
B.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它在光屏上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近,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远离凸透镜,则蜡烛经凸透镜成的像会靠近透镜,所以将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左移动10cm,光屏上一定会出现清晰的像,故C不正确;
D.结合A可知
f<30cm<2f…… ①
40cm>2f …… ②
解①②式得15cm<f<20cm
换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进行实验,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所以成像在原来位置的前方,需将光屏向左移动靠近透镜一定距离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故D不正确。
故选B。
15.照相机左大倒立放大
【详解】(1)由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
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则物距变大了,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以将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若不移动光屏,因凸透镜焦距越大,折光能力越弱,因此可换用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使像推迟会聚,从而呈现在光屏上。
(2)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即等于2倍焦距,手指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则眼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6.CD
【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A错误;
B.由图可知此时物距u=15cm,像距v=29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
f<15cm<2f29cm>2f
所以此时水透镜的焦距
7.5cm<f<14.5cm;所以B错误;
C.可以向水透镜内注水和排水,通过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去改变其焦距,故C正确;
D.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所以蜡烛燃烧变短后,则像向光屏上方移动,故D正确。
故选CD。
17.C
【详解】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站在透镜二倍焦距之间以外时,在摄像机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该摄像头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
C.顾客刷脸时,距摄像头50cm,物距
u=50cm>2f
由此可知,该摄像头的焦距f<25cm,因此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故C正确;
D.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该摄像头成像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都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C。
18. 15.0 放大 25
【详解】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一定到大于一倍焦距,即10cm,故选择15.0cm。
当物距等于15.0cm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光具座总长度为100cm,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实像,一定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焦距,即
因此焦距最大为25cm。
19.凸实小
【详解】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20.大倒立放大
【详解】(1)凸透镜靠近白纸时,纸上的光斑越来越大,由焦点的定义可知,此时透镜到白纸的距离小于焦距;要在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需要将白纸移到透镜的焦点处,所以应使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变大。
(2)如图,凸透镜成的是实像,且物距小于像距,说明f<u<2f,v>2f,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练习题</a>,共4页。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