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同步分层题组练习
- 第2章 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3.1 走近桂林山水 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3.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区最可能位于,该景观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关于该地景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新月形沙丘一般,图中沙丘主要成因是,图中沙丘链的延伸方向是,小明观测沙丘上的甲点位置在,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风成地貌的形成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吉林 B.新疆 C.四川 D.上海
2.该景观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关于该地景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石坚硬 B.地表植被少
C.季相变化明显 D.形态独特
4.与图示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地形 D.气候
(2023吉林省吉林市期中)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沙丘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新月形沙丘一般( )
A.背风坡较陡 B.迎风坡较陡
C.阳坡较陡 D.阴坡较陡
6.图中沙丘主要成因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沙堆积 D.风沙侵蚀
(2024湖南衡阳四中月考)新月形沙丘是沙漠中风力吹扬松散沙粒堆积而成的。沙丘连接常形成沙丘链,沙丘链通常与盛行风向垂直(该地盛行西南风)。下图为小明在某地区拍摄的沙丘链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沙丘链的延伸方向是( )
A.西北—东南方向 B.东北—西南方向
C.东北—东南方向 D.西北—西南方向
8.小明观测沙丘上的甲点位置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河南南阳期中)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灌丛沙丘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 )
A.沿海沙滩 B.河流两岸
C.绿洲边缘 D.森林内部
10.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024广东部分名校期中改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湖区常年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为9~10级。青海湖的东岸发育有大量的沙丘,甚至形成了沙岛。下图为青海湖周边沙丘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青海湖东岸沙岛的沙源最可能主要来自( )
A.附近河流及河口堆积物
B.鸟岛的砂砾
C.日月山的砂砾
D.周围土地退化形成的砂砾
12.东岸沙丘沿岸线扩展的速度明显快于向内地扩展的速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湖水减少 ②山地阻挡
③盛行风向 ④气候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组二 风成地貌的分布
下图为某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3.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14.下列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
D.冬季温暖湿润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貌景观照片,照片中的骆驼向北而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该地貌类型是( )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成地貌
16.选项中该类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
A.大兴安岭地区 B.内蒙古西部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024江苏淮安涟水一中月考)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的,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17.下列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青海 B.云南
C.山东 D.广东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风蚀地貌
(2022浙江丽水开学考)风蚀坑通常指具有植被覆盖的固定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槽和洼地。下图为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发挥的是( )
A.盛行风风速大 B.地表坡度大
C.土壤颗粒大 D.植被覆盖度低
2.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风力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
B.风力搬运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
C.雅丹地貌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D.雅丹地貌形成的主导作用是风力和流水作用
(2024山东泰安新泰中学月考)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有蠕移、跃移和悬移。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形成风蚀蘑菇(下图)等地貌。下表为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及搬运量占比表。读图表,完成下面三题。
3.风蚀蘑菇常见于( )
A.江苏 B.北京
C.广东 D.新疆
4.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中,与风蚀蘑菇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悬移 B.跃移
C.蠕移 D.磨蚀
5.风蚀蘑菇附近,最可能见到( )
A.沙丘 B.沙坝
C.残丘 D.溶沟
题组二 风积地貌
(2022山东济南一中月考)抛物线形沙丘是常年在单向风或近似单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其沙角指向上风向,平面轮廓呈抛物线形。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7.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2024山东青岛期末)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中植被线形沙丘是该沙漠的主要沙丘形态。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的,其形成过程经历四个阶段:a灌丛沙丘—b风影灌丛沙丘—c垄状沙链—d植被线形沙丘。下图示意植被线形沙丘形成演变过程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该地双向风的主要风向为( )
A.偏西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北风
9.关于该区域的植被线形沙丘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沙漠内线形沙丘走向均相同
B.强风的一侧坡面较长
C.沙丘脊线偏向于强风一侧
D.沙丘脊线两侧始终对称
(2024湖南怀化期中)塔里木盆地荒漠区的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图1为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形成原因分析图,图2为流动沙丘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据图1分析,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绿洲分别对应( )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11.图2是塔里木盆地常见的流动沙丘示意图,该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1)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该地主要受 (填风向)风影响,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 ,B ,C 。(4分)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2分)
(3)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而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魔鬼城”是干旱区的风蚀地貌,因此“魔鬼城”最有可能出现在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吉林、四川和上海都位于我国的湿润、半湿润区。
2.D “魔鬼城”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
3.C 据图分析可知,该地景观主要出现于干旱、半干旱区,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为风蚀地貌,岩石比较坚硬,A不符合题意;地表植被少,B不符合题意;该地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C符合题意;风蚀地貌景观形态独特,D不符合题意。
4.D 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地貌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区,该地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受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风蚀地貌。故与图示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气候,D正确。
5.A 沙丘是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一般是迎风坡受风力作用的影响,沙子被吹蚀,往背风坡一侧移动,背风坡沙子逐渐堆积,故迎风坡受风力压制作用强,坡度较缓。沙子在风的作用下,先是在背风坡顶堆积,等堆积到一定数量,沙子会在重力作用下在背风坡一侧滑落,所以背风坡坡度相对较陡。故选A。
6.C 图中沙丘是堆积地貌,而且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大,风沙活动多发。因此图中新月形沙丘的主要成因是风沙堆积,C正确。
7.A 由材料可知,沙丘链通常与盛行风向垂直,而该地盛行西南风,因此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A正确。
8.B
9.C 根据材料可知,风影沙丘的分布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有少量的绿色植物(灌木丛)。绿洲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因此分布有灌丛,在盛行风的影响下,沙堆积在灌丛根部并不断发育,便形成了风影沙丘,C正确。沿海沙滩灌丛较少见,难以形成风影沙丘,A错误。河流两岸水分条件较好,不易形成沙丘,B错误。森林内部植被茂密,风力小,沙少,不易形成风影沙丘,D错误。
10.D 沙物质在灌丛背风一侧因风的搬运能力较弱而被保存了下来,导致风影沙丘迎风的一侧较陡,而背风的一侧较缓。图示风影沙丘西南侧坡度较缓,可知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D正确。
11.A 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由文字材料可知,青海湖区常年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大,而图示布哈河入湖处形成明显三角洲,可推知布哈河含沙量大,带来较多泥沙。大风将西岸的沙物质吹扬起来,带到青海湖东岸后,遇日月山阻挡,风力减弱,沙物质沉积,形成沙岛。因此东岸沙岛的沙源最可能主要来自附近河流及河口堆积物,A正确。鸟岛面积较小,提供的砂砾有限,B错误;日月山在沙岛东侧,属于该地盛行风下风地带,即便日月山有砂砾也无法被风搬运至沙岛,C错误;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退化形成的砂砾数量较少,并非主要沙源,D错误。
12.D 青海湖东岸陆地东侧有日月山分布,当地盛行西北风,西北风携带大量沙物质向东岸搬运,遇日月山阻挡,风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沙粒不断堆积,从而导致东岸沙丘沿岸线扩展的速度快,沙丘向内陆扩展时会遇到日月山的阻挡,所以向内地扩展速度慢,②③正确;沙丘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展速度差异与气候变暖无关,题目中也没有关于湖水减少的信息,排除①④。故选D。
13.D 图中景观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D正确。
14.C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全年降水稀少,C正确。
15.D 照片中有沙丘、骆驼等景观,为典型的风成地貌。
16.B 我国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17.C 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故选C。
18.A 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的,说明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选项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A正确;云南、山东、广东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B、C、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D 结合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相同风速下,植被覆盖度越低,风蚀量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起动风速越大,风蚀量越小。故最有利于风蚀作用发挥的是植被覆盖度低,D正确。有利于风蚀作用发挥描述的是土壤(地面)的性质,而非风的性质,A错误;无材料显示地表坡度与风蚀作用的关系,B无法判断;土壤颗粒大,则启动风速大,不利于风蚀作用的发挥,C错误。
2.D “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其含义是先有水的荡蚀,后有风的吹蚀,其形状似龙。从描述中的“浍”“风”可以看出雅丹地貌的形成既有流水的作用,又有风力的作用,故D正确。本题易忽略流水的侵蚀作用,“浍”为细小的水流。
3.D 风蚀蘑菇一般出现在风力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出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上部大于中下部的蘑菇外形,即风蚀蘑菇,故风蚀蘑菇常见于风沙强劲的干旱、半干旱区,江苏、北京、广东位于东部季风区,属于湿润、半湿润区,排除A、B、C;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D正确。
4.B 从表中可以看到蠕移虽颗粒粒径较大,但其移动速度较慢,且沙量占比较小,对岩石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C错误;跃移沙粒的数量最多,占比在70%~80%,从表中可以看到跃移沙粒跃起的相对高度较大,其下落速度较快,对岩石的磨蚀作用较强,B正确;悬移沙粒的粒径较小,且沙粒在空气中含量较少,其磨蚀作用较弱,A错误。由材料可知,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有蠕移、跃移和悬移三种,磨蚀不在其内,排除D。
5.C 风蚀蘑菇常见于风力强劲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在干旱、半干旱区,还存在一种由风蚀作用产生的风蚀残丘,风蚀残丘是风蚀谷经长期风蚀,不断扩展,使风蚀谷之间的地面不断缩小而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C正确;沙丘和沙坝的形成与搬运和堆积作用关联较大,溶沟的形成主要与流水溶蚀作用有关,排除A、B、D。
6.B 材料提示,抛物线形沙丘的沙角(两翼)指向上风向,则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B正确。
7.D 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背风坡。结合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及图中沙丘沙脊线的位置可知,图中的乙、丙在背风坡,堆积作用相对较强;甲、丁位于迎风面,侵蚀作用相对较强,故选D。
8.A 沙丘地貌的形成主要受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影响,结合图示沙丘的形成过程可知,沙丘整体向东移动、延伸,说明双风向的主要风向为偏西风,搬运沙粒向东移动,A正确。
9.B 当两侧风力不等时,强风的一侧沙粒来源充足、堆积较多,表现为坡度减缓,坡面延长,B正确;由于强风风力较大,导致合力方向会向弱风一侧倾斜,因此脊线会偏向于弱风一侧,C错误;沙丘脊线两侧受风力作用变化影响,并不会始终对称,A、D错误。
10.B 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绿洲最大的区别在于植被覆盖率不同,从流动沙丘到绿洲,植被覆盖率不断增大。再结合图1判读可知,③植被覆盖率最高,整体风速最小,与绿洲对应;②植被覆盖率小于绿洲,风速大于绿洲,与固定沙丘对应;④植被覆盖率小于固定沙丘,风速较大但沙供给量较小,与半固定沙丘对应;①植被覆盖率最低,沙供给量最大,与流动沙丘对应。综上,B正确。
11.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流动沙丘一般迎风的一面较缓,背风的一面较陡,因此风从流动沙丘坡缓的一面吹向坡陡的一面。图中沙丘左侧坡度较缓,右侧坡度较陡,风应从左侧吹向右侧。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图像左侧沙丘凸向西北方,因此当地盛行风向应为西北风,B正确。
12.答案 (1)西北 戈壁 沙漠 黄土
(2)从西北到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3)风力堆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解析 (1)黄土高原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主要受西北风的影响。黄土高原从西北到东南,风力逐渐减弱,沉积物的颗粒越来越小,由此判断图中字母A、B、C对应的分别为戈壁、沙漠、黄土。
(2)由上题分析可知,在黄土高原地区,从西北到东南,风力逐渐减弱,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3)黄土高原为堆积高原,因此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的主导外力作用为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运动
方式
粒径
沙粒运动图
搬运量占比
悬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同步测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优秀测试题,文件包含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同步练习-备课优选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同步练习-备课优选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