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63438/0-17235507109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63438/0-17235507110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63438/0-17235507110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63438/0-17235507110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63438/0-172355071107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63438/0-172355071110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63438/0-172355071111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63438/0-172355071113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数的整除,数的运算,典型练习,代数初步知识,解决问题,比的应用,量的计量,常用长度单位,常用人民币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代数的初步知识★解决问题★量的计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数学思考
知识点整理复习
正整数:如1、2、3……(大于0的)
负整数:-1、-2、-3… (小于0的)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大于或等于1)
无限循环小数(注意:循环节)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例:3个学生中的“3”
例:第3个学生中的“3”
多位数的改写(数的大小不变,用“=”。 )
1、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
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
2、改写成以“一”为单位
求近似值:数的大小改变,用“≈”,四舍五入法。
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互化
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 ……
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
分数单位: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表示几个这样的 分数单位)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位)
能被 2. 3. 5整除的数的特征
2、简算:加强变式练习
4、求未知数:注意书写格式及检验。
1、计算法则及运算顺序
3、列式计算:只能列综合算式
1.25×32×2.5
(3.4+3.4+3.4+3.4)×25
13.71+4.375+9.29+5.625
9+9+9.9+0.99+2.11
1849571-799999.9
32.48-12.5-7.5
7.93-(0.93+3.85)
1300÷(13×4) 1300÷(13÷4)
把一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一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此类题型14年填空,13年判断,12年填空,11年判断)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 辨析分数的意义
1、把1.2用百分之一作单位是( ),用千分之一作单位是( )。
2、去掉0.35的小数点后,所得的数是原数的( )倍
3、将0.74的小数点向左移一位,所得的数是原数的(——)。
4、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比原数大200.97,原来的 小数 是( )。(2011年填空第22题)
通过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0.55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考查的知识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最小质数
D、分解质因数形式:甲数=2×3×5,乙数=2×3×3, 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09年)
A、24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 公倍数是( )。
B、倍数关系:如果a÷b=c(b、c是非0自然数),那么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或y=5x)
C、互质关系:如果a、b是互质数,那么a、b的最大公 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或是 连续自然数)
如果A=2×2×3×y,B=2×3×5×y,且A、B的最大公因数是42,那么y=( )。
如果A=2×2×3×y,B=2×3×y×7,且A、B的最小公倍数是420,那么y=( )。
54路和67路公交车都是6:00发头班车,54路车每5分钟发一次,67路车每6分钟发一次,这两路车再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 )。
有一堆弹子,3个3个地数余1个,4个4个地数也余1个,5个5个地数还余1个,这堆弹子最少有( )个。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1)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整除、互质数、分解质因数的知识(3)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56.78万以“一”为单位是( )
209860734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0.625 =( )÷56=( )%=( )÷72 (类似题11、12、13、14年填空)
通过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⑴除法、分数、比之间的联系⑵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⑶ 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
在72.5%、 、0.7225和0.755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⑴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⑵百分数、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 ⑴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⑵ 循环小数的知识
1、两个质数的和为25,那么这两个质数的积是( ) 。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⑴质数的概念⑵ 质数知识的灵活运用
2、已知两个质数的和是49,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 和( )。 (2011年填空第9题)
( )÷ 15=12……( )在左边的算式中,被除数 最大( )。(2012年选择第1题)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550-450÷18×5 (20.2×0.4+7.88)÷4.2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⑴四则运算的顺序⑵ 突出并纠正学生计算中的一些粗心现象
2、列式计算:2.8与1 的差除7与 的积,商是多少?
注:抓住列式计算题型的特点,认真辨别句中的关键字“除”、“除以”、“差”、“积”,弄清运算顺序,正确列式计算。
甲、乙两数的和是162.8,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是( ),乙是( ) 。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 方程 方程的有关概念 方程的解 简易方程 解方程 简易方程的解法 代数初步知识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比 求比值和化简比 比和比例 比例尺的意义、分类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 解比例 正比例: =k (一定) 正、反比例 反比例:x×y=k (一定)
理解代数式的含义:如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会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1、字母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的书写: a×b=ab,a×a=a的平方
2、数字与字母相乘:a×4=4a
3、1与字母相乘:1×a=a
例:如果3x+6=18,那么4x-9=( )
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1)X-42=78÷3 (2)4X﹤9 (3)X=2 (4)2X-16
3、甲数是a,比乙数的3倍少b,乙数是( )。
1、三个连续自然数(或奇数、偶数),最小数是a,其它两个分别是( )和( ),它们的平均数( ),它们的和是( )。
2、爸爸a岁,儿子(a-30)岁,再过c年后,父子俩相差( )岁。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4、一种商品降价b元销售,,现价是a元,原价是( )元。 (2014年填空第6题)
1、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6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7.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2、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 地图上,这段距离应该画( )厘米。
3、在比例尺是1:200的平面图上,量得本班教室的长是4.5厘米,本班教室的实际长是( )米 。
4、一个机器零件长2毫米,在设计图上这个零件长4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5、工效、速度比: 从甲地到乙地,小明0.2小时走完,小英8分钟走完, 速度比是( )。
6、7:11的前项加上14,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 上( )。(2014年选择第1题)
7、甲:乙=2:3,乙:丙=4:5,甲:乙:丙=( )。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 比的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已知其中的一个外项是0.35,另一个外项是( )。(2012年填空)
2、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已知其中的一个内项是0.25,另一个内项是( )。(2013年填空)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 比例的基本性质、倒数的意义
把1.5吨: 千克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2011年填空第4题)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 化简比和求比值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2.4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5:4:3,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2012年填空)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 比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相向而行(包含相遇和相距)
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当甲车行至 全程的80%时,乙车行了全程的60%,此时两车相 距 20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遇后继续行 驶而相距)
1、A、B两地相距2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2(或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两车在例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一辆快车上午8时从A.城开往B城,一辆慢车上午9 时从B城开往A城。快车每小时行45千米,慢车每 小时行40千米,慢车开出5小时,两车还相距65千 米。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要素三:速度比与路程比的转化
1、甲、乙两数的比是5:7,甲数是250,乙数是多少?
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水泥袋数的比是5:3,如果从 甲仓库运出90袋放入乙仓库,则两仓库存放水泥 袋数正好相等。求甲、乙两仓原来各存放多少袋?
2、把162本书按2:3:4分给四、五、六三个年级,三个 年级各分得多少本?
4、某运输公司有三个运输队,第一队和第二队运输 能力的比是5:4,第二队和第三队运输能力的比是 6:5,现在要把运送259吨煤的任务,按照运输能力分给三个队,每个队各运多少吨?(统一比)
6、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5、用72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3: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育红小学94位同学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去租车春游,车站有54个座位的大客车每辆租费432元,21座的面包车每辆租费189元,请同学们帮助策划一下,如何包车最合算。
两大原则:多租便宜的,尽量满载
例:希望小学要买12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丁四 个商店可供选择,四个商店同品牌足球的单价都是 25元,但优惠办法不同: 甲店:买10送2 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 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还现金30元 丁店:八五折出售 为了节省费用,希望小学应到哪个商店购买?
例:“五一”长假期间,学校组织了30名优秀队员去公园游 玩,由6名老师带领。公园入口处的“购票须知”写道: “每人凭票进门。儿童、成人一律每张30元,40张开始 可以享受团体20%优惠”。买票时老师付给售票员1000 元,你认为够了吗?请用数学知识来说明你的观点?
例:感冒胶囊用药说明: 200毫克/片,成人每次0.5~1g,每日3~4 次,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20~40mg计算, 分三次服用,或遵医嘱。 小明体重35千克,一日分三次服药,每次 至少服几片?最多服药几片?
例:冷饮店有两种冰棍。水果冰棍每箱30枝,共 22.5元,零售每枝1.2元;奶油冰棍每箱20 枝,共17.2元,零售每枝1.5元;某人要购买 108枝水果冰棍,92枝奶油冰棍,怎样购买最 省钱?需多少元?
例:商店以每件30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 一件赚25%,另一件亏25%,总的来说,商店 是赚钱还是赔钱?
例:供水公司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规定每人每月 用水不超过2立方米,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 超过2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4元收费,王红 家三口人,上月共交水费23.2元,请你算一算 王红家上月用水多少立方米?
A、以一般数量关系为等量关系式
B、以典型“关系句”为等量关系式
1:某人进行登山训练,登至山顶,沿原路返回共 需3小时,已知上山每小时走3千米,下山每小 时走5千米,这段山路共多少千米?
“关系句”:登至山顶,沿原路返回共需3小时 即上山时间+下山时间=3
“关系句”:第三天比第一天多烧38吨 即第三天烧煤量-第一天烧煤量=38
3、两堆沙子共重1780千克,第一堆用去60%,第二堆用去514千克,所剩的沙子一样重,两堆沙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关系句”所剩的沙子一样重 即第一堆剩下的=第二堆剩下的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容积)单位 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单位的意义名数的改写
二、常用面积单位。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三、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 立方厘米(毫升)四、常用质量单位。
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高级单位名数和低级单位名数的互相转化
典型练习:⑴学校从7月15日放暑假,到8月22日开学,一共放假( )天。(2011年填空)⑵一列火车从上午6点开出,到第二天晚上9点到 达。已知两地相距3198千米,求这列火车的平均 速度。⑶4月份最多有多少个星期日?如果4月1日是星期 日,那么4月30日是星期几?⑷在五月份中,阴天比晴天少 ,雨天比晴天少 , 这个月有多少天是晴天?
一、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直线、射线、线段(意义、特点)
角的认识(意义、分类)
圆(意义、各部分名称及关系、特征、圆环、扇形)
三角形的意义、各部分名称
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直线、射线、线段、平行线、垂线的特征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
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两条直线互相 垂直。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最短。
角的意义: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锐角(大于0º小于90º)
钝角(大于90º而小于180º)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每个角都是60º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1.周长、面积的概念(举不规则图例)
2.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解决问题(几何计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观察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说说看到的形状。
按要求画图(如画垂线、画圆等)
建议:掌握体积的概念,会计算各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弄清各个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1、 张师傅把一个圆柱形木头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后,体积减少了14立方分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2012年填空7)(或知道和)
2、如将一个高为5厘米的圆柱体木料,剪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20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上升、下降、溢出的液体体积等于所放物体的体积
某学习小组为了弄清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进行了如下操作与测量:(1)小明准备了一个长方体玻璃缸,并测量出玻璃缸长6分米,宽和高都是4分米;(2)小兰往玻璃缸中倒入2分米深的水;(3)小红把这个物体放入玻璃缸中,发现水正好淹没这个物体;(4)小强测出水面上升了2厘米。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结果,算出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不对称:平行四边形、一般三角形、一般梯形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汽车站在小丽家( )方向( )米处。(2)商店在小丽家( )偏( )( )度方向( )米处。(3)学校在小丽家南偏西45°方向600米处,请标出学校的位置。
1、下面是小丽以自己家为观测点,画出的一张平面图。
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下面( )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A、2厘米、3厘米、5厘米
B、4厘米、5厘米、1.5厘米
C、2厘米、4厘米、7厘米
1、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2厘米,它是由3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的,每个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厘米。
2、两个等低等高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和是48立方分米,那么它们的体积差是( )。
4、将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cm。
5、在一张6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片中剪出一个最大的半圆,所剪的这个半圆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6、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三段小圆柱后,它们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56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材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2、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 )3、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 5、圆周率随着圆的变化而改变。( )6、画一条4米长的射线。 ( )
4.看不到单位的变化。 如:一只杯子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15厘米。一桶18.9升的纯净水大约可以盛满多少杯水?5.求圆柱的侧面积时,有时会把底面周长乘高算成底面积乘高。6.求圆锥体积时,经常忘记乘 。
②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22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①12个相同的铁圆锥可以熔铸成( )个等底等高的圆柱。
③一个圆柱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和是48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设计调查表
数据分析
1.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描述 事件的发生情况。2.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金牌数统计图
表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
表示部分在总体中的百分比 。易于显示数据相对总数的大小。
表示数量的多少。易于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掌握平均数意义及计算方法
B、变式: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平均分是84.2分,后来发现小明的成绩是97分,而被错误统计为79分。重新计算后,平均成绩是84.6分。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A、一般的求平均数: 总数÷份数=平均数
某人进行登山训练,上至山顶沿原路返回。已知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求往返的平均速度。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 数 据。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最 中间的一个数据(如果有偶数个 数据,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
相同点:都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数。不同点: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任何数据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平均值的变化。易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仅与数列的排列位置有关。适用于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化较大时。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
12345679×27=( )。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3=4=22, 1+3+5=9=32, 1+3+5+7=16=42…
1+3+5+7+…+97+99=( )
22-12=(2+1) ×(2-1)=3 , 32-22=(3+2) ×(3-2)=5 , 42-32=(4+3) ×(4-3)=7
20112 - 20102=( )
③将数列分解,通过对比发现规律 如12,15,17,30,22,45,27,( )
①规律蕴含在相邻两数的差或倍数中。 如1,2,4,8,16,( )
②以组为单位找规律。如(1,2,3,2,1),(2,3,4,3,2), (3,4,5,4,3),( )。 商场门口挂了一排彩灯,按照“二红四蓝三黄”的顺序排列,第50只是( )色。
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最省时的打电话的方案。
有10瓶水,其中9瓶质量相同,另有一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妈妈用平底锅烙5块饼,每次可同时烙2块,每面需要4分钟。烙完饼最少需要( )分钟。
规律:每面所需时间×条数(大于1)=最少时间
小明家来了客人,要给客人沏茶。已知烧水要8分钟,洗水壶需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小明、小亮、小新同时来到校医室看病。已知小明需8分钟,小亮需5分钟,小新需3分钟,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至少需( )分钟。
小明:3+5+8=16分钟
共需等候:3+8+16=27分钟
1、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位1表示男生,0表示女生,“199812400”表示“1998年入学的一年级二班的40号女生”。张华是1999年入学的一年级八班的31号男生,他的编号是( )。
2、李达的身份证号是532526199908050094,说明他是( )月份出生的。(2011年填空)
如果标准的400米跑道的弯道是半圆形的,而且内圆半径为36米,每条跑道宽1.2米,现有6条跑道。若要进行200米或(400米)赛跑,第2道运动员要比第1道运动员起点约提前多少米?
200米:跑道宽×2×圆周率÷2
400米:跑道宽×2×圆周率
1、用2、3、4、5四个数组成四位数(数字不重复)共可组成( )个不同的四位数。
有序思考:2345 2354 2435 2453 2534 2543
3245 3254 3452 3425 3524 3542
4235 4253 4325 4352 4523 4532
5234 5243 5324 5342 5423 5432
2、2顶帽子,3件上衣,4条裤子,共有( )种搭配方法。
7、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学校举行运动会,1、2、3、4号运动员取得了800米赛跑的前四名。1号说:3号在我们3人前面冲向终点。另一个得第3名的运动员说:1号不是第4名。裁判说: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都不相同。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吗?
把一个30°的角,放在可以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看到的角是( )°。
镜子中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毕业数学总复习综合自测卷(一)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万零一百点零四,解x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毕业数学总复习综合自测卷(二)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a,x+6,等边三角形,解x21,解x6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毕业数学总复习综合自测卷(三)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六十点零五八,解x36,×32×12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