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试题第二章第二节课时2大气热力环流(Word版附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试题第二章第二节课时2大气热力环流(Word版附解析)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试题第二章第二节课时2大气热力环流(Word版附解析)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试题第二章第二节课时2大气热力环流(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各序号气压相等的是,有关图甲描述正确的是,一年中,北京热岛强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天津北辰区期中)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地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 )
    A.空气受热上升 B.空气遇冷下沉
    C.空气遇冷上升 D.空气受热下沉
    2.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映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是( )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序号气压相等的是( )
    A.④和⑤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⑤
    4.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空气受热下沉
    D.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
    (2023·四川南充月考)在下面两图中,图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图甲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昼夜温差小
    D.曲线②所示昼夜温差大
    6.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7时~次日7时 B.17时~次日5时
    C.7时~当日17时 D.5时~次日17时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温度减去郊区温度所得数值。下图为“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一年中,北京热岛强度( )
    A.春季夜间最强 B.夏季日变化幅度最小
    C.秋季正午最强 D.冬季日变化幅度最大
    8.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热力环流是( )
    9.下列措施不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是( )
    A.扩大城市水面面积
    B.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
    C.大量建设城市道路
    D.营造绿色通风系统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采光
    11.白天,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下沉气流
    (2023·湖北宜昌期中)下图为“某山谷夜晚近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此时关于甲、乙两点温度和气压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温度:甲大于乙 ②温度:甲小于乙
    ③气压:甲大于乙 ④气压:甲小于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此时气流运动状况主要是( )
    ①气流沿着山坡下沉 ②气流沿着山坡爬升
    ③谷底上空气流下沉 ④谷底气流垂直上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山西长治调研)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岳阳和常德分别位于洞庭湖的东、西两侧。下图为“岳阳和常德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岳阳陆风最大的时刻约在( )
    A.3时 B.6时 C.9时 D.14时
    15.常德与岳阳的湖陆风相比( )
    A.常德的陆风强于岳阳的湖风
    B.常德与岳阳的湖风风向一致
    C.常德湖陆热力差异大于岳阳
    D.常德湖陆风的转变晚于岳阳
    16.(2023·河北沧县中学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屋顶绿化是人们根据建筑屋顶的荷载、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条件,通过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顶种植生长习性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植物,以营建绿色景观。
    材料二 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4分)
    (3)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火电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3分)
    (4)一般城市降水会比郊区偏多,试分析原因。(4分)
    课时2 大气热力环流
    1.B 2.B [第1题,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燃蜡烛后,蜡烛加热,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切大葱或洋葱处气流下沉,可以减少切葱产生的气体的上升,故选B。第2题,点燃蜡烛后,蜡烛加热,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蜡烛处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两侧空气温度低,空气遇冷下沉,形成高压,底层气流由两侧流向蜡烛,高空由蜡烛流向两侧。B正确。]
    3.B 4.D [第3题,根据气压变化的原理,在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同。图中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①与④在同一垂直方向上,①海拔高,气压低于④;③与⑤在同一垂直方向上,⑤海拔高,气压低于③。因此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④>①=②=③>⑤。第4题,高空气压分布状况与近地面相反,由上题分析可知高空气压④>⑤,则近地面气压甲地高于乙地,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高空气流由乙地的高空流向甲地的高空,即由④流向⑤。垂直方向上甲地气流下沉,说明甲地气温较低,多为晴朗天气;乙地气流上升,说明乙地气温高,易形成阴雨天气。]
    5.B 6.C [第5题,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大,气温日变化幅度比陆地要小,所以曲线①是陆地气温变化曲线,昼夜温差较大;②是海洋气温变化曲线,昼夜温差较小,所以选B。第6题,海风是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海洋上是高气压,陆地上是低气压,是陆地气温上升快造成的,应该是白天,对照图甲中的曲线,可以判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7时~当日17时,C正确。]
    7.B 8.D 9.C [第7题,据材料可知,纵坐标热岛强度为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温度差值,差值越大,则城市热岛强度越强。由此可见,北京热岛强度春季夜间并非最强,A错误。夏季的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相较于其他季节最小,B正确。秋季正午时热岛强度并非最强,其热岛强度相对较弱,C错误。冬季日变化幅度并非最大,D错误。第8题,据图可知市区气温较高,郊区气温较低,因此市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风由郊区吹向市区,D正确。第9题,扩大城市水面面积,利用水体比热容来减小城市气温上升幅度。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可增加绿地,缓解热岛效应。大量建设城市道路将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C符合题意。营造绿色通风系统会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故选C。]
    10.B 11.B [第10题,由材料可知,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热容量较大,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处空气由四周流向塔中心,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B正确。第11题,水的热容量较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相对较低,白天,室内水池使温度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水池流向四周,B正确。]
    12.B 13.B [第12题,图中谷底处等压面向地面凸出,为低压,山坡处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为高压,据此可判断谷底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山坡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因此甲的气压大于乙,乙的温度大于甲,故选B。第13题,由上题可知,此时气流运动状况为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谷底气流上升,选B。]
    14.B 15.D [第14题,整体而言,陆风应主要出现在夜间-日出前后,选项中14时岳阳应吹湖风,排除D。3:00、6:00以及9:00三个时间相比而言,6时岳阳湖陆风风速距平绝对值最大,表示陆风的风力最大,A、C错,B正确。第15题,陆风主要出现在夜间,整体而言,常德陆风距平数值远小于岳阳湖风距平数值,常德的陆风弱于岳阳的湖风。由于岳阳和常德分别位于洞庭湖的东西两侧,所以常德与岳阳的湖风风向并不一致,A、B错。图中湖陆风风速距平曲线岳阳波动更为剧烈,表明岳阳湖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常德更大,C错。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岳阳和常德由陆风转为湖风的时间分别约在9:00和13:00前后,岳阳和常德由湖风转为陆风的时间分别约在18时和24时前后,所以常德湖陆风的转变晚于岳阳,D正确。]
    16.(1)从市中心向郊区波动下降;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低(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气温高)。
    (2)植被覆盖率提高,地面升温慢,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热量减少;植被吸收二氧化碳,大气温室效应减弱。
    (3)不合理。乙位于城市和郊区之间,受城市热力环流影响大,污染物会随城市风吹向市中心。
    (4)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尘埃物质多,凝结核多,水汽易凝结。

    相关试卷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33大气热力环流解析版doc、33大气热力环流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材第29页活动,教材第29~30页活动,教材第30~31页活动,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