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三上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63764/0-17235534058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上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63764/0-1723553405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应该符合小学学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中,教师应该仔细分析教材的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材的编排顺序,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西南边疆一所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三、教学准备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中,教师应该仔细分析教材的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材的编排顺序,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材料和学习资源,如教学PPT、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会导入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二)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三)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二)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四)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4、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5、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归纳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
左宽右窄:影
左右等宽:粗
(3)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4)学生写字。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三、研读赏析,品味鉴赏
(一)第一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2)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3)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4)配乐朗读这一段。
2、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和同学们交流。
(1)组织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
预设:从山坡、坪坝、小路上走来不同民族的小学生。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像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引导学生圈画并交流描写画面的语句,相机指导。
预设: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引导学生结合初读时对有新鲜感的词句的了解,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这些地方的样子一“山坡”高高低低的、草木葱花,“坪坝”平整、空旷,“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并想象置身在这样的优美环境中的感受。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小学生还可能从哪些地方走来?试着用上“从……从……从..”的句式说一说。
预设: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根据“鲜艳”想象小学生服装的颜色、样子,再想象他们在葱郁的大树下、洁白的墙边,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学生再读句子,体会学校的生气蓬勃。
预设: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6、请学生朗读句子,想象学生到学校后的情景;会怎样与小鸟打招呼,怎样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7、指导学生用“向……向·…向···”的向式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
示例:早上来到学校,我向高大的梧桐树打招呼,向门口的保安叔叔问好,向值周的老师敬礼。
8、师生合作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并派代表交流。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组织学生交流想象上课和下课的画面,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上下课的情况补充4、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宁静,体会动物、植物、昆虫们都被朗朗读书声所吸引,静静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文中句子。
(三)第四自然段。
1、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拓展延伸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写一写。(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
板书设计
上学路上:开心、快乐
大青树下的小学 来到学校:有礼貌 各民族儿童间团结友爱
上课了:认真听讲
下课了:尽情玩耍
升化总结,布置作业
画一画大青树下的小学。
复习文中生字词,熟读课文。
课后反思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性朗读,展示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学生们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要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这所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
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