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原卷版+解析版-最新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1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2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3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1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2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原卷版+解析版-最新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原卷版+解析版-最新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分析1、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强、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特点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及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思考能力。2、注重基础知识的阐述。高中地理学科主要以介绍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地理理论等理性知识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符合高中学生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的特点。3、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结合。高中地理课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地理教育,阐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并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建设中。4、注重思维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学科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实习、调查、评价环境、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能性。最新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地球上的大气(A卷•单元考点)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堪称大国重器,能够拍摄卫星云图,监测陆地、海洋的状况,以及大气、臭氧、太阳辐射等。2021年6月3日00时17分,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卫星“风云四号B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B星的成功发射将确保我国静正轨道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风云4号”B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A. B.C. D.2.臭氧层所在的大气层(     )A.能大量吸收红外线增温 B.大气对流运动显著C.地面辐射是其直接热源 D.利于飞机高空飞行【答案】1.C 2.D【解析】1.“风云4号”气象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穿过整体大气层,地球大气层从下而上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向上气温降低,而D图中最底下大气层(对流层)气温向上升高,排除D选项。对流层大气的平均垂直气温递减率约6℃/千米,对流层平均高度约12千米,即对流层顶气温一般比近地面气温低约72℃左右,近地面平均气温约15℃,因此对流层顶平均气温约-60℃左右,而图B对流层顶气温低于-80℃,排除B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主要分布于平流层,即图中Ⅱ层,而图A中臭氧层位于高层大气(Ⅲ层),排除A选项,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臭氧所在的大气层为平流层。臭氧能够有效的吸收紫外线,并非红外线,A选项错误。平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不断上升,其大气对流运动弱, B选项错误。平流层中有臭氧层,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所以海拔升高,气温越高,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而非平流层的直接热源,C选项错误。由于平流层大气对流运动弱,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选项正确。故选D。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380千米的轨道运行,并与在轨道运行的“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天舟一号”升空过程中(     )A.气温先降—再升—再降 B.气温先升—再降—再升C.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D.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答案】3.B 4.D【解析】3.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温度变化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高层大气先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后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由题,根据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的几个转折点的温度值判断,对流层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到对流层顶的气温约-50°C,平流层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到平流层顶气温约0°C,只有②曲线符合,B对,A、C、D错。故选B。4.“天舟一号”升空过程中第一阶段穿越对流层,气温越来越低,B、C错。由上题分析可知,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特点是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应该经历四次变化,A错,D对。故选D。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的物质是(     )A.水汽和臭氧 B.二氧化碳和臭氧 C.氩和氖 D.水汽和杂质6.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A.水汽比重 B.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7.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关的是(     )A.臭氧层变薄 B.酸雨加重 C.旱灾频发 D.全球变暖【答案】5.D 6.B 7.C【解析】5.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D错误;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二氧化碳有保温作用,但二者对天气影响小,AB错误;氩气和氖气在大气中含量较少,无法影响天气变化,C错误,所以选择D。6.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杂质含量,B正确;水汽比重变化主要影响降水等天气现象,A错误;霾是烟、尘等杂质,不是有害气体成分,C错误;干洁空气成分的变化不会导致霾出现频率的增加,D错误,所以选择B。7.臭氧层变薄主要与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变化相关,A错误;酸雨加重主要与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的增多有关,B错误;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容易引发旱灾,C正确;全球变暖主要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D错误,所以选择C。在80~120千米的高空,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与大气摩擦发光发热,形成壮丽的流星。双子座流星雨活跃在每年的12月4日到12月17日之间,今年双子座流星雨也如约而至,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达到峰值。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流星雨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     )①对流层 ②平流层 ③中间层 ④热层 ⑤散逸层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最外层 B.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D.太阳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减弱10.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C.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D.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增温【答案】8.C 9.C 10.D【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流星雨主要出现在80km﹣120km的高空,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①对流层,高度为0-12km,错误;②平流层,高度为12-50km,错误;③中间层,50-85km,正确;④热层,85-800km,正确;⑤散逸层,高度大于800km,错误,所以选择C,ABD错误。9.图中显示,对流层位于地面以上至12千米高处,因此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下层,A错误;图中显示,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为直接热源是地面),近地面大气水汽较丰富,且气温高,容易膨胀上升,大气中的水汽容易上升冷凝,成云致雨,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正确;由于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具有“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结构,因此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B错误;对流层太阳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增加,D错误,所以选择C。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D正确;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平流层基本不受对流层天气影响,B错误;大气保温作用弱,不能解释平流层温度变化规律,C错误,所以选择D。民航客机起飞和降落阶段处于对流层,在平流层都是巡航阶段,也是飞机平飞阶段。民航客机一般巡航在一万米左右高空。孟晚舟女士2021年9月25日乘坐中国航空包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13′N,123°06′E)出发,途径北极上空到达中国深圳(22°30′N,114°E)。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     )A.气温下高上低,大气稳定B.水汽含量多,但杂质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存在多个电离层,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信D.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12.孟晚舟女士回国乘坐的客机,其飞行所在大气层的变化是(     )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C.一直在平流层飞行 D.一直在对流层飞行【答案】11.D 12.A【解析】11.平流层由于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导致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气温下冷上热,存在逆温现象,大气稳定,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同时,平流层的水汽含量和杂质含量稀少,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巡航飞行,AB错,D正确。电离层存在于高层大气中,不符合题意,C错误。故选D。12.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需要穿越对流层,绝大部分时间位于平流层,所以飞机从起飞到中途到最终降落,飞行的大气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故选A。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如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来的椭圆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东方红一号”卫星所在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银河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14.“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运行轨道位于地球大气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答案】13.D 14.C【解析】13.“东方红一号”卫星环绕地球运行,与地球构成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地月系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银河系位于总星系,“东方红一号”卫星所在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D符合题意,排除AB;“东方红一号”卫星所在天体系在银河系,因此不在河外星系,排除C。故选D。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大气层中,地面以上平均高度12千米以下为对流层,平均高度12千米至50千米为平流层,平均高度50千米至大气上界(高度约2000~3000米)为高层大气。材料信息表明,“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运行轨道位于地球大气的高层大气,C符合题意,排除AB;电离层从离地面约50千米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千米高度的地球大气层,“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行轨道超出了这一层次,排除D。故选C。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火箭飞行约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5.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时进入图示B层至地面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A.不断升高 B.不断下降 C.先下降后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16.在不同的大气层中,有不同的自然现象。下列叙述与所在大气层对应正确的是(     )A.以晴天为主,适合航空飞行——A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层C.“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层 D.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C层17.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有(     )①该层大气对流上升时,温度降低 ②水汽和杂质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③大气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快 ④二氧化碳和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5.C 16.D 17.A【解析】15.注意题干中的描述是从“图示B层至地面”,即从平流层到地面,结合图中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可知,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地面时,进人图示B层平流层后,随高度下降温度下降;进入A层对流层后,随高度下降温度升高。因此气温是先下降后上升,C正确,ABD错。故选C。16.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层为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晴天为主,适合航空飞行,存在臭氧层,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作“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层为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A层是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大气对流上升时,温度降低,易成云致雨,故①项正确;A层是对流层,几乎全部水汽和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这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故②项正确。A层是对流层,空气密度较大,离近地面比较近,故大气逆辐射较强,降温慢,故③项错误;A层是对流层,二氧化碳和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 但是二氧化碳不是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必要条件,故④项错误。A正确。所以选A。 2018年5月14日早上,一架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L8633航班(川航),在飞机进入9800米巡航高度时,飞机驾驶舱右侧(副驾驶席)风挡玻璃突然炸裂,在意外发生后,副驾驶大半个身子都被“吸”了出去。3U8633航班:“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驾驶舱风挡裂的瞬间,飞行员面临的问题有(     )①低压 ②超重 ③低温 ④低噪音 ⑤缺氧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19.紧急下降返航途中,遇到风雨天气的原因是该层大气(A.上热下冷 B.上冷下热 C.水汽与固体杂质少 D.平流运动为主【答案】18.C 19.B【解析】18.根据材料可知,飞机飞行时在9800米巡航,其海拔高度较高。高空大气稀薄,氧气不足;远离地面,气压和气温都比较低,故①③⑤正确;高空不会使重力发生变化,因此不会超重,②错误;由于风挡玻璃碎裂,且飞机飞行速度快,气流和发动机噪音极大,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19.根据题干“遇到风雨天气”可知,飞机在紧急下降返航途中经过的是对流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因吸收地面辐射的差异,具有上冷下热的特点,B正确,A错误;对流层内会产生雨雪现象,而形成雨雪需要水汽和固体杂质,因此水汽与固体杂质较多,C错误;空气平流运动为主为平流层,D错误。本题应选B。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热力环流的应用)在我国古诗词或谚语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胜火”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折射作用2.“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减弱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①弱,夜晚②弱 B.白天④强,夜晚②强C.白天①强,夜晚③强 D.白天④弱,夜晚③弱【答案】1.A 2.B 3.D【解析】1.“日出江花红胜火”,是指旭日呈橘红色,日出前后,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大多被散射,透射下来的光线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较多,因此旭日呈橘红色,A正确。该现象与反射作用、吸收作用、折射作用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2.根据所学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主要的直接来源,海拔越高,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综上分析,可知,“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因为随高度增加②减弱,B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比较小的,因此“高处不胜寒”与①太阳辐射关系不大,A错误;“高处不胜寒”与③大气逆辐射、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CD错误。故选B。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新疆地区。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弱,所以白天日照强,气温高;晚上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比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近地面气温低。综上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因为白天④弱,夜晚③弱,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为践行绿色奥运精神,2022年北京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大部分室外雪上项目。为满足冬奥会的能源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其中,风力发电是河北张家口赛区主要的清洁能源,下图为该地某风电场2016~2018年夏季不同高度平均风速日变化统计图,风速的垂直分布会影响风电功率输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据图推断张家口的主导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偏北风5.据右图推断该地夏季不同高度平均风速分布的昼夜差异及原因是(     )A.白天大于晚上,近地面受热少上升气流微弱B.白天小于晚上,近地面受热多上升气流旺盛C.白天大于晚上,大气辐射较强气温差异较大D.白天小于晚上,大气辐射较弱气温差异较小6.推测随着大量风电场的建设,该地冬夏风速可能会(     )A.冬季变大,夏季变小 B.冬季变小,夏季变大C.冬季变大,夏季变大 D.冬季变小,夏季变小【答案】4.C 5.B 6.D【解析】4.本题结合风频图直接读取西北、西北偏北的风向为主导风向,C正确。东南、东北风和偏北风一年内的风频频率较小,ABD错误。故选C。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不同高度风速差异小于晚上,A、C错误;夏季白天气温较高,大气辐射比较强,D错误;由于白天近地面强烈受热,使得空气对流旺盛,大气层结不稳定,湍流混合较强,减小各层间风速差异;夜间对流微弱,大气层结稳定,各层间风速差异较大,B正确。故选B。6.随着大量风电场的建设,风力资源被拦截发电,会导致风力的减弱,这一点不因季节而变化,据此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测站某年日平均地温、气温和地气温差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甲、乙、丙分别表示(     )A.地表温度、大气温度、地气温差 B.地表温度、地气温差、大气温度C.大气温度、地气温差、地表温度 D.地气温差、大气温度、地表温度8.推测该市一天中污染物浓度最低的时段为(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傍晚前后 D.午夜前后【答案】7.A 8.B【解析】7.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所以在白天,地表吸收了太阳辐射之后再把热量传输给大气,因此白天地表温度要高于大气温度。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地表温度要高于地气温差。读图可知,在10点-18点之间的各时间点,甲温度均高于另外两条曲线,可知,甲为地表温度。由于地面和大气存在比热差异,日落之后,地表温度迅速下降,大气温度降温较慢,因此晚上,大气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因此乙代表大气温度。地表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时,丙为正值,地表温度低于大气温度时,丙为负值,可知丙代表地气温差。A正确,BCD错误,故选A。8.气温越高,空气对流运动越旺盛,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选项所给四个时间段中,该市正午前后气温最高,空气对流运动最旺盛,污染物扩散最快,污染物浓度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冰川风是指在冰川地区,冰川表面稳定而下沉的气流沿冰面向冰川边缘运动,迫使冰川边缘地区的冷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冰川表面吹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1960年春季,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候,发现珠峰北坡长达20千米的绒布冰川上,夜间与白天多次吹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下图示意冰川风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四个时段(时间为当地地方时)中,冰川风势力最强的是(     )A.8-10点 B.11-13点 C.13-15点 D.18-20点10.近年来珠峰北坡的冰川风有减弱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冰川面积减小 B.冰川面积增大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9.D 10.A【解析】9.白天因冰川面较高的反射率减少了可被吸收的太阳辐射,使得用于加热地面及近地面空气的能量减少,冰面在白天升温较慢,始终维持在较低温度,由此与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形成较大的气温差,山谷上空气流膨胀上升,冰川面上的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在日落前后,两处温差达到最大,故选项的四个时段中,冰川风势力最强的是日落前后。故D正确。10.根据上题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的,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冰川融化增加,面积减小,冰川面上空气与谷中同高度温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冰川风势力减弱。A正确,B错误;近年来太阳辐射变化不大,CD错误, 故选A。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图乙为电影《云中漫步》中的一个场景:深秋的夜里,人们在葡萄园里点燃煤炉,并用扇子扇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以下关于正确是(     )A.②比①细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强 B.阴天④将增强C.③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 D.⑥削弱太阳辐射12.青藏高原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A.②较小 B.③较大 C.⑤较大 D.⑦较少13.图乙所示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照明 ②增加大气密度 ③保温预防霜冻 ④增强大气削弱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1.C 12.D 13.C【解析】11.根据图中各箭头的位置和方向判断,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正确。④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⑥表示大气逆辐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②)比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小,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大气逆辐射无关,A错误;阴天天空云量多、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将增强,B错误;⑥表示大气逆辐射,不能削弱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C。12.根据图中各箭头的位置和方向判断,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④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⑥表示大气逆辐射,⑦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增温最直接的热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⑦较少,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D正确;青藏高原气温较低和②③⑤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13.根据图中各箭头的位置和方向判断,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④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图乙显示,深秋的夜里,人们在葡萄园里点燃煤炉,并用扇子扇动,这种做法增加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碳和水汽,增加大气密度,增强吸收地面辐射功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对葡萄园起到保温作用,使得葡萄园夜里不致于降温过多和过快,从而起到预防霜冻作用,由此判断,②、③符合题意。煤炉起到的照明作用不大,夜里照明对葡萄生长没有益处,①不符合题意。夜晚,没有太阳光照,因而图中做法对大气削弱作用无影响,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4.“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15.深秋到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大气辐射增强C.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D.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16.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经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伤,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强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伤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答案】14.D 15.D 16.D【解析】14.结合所学可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高处不胜寒”是因为海拔越高,到达的地面辐射少,大气升温慢,气温低,D正确。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的太阳辐射多,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对气温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15.深秋到第二年早春,晴天,白天因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升温快,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升温;夜晚,因晴朗少云,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大气的逆辐射减弱,地面降温快,气温低,易形成霜冻。因此,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根据材料“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经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伤”可知,浓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尘埃增加,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产生的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保温作用增强,避免白菜冻伤,D正确,AB错误。浓烟无法可阻挡冷空气前进,C错误。故选D。地-气相互作用是气候形成的重要过程,是气候系统与各圈层联系的纽带,通过辐射收支与热量传递实现地表能量交换。冰冻圈是一个特殊的圈层,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层中云、气溶胶、水汽等因素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对太阳辐射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对冰川表面温度、蒸发过程产生影响。下图是8月24日-28日(晴天)某地海拔4550米处冰川各辐射分量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①②③④曲线依次是(     )A.①太阳辐射②大气辐射③反射大气辐射④反射太阳辐射B.①大气辐射②太阳辐射③反射太阳辐射④反射大气辐射C.①反射太阳辐射②反射大气辐射③太阳辐射④大气辐射D.①反射大气辐射②反射太阳辐射③大气辐射④太阳辐射18.测试期间该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体现在(     )A.日出时刻反射率低 B.日落时刻反射量大C.正午时刻反射率高 D.正午时刻反射量大【答案】17.A 18.D【分析】本大题以地-气相互作用相关资料和某地冰川各辐射分量的日变化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大气的受热过程、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17.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和短波辐射有关的是①④,根据材料信息提示“晴天”,可推测在晴天的天气条件下大气层中云、气溶胶、水汽等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白天该地冰川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①为向下短波辐射且数值大;冰川表面吸收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蒸发加大消耗了一部分由太阳辐射转化成的热量,导致该地冰川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较之前获得的太阳辐射要少,所以④为向上短波辐射且数值小,综上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④表示冰川的反射太阳辐射;同理,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和长波辐射有关的是②③,虽然是晴天的天气条件,但在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下,②为向下长波辐射即②表示大气(逆)辐射,数值较大,③为向上长波辐射即③表示冰川反射的大气辐射,数值较小。故选A。18.由上题已知①是太阳辐射,读图,纵坐标表示辐射量,横坐标表示北京时间,①数值最大时表示正午时刻对应北京时间14:30附近,①数值最小时表示日出日落时刻对应北京时间9:30和19:30附近,又已知④表示冰川反射太阳辐射,根据隐含信息:反射率是指太阳辐射反射量与入射太阳辐射量之比,可推测日出时刻反射率高,A错;同理,正午时刻反射率低,C错;读图,可直接读取日落时刻反射量小,正午时刻反射量大,B错,D对。故选D。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B.辐合下沉 C.辐散上升 D.辐散下沉20.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水流运动C.气温的日变化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答案】19.B 20.D【解析】19.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位于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池表面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塔顶空气减少,形成低压,四周气压相对高,气体从四周流向中间,辐合,垂直方向下沉,B正确。故答案选B。20.库区比周边降水少是因为水库气温比周围地区低,库区为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D正确。温室大棚气温较高是因为棚内热量不易散出,A错误。水流运动是因为太阳辐射,B错误。气温日变化与天气、日照时间、太阳高度角等相关,C错误。故答案选D。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