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质学案
展开01
学习目标
02
自主学习
►任务一:地球的形状
结合教材“图1.5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直觉感知阶段: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2)推测阶段: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3)证实阶段: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4)确证阶段: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2.思考:从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中,你领域到什么地理科学精神?
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同时我们要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
【特别提示】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任务二:地球的大小
结合教材“图1.6地球的大小示意”完成任务二,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想一想地球的大小如何描述?完成上图填空。
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如果为地球量体裁衣,测一测地球的数据:
(1)地球的身高是多少?6371千米
(2)地球的腰围是多少?4万千米
(3)为地球做一件全包围的衣服,至少要用多少布料?5.1亿平方千米
【特别提示】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地球的极半径是6356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任务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结合教材“图1.8地球仪”和“图1.9 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示意”完成任务三,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概念: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跟轴代表地轴。地轴是人们的假想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点,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完成填图。
A:地轴 B:北极点 C:南极点 D:纬线 E:经线
03
合作探究
探究一:地球的形状证据
1.实验:你能用雨伞和桌面演示一下吗?
实验名称:认识地球的形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地球的形状
实验用品:桌子、雨伞、纸船等
各个实验用品代表什么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问题?
桌子——地平面;雨伞——地球;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①海岸观船 ②登高望远 ③月食 ④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典例】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据此回答:图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从海边观察远处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可以看出,远处归来的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与地球自转方向、公转和海平面上升无关,故选B。
探究二:认识地球的大小
1.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2.用太阳和月亮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1)太阳:我的表面积约6090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95倍。
(2)月亮:我的周长约1.09万千米,地球的周长相当于3.6倍我的周长。
【典例】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至少需要多少布料( )
A.5.1亿千米B.5.1亿平方千米C.5.11平方千米D.5.1亿立方千米
【答案】B
【解析】地球最大周长是赤道,长度为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这些数据能够说明地球的大小。所以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5.1亿平方千米。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探究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上有地轴,真实的地球有没有地轴?
没有
2.在宇宙中,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什么方向?
北极星方向
3.地球上的最北点在什么位置,站在最北点,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地球上的最南点在什么位置,站在最南点,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最北点前后左右都是南方;最南点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4.动手做一做: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参考P14)
要求:(1)具备赤道和地轴。
(2)地轴与水平面呈66.5。夹角。
(3)具备南北极点。
(4)底座与支架稳定。
5.如果你有制作地球仪的其他方法,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个地球仪,并和同学交流制作经验。
【典例】
读地球仪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是按地球的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
B.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C.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D.借助地球仪,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球
【答案】B
【解析】地球仪是按地球的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A正确;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在地球上不是真实存在的,B错误;地球仪绕地轴转动,C正确;借助地球仪,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球,D正确;故选B。
04
知识图网
05
强化特训营
生活处处有地理,同学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实验来探究学习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 )
A.大小B.质量C.形状D.海陆分布
2.下列物品中,便于用来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是( )
A.纸盘B.纸杯C.魔方D.乒乓球
1.C 2.D
【解析】1.伞面是个半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两者局部有相似之处,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形状,C正确;此实验无法探究地球的质量、大小、 海陆分布,ABD错误;故选C。
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乒乓球是圆形球体,故便于用来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是乒乓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2022年4月16日11时05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结束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完成下面小题。
3.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应该是( )
A.圆形B.球体C.圆锥体D.弧形
4.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5.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地球的极半径是6378千米
3.B 4.C 5.D
【解析】3.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应该是球体,故选B。
4.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月食(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现象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ABD不符合题意。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是地心引力,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C符合题意。故选C。
5.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ABC正确、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同学们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读小明同学制作的地球仪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制作地球仪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 )
①将小球固定在支架上②用小木棍贯穿小球
③确定两个对称点作为极点④绘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④①D.④②①③
7.图中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A.固定后小木棍应竖直
B.画出全部的经线和纬线
C.泡沫球应修整为椭球体
D.把与小木棍垂直的最大圆圈标注为0°纬线
8.从小明制作的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 )
A.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4万千米
B.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C.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C 7.D 8.B
【解析】6.读题干根据所学可知,关于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先要确定两个对称点作为两极点,再是用小木棍贯穿小球,再次将小球固定在支架上,最后绘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故选C。
7.读题干根据所学可知,图中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把与小木棍垂直的最大圆圈标注为0°纬线;固定后木棍要与桌面保持66.5°的夹角;经线和纬线有无数条不能够全部画出;地球仪是正球体,而不是椭圆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题干根据所学可知,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4万千米,但从地球仪中不能获得此信息,A错误。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能从地球仪中获得此信息,B正确。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所以给地球缝制一件外套,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但从地球仪中不能获得此信息,C错误。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地球仪是个规则的球体,从中不能获得此信息,D错误。故选B。
9.地球的形状是 ( )
A.圆形B.不规则的球体C.正方形D.正圆形球体
9.B
【详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故选B。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地球的形状是 。A是地球的北极,当你站在A点上,你的前、后、左、右都是 (方向)。
(2)①是 线,地球上实际 (填“有”或“没有”)它们的存在。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地球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
(4)地球最大周长____千米,约相当于____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
A.4万、10万B.40万、100万C.8万、20万D.4万、1万
10.(1) 球体(或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南
(2) 经 没有
(3) 6371 5.1亿
(4)A
11.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 (相等、不相等),0°经线也叫 ,它与 经组成一条完整的经线圈,且两者经度之和为 。
(4)所有纬线当中 最长,往南北两极逐渐 ,(缩短、变长),度数相等两条纬线长度 (相等、不相等)。
(5)一架飞机从龙岩起飞,一直向南飞,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
A.北极B.南极C.赤道D.厦门
(6)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
A.卫星照片B.郑和下西洋C.麦哲伦环球航行D.海岸观船
11.(1)见图示
(2) 南北 东西
(3) 相等 本初子午线 180° 180°
(4) 赤道 缩短 相等
(5)B
(6)C
2024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1.地球在宇宙中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太空探索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及意义,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2.会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能够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重点: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难点:利用相关地理自然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
地球大小
比较项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7.29X1016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50小时(飞机平均飞行速度为800千米/时)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91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精品导学案</a>,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特别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a href="/dl/tb_c491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优秀学案</a>,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特别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质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91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质学案</a>,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