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5242/0-17236020396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5242/0-17236020398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5242/0-17236020398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9页。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时,固体酸分子筛催化乙醇脱水,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和分子内脱水过程与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通过氢键吸附于固体酸分子筛表面并放出热量B.生成产物2的决速步活化能为C.生成产物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升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及选择合适催化剂均可提高产物1的产率2.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题意可知,反应的B.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C.与过程I相比,过程II加入了催化剂,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D.若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会降低3.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C(s)+H2O(g)⇌CO(g)+H2(g);乙:CO(g)+H2O(g)⇌CO2(g)+H2(g)。现有下列状态:①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②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③各组成气体浓度相等④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⑤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⑦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比为9∶1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⑥⑦ D.④⑤4.化工原料异丁烯()可由异丁烷()直接催化脱氢制得,反应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下,温度、压强对异丁烷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假设起始时异丁烯的物质的量为xmol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 B.反应速率:C.平衡常数: D.异丁烯()的质量分数:a>b>c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在含有的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充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的转化率D.由、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减小容器容积)后颜色变深6.科学家最近设计出生产氢气的人造树叶,原理为。则有关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判断正确的是A.低温 B.高温C.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D.一定非自发7.某MOFs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固定”,实现了与分离并制备,如图所示:己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属于氮的固定B.Q在中水洗,可制得同时实现MOFs再生C.气体温度升高后,有利于的固定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8.根据下列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9.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10.在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需经过铜氨液处理,目的是除去其中的CO,其反应为:[Cu(NH3)2]++CO+NH3[Cu(NH3)3CO]+ △HIB.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I、II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相同C.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I>IID.平衡时I容器的体积小于VL12.下列选项中的操作及现象与原因或结论不对应的是A.A B.B C.C D.D13.已知:CO(g)+H2O(g)CO2(g)+H2(g) ΔH=-41kJ·mol-1.相同温度下,在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发生反应。相关数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B.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容器②中的热量变化Q=0C.容器①平衡时CO2和H2分压一定相同(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D.该温度下,容器②中化学平衡常数K=414.将1mol A和2mol B放入5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2D(g),一定温度,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min内该反应用D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min-1B.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C.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会增大D.5min时,容器内C的浓度为0.1mol·L-115.在催化下,与制备乙醛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的量,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过程①~⑥中铁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C.X为,是反应的产物之一D.每消耗可制备乙醛二、非选择题16.肼类燃烧剂会造成污染,这种粮食正逐渐被淘汰。长征五号B是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其粮食采用全新配方——低温液氢液氧推进剂,让火箭飞得更稳健。已知一定条件下:① 2H2(g) + O2(g) = 2H2O(l) ΔH = -571.6 kJ·mol-1② H2(g) = H2(l) ΔH = -0.92 kJ·mol-1③ O2(g) = O2(l) ΔH = -6.84 kJ·mol-1④ H2O(l) = H2O(g) ΔH = +44.0 kJ·mol-1(1)请写出相同条件下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述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变化④为熵增过程B.液氢液氧不点燃观察不到水生成,故该反应无法自发进行C.0.5 mol液态氢气的能量高于0.5 mol气态氢气的能量D.液氢和液氧作为火箭推进剂符合绿色化学理念17.已知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在T1℃,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达到平衡时n(CH3OH):n(CH3OCH3):n(H2O)= 。(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mol•L﹣1、c(H2O)=0.6mol•L﹣1、c(CH3OCH3)=1.2mol•L﹣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正) v (逆)(填“>”、“”“”或“”“=”或“硅酸选项CD装置 H2(g)+I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现象①中固体溶解,②中固体不溶解压缩体积,气体颜色加深结论ZnS的溶解度大于CuS增大压强,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选项操作及现象原因或结论A向中加入,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红色,再滴加几滴的溶液,溶液颜色变浅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将盛有气体的密闭容器浸泡在热水中,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 ,平衡向生成方向移动D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加压,气体颜色变深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增大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达平衡过程体系的能量变化COH2OCO2H2①1400放出热量:32.8kJ②2214热量变化:Q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符号平衡常数值500℃700℃800℃①2.50.340.15②1.01.702.52③参考答案:1.D【详解】A.根据过程能量示意图可知,乙醇通过氢键吸附于固体酸分子筛表面并放出热量,A正确;B.生成产物2的决速步对应活化能最大,对应数值:,B正确;C.根据过程能量示意图可知,生成产物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正确;D.反应存在限度,延长反应时间及选择合适催化剂不能提高转化率,D错误;答案选D。2.B【详解】A.生成物中气态三氧化硫比液态三氧化硫的能量高,可知生成液态三氧化硫时放热多,且焓变为负,则ΔH<-196.6 kJ•mol-1,故A正确;B.增大氧气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K不变,故B错误;C.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由图可知,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故C正确;D.若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会降低,故D正确;故选B。3.D【详解】甲:C(s)+H2O(g)⇌CO(g)+H2(g);乙:CO(g)+H2O(g)⇌CO2(g)+H2(g)。①反应过程中,甲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发生改变,乙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则反应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时,乙不一定达平衡状态;②恒温时,甲中压强不断发生改变,乙中气体压强始终不变,则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乙不一定达平衡状态;③各气体组成浓度相等时,甲、乙都不一定达平衡状态;④甲、乙反应发生后,反应体系的温度都会发生改变,当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时,两反应都达平衡状态;⑤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则甲、乙两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分别相等,反应都分别达平衡状态;⑥甲中反应进行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断发生改变,而乙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甲中气体达平衡状态,乙中气体不一定达平衡状态;⑦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比为9∶1,反应进行的方向相同,甲、乙两反应都不一定达平衡状态;综合以上分析,只有④⑤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故选D。4.A【详解】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异丁烷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压强p1>p2;故A正确;B.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p1>p2,由图可知,c点反应压强小于b点,则反应速率v(b)>v(c);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图可知,b点反应温度高于a点,则v(b)>v(a);故B错误;C.由图可知,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异丁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由图可知,反应温度的关系为a<b=c,则平衡常数的关系为,故C错误;D.异丁烷的转化率:c>b>a,则异丁烯(C4H8)的质量:c>b>a,体系的总质量不变,则异丁烯(C4H8)的质量分数:c>b>a,故D错误;答案选A。5.D【详解】A.Fe(SCN)3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Fe(SCN)3Fe3++3SCN-,加入铁粉,发生反应Fe3++Fe=3Fe2+,Fe3+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O+H++Cl-,排饱和食盐水时,c(Cl-)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l2的溶解度减小,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发生反应2SO2+O22SO3,充入过量的空气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的转化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加压后2HI(g)H2(g)+I2(g)不移动,气体颜色变深与平衡移动无关,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选;故选D。6.B【详解】氢气燃烧为放热反应,该反应可以看做氢气燃烧的逆反应因此是吸热反应△H>0,正向为熵增的反应△S>0;根据,可以分析得出该反应在高温自发。故答案为:B。7.B【详解】A.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是两种含氮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A错误;B.由图可知,Q在中水洗,发生反应:,可制得HNO3同时实现MOFs再生,B正确;C.该反应的放热反应,高温下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的固定,C错误;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错误; 故选B。8.C【详解】A.浓度、催化剂均不同,两个变量,不能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故A错误;B.挥发的盐酸与硅酸钠反应,由实验不能比较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故B错误;C.ZnS与稀硫酸反应,CuS不能,可知CuS更难溶,则ZnS的溶解度大于CuS,故C正确;D.H2(g)+I2(g)⇌2HI(g)为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故D错误;故选:C。9.D【分析】由题目可知,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 mol/ 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8 mol/L;若不发生平衡移动,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浓度应为1.0mol/L,而实际浓度为0.8mol/L,所以容积缩小,压强增大,反应向正反应移动。【详解】A.由于压强增大,反应向正反应移动,所以x+y>z,A项错误;B.由分析可知,反应向正反应移动,B项错误;C.由分析可知,反应向正反应移动,B的转化率升高,C项错误;D.由分析可知,反应向正反应移动,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D项正确;故选D。10.A【详解】A.CO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所以原料气在进入合成塔前需经过铜氨液处理,除去其中的CO,可防止催化剂中毒,A正确;B.由题意可知,铜氨溶液吸收C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分子总数减少的反应,因此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该采用的条件是低温、高压,B错误;C.该反应后气体数减少,熵减,△Hv(逆)。18.(1) X(g)+3Y(g)⇌2Z(g) > AD(2)beg(3) 【详解】(1)①反应过程中,X、Y、Z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从图中可知,相同时间内,X、Y、Z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为0.2:0.6:0.4=1:3:2,且X、Y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物,Z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则化学方程式为X(g)+3Y(g)⇌2Z(g);②4min时X、Y物质的量减少,Z物质的量增大,说明此时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③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A符合题意;B.恒容条件下充入Ar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B不符合题意;C.减小Z的浓度,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也减小,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减小,反应速率减小,C不符合题意;D.将反应容器体积缩小,则反应物浓度增大,且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物浓度也增大,反应速率增大,D符合题意;故选AD;(2)a.关系式错误,应该是,即NO和O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反应才达到平衡,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不是等体积反应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随着反应进行容器内压强不断变化,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符合题意;c.,该等式未说明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无法得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不符合题意;d.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且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质量守恒,容器内的密度始终不变,d不符合题意;e.该反应不是等体积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断变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不断变化,混合气体平均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e符合题意;f.与反应的初始投料比及反应进行程度有关,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未知,无法说明反应达到平衡,f不符合题意;g.NO和O2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随着反应进行NO2浓度不断变化,气体颜色不断变化,气体颜色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g符合题意;故选beg;(3)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平衡常数;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结合化学方程式中定量关系可知,反应过程中气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硫的质量,5min内气体质量减少了1.6g,则生成硫的质量为1.6g,对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此时消耗的SO2的物质的量也为0.05mol,则0~5min平均反应速率。19.(1) < (2)(3)AC(4) > 0.75(5)A【详解】(1)依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②可得反应③,则平衡常数K3=K1·K2,依据不同温度下K1和K2的平衡常数可知500℃时,K3=K1·K2=2.5×1.0=2.5,800℃时,K3=K1·K2=2.52×0.15=0.375,结合温度变化分析,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所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ΔH<0;(2)依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②可得反应③,则;(3)A. 反应①压强减小,当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 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和容器容积不变,所以气体密度始终不再变化,B错误;C. 正反应体积减小,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 没有指明反应方向,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答案选AC。(4)500℃时,反应②在某时刻,、、、的浓度分别为、、、,Qc==0.25<K2=1,则此时v正>v逆;设平衡时消耗氢气和二氧化碳均是xmol/L,则,解得x=0.25,所以达平衡时的浓度为0.75mol/L;(5)A.反应③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图象符合,故A正确;B.反应③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氢气质量分数增加,图象不符合,故B错误;C.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平衡状态不变,平衡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不变,图象不符合,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与压强无关,图象不符合,故D错误;故答案为:A。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