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
    • 练习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学生版.doc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01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02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03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01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3·云南昆明期中)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变化( )
    A.加强了中央权力
    B.保障了公平公正
    C.迎合了豪强地主
    D.催生了门阀士族
    2.(2023·山东德州期末)古诗“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体现了当时的选官制度。这一选官制度( )
    A.是选官制度的重大倒退
    B.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3.(2023·四川成都期末)隋唐时期科举考试设科招考,不论门第、地域、行业等出身,开创了选人不论出身的传统。这( )
    A.开启了以才选人制度
    B.避免了任人唯亲的腐败
    C.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D.消除了怠于政事的弊病
    4.(2023·河北沧州期中)唐玄宗时,科举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礼部,标志着科举考试机构完全从官员铨选机构中脱离出来,取得相对的独立性。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六部体制
    B.有助于科举制度走向规范化
    C.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D.维护了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
    5.(2023·河南郑州期中)隋炀帝大业三年,尚书省各曹原有侍郎三十六人,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各置侍郎一人,以副尚书。其余诸曹改称为司,侍郎改称为郎。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B.弱化了各部门的职能
    C.分散了宰相的决策权
    D.实现了监察机构独立
    6.(2023·浙江杭州联考)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有一部门的职责是“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皆按典故起草进画”。该部门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政事堂
    7.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
    A.保证农民较充裕的生产时间
    B.税收形式是货币地租
    C.收税时间是每年的夏秋两季
    D.有效消除了土地兼并
    8.(2023·广东揭阳期中)宋人钱彦远上书称:“臣闻隋唐之制,有赋、租、庸、调四者之入。自杨炎变两税法,天下称便。”“天下称便”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
    A.加强了人身控制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缩小了征税范围
    D.降低了赋税税率
    [能力练]
    9.(2023·江西宜春练习)魏晋时期,吏部委州郡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州郡中正则结合乡党舆论品评人才,“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倘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这表明当时的人才选拔( )
    A.削弱了中央权威
    B.缺乏严密的程序
    C.完全沿袭汉代制度
    D.比较注重德行考察
    10.(2023·山东烟台期末)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应在本地参加府试获得解送资格,若要离开本籍,到其他府州参加府试以取得解送资格再到京师参加全国性考试,即为冒籍。这一规定( )
    A.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B.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促进了官僚政治日益成熟
    D.缘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11.(2023·湖南株洲统考)唐代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
    A.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B.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12.(2023·重庆渝北期末)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的记载表明( )
    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决策权与行政权分开
    C.宰相权力趋于强化
    D.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13.(202·江苏镇江统考)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势力
    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杜绝了额外加税的可能
    D.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4.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制度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王朝……大力依靠建立在个人才干基础上的官僚体制,个人才干可以通过帝国的科举考试体现出来。依照汉朝的先例,隋唐的统治者选拔的政府官员是那些通过儒家系统教育,并已经掌握了以中国文学和哲学经典著作为主要的复杂课程的人……这一有才能的阶层通常是忠诚于王朝的。他们是为了国家稳定和富强而工作。儒家教育系统及相关的文官体制对中国政府如此有益,以至于虽经一定的修改和偶尔的断裂,它们仍然存在了13个世纪,只是在清朝于20世纪初崩溃之后才消失。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继承与创新”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科举制能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的原因。
    行政级别
    财政来源
    中央
    州上供
    藩镇(节度使、观察使)
    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

    送使外的留州份额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a href="/ls/tb_c16030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同步测试题</a>,文件包含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doc、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a href="/ls/tb_c1603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巩固练习</a>,文件包含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doc、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a href="/ls/tb_c1602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训练题</a>,文件包含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doc、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