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4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清·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环
B. 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
C. 唐·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纤维素、脂肪
D. 清·龚轼:“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成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简式:
B. 乙醇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C. 的名称:2-甲基-4-乙基戊烷
D. 球棍模型,可表示分子,也可表示分子
3.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4. 有关下图环境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雾霾是许多细小液体和固体微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气溶胶
B. 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和反应生成和
C. 在煤中添加适量的生石灰可减少燃烧过程中含硫化合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污染
D.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指的是小于7的雨水
5.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基所含的电子的数目为
B. 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C. 标准状况下,己烷所含的分子的数目为
D. 乙烯、环丙烷()混合气体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6. 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
B. ②中根据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有产生,证明酸性:
C. ③中浓被还原成
D. 收集①中产生的气体溶于水形成有色溶液,将③中产生的气体通如其中,证明③中产生的气体具有漂白性
7.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8.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形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和
③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可以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工业上常用硫与橡胶作用进行橡胶硫化,硫化橡胶具有更好的强度、韧性、弹性
⑤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氢氧键极性不同,所以乙醇和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⑥除去中混有的少量,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⑦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可析出沉淀,再加水可溶解
⑧天然油脂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饱和与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
⑨淀粉水解液加入溶液成碱性后,与新制悬浊液加热时能反应
⑩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较高
A. ③⑤⑥⑧⑩B. ④⑤⑥⑨⑩C. ①②⑤⑧⑩D. ②④⑥⑧⑨
10. 一种水性电解液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下图所示[KOH溶液中,以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II区的通过隔膜向III区迁移
B. 该装置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电极反应:
D. III区反应后溶液降低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但3个碳原子在一直线上
B. 分子式为分子中,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共有5种
C. 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一氯代物有9种
D. 某单烯烃和氢气加成后得到饱和烃,则该烯烃可能有5种结构
12. 某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制纯碱工业中,利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小
B. 在制溴工业中,第④步到第⑤步为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将其氧化吸收
C. 在制盐工业中,第①步中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依次加入、、
D. 在制镁工业中,常用作沉淀剂,整个过程涉及无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13. 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焦炉气中含有甲烷,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形不是平面正方形
B.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
C. 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等有机物,苯的结构简式为,它代表相邻碳原子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
D. 煤的间接液化一般是先把煤转化为和,然后生成液体燃料。若为甲醇时,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
14.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4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l·L-1、0.4ml·L-1,0.1ml·L-1,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c1:c2=1:4
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C. 若反应正向进行,X、Y的转化率相等
D. c1的取值范围为0ml·L-1H,则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B正确;
C.中最长的碳链中含有6个碳原子,第2、4号碳原子上含有甲基,则系统命名为2,4-二甲基己烷,C错误;
D.分子中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因此球棍模型不能表示分子,D错误;
答案选B。
3.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酸具有酸性,酸性强于碳酸,可以与发生复分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为蔗糖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不符合题意;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气加成反应生成乙烷,C符合题意;
D.乙醇属于可燃物,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4. 有关下图环境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雾霾是许多细小液体和固体微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气溶胶
B. 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和反应生成和
C. 在煤中添加适量的生石灰可减少燃烧过程中含硫化合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污染
D.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指的是小于7的雨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雾霾是许多细小液体和固体微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气溶胶,可以使空气浑浊,A正确;
B.有毒的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反应生成和,B正确;
C.在煤中添加适量的生石灰,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减少燃烧过程中含硫化合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污染,C正确;
D.酸雨指的是pH小于5.6的雨水,D错误;
答案选D。
5.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基所含的电子的数目为
B. 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C. 标准状况下,己烷所含的分子的数目为
D. 乙烯、环丙烷()混合气体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基为中性原子团,则1ml甲基中含有9ml电子,所含的电子的数目为,A错误;
B.丙烯的物质的量为,1ml丙烯分子中含有6ml碳氢键、1ml碳碳双键,1ml碳碳单键,总共含有9ml共用电子对,则丙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B错误;
C.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己烷的物质的量,C错误;
D.乙烯、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则乙烯、环丙烷混合气体中含有1ml碳原子,2ml氢原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为,D正确;
答案选D。
6. 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
B. ②中根据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有产生,证明酸性:
C. ③中浓被还原成
D. 收集①中产生的气体溶于水形成有色溶液,将③中产生的气体通如其中,证明③中产生的气体具有漂白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试管上部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为Br2,则浓硫酸与NaBr固体产生Br2,②试管口有白雾产生为HCl气体,则浓硫酸与NaCl固体产生HCl,①试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试管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A项正确;
B.②中根据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有产生,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的沸点高,而HCl的沸点低,证明沸点:,B项错误;
C.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SO2气体,为强酸制弱酸,浓硫酸未被还原成SO2为非氧还原反应,C项错误;
D.将①中的Br2溶于水,再将③产生的SO2气体通入后,溴水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化合价升高,证明SO2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
答案选A。
7.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饱和溶液可与乙酸反应从而除去乙酸,还可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最后通过分液的方式分离出乙酸乙酯,A正确;
B.和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归中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B错误;
C.和都会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C错误;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两者均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D错误;
答案选A。
8.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钠受热不分解,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A不符合题意;
B.没有玻璃搅拌器,酸碱不能迅速混合均匀,不能准确测出温度变化,从而不能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B符合题意;
C.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可以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氢气所用时间测定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CCl4和水不互溶,且CCl4的密度大于水,所以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碘的CCl4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形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和
③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可以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工业上常用硫与橡胶作用进行橡胶硫化,硫化橡胶具有更好的强度、韧性、弹性
⑤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氢氧键极性不同,所以乙醇和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⑥除去中混有的少量,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⑦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可析出沉淀,再加水可溶解
⑧天然油脂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饱和与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
⑨淀粉水解液加入溶液成碱性后,与新制的悬浊液加热时能反应
⑩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较高
A. ③⑤⑥⑧⑩B. ④⑤⑥⑨⑩C. ①②⑤⑧⑩D. ②④⑥⑧⑨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形成的一种燃料,它不是新型化合物,故①错误;
②汽油、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属于酯,故②错误;
③聚丙烯不含有碳碳双键,因此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③错误;
④许多橡胶具有线性结构,有一定的弹性,但强度和韧性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工业上常用硫与橡胶作用进行硫化,故④正确;
⑤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氢氧键极性不同,所以乙醇和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故⑤正确;
⑥除去CH4中混有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⑥正确;
⑦铅是重金属,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几滴醋酸铅溶液有沉淀析出,蛋白质发生变性,加水后沉淀不溶解,故⑦错误;
⑧天然油脂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和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⑧错误;
⑨沉淀水解后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碱性条件下与新制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故⑨正确;
⑩聚氯乙烯为有机物高分子材料,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较高,由于含有氯元素,有毒,不可用作食品、药物的包装材料,故⑩正确;
综合分析,正确的有④⑤⑥⑨⑩;
故答案选B。
10. 一种水性电解液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下图所示[KOH溶液中,以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II区的通过隔膜向III区迁移
B. 该装置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电极反应:
D. III区反应后溶液降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电池装置图可知,Zn为电池的负极,碱性条件下失电子生成,电极反应为,MnO2为电池的正极,得电子生成Mn2+,电极反应为。
【详解】A.III区发生反应,则根据电荷守恒,II区的通过隔膜向III区迁移,A错误;
B.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可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电极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C正确;
D.III区发生反应,消耗溶液中的,则III区反应后溶液碱性减弱,降低,D正确;
答案选A。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但3个碳原子在一直线上
B. 分子式为分子中,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共有5种
C. 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一氯代物有9种
D. 某单烯烃和氢气加成后得到饱和烃,则该烯烃可能有5种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丙烷分子中有饱和碳原子,不所有原子能在一个平面,烷烃的碳链为立体锯齿状,所以3个碳原子不在一直线上,A错误;
B.烃C7H16分子式满足CnH2n+2,属于烷烃,其同分异构体结构有以下9种(仅表示出C链): ,其中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的是上述结构种第4至第8共5种,B正确;
C.分子式为C5H12的烃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CH3CH2CH2CH2CH3)一氯代物有三种、异戊烷()一氯代物有四种、新戊烷()一氯代物有一种,共8种,C错误;
D.某种单烯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相邻的两个不饱和C原子上各结合1个H原子,形成饱和C原子,所以根据烯烃加成规律可知经氢化后得到的饱和烃是,该烯烃双键的位置可能为,因此可能的结构有2种,D错误;
故选B。
12. 某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制纯碱工业中,利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小
B. 在制溴工业中,第④步到第⑤步为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将其氧化吸收
C. 在制盐工业中,第①步中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依次加入、、
D. 在制镁工业中,常用作沉淀剂,整个过程涉及无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制纯碱工业中,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和,生成和,由于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较小,因此以沉淀析出,过滤后加热分解可得纯碱,A正确;
B.制溴工业中,第④步到第⑤步为富集溴,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后,在吸收塔中用吸收,化学反应为,反应中作还原剂,还原单质溴生成HBr,B错误;
C.制盐工业中,第①步中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需要先加入溶液,除去,再加入除去以及溶液中引入的,因此溶液需要在溶液之后加入,C错误;
D.在制镁工业中,常用作沉淀剂沉淀生成沉淀,属于复分解反应;沉淀加盐酸反应获得溶液,属于复分解反应;溶液经过结晶获得无水,属于物理变化;最后电解生成单质Mg和,属于分解反应;整个过程涉及复分解反应和分解反应,不涉及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13. 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焦炉气中含有甲烷,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形不是平面正方形
B.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
C. 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等有机物,苯的结构简式为,它代表相邻碳原子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
D. 煤的间接液化一般是先把煤转化为和,然后生成液体燃料。若为甲醇时,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
【答案】C
【解析】
【分析】煤干馏生成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则固体A为焦炭;焦炭与水在高温下生成水煤气,主要成分为和,水煤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甲醇等液体燃料。
【详解】A.焦炉气中含有甲烷,甲烷的空间结构可能为平面正方形或正四面体,若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A正确;
B.煤中组成元素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属于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B正确;
C.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等有机物,苯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C错误;
D.煤的间接液化一般是先把煤转化为水煤气,主要成分为和,然后生成液体燃料,若为甲醇,则反应为,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正确;
答案选C。
14.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4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l·L-1、0.4ml·L-1,0.1ml·L-1,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c1:c2=1:4
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C. 若反应正向进行,X、Y的转化率相等
D. c1的取值范围为0ml·L-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四川省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文件包含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pdf、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