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五年级上册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思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思考】
方程的着眼点在等量关系,但仅有等量关系不一定能够获得未知数的值,只有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并能借助已知数和等量关系获得未知数的值,这样的等量关系才是方程。张奠宙提出了方程的替代性定义:“方程是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等式关系。”故方程意义的建构需要建立在对相等关系的理解上,这种相等关系不仅包括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也包含未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因此,教学时利用等量关系构造方程模型,要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研究,寻求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经历以“问题情境———已知数、未知数、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的数学活动过程,不断丰富“方程表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的涵义,把日常语言描述抽象成数学表达,再转换成数学符号的方程建模过程,突出方程核心本质,感悟模型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等量关系符号化的活动经验。
3.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前测引入,初步感知方程的意义
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方程。对于方程,你想知道什么?
明确:能根据要学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方程的意义入手,展开研究。
分类:引导学生将预学单的算式进行分类,分为算术思维、代数思维两类。
对比:两类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等号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等式?
归纳:用等号连接的式子是等式,等式可以表示左右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情境,包括图像、文字、实物,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出式子,并寻找式子的相同点来认识等式,初步感知等式左右相等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尝试探究,深入理解方程的内涵
1.基于情境,构建等式的相等关系。
思考:结合图示,想一想80+70=100+50这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表示什么?
发现:等式的左边表示质量,右边也表示质量,天平平衡,质量相等。80+70=100+50表示左右两边质量相等的关系。
思考:其他的等式又表示出了怎样的相等关系?试着找一找,在记录表中写一写。
全班交流:
80+x=100+50表示表示左右两边质量相等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180÷60=3表示左右两边时间相等的关系;
时间×速度=路程,3×60=180表示左右两边路程相等的关系;
数量×单价=总价,3x=22.5表示左右两边总价相等的关系。
2.借助分类,探究方程的本质含义。
思考:观察这些等式,除了数据、符号不同,还有哪儿不同?能按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吗?
发现:可以将这些等式按是否含有未知数进行分类:含有未知数的一类;没有未知数的一类。
归纳:
没有未知数的一类,只有已知数的等式表示出了已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含有未知数的这一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方程表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
学生在分析不同表达、不同情境的图与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在具体情境中蕴含的相等关系,初步体会等式本质就是在表达等号左右两边数量相等的关系,为理解方程的本质奠定基础。从分类活动引入,在分类中认识算式与方程的外在形式。
3.运用模型,沟通等式之间的联系。
(1)学生独立完成:先想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交流反馈:三个方程一样,但表示的意义不同。第一个方程表示质量相等的关系;第二个方程表示总价相等的关系;第三个方程表示路程相等的关系。
归纳发现:相同的方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先想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交流反馈:这里的未知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有的表示小熊的价格,有的表示洋娃娃的价格,有的表示小熊的个数。虽然未知数表示不同的含义,但这3个方程都表示小熊的价格+洋娃娃的价格=总价,数量关系其实是一样的。
归纳发现:不同的方程可以表示相同的意义。
设计意图
运用模型阶段,主要安排了两组练习,使学生经历相同中找不同、不同中找相同的辨析过程,突出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方程的内涵。
三、差异练习,进一步体会方程价值
整理回顾:这节课学了什么?关于方程你又有什么新的了解?还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巩固提高: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星级题完成。
设计意图
在理解方程本质的基础上,安排了分层练习,根据学生前期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回顾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小组合作,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