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第3节 水的浮力精品第3课时课堂检测
展开题型一 力与运动关系认识物体的浮沉
角度1:保持重力不变,改变浮力,探究物体的浮沉
1.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的实验中,将一只鸡蛋放在一杯水中浸没,向水中不断加
盐,直至盐不能再溶解为止.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盐水密度ρ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
知ρA=ρ水)
F0
F
ρ
(1)从烧杯侧面观察水中的鸡蛋,所看到的是鸡蛋正立的放大的 (填“实”、
“虚”)像。
(2)当盐水的密度小于ρB时,鸡蛋受到浮力 鸡蛋受到的重力,处于 (填“漂
浮”、“悬浮”或“沉底”)状态。
(3)在盐水的密度由ρB当增大到ρC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若实验中鸡蛋受到最大浮力为F0,则实验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最小浮力F= 。
角度2:保持浮力不变,改变重力,探究物体的浮沉
2.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
了探究。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
面上(如图A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A B C
铁钉
铁钉
甲: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如图B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
沉入水底。
乙: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如图C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
松手,发现萝卜也沉入水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的大小。
(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
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
题型二 密度关系认识物体浮沉
3.将一个悬浮在水中,密度均匀的立方体竖直方向截成一大一小两块,则这块物体将( )
A.大块上浮小块下沉 B.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
4.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5N
5.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克,体积为50立方厘米。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牛
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
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题型三 学科综合
6.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天平、烧杯、金属块、细线、水及其
他简单辅助器材.实验步骤如图:(g取10N/kg、ρ蜡<ρ水)
(1)金属块的重力为 牛。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厘米3。
(3)用公式F浮=ρ水gV排计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
(4)比较金属块浸没时浮力和重力大小,可知金属块浸 没在水中时会 (填“上
浮”、“悬浮”或“下沉”)。
(5)用此方案探究蜡块浮沉条件,需改进之处是 。
题型四 拓展创新
7.李老师在学校的物理社团活动中,组织学生制作“浮沉子”。
器材:塑料瓶1个(含瓶盖),吸管1根,回形针1枚,剪刀1把,烧杯1只,适量水。
制作与原理:
甲 乙 丙
(1)剪一小段吸管,长约3厘米,再对折,将回形针套进对折的吸管管口,使吸管不
会张开,就完成了浮沉子,如图甲,吸管受力能对折说明 。
(2)将烧杯装水,把做好的浮沉子轻轻放入,调整浮沉子,使浮沉子漂浮在水面上,只
露出水面一点点如图乙,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和F1;在塑料瓶
中装水(接近瓶盖下沿),把调好的浮沉子放进塑料瓶里,盖紧盖子,用手挤压瓶子,
可以看到浮沉子下沉并能悬浮在图丙中的位置,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
为G2和F2,则G1 F1 ,F1 F2 (选填“>”、“<”或“=”)。
(3)在制作过程中,小陈同学盖紧了盖子,用很大的力也未能使浮沉子下沉.老师说,
你轻轻地摇晃几下瓶子,再用力试试.果然,小陈轻轻地摇晃了几下瓶子后,微微
用了点力就使浮沉子下沉了,摇晃后浮沉子易于下沉是因为 。
能力提升训练
1.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
大石块下沉,受到浮力大的是( )
A.小木块 B.大石块 C.一样大 D.不能确定
2.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
有90g水溢出,则( )
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 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物块会沉入盆底 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3.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 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 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4.小明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杯盐水中,盐水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
鸡蛋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F甲>F乙 B.ρ甲<ρ乙 F甲<F乙
C.ρ甲>ρ乙 F甲=F乙 D.ρ甲<ρ乙 F甲=F乙
5.相同的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浸
入液体中,当物体静止后两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密度ρ甲<ρ乙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
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7.一个气球下挂一个铁块置于水中某一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用手轻轻向下推
一下气球,那么手离开气球后,气球和铁块的运动情况是( )
A.加速向下运动B.匀速向下运动
C.减速向下运动D.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8.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
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
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
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9.如图所示,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
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1)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排开水的体积,根据
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为 N。
(2)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
10.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 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 (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
(2)当=14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1)虚;(2)沉底;(3)不变;(4)ρAF0/ρB
2.(1)重力;
(2)在浮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3)甲同学将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在改变重力时控制浮力保持不变
3.D 4.C 5.B
6.( 1)0.524; (2)20;(3)浮力;0.2;(4)下沉;(5)用细针压蜡块使其全部浸没。
7.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状 = < 浮沉子的质量变大
能力提升训练
1.B 2.C 3.D 4.D 5.A 6.C 7.A 8.C
9.(1)0.2;0.2;(2)2;用细铁丝将木块完全压入水中,测出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10.(1)漂浮 (2)15N (3)8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水的浮力优秀第4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水的浮力优秀第4课时同步训练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度计,轮船,潜艇,热气球、气艇,学科综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水的浮力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水的浮力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应用,学科综合,拓展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3节 水的浮力优秀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928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水的浮力优秀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浮力的存在,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科综合,拓展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