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学习任务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语文要素
1.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即《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和《花之歌》。《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本单元这四篇文章,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安排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3.通过播放视频,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番草原风光。播放课件,歌曲《天堂》,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背诵《敕勒歌》,介绍一下你看到的草原美景。对比老舍先生看到的草原,有什么不同?
4.简介作者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生字的书写。
2.听写词语。两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听写后出示答案集体订正,练习书写容易出错的字词,重点指导书写“勒、微、涩”。
第一组:一碧千里 勾勒 渲染 翠色欲流
第二组:襟飘带舞 响成一片 礼貌 羞涩
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预设】检查读写,教师指导重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3.课件出示词语:蒙古包。出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有关蒙古族特色的事物。
měng 蒙(蒙古包)(内蒙古) méng蒙 (启蒙)(蒙羞) mēng蒙(发蒙)(蒙骗)
4.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分类指导书写:
①“陈、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②“毯、腐”。注意半包围结构的写法。
5.自读句子,弄懂词义。(教师重点指导“勾勒、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的意思。)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飘舞的衣襟衣带)
6.同学们,大家课前已经自主预习了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1)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内容。相机出示课件: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2)小结:阅读课文时,同学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发现了作者写作的巧妙。 老舍先生就如一位出色的导游,通过移步换景,由景及人,为初到草原观光的人们精心勾画出三幅美丽的画卷,令我们初步感受到草原的风光美。
学习任务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哪些风貌呢?自由读课文,读后试着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
再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 的草原美景,使人感受到了一种境界美;接着又展示了主人欢迎远方客人 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 ,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收束全文。
(梳理顺序:初到草原——远迎客人——热情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印象,可与读此文之前对草原的印象进行对比并探讨。)
师:是呀,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是那样美!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让我们看到了景美,哪些自然段又让我们感受到草原人美?
学习任务四:精读课文 感悟草原风光之美
1.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品味“草原风光图”,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1)感受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美。
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到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预设】: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草原风光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2.全班汇报,重点指导以下重点句子。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通过图片或者展开想象,理解“一碧千里”的意思。
②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并不茫茫”是什么意思?
【预设】:小组合作探究,推荐代表汇报展示。体会草原很绿很辽阔的特点。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想一想,把“清鲜”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不好,并说明原因。
(通过阅读,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含义,感受用词的准确。)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仔细读,想一想: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好处?
①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这是什么写法?
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骏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呢?
(使景物更逼真,有感情色彩;使抒发的情感有寄托。)
3.学法迁移: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是情景交融的?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抓住“那么”“总想”“满心”,感受情景交融间,作者内心的赞美与喜爱。 )
预设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抓住“绣”字,体会草原之美,进而体会作者内心的赞叹。)
课堂小结:
《草原》是人民艺术家 老舍 第一次访问内蒙古时所写的一 篇文质兼美的 散文 (体裁)。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草原优美的 景色 , 还写了非常 热情 的草原人。课文最后一句“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达了蒙汉人民之间的 深厚情谊。
拓展延伸: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最大的草原,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
春天,冰雪融化了。小草飘动着细细的嫩芽,花儿在风中散发着无限的幽香,草原的野草野花开始盛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块漂亮的地毯铺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纱衣,春燕欢笑着归来,整个大草原春意盎然。
夏天这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避暑度假的胜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原,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点点毡房,整个草原清新宁静。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在山坡上吃草的羊群,远远望去好像是白云飘浮在山间,又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羊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挥动着鞭子,游走在美丽的草原上。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霞光的辉映下,草原与天连成一片。蒙古包里响起了委婉动听的马头琴声,这动与静相结合的草原美景,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秋天,这里是一片金黄的世界。成熟的野果挂满枝头,微风吹来,草原翻卷起层层波浪,草香扑鼻,秋风佛过,散发开一阵阵沁人心扉的清香。牧人们忙着放牧,剪羊毛。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整个草原好似一幅美丽的金色油画。
冬天,这里经常大雪纷飞,整个大地都变成了琼雕的草、玉琢的树。漫天雪花飞舞,给草原穿上了洁白的盛装。小河也覆盖了厚厚的雪白棉被,树枝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呼伦贝尔变成了白色的世界,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呼伦贝尔大草原这片绿色净土拥有太多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景致。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草原的夜色,月光下草原虽然没有了五彩缤纷,却多了一片宁静和神秘,一直延伸在一望无际草原上的路似乎没有了尽头。
弯弯的月亮悬挂在那高远的天空中,云彩随着月光的柔曼光影变幻着她轻柔而缠绵的舞姿,夜空中缀满了繁星。河水静静流淌,在月光下依稀闪烁出点点波光。环顾四周,蒙古包闪着点点光亮,草原在夜色中舒展开她宽大的胸怀,以特有的幽静欢迎远方的客人。
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几个姑娘和小伙尽情地欢跳蒙古“舞”,酣畅淋漓地放声歌唱。微风拂人,草香袭人,月光诱人,水波撩人,鸟声动人。置身于她的怀抱,整个人就融入朦胧的梦境之中。
随堂练习:
1.画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1)这种竟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境) (既)
(2)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拔转马头,欢呼着飞弛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拨) (驰)
2.阅读片段: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无边的绿毯”是指 草原 ,“白色的大花”是指羊群 ;写小丘的线条“柔美”,作者联想到了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 的中国画。
3.圈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答案: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句子是: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
写作者的感受的句子是: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写景中融人感受的好处是: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物融人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板书设计:
空气:清鲜
天空:明朗
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草原风光图
草 原 喜迎远客图
蒙汉情深
主客联欢图
课 题
1 草原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草原景美、人美。
2.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勒、微、涩”,摘抄、积累描写草原景美的句子。
3.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一碧千里的美景,并习得抓住特点细致描写景物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
学习
重难点
重点: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难点: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和蒙汉之间的深厚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语言通俗易懂,对场面的描写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学生课前通过查阅草原的资料,建立起感性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小学语文草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a href="/yw/tb_c1610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草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a>,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共6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