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练)(原卷版+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练)(原卷版+解析)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练)(原卷版+解析)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练)(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练)(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练)(原卷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只交试卷答题页,5~8,90,8-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书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交试卷答题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选择题(本题含20小题,每题5分,共10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秋·上海普陀·高三校考期末)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1 用pH试纸测得0.1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实验2 向0.1NaHCO3溶液滴入等浓度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3 向0.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NaOH溶液;
    实验4 向浓NaHCO3溶液中加入浓Al2(SO4)3溶液,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的溶液中存在c(H2CO3)>c(CO)
    B.实验2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
    C.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OH-)=c(H+)+c(HCO)+c(H2CO3)
    D.实验4所生成的气体一定是CO2
    2.(202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校联考模拟预测)Ga与Al同为第ⅢA族元素,溶液中Ga3+及其与OH-形成的微粒的浓度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8×10-5,向NaGa(OH)4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Ga(OH)4]-的浓度分数一直减小
    B.Ga3++H2OGa(OH)2++H+,该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3
    C.pH=7时,
    D.当溶液中Ga3+与Ga(OH)3的浓度相等时,c(CH3COO-)<c(CH3COOH)
    3.(2022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三牡丹江一中校考期末)下面的问题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①为保存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②实验室盛放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
    ③在或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④配制溶液时加入铁粉
    ⑤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A.只有①②⑤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①②④⑤
    4.(202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校联考模拟预测)肼()又称联氨,为二元弱碱,与硫酸反应可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0.01ml/L水溶液
    B.稀释0.01ml/L水溶液,升高
    C.的水溶液中存在:
    D.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5.(2023秋·河北邢台·高三邢台市第二中学校考期末)三元弱酸亚砷酸(H3AsO3)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向1ml•L-1H3A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H3AsO3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a1=10-a
    B.H2AsO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水解平衡常数
    C.pH=12,存在的含砷微粒有H3AsO3、H2AsO、HAsO、AsO
    D.pH=b时c(Na+)>c(H2AsO)>c(H3AsO3)=c(HAsO)
    6.(2023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铜、银位于周期表中第ⅠB族。铜、硫酸铜、硝酸银、银氨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含铜或银的化学试剂。从废定影液[主要含有、、、等微粒]中回收Ag和的主要步骤:向该废定影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在7.5~8.5之间,然后再加入稍过量溶液沉银,过滤、洗涤及干燥,灼烧制Ag;滤液中通入氧化,用苯萃取分液。下列有关从废定影液中回收Ag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为加快滤液流下,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B.配制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增大
    C.灼烧生成和,该反应每生成转移3ml电子
    D.分液时,先放出水层,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含有苯和溴的有机层
    7.(2023秋·天津河西·高三天津市新华中学校考期末)H2X为二元弱酸,常温下,现配制一组c(H2X)+c(HX-)+c(X2-)=0.01ml/L的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下,不同形态的粒子(H2X、HX-、X2-)的组成分数(平衡时某种含X元素微粒的物质的量占含X元素微粒物质的量之和的分数)如图所示,其中b、c点对应的pH分别为9.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H+)=c(HX-)+2c(X2-)+c(OH-)
    B.在NaHX溶液中存在c(H+)>c(OH-)
    C.室温下,将Na2X与NaHX按物质的量1∶1混合加入纯水中,此时pH=11
    D.室温下,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8.(2023秋·天津河北·高三统考期末)某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苯酚的电离常数,的电离常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
    B.若反应1后溶液中存在,此时溶液中
    C.反应2通入少量时,离子方程式为
    D.反应2中通入至溶液时,此时溶液中存在
    9.(2023秋·山东菏泽·高三校考期末)常温下,弱酸与弱碱分别用强碱或强酸调节时,HA、、MOH和的分布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以分子为例,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付电离常数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中:
    C.等物质的量㳖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
    D.的与的混合溶液及的与的混合溶液中,后者大于前者
    10.(2022秋·北京·高三统考期末)食醋中含有醋酸等有机酸及少量氨基酸。食醋的酸度是指每食醋中含酸(均折合成醋酸计)的质量。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酸度不得低于。可用滴定法测定食醋的酸度。某小组同学量取自制食醋样品稀释至(溶液几乎无色),每次量取于锥形瓶中,加入中性甲醛溶液(掩蔽氨基的碱性),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管读数记录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易溶于水与“醋酸分子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
    B.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
    C.该自制食醋样品的酸度不符合国家标准
    D.若不加甲醛溶液,测定结果会偏低
    11.(2022秋·河南驻马店·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0.1ml·L-1的HF溶液中演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F-)=c(H+)=c(OH-)
    B.0.1ml·L-1的H2C2O4溶液中:c(HC2O)>c(H2C2O4)>c(C2O)
    C.0.1ml·L-1的NaHS溶液中:c(HS-)+c(S2-)=0.1ml·L-1
    D.0.1ml·L-1的NH4H2PO4溶液中:c(H+)+c(H3PO4)>c(NH3·H2O)+c(HPO)+c(PO)
    12.(2022秋·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末)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平衡
    (25℃)
    (25℃)
    25℃时,溶液中
    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当时,
    B.平衡时,
    C.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D.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时与的比值保持不变
    13.(2022秋·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用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向25mL0.3ml•L-1Na2CO3溶液和25mL0.3ml•L-1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3ml•L-1的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曲线为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线
    B.b点的溶液中:2c(Na+)=3c(CO)+3c(HCO)+3c(H2CO3)
    C.用pH试纸测得c点的pH约为8,可知:Ka2(H2CO3)c(CO),A正确;
    B.向0.1NaHCO3溶液滴入等浓度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则发生离子反应为:,滴入过程中先变成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先增大,随意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后氢氧根离子过量,所以随后水的电离程度会逐渐减小,B正确;
    C.向0.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NaOH溶液,会生成碳酸钠溶液,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即c(OH-)=c(H+)+c(HCO)+2c(H2CO3),C错误;
    D.向浓NaHCO3溶液中加入浓Al2(SO4)3溶液,溶质会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2.(202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校联考模拟预测)Ga与Al同为第ⅢA族元素,溶液中Ga3+及其与OH-形成的微粒的浓度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8×10-5,向NaGa(OH)4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Ga(OH)4]-的浓度分数一直减小
    B.Ga3++H2OGa(OH)2++H+,该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3
    C.pH=7时,
    D.当溶液中Ga3+与Ga(OH)3的浓度相等时,c(CH3COO-)<c(CH3COOH)
    【答案】C
    【详解】A.向NaGa(OH)4溶液中不断滴加醋酸溶液,随着溶液pH的减小,[Ga(OH)4]-与醋酸电离产生的H+会不断反应产生Ga(OH)3、、Ga(OH)2+、Ga3+,因此[Ga(OH)4]-的浓度分数一直减小,A正确;
    B.反应Ga3++H2OGa(OH)2++H+的平衡常数K=,由图可知,在溶液pH=2.5左右时c[Ga(OH)2+]=c(Ga3+),此时K=c(H+)=10-2.5,所以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3,B正确;
    C.在室温下,pH=7时的溶液显中性,c(H+)=c(OH-),根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可得关系式:+c(CH3COO-),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溶液中Ga3+与Ga(OH)3的浓度相等时,溶液pH=3.5,溶液显酸性,说明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的水解作用,故微粒浓度关系为:c(CH3COO-)<c(CH3COOH),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3.(2022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三牡丹江一中校考期末)下面的问题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①为保存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②实验室盛放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
    ③在或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④配制溶液时加入铁粉
    ⑤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A.只有①②⑤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①②④⑤
    【答案】C
    【详解】①亚铁离子水解显酸性,加入盐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①正确;
    ②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的硅酸钠是矿物胶,粘结瓶口和瓶塞,故应用橡胶塞,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②正确;
    ③铵根离子、铝离子水解显酸性,和镁反应生成氢气,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③正确;
    ④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物Fe3+,而Fe具有还原性,能把Fe3+还有成Fe2+,因此可以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与盐类水解无关,故④错误;
    ⑤向CuCl2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促进Fe3+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⑤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③⑤;
    答案选C。
    4.(202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校联考模拟预测)肼()又称联氨,为二元弱碱,与硫酸反应可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0.01ml/L水溶液
    B.稀释0.01ml/L水溶液,升高
    C.的水溶液中存在:
    D.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答案】D
    【详解】A.肼()为二元弱碱,故室温下0.01ml/L水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小于0.02ml/L,,A错误;
    B.稀释0.01ml/L水溶液,虽促进了肼的电离,但溶液被稀释,氢氧根浓度减小,故降低,B错误;
    C.的水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即,C错误;
    D.属于盐且是强电解质,所以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5.(2023秋·河北邢台·高三邢台市第二中学校考期末)三元弱酸亚砷酸(H3AsO3)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向1ml•L-1H3A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H3AsO3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a1=10-a
    B.H2AsO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水解平衡常数
    C.pH=12,存在的含砷微粒有H3AsO3、H2AsO、HAsO、AsO
    D.pH=b时c(Na+)>c(H2AsO)>c(H3AsO3)=c(HAsO)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当时,pH=a,氢离子浓度为10-a,则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A正确;
    B.H2AsO的电离平衡常数:当时,pH=c,氢离子浓度为10-c,;当时,pH=a,水解平衡常数,>,故电离平衡常数小于水解平衡常数,B正确;
    C.由图可知,,已经不存在,此时存在的含砷微粒仅有、、,C错误;
    D.由图可知,时浓度最大且,则此时溶质主要为,故有,D正确;
    故选B。
    6.(2023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铜、银位于周期表中第ⅠB族。铜、硫酸铜、硝酸银、银氨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含铜或银的化学试剂。从废定影液[主要含有、、、等微粒]中回收Ag和的主要步骤:向该废定影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在7.5~8.5之间,然后再加入稍过量溶液沉银,过滤、洗涤及干燥,灼烧制Ag;滤液中通入氧化,用苯萃取分液。下列有关从废定影液中回收Ag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为加快滤液流下,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B.配制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增大
    C.灼烧生成和,该反应每生成转移3ml电子
    D.分液时,先放出水层,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含有苯和溴的有机层
    【答案】C
    【详解】A.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防止滤纸破损,A错误;
    B.配制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可抑制硫离子水解,但氢氧根浓度增大的更多,的值减小,B错误;
    C.灼烧生成和,S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失去6个电子,所以该反应每生成,同时有0.5ml硫元素被氧化,转移3ml电子,C正确;
    D.分液时,先放出水层,再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含有苯和溴的有机层,D错误;
    答案选C。
    7.(2023秋·天津河西·高三天津市新华中学校考期末)H2X为二元弱酸,常温下,现配制一组c(H2X)+c(HX-)+c(X2-)=0.01ml/L的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下,不同形态的粒子(H2X、HX-、X2-)的组成分数(平衡时某种含X元素微粒的物质的量占含X元素微粒物质的量之和的分数)如图所示,其中b、c点对应的pH分别为9.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H+)=c(HX-)+2c(X2-)+c(OH-)
    B.在NaHX溶液中存在c(H+)>c(OH-)
    C.室温下,将Na2X与NaHX按物质的量1∶1混合加入纯水中,此时pH=11
    D.室温下,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答案】D
    【分析】随着NaOH的加入,c(H2X)逐渐减小,c(HX-)逐渐增大,则曲线Ⅰ代表H2X,曲线Ⅱ代表HX-,曲线Ⅲ代表X2-。
    【详解】A. 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HX-)+2c(X2-)+c(OH-),故A错误;
    B. b点的pH=9.3,溶质为NaHX,在NaHX溶液中存在c(H+)c(X2-),pH不等于11,故C错误;
    D. 室温下,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a点呈酸性,抑制水电离,b点相当于NaHX,水解程度没有c点盐的水解程度大,由水电离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c>b>a,故D正确;
    故选D。
    8.(2023秋·天津河北·高三统考期末)某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苯酚的电离常数,的电离常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
    B.若反应1后溶液中存在,此时溶液中
    C.反应2通入少量时,离子方程式为
    D.反应2中通入至溶液时,此时溶液中存在
    【答案】D
    【分析】苯酚与苯互溶得到有机层和水层,操作1为分液,反应1中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操作2为分液,得到水层含苯酚钠,反应2中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操作3为分液,分离出苯酚;
    【详解】A.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A错误;
    B.反应1中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6H5ONa,存在物料守恒,则c(Na2CO3):c(C6H5OH)=1:1,碳酸根离子存在水解平衡,第一步水解常数为,苯酚的电离常数,说明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苯酚的电离程度,则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苯酚根离子,此时溶液中,B错误;
    C.根据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已知苯酚和碳酸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反应2通入少量时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苯酚的电离常数,当时,c(H+)=1.0×10-10ml/L,此时pH=10,D正确;
    故选:D。
    9.(2023秋·山东菏泽·高三校考期末)常温下,弱酸与弱碱分别用强碱或强酸调节时,HA、、MOH和的分布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以分子为例,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付电离常数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中:
    C.等物质的量㳖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
    D.的与的混合溶液及的与的混合溶液中,后者大于前者
    【答案】C
    【分析】M+、MOH分布分数相同时,c(M+)=c(MOH),MOH的电离常数Kb(MOH)= =10-4.75;HA分布分数相同时,pH=4.75,c(A-)=c(HA),HA电离平衡常数Ka(HA)= ×c(H+)=c(H+)=10-4.75ml/L,A-的水解平衡常数Kh=ml/L=10-9.25ml·L-1。
    【详解】A. M+、MOH分布分数相同时,c(M+)=c(MOH),MOH的电离常数Kb(MOH)= =10-4.75,故A错误;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消去得,故B错误;
    C.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后呈碱性,等物质的量㳖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故C正确;
    D. 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pH=8的溶液中c(H+)一定,Ka(HA)= ×c(H+)中一定,所以两种混合溶液中δ(HA)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0.(2022秋·北京·高三统考期末)食醋中含有醋酸等有机酸及少量氨基酸。食醋的酸度是指每食醋中含酸(均折合成醋酸计)的质量。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酸度不得低于。可用滴定法测定食醋的酸度。某小组同学量取自制食醋样品稀释至(溶液几乎无色),每次量取于锥形瓶中,加入中性甲醛溶液(掩蔽氨基的碱性),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管读数记录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易溶于水与“醋酸分子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
    B.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
    C.该自制食醋样品的酸度不符合国家标准
    D.若不加甲醛溶液,测定结果会偏低
    【答案】C
    【详解】A.醋酸分子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醋酸易溶于水,A正确;
    B.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B正确;
    C.三次平均消耗的NaOH体积为mL=10.00mL,根据CH3COOH+NaOH=CH3COONa+H2O,自制食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为,酸度为=6g/100mL>,符合国家标准,C错误;
    D.若不加甲醛溶液,由于氨基的碱性,导致所需的NaOH偏少,测定结果会偏低,D正确;
    故选C。
    11.(2022秋·河南驻马店·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0.1ml·L-1的HF溶液中演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F-)=c(H+)=c(OH-)
    B.0.1ml·L-1的H2C2O4溶液中:c(HC2O)>c(H2C2O4)>c(C2O)
    C.0.1ml·L-1的NaHS溶液中:c(HS-)+c(S2-)=0.1ml·L-1
    D.0.1ml·L-1的NH4H2PO4溶液中:c(H+)+c(H3PO4)>c(NH3·H2O)+c(HPO)+c(PO)
    【答案】D
    【详解】A.向0.1ml·L-1的HF溶液中演加NaOH溶液至中性,所得为NaF、HF的混合溶液,溶质主要为NaF、含少量HF,按电荷守恒可知:c(Na+)=c(F-)>c(H+)=c(OH-),A错误;
    B.H2C2O4难电离,一级电离为主,则0.1ml·L-1的H2C2O4溶液中:c(H2C2O4)>c(HC2O)>c(C2O),B错误;
    C.NaHS溶液中HS-既电离又水解 ,按物料守恒可知,0.1ml·L-1的NaHS溶液中:c(H2S)+c(HS-)+c(S2-)=0.1ml·L-1,C错误;
    D.0.1ml·L-1的NH4H2PO4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二式合并可得:c(H+)+c(H3PO4)= c(OH-)+c(NH3·H2O)+c(HPO)+2c(PO),则c(H+)+c(H3PO4)>c(NH3·H2O)+c(HPO)+c(PO),D正确;
    答案选D。
    12.(2022秋·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末)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平衡
    (25℃)
    (25℃)
    25℃时,溶液中
    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当时,
    B.平衡时,
    C.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D.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时与的比值保持不变
    【答案】B
    【详解】A.当溶液pH=9时,,因此可忽略溶液中即=0.20①,反应的平衡常数K2===3.3×10-7②,联立①②可得,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①,根据物料守恒,②,①-②得,B错误;
    C.加入少量水稀释,两个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会增加,C正确;
    D.平衡时=K1,溶液中的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故比值应不变,D正确;
    故选B。
    13.(2022秋·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用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向25mL0.3ml•L-1Na2CO3溶液和25mL0.3ml•L-1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3ml•L-1的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曲线为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线
    B.b点的溶液中:2c(Na+)=3c(CO)+3c(HCO)+3c(H2CO3)
    C.用pH试纸测得c点的pH约为8,可知:Ka2(H2CO3) c(Cl-)+c(OH-)+5c(PO)+c(H2PO),C错误;
    D.,故随着的增大,不变,D错误;
    故选CD。溶液的体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滴定前溶液的体积读数
    0.00
    1.00
    2.00
    滴定后溶液的体积读数
    9.90
    11.00
    12.10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向10mL1.0ml/LNaOH溶液通入至溶液pH=7
    2
    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3
    向10mL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盐酸最终溶液pH7
    溶质
    7.5
    11.6
    9.7
    8.3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讲)(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讲)(原卷版+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练)(原卷版+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专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专练)(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只交试卷答题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