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辽宁新扶区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新扶区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guì) B.遗嘱(zhǔ)
C.翘首(qià)
浩瀚(hàn)
镌刻(jùn)
胆怯(què)
殚精竭虑(dān)
油光可鉴(jiàn)
深恶痛疾(wù)
D.崎岖(qū) 不辍(chuò) 屏息敛声(bǐng)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
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
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防不胜防。
D.此刻, 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
荣获冠军。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
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
成。
4、下面各项中, 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比喻——他的心眼小得像针鼻儿。
B.拟人——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
C.反问——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D.对偶——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5、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同梁实秋先生想吃后面的八宝饭,就不碰前面的冰糖肘子。
②或者当你今天晚上坚持要看两小时电视的时候, 则应该一放学就专心用功, 而
且看完电视立刻收心。
③也像美国工人要跳槽的自由, 就得有进修的主动性;日本工人要公司无微不至
的照顾,就得有恪尽职守的忠诚。
④“收入”与“付出”常是相对的, 当我们拿起一些的时候, 往往也得放弃一些。 ⑤同样的道理,当你想明天出去痛痛快快玩的时候, 今天就得拼命把该读的书读
好、该做的功课做完。
A.④②③①⑤ B.④①③⑤② C.①④②⑤③ D.①⑤②④③
6、古诗文默写。
(1)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诗经·关雎》
(2)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诗经·关雎》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 中以“ , ”两句刻画游鱼的数
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4)佁然不动, ,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 , ”
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八大山人
(清)陈鼎
八大山人① ,号人屋。“人屋”者, “广厦万间”之意也。 性孤介② ,颖异绝 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 尤精绘事。 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 横斜 水面, 生意勃然;张堂中, 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 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 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
倒四座。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
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 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 则攘臂搦管③ ,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
得。虽陈黄金百镒④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注释)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②介:耿
直。③攘臂搦管( nuò guǎn): 伸长胳膊,执笔为文。④镒: 二十两。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
A.生意勃然
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B.若使叶公见之
C.多置酒招之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周亚夫军细柳》 )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D.则攘臂搦管 则素湍绿潭( 《三峡》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 )
例句:多置酒招之
A.何陋之有( 《陋室铭》 )
B.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 《富贵不能淫》 )
C.惩山北之塞( 《愚公移山》)
D.已而之细柳军( 《周亚夫军细柳》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2)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愿意置酒招待八大山人的原因。作者最后用一个“颠 ”
字评价八大山人, 根据选文,你是如何看待八大山人的“颠”的?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1、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
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 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 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
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 很想吃螃蟹, 却让家人犯了难: 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 怎么可能买得到螃
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 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 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 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
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
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 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 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 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 它鼓鼓的肚皮底下
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 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 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
似的, 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 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 一向坚
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 !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
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 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 抚摩着我的额头 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 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 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 她潸
(shān)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 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 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 她止不住 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 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
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
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 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 这世上也
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
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2.读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 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使望见 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 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 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 支两人, 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 夹看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
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月 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 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
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
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 果然是渔火; 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 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在
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
2.下列对文中画構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语言描写, 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
A.味觉
B.嗅觉
C.嗅觉
D.味觉
视觉
听觉
视觉
听觉
听觉
视觉
听觉
视觉
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C.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5.第二自然段主要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四、写作题(40 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 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
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一
D
B
A
D
B
(1)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2)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3)潭中鱼 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4)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5)凄神寒
骨 悄怆幽邃
二
1. D
2. B
3. (1)他言语诙谐,喜欢议论,总是娓娓而谈,不知疲倦,使四座的人为
之倾倒。
(2)即使陈放几百两黄金在他面前,他都不屑一顾(都不看一下)
4. 原因:八大山人喜欢喝酒,喝酒后能够画出好画,人们想到得到他的画,
便请他喝酒。
看法:八大山人的“颠”是他性情性格孤傲耿直(孤高傲世), 聪明绝伦(才高 艺绝), 狂放不羁(恃才放旷)的表现,而不是真正的癫狂。
三
1. (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2.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 ;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 ;母亲爱
子心切。
3.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
蟹的矛盾心理 ;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
4.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 ;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1. B
2. D
3. C
4. C
5. 写出了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以江南夜景的美丽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 以及“我”急于看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
四、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2024年春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省振兴区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2024年春辽宁省铁岭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考试(有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