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秋辽宁省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解析答案

    2023年秋辽宁省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解析答案第1页
    2023年秋辽宁省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解析答案第2页
    2023年秋辽宁省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解析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秋辽宁省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解析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秋辽宁省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解析答案,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题号 得分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温馨提示: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 .答题过程中 ,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 6 句 ,不得多选)(6 分) ①庭中有奇树 , 。(《古诗十九首 · 庭中有奇树》)②老骥伏枥 , 。(曹操《龟虽寿》)③剧哉边海民 , 。(曹植《梁甫行》)④相顾无相识 , 。(王绩《野望》)⑤ ,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⑥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⑦山随平野尽 , 。(李白《渡荆门送别》)⑧《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直接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2)默写刘桢《赠从弟》(其二)后四句 。(4 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9 分)我们的生活的确很平凡 ,平凡得如一块石头 ,没有美玉表面的柔滑 ,也无法 zhé 射出水 晶那样耀眼迷人的光彩。【A】我们不应也不能因此否定自己 ,【B】我们有着 上帝锡给人类的一切 ,也有与生俱来的顽强和渗入骨髓的坚韧 ,怎能因为美玉、水晶的存在 而感到自卑? 我们一定要为自己活着 ,活出自己的色彩 ,不因他人的光芒遮掩了自己而自惭 形 huì。(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 。(3 分)zhé( )射 骨髓( ) 自惭形 huì(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 (3)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不改变句子原意)(2 分)(4)在【A】【B】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 分)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 ,完成(1)~(2)题 。(4 分)(1)下列选项中 ,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藤野先生》 ——鲁迅—— 《朝花夕拾》B .《我的母亲》 ——胡适—— 《胡适文集》C .《列夫 · 托尔斯泰》 ——都德—— 《三作家》D .《美丽的颜色》 ——艾芙· 居里—— 《居里夫人传》(2)《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很强的报道性作 品 ,曾易名为《》。(2 分)4 .八年级某班正在展开主题为“诚信”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请你参 与解决 。(12 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 。(2 分)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 ,合肥晚报 记者从合肥市发改委了解到 ,合肥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 ,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 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 ,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 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 ,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 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 ,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 ,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合肥将“无处藏身”。(2)阅读下面的漫画 ,说说其寓意 。(3 分)(3)请以“诚信”为主题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紧扣主题 ,起到激励 、警醒的作用 , 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3 分)(4)在“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辩论赛中 ,正方辩手为自己的发言写了一段文字 ,请你 帮她修改 。(4 分)【A】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 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诚信”。显而易见 , 没有什么比心灵美更美丽无瑕 ,而诚信恰恰是内心美的表现之一。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谎言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当我们给谎言加上“善意的 ”作 修饰时 ,仿佛大家都可以接受了 ,这正是人性弱点的集中表现。马克 · 吐温曾说过这样一段 话: “当你拿不定主意时 ,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困窘,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 ” 因此 ,心理学专家们的观点是:不要轻易扯谎 ,哪怕是善意的谎言。【B】谎言如果是善意 的 ,但作为谎言本身 ,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 ,所以 ,无论谎言是否出于好的目的 ,我认为 所谓善意的谎言其实是有碍诚信的。①【A】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请修改: 。(2 分) ②【B】处画线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应将“”改为“” 。(2 分) 二、阅读(5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分别回答问题 。【一】(20 分)暖 冬①只记得小时候的一年冬天 ,很冷。大地被冻得裂开一道道“伤口” ,低矮的屋檐上 总挂着晶莹的“冰溜子 ”。那风会卷起地上能卷起的所有东西飘过房屋 ,吹向田野、冰河 , 那声音听起来像是野兽的嚎叫。②然而那时候 ,我是真不听话 ,也不怕冷 ,因为有妈妈做的棉鞋和棉衣 ,厚厚的。数九 寒天的 ,跑到屋后的河上玩冰车 ,兴奋得尖叫;我拿着两根铁钳,双腿蹲在木制的车上 ,与 伙伴相互追赶着 ,满载着童年的快乐。那一天午后,我又跑了出来。照例,我是王者 ,把两 根铁钳挥得虎虎生风。妈妈做的棉鞋早已被雪浸湿 ,棉裤还算暖和。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冰 窟窿 ,我傻了 ,停不住了 ,怪叫一声 ,人掉进冰窟窿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我腿和脚 完全麻木。③好在冰窟窿不大 ,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 ,缩成一团。恰好有邻居老人经过,把我送回 了家。④〔A〕我被母亲大骂一通。母亲说: “那河那么深 ,你不知道?怎么不淹死你? ”母 亲脱掉我的鞋裤 ,又看看我的脚 ,那脚早已失去知觉 ,又红又肿。母亲摇着头拿了盆出去 , 一会儿回来 ,盛着一盆雪 ,素雅、洁净。母亲捧起雪,把雪放在我的双脚上奋力搓着 ,一盆 又一盆。看着我的脚,母亲眼里含着泪狠狠地说: “不让你去冰河滑冰 ,你就不听 ,以后再 去河上玩 ,我打死你。 ”渐渐地我的脚已温暖 ,好似被一个火炉烘烤过 ,而母亲的手已经僵 直、通红。〔B〕⑤母亲把我的鞋裤拿到院子里边晒边说: “晒不干 ,你明天光脚、穿着炕席上学? ” 冬 天的阳光 ,象征性地洒在上面 ,那鞋和裤腿儿很快冻成冰棍。〔C〕⑥那些年月 ,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鞋、棉裤。是啊 ,明天 ,冰天雪地的 ,我怎么上学?⑦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 ,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D〕⑧夜里我醒来 ,看到微黄的灯光 ,那灯光带着光晕 ,母亲的一抹年轻的剪影倒映在墙上 , 那是母亲在灯下做针线活。银亮的锥子带着线来回穿梭着 ,那是我记忆中最优美的舞姿。母 亲有时捶打着后腰 ,有时伸展着僵硬的手指。⑨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 了新的充满母爱的棉鞋和棉裤 ,棉裤的裤腿也变得干干的 ,原来母亲向里面蓄了新鲜的棉花。 干燥的棉鞋棉裤穿在身上 ,暖和并贴身。 那鞋面是深红色的 ,阳光下那么耀眼 ,像春天里绽 开的花朵。我背着书包上学 ,走到院子里 ,突然回头 ,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沉 淀了风雪 ,消去了荒寒 ,洗去了岁月的铅华。那一段上学的路也变得温暖。⑩那一天 ,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我的记忆。那天我突然长大了 ,不再去冰 河玩冰车。那年冬天特别冷 ,但我一直认为 ,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可是那个冬 天 ,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 ,换来孩子一生中所有冬的温 暖。5 .根据文章思路和内容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6 分)“我”在屋后河上玩冰车 ,结果→母亲一边责怪“我” ,一边→为了让“我”第二天上学有衣服穿 ,母亲→那天 “我”突然长大了 ,不再去冰河玩冰车6 .选文第⑧段中写“那灯光带着光晕 ,母亲的一抹年轻的剪影倒映在墙上”有什么作 用? (4 分)7.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赏析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4 分)那鞋面是深红色的 ,阳光下那么耀眼 ,像春天里绽开的花朵。8 .下面的句子是文章中的原句 ,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3 分)母亲坐在炕沿 ,看着我 ,愁眉不展。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9 .结合全文来看 ,母亲带给“我”的温暖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3 分) 【二】(20 分)故乡的味道刘朝阳①我曾无数次回忆着故乡 ,回忆着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 ,这 种独特的味道 ,现在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只能独自( )回忆。②故乡的春天是浅色江南里泛古村落的喃喃燕呢与袅袅炊烟,先是灰色的后是绿色的 , 绿色来时 ,我( )闻到了春天里淡淡的香椿味道。③故乡村子四周有许多高大挺直的香椿树 ,在暖暖的阳光里( )长出新叶 ,叶芽有些 暗红色 ,渐渐变绿 ,叶片相互对称 ,光滑闪亮 ,树叶随风摇摆 ,散发阵阵淡淡的清香味。在 树叶刚变绿之际 ,村里人用长长的刀把细枝砍下 ,把细嫩的树叶摘下来担回家 ,放在大锅里 煮熟 ,出锅后切细 ,然后晒干 ,用防潮袋装好 ,想吃的时候随时取出。那时一盘清炒香椿, 看上去细细的 ,味道可香了。但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闻到香椿炒鸡蛋或者香椿炒腊肉的香味。④夏季 ,田野浓绿 ,青山隐隐 ,山上苍松挺立 ,房前屋后的小鸟啁啾 ,知了聒噪。在村 前田埂荒地里 ,生长着一丛丛细细嫩嫩的野蒜 ,村里人称它小蒜 ,茎小、叶细长,根部长着 花生米大小的蒜头 ,不可做菜但是有点蒜的香味。在缺粮的年代,温饱就是理想。于是,村 里人经常拔小蒜回家 ,把小蒜的叶子切细和上糠 ,有条件的加点糯米粉 ,揉成团做成小蒜粑 , 蒸熟后吃 ,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蒜的香辛味。那时,谁家做了小蒜粑 ,一蒸熟 ,香飘全村 ,全 村人都知道了。很快,村里人也会去拔小蒜 ,你做他也做 ,热闹非凡 ,但绝不独享 ,左邻右 舍 ,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 ,喜气洋洋 ,香满人间。 ⑤秋末 ,天高气爽。村子前后的枣树早已沉甸甸的 ,绿叶丛中点点微红 ,如黄昏时的晚 霞 ,枣子熟了。家乡的枣子是全县出名的特产。枣树可以随处而生,且长得高大 ,几乎家家 户户都有枣树。每到九月份 ,是打枣子捡枣子的季节。⑥我在县城走读的那些年 ,九月正是上学的时候 ,上学之日枣子未完全熟 ,待过一个月 后回到家时 ,枣熟季节已过 ,那时 ,在学校特别想吃家里的枣子。 母亲便从家里送来了红枣 , 感觉真甜 ,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 ⑦深冬 ,村子四周早已草木枯萎、黄叶凋零,昏沉的田野泛着一层薄薄的白霜 ,气温日 寒。⑧牛棚里的老黄牛早已伸出长长的脖子用力咀嚼着黄色的稻草,在等待着主人出去寻找 另一种早餐。天刚亮 ,我与伙伴各自牵着自己家的黄牛踏着清晨的霜露,慢慢走进晨雾氤氲 的山间。看着老黄牛低着头喘着粗气吃着枯藤野草,大伙也没闲着 ,找了些干柴枯枝 ,点起 一堆篝火 ,从地里刨出还未秋收的大红薯 ,把红薯放在火堆底下 ,边烤火边烧红薯 ,搓手跺 脚的声音与火堆里烧着竹节的响声此起彼伏。红薯烧熟了 ,用木棒拨开火堆 ,拿出红薯抓在 手中抛来抛去 ,驱驱寒意。打开红薯,热气腾腾 ,香气扑鼻 ,连附近只顾低头吃枯草的牛儿 也抬头 ,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红薯“哞哞 ”叫。红薯入口真甜,吃得浑身暖呼呼的 ,深冬的 寒意瞬间消失 ,这就是我们一顿丰盛的早餐。⑨故乡的味道是甜的 ,甜得让我在异乡熟睡的梦里总是露出深深的笑靥,在饥饿的年月 , 她总在吐露着芳香 ,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 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 ,这份苦涩只有留在 记忆里 ,所以无论走多远 ,这份味道都不变。(选自《思维与智慧》 ,有改动)10 . “故乡的味道”散落在季节里 。请依据原文 ,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4分)春天夏季 小蒜粑飘着香辛味秋末深冬 红薯的香味1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静静地 慢慢地 渐渐地B .静静地 渐渐地 慢慢地C .渐渐地 静静地 慢慢地D .慢慢地 静静地 渐渐地12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6 分)(1)左邻右舍 ,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 ,喜气洋洋 ,香满人间。(2)母亲便从家里送来了红枣 ,感觉真甜 ,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13 .根据文章第②~④段的内容 ,说说第①段提到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的原因 。 (3 分)14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4 分) 【三】(15 分)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5 .解释下列加点词 。(5 分)(1)欣然起行 欣然: (2)念无与为乐者 念: (3)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4)水中藻 、荇交横 交横: (5)盖竹柏影也 盖: 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7 .文章描写月下景色的句子是: ,写出了月下景色 的特点 。(2 分)18 .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感慨? (4 分)三、写作(55 分)19 .有人说生活太平淡 ,幸福很遥远 。其实 ,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 。 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 ,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 ,餐桌上一盘喷香的饭菜; 一次春雨中的漫 步 ,一次醉心的阅读 ,一次成功后的欢呼……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幸福 。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写一篇文章 ,诗歌除外 。(55 分)【提示与要求】(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 ,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 、见闻 ,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认识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 、人名等 ,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 ,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 ,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四、卷面书写(5 分) 解析答案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 二 三 四题号得分合分人复分人总分温馨提示: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 .答题过程中 ,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 6 句 ,不得多选)(6 分)①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古诗十九首 · 庭中有奇树》)②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③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④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⑤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⑦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⑧《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直接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 。 (共 6 分。选填 6 句 ,每句 1 分 ,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默写刘桢《赠从弟》(其二)后四句 。(4 分)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共 4 分。每句 1 分 ,有漏字、 添字、错别字的 ,该句不得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9 分)我们的生活的确很平凡 ,平凡得如一块石头 ,没有美玉表面的柔滑 ,也无法 zhé 射出水 晶那样耀眼迷人的光彩。 【A】但(但是)我们不应也不能因此否定自己 ,【B】因为我们有着 上帝锡给人类的一切 ,也有与生俱来的顽强和渗入骨髓的坚韧 ,怎能因为美玉、水晶的存在 而感到自卑?我们一定要为自己活着 ,活出自己的色彩 ,不因他人的光芒遮掩了自己而自惭形 huì。(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 。(3 分)zhé(折)射 骨髓(suǐ) 自惭形 huì(秽)(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锡给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赐给 ” 。(2 分) (3)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不改变句子原意)(2 分)不能因为美玉 、水晶的存在而感到自卑 。(4)在【A】【B】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 分)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 ,完成(1)~(2)题 。(4 分)(1)下列选项中 ,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A .《藤野先生》 ——鲁迅—— 《朝花夕拾》B .《我的母亲》 ——胡适—— 《胡适文集》C .《列夫 · 托尔斯泰》 ——都德—— 《三作家》D .《美丽的颜色》 ——艾芙· 居里—— 《居里夫人传》 (解析: C 项《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 。)(2)《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 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 品 ,曾易名为《西行漫记》。(2 分)4 .八年级某班正在展开主题为“诚信”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请你参 与解决 。(12 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 。(2 分)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 ,合肥晚报 记者从合肥市发改委了解到 ,合肥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 ,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 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 ,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 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 ,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 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 ,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 ,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合肥将“无处藏身”。合肥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 。(2)阅读下面的漫画 ,说说其寓意 。(3 分)【示例】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相待 ,打造诚信社会 。(3)请以“诚信”为主题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紧扣主题 ,起到激励 、警醒的作用 , 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3 分)【示例一】诚信犹如宝石 ,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示例二】:诚信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阶梯 ,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4)在“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辩论赛中 ,正方辩手为自己的发言写了一段文字 ,请你 帮她修改 。(4 分)【A】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 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诚信”。显而易见 ,没有什么比心灵美更美丽无瑕 ,而诚信恰恰是内心美的表现之一。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谎言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当我们给谎言加上“善意的 ”作 修饰时 ,仿佛大家都可以接受了 ,这正是人性弱点的集中表现。马克 · 吐温曾说过这样一段 话: “当你拿不定主意时 ,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困窘,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 ” 因此 ,心理学专家们的观点是:不要轻易扯谎 ,哪怕是善意的谎言。【B】谎言如果是善意 的 ,但作为谎言本身 ,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 ,所以 ,无论谎言是否出于好的目的 ,我认为所谓善意的谎言其实是有碍诚信的。①【A】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修改: 应将句末的句号移至双引号内 。(2 分)②【B】处画线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应将“如果 ”改为“虽然 ” 。(2 分)二、阅读(5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分别回答问题 。【一】(20 分) 暖 冬①只记得小时候的一年冬天 ,很冷。大地被冻得裂开一道道“伤口” ,低矮的屋檐上 总挂着晶莹的“冰溜子 ”。那风会卷起地上能卷起的所有东西飘过房屋 ,吹向田野、冰河 ,那声音听起来像是野兽的嚎叫。②然而那时候 ,我是真不听话 ,也不怕冷 ,因为有妈妈做的棉鞋和棉衣 ,厚厚的。数九 寒天的 ,跑到屋后的河上玩冰车 ,兴奋得尖叫;我拿着两根铁钳,双腿蹲在木制的车上 ,与 伙伴相互追赶着 ,满载着童年的快乐。那一天午后,我又跑了出来。照例,我是王者 ,把两 根铁钳挥得虎虎生风。妈妈做的棉鞋早已被雪浸湿 ,棉裤还算暖和。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冰 窟窿 ,我傻了 ,停不住了 ,怪叫一声 ,人掉进冰窟窿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我腿和脚完全麻木。③好在冰窟窿不大 ,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 ,缩成一团。恰好有邻居老人经过,把我送回了家。④〔A〕我被母亲大骂一通。母亲说: “那河那么深 ,你不知道?怎么不淹死你? ”母 亲脱掉我的鞋裤 ,又看看我的脚 ,那脚早已失去知觉 ,又红又肿。母亲摇着头拿了盆出去 , 一会儿回来 ,盛着一盆雪 ,素雅、洁净。母亲捧起雪,把雪放在我的双脚上奋力搓着 ,一盆 又一盆。看着我的脚,母亲眼里含着泪狠狠地说: “不让你去冰河滑冰 ,你就不听 ,以后再 去河上玩 ,我打死你。 ”渐渐地我的脚已温暖 ,好似被一个火炉烘烤过 ,而母亲的手已经僵直、通红。〔B〕⑤母亲把我的鞋裤拿到院子里边晒边说: “晒不干 ,你明天光脚、穿着炕席上学? ” 冬 天的阳光 ,象征性地洒在上面 ,那鞋和裤腿儿很快冻成冰棍。〔C〕⑥那些年月 ,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鞋、棉裤。是啊 ,明天 ,冰天雪地的 ,我怎么上学?⑦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 ,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D〕⑧夜里我醒来 ,看到微黄的灯光 ,那灯光带着光晕 ,母亲的一抹年轻的剪影倒映在墙上 , 那是母亲在灯下做针线活。银亮的锥子带着线来回穿梭着 ,那是我记忆中最优美的舞姿。母 亲有时捶打着后腰 ,有时伸展着僵硬的手指。⑨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 了新的充满母爱的棉鞋和棉裤 ,棉裤的裤腿也变得干干的 ,原来母亲向里面蓄了新鲜的棉花。 干燥的棉鞋棉裤穿在身上 ,暖和并贴身。 那鞋面是深红色的 ,阳光下那么耀眼 ,像春天里绽 开的花朵。我背着书包上学 ,走到院子里 ,突然回头 ,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沉 淀了风雪 ,消去了荒寒 ,洗去了岁月的铅华。那一段上学的路也变得温暖。⑩那一天 ,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我的记忆。那天我突然长大了 ,不再去冰 河玩冰车。那年冬天特别冷 ,但我一直认为 ,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可是那个冬 天 ,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 ,换来孩子一生中所有冬的温暖。5 .根据文章思路和内容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6 分)“我”在屋后河上玩冰车 ,结果掉进冰窟窿→母亲一边责怪“我” ,一边用盆端来雪为“我”暖脚→为了让“我”第二天上学有衣服穿 ,母亲熬夜赶制新的棉鞋棉裤→那天“我”突然长大了 ,不再去冰河玩冰车6 .选文第⑧段中写“那灯光带着光晕 ,母亲的一抹年轻的剪影倒映在墙上”有什么作 用? (4 分)该句是对环境的描写 ,写灯光都带着光晕 ,说明灯开了很久 ,此时已是深夜了 ,母亲依 旧在为“我”赶制棉鞋棉裤;渲染了温馨的气氛;衬托母亲对“我”浓浓的爱。(共 4 分。 环境描写 1 分 ,作用 3 分。意思对即可)7.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赏析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4 分) 那鞋面是深红色的 ,阳光下那么耀眼 ,像春天里绽开的花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深红色的鞋面比作春天里的花朵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鞋子的好 看 ,表现出“我”看到鞋子时的高兴 ,烘托了“我”内心对母亲的感激 。(共 4 分。修辞手 法 1 分 ,分析 3 分。意思对即可)8 .下面的句子是文章中的原句 ,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C )(3 分)母亲坐在炕沿 ,看着我 ,愁眉不展。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解析:〔C〕处位于第⑤段结尾 ,此段写“我”的棉鞋棉裤都湿了 ,第⑥段写“明天 , 冰天雪地的 ,我怎么上学?”可以推断这应该是令母亲愁眉不展的原因,因此选 C 项 。)9 .结合全文来看 ,母亲带给“我”的温暖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3 分)①母亲用雪为“我”搓冻脚 ,让“我”感觉温暖;②为了让“我”第二天能顺利上学, 母亲通宵给“我”做棉鞋和棉裤 ,让“我”上学不寒冷; ③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月 ,母亲用 爱让“我”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 。(共 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二】(20 分)故乡的味道刘朝阳①我曾无数次回忆着故乡 ,回忆着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 ,这 种独特的味道 ,现在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只能独自( )回忆。②故乡的春天是浅色江南里泛古村落的喃喃燕呢与袅袅炊烟,先是灰色的后是绿色的 , 绿色来时 ,我( )闻到了春天里淡淡的香椿味道。③故乡村子四周有许多高大挺直的香椿树 ,在暖暖的阳光里( )长出新叶 ,叶芽有些 暗红色 ,渐渐变绿 ,叶片相互对称 ,光滑闪亮 ,树叶随风摇摆 ,散发阵阵淡淡的清香味。在 树叶刚变绿之际 ,村里人用长长的刀把细枝砍下 ,把细嫩的树叶摘下来担回家 ,放在大锅里 煮熟 ,出锅后切细 ,然后晒干 ,用防潮袋装好 ,想吃的时候随时取出。那时一盘清炒香椿,看上去细细的 ,味道可香了。但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闻到香椿炒鸡蛋或者香椿炒腊肉的香味。④夏季 ,田野浓绿 ,青山隐隐 ,山上苍松挺立 ,房前屋后的小鸟啁啾 ,知了聒噪。在村 前田埂荒地里 ,生长着一丛丛细细嫩嫩的野蒜 ,村里人称它小蒜 ,茎小、叶细长,根部长着 花生米大小的蒜头 ,不可做菜但是有点蒜的香味。在缺粮的年代,温饱就是理想。于是,村 里人经常拔小蒜回家 ,把小蒜的叶子切细和上糠 ,有条件的加点糯米粉 ,揉成团做成小蒜粑 ,蒸熟后吃 ,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蒜的香辛味。那时,谁家做了小蒜粑 ,一蒸熟 ,香飘全村 ,全村人都知道了。很快,村里人也会去拔小蒜 ,你做他也做 ,热闹非凡 ,但绝不独享 ,左邻右舍 ,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 ,喜气洋洋 ,香满人间。 ⑤秋末 ,天高气爽。村子前后的枣树早已沉甸甸的 ,绿叶丛中点点微红 ,如黄昏时的晚 霞 ,枣子熟了。家乡的枣子是全县出名的特产。枣树可以随处而生,且长得高大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枣树。每到九月份 ,是打枣子捡枣子的季节。⑥我在县城走读的那些年 ,九月正是上学的时候 ,上学之日枣子未完全熟 ,待过一个月 后回到家时 ,枣熟季节已过 ,那时 ,在学校特别想吃家里的枣子。 母亲便从家里送来了红枣 ,感觉真甜 ,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 ⑦深冬 ,村子四周早已草木枯萎、黄叶凋零,昏沉的田野泛着一层薄薄的白霜 ,气温日寒。⑧牛棚里的老黄牛早已伸出长长的脖子用力咀嚼着黄色的稻草,在等待着主人出去寻找 另一种早餐。天刚亮 ,我与伙伴各自牵着自己家的黄牛踏着清晨的霜露,慢慢走进晨雾氤氲 的山间。看着老黄牛低着头喘着粗气吃着枯藤野草,大伙也没闲着 ,找了些干柴枯枝 ,点起一堆篝火 ,从地里刨出还未秋收的大红薯 ,把红薯放在火堆底下 ,边烤火边烧红薯 ,搓手跺 脚的声音与火堆里烧着竹节的响声此起彼伏。红薯烧熟了 ,用木棒拨开火堆 ,拿出红薯抓在 手中抛来抛去 ,驱驱寒意。打开红薯,热气腾腾 ,香气扑鼻 ,连附近只顾低头吃枯草的牛儿 也抬头 ,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红薯“哞哞 ”叫。红薯入口真甜,吃得浑身暖呼呼的 ,深冬的 寒意瞬间消失 ,这就是我们一顿丰盛的早餐。⑨故乡的味道是甜的 ,甜得让我在异乡熟睡的梦里总是露出深深的笑靥,在饥饿的年月 , 她总在吐露着芳香 ,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 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 ,这份苦涩只有留在 记忆里 ,所以无论走多远 ,这份味道都不变。(选自《思维与智慧》 ,有改动) 10 . “故乡的味道”散落在季节里 。请依据原文 ,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4分)香椿的清香味小蒜粑飘着香辛味红枣的甜味红薯的香味春天 夏季 秋末深冬1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 分)A .静静地 慢慢地 渐渐地B .静静地 渐渐地 慢慢地C .渐渐地 静静地 慢慢地D .慢慢地 静静地 渐渐地12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6 分)(1)左邻右舍 ,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 ,喜气洋洋 ,香满人间。这句话写出了在缺粮的年代 ,左邻右舍互助和睦的关系(1 分) 。这里的“香满人间”既 是指小蒜粑的香辛味(1 分) ,又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善(1 分) 。(2)母亲便从家里送来了红枣 ,感觉真甜 ,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这里红枣的甜不仅指枣本身的甜味(1 分) ,也指母亲不辞辛劳送枣的爱的味道(2 分) 。13 .根据文章第②~④段的内容 ,说说第①段提到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的原因 。(3 分)在缺粮的年代 ,温饱就是理想 。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闻到香椿炒鸡蛋或者香椿炒腊肉的 香味(1 分);夏季 ,村里人经常拔小蒜回家 ,把小蒜的叶子切细和上糠 ,有条件的加点糯米 粉 ,揉成团做成小蒜粑 ,蒸熟后吃(1 分) 。这些写出了当时物质的贫乏 、生活的艰苦 ,因此 这里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1 分) 。14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4 分)结构上照应开头 ,收束全文(2 分);内容上深化主旨 ,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往昔生活 的怀恋(2 分) 。【三】(15 分)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5 .解释下列加点词 。(5 分)(1)欣然起行 欣然: 高兴的样子(2)念无与为乐者 念: 考虑 ,想到 (3)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共同 ,一起(4)水中藻 、荇交横 交横: 纵横交错(5)盖竹柏影也 盖: 大概是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 ,(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7 .文章描写月下景色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写出了月下景色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的特点 。(2 分)18 .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感慨? (4 分)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分) 。写出了作者旷达的胸襟(1 分) ,也传达了作者微 妙的心境: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贬谪的悲凉以及对人生的感慨(2 分) 。三、写作(55 分)19 .有人说生活太平淡 ,幸福很遥远 。其实 ,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 。 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 ,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 ,餐桌上一盘喷香的饭菜; 一次春雨中的漫步 ,一次醉心的阅读 ,一次成功后的欢呼……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幸福 。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写一篇文章 ,诗歌除外 。(55 分)【提示与要求】(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 ,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 、见闻 ,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认识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 、人名等 ,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 ,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 ,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作文略四、卷面书写(5 分)评分标准参见 2018 年安徽省中考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 。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