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授课课件
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1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1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评优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讨论与分析,反射弧的结构,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你是否有过不小心被烫或刺痛的经时?当手无意中接触到灼热或尖锐的物体时,你会“不假思索”地迅速缩回。此时,感到隐隐作痛的你才觉察被烫或刺到了。为什么在受到此类伤害性刺激时,机体首先会迅速产生防御性反应,然后才产生感觉呢?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简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分析实验现象,阐明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比较常见的反射现象,归纳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异同。
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飞虫突然撞到眼前,我们会“不自觉地”眨眼
遇到环境比较暗的情况下,瞳孔会放大等
1. 实验中用盐酸刺激脊蛙皮肤后,会产生怎样的反应?2. 环割中趾皮肤与破坏脊髓对反射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 这些反应是否一定要在脑的控制下完成?你认为实验中用盐酸刺激脊蛙皮肤后,脊蛙是否会“感到疼痛”,为什么?由此推断假如不去除脑,或者去除不彻底,对实验结果是否会有影响?
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定义: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脊蛙的屈肌反射和搔扒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分布于脊髓,但有的也分布于脑中。
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
脑干中存在控制心跳和呼吸的神经中枢,丧失了意识的植物人不能自主运动,但脑干仍具有正常调节功能,能保持其心跳和呼吸正常。 非条件反射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动物出生时就具备,保证了个体基本的生存能力。
定义:动物出生以后,通过学习或训练会建立大量更为高级的条件反射。 食草动物嗅到天敌的气味时,立刻警觉,随即启动防御反应,迅速逃跑。由此可见,条件反射极大地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是动物神经系统进化的结果,对于物种的存续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定义:神经元(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两类基本细胞。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按照功能(信号传递方向)划分,神经元包括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等。
神经元发出的长突起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参与感受器的构成,而运动神经末梢则参与效应器的构成。
某些神经元长的树突或轴突外面往往包着髓鞘(某种神经胶质细胞),成束的神经纤维由结缔组织膜包被及保护,构成神经,在外周和中枢之间传递信息。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枢神经的组成( ) A.大脑 B.小脑 C.脑神经 D.脑干
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以上有关生理现象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小脑、脑干、大脑 B.脑干、小脑、大脑 C.大脑、小脑、脑干 D.大脑、脑干、小脑
3.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B.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树突是神经元长而较细的突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4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优秀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过敏反应,过敏反应过程,过敏反应的机制,免疫缺陷病类型,①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补充肿瘤的免疫治疗,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2节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精品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4章 人体的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试讲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抗原定义,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系统,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