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第1页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第2页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第3页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第4页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第5页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第6页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第7页
    【沪科技版】生物选修一 4.2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课件)第8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2节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2节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精品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
    面对病原体的入侵,人体免疫系统通过三道防线有序地对病原体发挥防御或清除功能,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在保护人体健康方面各自发挥着什么作用?它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联呢?
    概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举例说明免疫系统具有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机体稳态的功能。运用免疫系统功能方面的知识, 采用概念建模的方法解释炎症反应。
    1.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生来就有的防御能力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构成了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入侵,而且能分泌多种杀菌和抑菌物质。 汗腺的酸性分泌物、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胃黏膜分泌的胃酸。此外,寄居于体表及与外界相通腔道(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中的正常菌群也会对外来病原体产生拮抗或抑制作用。
    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细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巨噬细胞为例,当病原体侵入组织时,邻近的巨噬细胞因非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病原体而得以活化。活化后的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清除病原体。
    定义: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都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通过遗传巩固下来的,是人生来就有,并能对众多“异己”发挥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无特殊的针对性,所以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也叫先天性免疫。
    当细菌等病原体从皮肤破损处进入后,受损部位的组织细胞会释放免疫活性物质,引起邻近的毛细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大,促使吞噬细胞以及部分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等物质逸出,积聚在受伤部位,从而形成红肿。 通过血管管壁细胞间隙进入感染部位的吞噬细胞在吞噬病原体及死亡细胞的过程中,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都会加快,导致机体局部体温升高并出现发热现象。此外,皮肤伤口处的血液会凝集形成凝血块并转变为血痂,以阻挡病原体进一步入侵机体。这些因皮肤受损后出现的红、肿、热等现象都属于炎症反应。
    补充:建构炎症反应的概念模型
    2. 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后天获得的防御能力
    吞噬细胞酶解病原体的同时,会将抗原加工成多肽片段,并与 MHC 编码出的特定分子结合后一起被呈递至吞噬细胞表面,形成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体。能摄取、加工抗原,并将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体呈递给 T 淋巴细胞的这类细胞,称为抗原呈递细胞。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体能够被 T 淋巴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识别,进而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
    定义:由于 B、T 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需要经抗原诱导产生,所以,是人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新的防御能力。同时,成熟的 B、T 淋巴细胞的特定抗原受体只能识别和结合一类抗原并进行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特异性,因此,第三道防线的免疫被称为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补充:抗原呈递细胞协助 T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
    T 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受体不能直接识别病原体抗原,所以需要抗原呈递细胞的协助。抗原呈递细胞的种类很多,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 淋巴细胞等。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一类免疫细胞。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拓展知识:滥用抗生素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正常菌群在进化过程中,菌群与人体建立密切的关系。正常菌群会与致病微生物竞争营养物质,在机体的第一道防线中起着微生物屏障的作用。肠道内正常菌群的代谢产物能够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甚至还可以直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树突状细胞通过特定的受体识别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后,相应的信号通路被激活并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进而调节 T 淋巴细胞分化,从而实现细菌耐受与免疫的平衡。
    肠道微生物群参与了癌症患者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抗癌过程。人体和正常菌群间及正常菌群内各细菌间保持着生态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正常菌群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即引起菌群失调。人们不恰当地大量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会抑制或杀死大部分正常菌群,破坏它们对致病微生物的制约和干扰作用,从而引发耐药性葡萄球菌性肠炎等菌群失调症。
    1.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种牛痘预防天花均属于特异性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每个人生来就有,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D.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泌溶菌酶与高尔基体有关B.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暴露的抗原C.淋巴细胞包括B细跑、T细胞和吞噬细胞D.吞噬细跑在第二、三道防线中均发挥作用
    3.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B.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D.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相关课件

    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4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4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优秀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过敏反应,过敏反应过程,过敏反应的机制,免疫缺陷病类型,①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补充肿瘤的免疫治疗,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4章 人体的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4章 人体的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试讲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抗原定义,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系统,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1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第1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优质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讨论与分析,激素的生理作用,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补充模拟诊疗,激素调节具有特异性,激素调节具有高效性,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