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展开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湖心亭看雪》中的重要词汇及其含义。
2、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其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蕴含的哲理思想。
2、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读读议议。
教学道具:班级多媒体。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张岱《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提问你觉得这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这样一个看上去几乎一事无成的人,他却能身兼诸君之长,成为了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这个人就是张岱。有人说,没有看过西湖冬景的人,看看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够了,也有人说,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百读不厌,诵读之,品味之,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张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及作品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代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前未曾出仕,明亡后曾参加抗清义军。明末清初人,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与境,意趣深远。他的散文小品短小隽(juàn)永,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2、理解文题:
“湖心亭”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代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事件。文题简洁明了,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4、检查重点字音。
岱( ) 崇祯( ) 更( )定 毳( )衣
雾凇沆砀( ) 长堤( ) 一芥( ) 铺毡( )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全文,学生跟读。
2、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节奏!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天/与云/与山/与水 C.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四、疏通文意,注意重点实词和虚词。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崇祯五年即1632年。
余:古义---我,今义---剩下的。
雪: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
俱:都。
绝:停止,止歇。
是:这。
拏:携带,这里指撑,划的意思。
毳:细毛(课文注释)。
雾凇:雾气和水汽。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
沆砀(hàng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
惟:只有。
芥(jiè):小草。
焉:怎么,疑问代词。
更:还。
强:勉强。
白:酒杯。
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的意思。
五、深入探究:
(一)概括各段内容。
第一段:交代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
第二段:主要描绘西湖的雪景。
第三段: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
第四段:借舟子之口,表达作者的人生志趣。
(二)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阅读第一段。
(1)具体指出湖心亭在哪里,作者是如何描述雪景的?
明确: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心,作者通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句子,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美丽的雪景画卷。
(2)作者为什么选择在如此寒冷的夜晚独自前往湖心亭?这背后有什么含义?
学生回答,并总结作者的描写手法。
明确:作者选择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前往湖心亭,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独处时光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他在世俗喧嚣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3)你认为这一段中的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不仅展示了湖心亭周围美丽的雪景,还衬托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反映了作者超脱世俗的情怀。
(4)本段有何作用?
明确: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痴”做铺垫。
2、阅读第2——4段。
(1)作者在湖心亭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明确:作者在湖心亭遇到了两个金陵人,并与他们一起饮酒、聊天。他们相互询问彼此的身份,表达了相见恨晚之情。
(2)作者与两位客人交谈时,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在与两位客人交谈时表现出一种欣喜与感慨交织的情感。欣喜在于意外地遇到了知音,感慨则是对人生短暂、知己难求的感慨。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文中提到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深夜赏雪行为的自嘲,同时也暗示了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会与自己有着相似的情感追求,即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接受。
(三)小组合作:
1、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眼中的西湖的雪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2、这篇写景散文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明确:
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3、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有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最后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这是否矛盾?
明确:这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而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赏。
4、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痴”)
5、理解痴意:
本义:a. 傻,无知:~人说梦。~钝。~愚。白~。
b. 精神失常,疯癫:发~。~癫。
c. 入迷,极度迷恋:~心。~情。
d. 谦辞,白白地:~长(zhǎng )(说自己白白地比对方大若干岁)。
6、“痴”,是疯癫。这种疯癫,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具体表现在:
(1) “痴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2)“痴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痴心”张岱到了湖心亭之后,这天寒地冻万籁俱寂之中却出现了一点温暖和亮色,因为湖心亭上居然还有另外两个痴人!见到张岱,这两个痴人很是激动啊
(4)“痴情”看到这样美好的景物,遇到这样的人,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张岱,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心事重重,他在为他热爱的国家担忧啊!)
六、归纳小结:
(一)主题:
通过对西湖壮观雪景的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达了作者孤傲的心态和淡淡的愁绪,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二)本文的写作特色:
1、使用白描手法抓住景物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2、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第二段写景,第三段叙事和抒情。
(三)小结全文: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
七、拓展延伸:
1、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孤独与相遇的看法。
示例: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朋友并不容易找到,但这种友情一旦建立起来就会非常珍贵。这也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应该更加珍惜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2、分享一些关于张岱的故事,加深学生对作者的理解。
如果让你来写一篇关于雪夜湖心亭的文章,你会如何构思?
示例:可以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述一个与雪夜湖心亭相似的场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心情的变化,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题目为“我心中的湖心亭”。
九、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痴行 清高孤傲
痴 痴景 苍茫清冷
痴心 思念故国
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14663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湖心亭看雪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知识链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预习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介常识,资料助读,精读课文,合作探究,赏读课文,分析写法,拓展延伸,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