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3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078439/0-17240411299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3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078439/0-17240411300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3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078439/0-17240411301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3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078439/0-172404113022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3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078439/0-172404113025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3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078439/0-172404113030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3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078439/0-172404113037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3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078439/0-172404113040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kma,合外力,提示不对,kg·ms2,导出单位,千克kg,物理公式,国际单位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表达式。2.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国际单位制的概念。3.学会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动力学问题,具有质疑和创新意识。
知识点一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其意义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____,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____。2.表达式:F=______,k是比例常数,F是物体所受的______。当各物理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时,k=1,F=____。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3.力的单位:____,符号是N。4.1 N的物理意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所用的力为1 kg·m/s2,称为1 N,即1 N=___________。思考 比例式F=kma中的k一定等于1,这种说法对吗?
体验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知,合外力大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大。(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说明了质量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小。( )(3)任何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
知识点二 国际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________组成。2.国际单位(1)基本单位:在力学中有_______(长度单位)、__________(质量单位)、______(时间单位)。(2)导出单位:在力学中利用________从三个基本单位导出的其他单位。
3.意义与作用:在用公式进行计算的时候,如果已知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计算的结果也必然是__________单位。因此,在计算时所列的等式中,就____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____后面写出待求量的单位即可。
4.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的基本单位
提醒 可以利用单位,反推出公式正确性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体验2.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力的单位牛顿是基本单位。( )(2)质量是基本量。( )(3)物理公式表示了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和单位关系。( )
赛车要求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速度。(1)赛车的加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2)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赛车的加速度?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提示:(1)赛车的加速度a由赛车的受力F和质量m共同决定。(2)受力F越大、质量m越小,则加速度a越大。可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增大动力;在设计时还可考虑选用轻型材料,减小质量。
考点1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五个性质
【典例1】 (多选)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关系,即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C.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大,受到的合外力也越大D.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加速度成反比
思路点拨: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AB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关系,即a与F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B正确;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则合力不一定大,C错误;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合力、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跟进训练]1.(多选)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大家已经相当熟悉,关于它的各种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F之间是瞬时的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改变B.a与v的方向时时刻刻总相同,v的方向改变,a的方向立即改变C.v与F的方向时时刻刻总相同,v的方向改变,F的方向立即改变D.物体的加速度是合外力产生的,即F=ma,又可以理解为各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考点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2.求解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的大小,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即为加速度的方向。(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加速状态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为减少矢量的分解以简化运算,建立坐标系时,可有如下两个角度:
【典例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3 kg的小车,在车厢顶端用一细线悬挂一质量m=1 kg的小球,某时刻起给小车施加一水平恒力F,稳定后,悬挂小球的细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取g=10 m/s2,sin 37°=0.6,cs 37°=0.8。(1)如果地面是光滑的,求解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2)求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思路点拨: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准确作出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解法二:正交分解法以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并将悬线对小球的拉力FT正交分解。则沿水平方向有FTsin θ=ma竖直方向有FTcs θ-mg=0联立解得a=7.5 m/s2,FT=12.5 N且加速度方向向右,故车厢做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 (1)7.5 m/s2,方向向右 车厢做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12.5 N
[母题变式]在上例情境下,小车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且动摩擦因数μ=0.25,依然给小车施加与典例2情况相同的外力F。求:(1)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2)悬线与竖直线夹角的正切值。
规律方法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采用正交分解法时,在受力分析后,建立直角坐标系是关键。坐标系的建立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常常使加速度在某一坐标轴上,另一坐标轴上的合力为零,或在坐标轴上的力最多。
【典例3】 运动员拉车胎进行100 m赛跑训练体能。车胎的质量m=8.5 kg,运动员拉车胎的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车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某次比赛中,一名运动员拉着车胎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跑出20 m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跑到终点,共用时15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求:(1)运动员加速所用的时间t1和达到的最大速度v;(2)运动员匀加速运动阶段对车胎的拉力F。
[答案] (1)5 s 8 m/s (2)59.92 N 方向沿绳与水平方向成37°
规律方法 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应注意的三个方面(1)方程的形式:牛顿第二定律F=ma,体现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应用时方程式的等号左右应该体现出前因后果的形式,切记不要写成F-ma=0的形式,这样形式的方程失去了物理意义。(2)正方向的选取:通常选取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的力取正值,与正方向反向的力取负值。(3)求解:F、m、a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解题时写出方程式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跟进训练]3.(多选)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A.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B.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C.小球始终向前运动D.小球在4 s末速度为0
CD [由题图可知,在0~1 s,小球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 s末速度最大;在1~2 s,小球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向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末速度为零,依此类推,可知A、B错误,C、D正确。]
考点4 国际单位制1.推导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2.检验计算结果各量的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计算结果的单位和该物理量的国际单位一致时,该运算过程才可能是正确的。若所求物理量的单位不对,则结果一定错。
规律方法 (1)在进行物理运算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个表达式,很难判断其正误。这时,可将全部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代入式中,对单位进行运算,若得到的单位不是所求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结果就一定是错误的。(2)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量纲检查法得到的单位正确,但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
D [在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代进去运算。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的结果就用国际单位表示,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的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选项A、C均错误,选项B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选项D运算正确,且简洁又规范。]
1.如图所示为我国出土的2000年前的王莽时期测量长度的工具,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D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故选D。]
2.力F1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1=3 m/s2,力F2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2=4 m/s2,则F1和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的大小不可能为( )A.7 m/s2 B.5 m/s2 C.1 m/s2 D.8 m/s2
D [加速度a1、a2的方向不确定,故合加速度a的范围为|a1-a2|≤a≤a1+a2,即1 m/s2≤a≤7 m/s2,故D错误。]
3.滑翔伞是一批热爱跳伞、滑翔翼的飞行人员发明的一种飞行器。现有一滑翔伞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空气对滑翔伞和飞行人员的作用力为F,则此过程中F的方向可能是( )
A [滑翔伞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与G的合力方向与v同向,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新情境题:以蹦床比赛为背景,考查牛顿第二定律)蹦床是奥运会中的一个比赛项目。设某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所示。取g=10 m/s2,根据F-t图像求:
(1)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2)运动员双脚离开蹦床后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图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理聊吧,迷你实验室,国际单位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探究,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知识梳理,形成概念掌握新知,合外力,Fkma,Fma,kg·ms2,加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4节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自主预习·探新知,NO1,作用力,反作用力,不接触,×××,一条直线上,-F′,跳板对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