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说明:本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 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发生在( )
A. 花粉管中B. 胚珠中C. 花柱中D. 柱头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详解】卵细胞位于胚珠内,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内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所以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发生在胚珠,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 被子植物完成受精后,花的子房壁和受精卵分别发育成( )
A. 果皮 胚B. 果实 胚C. 种子 果皮D. 果皮 种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花开花后,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花在受精完成后,花萼、花冠、雄蕊等结构一般都逐渐凋落,雌蕊的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详解】在被子植物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这是果实的外层部分。而受精卵则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核心,包含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组织和器官原基,A符合题意。
故选A。
3. 如图在桃花开花前,把甲去掉雄蕊,乙去掉雌蕊,丙不作处理,然后用塑料袋分别罩起来,扎好袋口,结果是( )
A. 甲、乙、丙都不会结实
B. 甲不会结实,乙、丙会结实
C. 甲、丙不会结实,乙会结实
D. 甲、乙不会结实,丙可能会结实
【答案】A
【解析】
【分析】(1)一朵花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必须进行的两个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2)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详解】桃花是两性花,甲去掉雄蕊,还有雌蕊;乙去掉雌蕊,还有雄蕊,桃花属于异花传粉,且是虫媒花,故传粉需有昆虫。如果用塑料袋罩起来,丙桃花处在封闭状态下不会自己授粉结果,甲缺少雄蕊花粉、乙缺少雌蕊,就更不会结果 了。所以,甲乙丙都不能结果实,A符合题意。
故选A。
4. 将带有芽眼的土豆埋入地下,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不久长出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是( )
A. 分裂生殖B. 孢子生殖C. 无性生殖D. 有性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无性生殖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即是母体分裂成2个(二分裂)或多个(复分裂)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细菌。
(2)孢子生殖是很多低等植物和真菌等利用孢子进行的生殖方式。孢子是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3)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详解】将带有芽眼的土豆埋入地下,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不久长出新植株,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 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发育来的,在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
A. 幼虫期B. 卵期C. 蛹期D. 成虫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在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幼虫。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6. 利用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新植物体的优点是( )
A. 缩短植物成熟时间
B. 增强植物的生活力
C. 使植物后代保持亲本性状
D. 有利于大量繁殖新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没有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而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异,能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遗传。
【详解】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遗传物质不容易发生变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后代能较好的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所以,利用压条、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花卉或果树的最主要的优点是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 下列昆虫的发育不经过蛹期的是( )
A. 螳螂、蜜蜂B. 菜粉蝶、家蚕
C. 蝗虫、蟋蟀D. 果蝇、金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A.螳螂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过蛹期,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蛹期,故A错误。
B.菜粉蝶、家蚕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蛹期,故B错误。
C.蝗虫、蟋蟀都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过蛹期,故C正确。
D.果蝇、金龟子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蛹期。 因此昆虫的发育不经过蛹期的是蝗虫、蟋蟀,故D错误。
故选C。
8. “白袍巫师”——美国白蛾,其生活史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你认为防控其最佳时期是( )
A. 卵期B. 幼虫期C. 蛹期D. 成虫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一生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美国白蛾是害虫,它的幼虫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可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 生物兴趣小组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探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B. 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
C. 小蝌蚪用鳃呼吸D. 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
【答案】BD
【解析】
【详解】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所以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雄蛙鸣叫是吸引雌蛙属求偶行为,雌蛙和雄蛙抱对 各自把精子和卵子排到水中 ,进行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故选BD。
10. 与青蛙相比,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特点主要包括( )
①体内受精 ②体外受精 ③卵生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 ⑤亲鸟有育雏行为
A. ①④⑤B. ①②④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从进化角度来看,鸟类比两栖类更高等,更适应陆地环境,从生殖发育角度分析原因是:体内受精;卵外有坚硬的外壳,可以防止卵内水分蒸发;卵内有丰富的营养和水分;亲鸟有育雏行为。
【详解】两栖类的青蛙雌雄抱对后将受精卵和精子产到水中,进行体外受精,而鸟类是体内受精;
两栖类的受精卵必须在水中发育,鸟卵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如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的卵白和防止水分散失的卵壳等;
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摆脱了卵孵化对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卵的孵化率,育雏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
可见,与青蛙相比,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特点主要包括:①体内受精、④卵外有卵壳保护、⑤亲鸟有育雏行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 下列选项不属于性状的是( )
A. 皮肤的黑白B. 人的血型C. 蜜蜂跳舞D. 衣服的颜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皮肤的黑白”、“人的血型”、“蜜蜂跳舞”都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表现,属于性状;而衣服的颜色”是外部物品的特征,不属于生物体的性状,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列各项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 兔子的长耳与短耳
B. 骏马的奔跑与天鹅的飞行
C. 金鱼的红体色与鲤鱼的红体色
D. 狗的卷毛与狗的黄毛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详解】A.兔子的长耳与短耳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
B.骏马和天鹅是两种生物,因此骏马的奔跑与天鹅的飞行不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金鱼和鲤鱼是两种生物,因此金鱼的红体色与鲤鱼的红体色不是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狗的卷毛与狗的黄毛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为许多从小被拐卖,失散亲人的家庭实现了“团圆梦”。亲人们得以团圆依靠的是DNA亲子鉴定。DNA之所以可以用于亲缘关系的鉴定,是因为( )
A. 亲缘关系越近的人,DNA分子的差别越小
B. 亲缘关系越近的人,DNA分子的差别越大
C. 亲缘关系越远的人,DNA分子的差别越小
D. 具有心缘关系的人,DNA分子一模一样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详解】DNA检测能确定亲缘关系,是因为DNA上具有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称为基因。亲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物质相似性越多,DNA分子的差别越小,因此DNA之所以用于亲缘关系的鉴定,是因为亲缘关系越近的人,DNA分子的差别越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A选
14. 人类的双眼皮为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表明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假设控制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为A、a,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遗传给单眼皮(aa)女孩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双眼皮父母的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下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25%(),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 对于人的舌头能否向中间卷曲这一性状,小华同学对家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能卷舌是显性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
B. 姑姑和妈妈的基因型完全相同
C. 若爸爸和妈妈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机会相等
D. 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祖父母都卷舌,生下不卷舌的爸爸,则不卷舌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爸爸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那么祖父母的卷舌是显性性状,由杂合基因控制,如图所示:
(2)若爸爸aa和妈妈Aa再生一个孩子,如图所示:
则该孩子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机会相等,各为50%。
【详解】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祖父母都卷舌,生下不卷舌的爸爸,则不卷舌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正确。B.爸爸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那么祖父母的卷舌是显性性状,由杂合基因控制,如分析(1)中的图所示。能卷舌的姑姑基因可能是AA或Aa,小华基因一定是aa,均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a,因此妈妈的基因一定是Aa,错误。C.若爸爸aa和妈妈Aa再生一个孩子,遗传图解如分析(2)中的图,则该孩子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机会相等,各为50%,正确。D.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成对的基因中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叫做隐性基因,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6. 下列人体的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 男性的神经细胞B. 精子
C. 受精卵D. 卵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体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不含有Y染色体。
(2)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或XY,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男性体细胞.
【详解】A.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神经细胞是体细胞,因此男性的神经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A正确。
B.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因此精子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B不正确。
C.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或XY,C不正确。
D.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因此卵细胞内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D不正确。
故选A。
17. 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AN
B. DNA分子是直线型的
C. DNA上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D. 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详解】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染色体和DNA是两个不通的概念,故A错误。
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故B错误。
C.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一个基因只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故C正确。
D.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分为有DNA病毒,RNA病毒,阮病毒,故D错误。
故选C。
18. 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深色的物质,由蛋白质和DNA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详解】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DNA位于染色体上,而基因是DNA.上的片段,因此三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染色体、DNA、基因。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优生优育措施的是
A. 禁止近亲结婚B. 提倡遗传咨询
C. 提倡产前诊断D. 禁止孕妇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优生优育,解答时可以从优生优育的措施方面来切入.孕妇运动对胎儿的健康有益,应该提倡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
【详解】A.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还能导致胎儿畸形,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孕妇适当活动,可以促进孕妇和胎儿的生殖发育,有利于胎儿健康出生.因此孕妇可以适量运动。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优生优育的措施
20. 遗传病的病因是( )
A. 只有在基因改变时才发病
B. 只有在染色体增失的情况下才发病
C.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 非近亲结婚不得遗传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人类的疾病有显性基因控制的,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显性遗传病;也有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血友病、白化病等。
【详解】A.虽然基因改变是遗传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所有遗传病都仅由基因改变引起。染色体异常(如数目增减、结构异常)同样可以导致遗传病,A错误。
B.染色体异常是遗传病的一个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基因突变也是导致遗传病的重要因素,B错误。
C.通常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无论是基因改变还是染色体异常,只要这些改变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就可以称之为遗传病,C正确。
D.近亲结婚确实可能增加遗传病的风险,因为近亲之间可能共享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从而增加后代患病的机会。但非近亲结婚并不能完全避免遗传病的发生,因为遗传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D错误。
故选C。
21. 一个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区,喷了一种新农药后,97%的甲虫死了,3%的甲虫生存下来,几年后,该地区的甲虫对该药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因为( )
A. 害虫对药物的刺激产生了抗药性反应
B. 马铃薯甲虫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个体,经过农药的定向选择,适者生存
C.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变异
D. 原有的抗药性甲虫与不抗药性甲虫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抗药性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的过程方面来切入。
【详解】遗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AC错误;甲虫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的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喷了一种新农药后,97%的甲虫死了,是抗药性弱的个体,不适者被淘汰;3%的甲虫生存下来,是抗药性强的个体,适者生存。生活下来的个体抗药性强。它的后代个体有的抗药性更强,有的抗药性弱,再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个体杀死,是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又活下来,是适者生存。这样经过几年的选择,最终活下来的甲虫,对该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即药物对甲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使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不断繁衍,因此,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原有的抗药性甲虫与不抗药性甲虫交配产生的后代有抗药性个体和不抗药性个体两种甲虫,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的含义。
2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 不能运动的生物→能自由运动的生物
C. 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D. 结构简单的生物→结构复杂的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都是生物进化趋势;植物都不能运动,因此不能运动的生物到能自由运动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因此,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不能运动的生物到能自由运动的生物,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我们济南市的市花,荷花的品种多样,你认为品种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地气候条件稍有差异的结果B. 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的结果
C.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 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详解】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题干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述了我们济南市的市花荷花品种多样。荷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荷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
【点睛】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24. 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地下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
C.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D. 人类发展按时间顺序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四个阶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没有颊囊、屁股上无臀疣(长臂猿例外),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2)人类的进化主要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详解】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A正确。
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故B正确。
C.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加上脑的发育、火的使用、语言的交流,最终进化成人类,故C正确。
D.人类发展按时间顺序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而不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四个阶段,故D错误。
故选D。
25.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方式不同B.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祖先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详解】A.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A正确。
B.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B正确。
C.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错误。
故选D。
二、解答题(满分45分,26题(3)(4)题,每空2分)
26. 桃是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桃花的结构中主要部分是雄蕊和_____。
(2)桃花中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_____和[ ]_____。
(3)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柱头上的过程叫_____,它有_____和_____两种方式。
(4)如果一棵树上结出“久保”、“五月鲜”等不同品种的桃,则采用的处理方式技术是_____,这种技术处理的关键是_____。这种繁殖方式为_____繁殖。
【答案】(1)雌蕊 (2) ① ⑤子房 ②. ⑥胚珠
(3) ①. 传粉 ②. 自花传粉 ③. 异花传粉
(4) ①. 嫁接 ②. 让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③. 无性
【解析】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⑦是花萼。
【小问1详解】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小问2详解】
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由图可知,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
【小问3详解】
雄蕊②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①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小问4详解】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如果让一棵桃树上结出“久保”“五月鲜”等不同品种的桃,则采用的无性生殖技术是嫁接,用“久保”“五月鲜”等不同品种的桃作接穗。这种技术处理的关键是让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
27. 如图表示人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_____。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_____和____,他们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条。
(3)B过程为_____,形成的e细胞为_____,它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
(4)C为发育过程,胎儿在母体内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_____从母体获得的。
(5)如果此对夫妇都为单眼皮,控制其单眼皮的基因型分别为hh、hh,那么,从理论上来推断,图中女孩的眼皮为_____,控制女孩眼皮的基因型是_____。
【答案】(1)23对##46条
(2) ①. 精子 ②. 卵细胞 ③. 23
(3) ①. 受精 ②. 受精卵 ③. 23对##46条
(4)胎盘和脐带##胎盘
(5) ①. 单眼皮 ②. hh
【解析】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
【小问1详解】
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图中,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3对(或46条)。
【小问2详解】
在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父母的体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由于减数分裂的结果,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即23条。
【小问3详解】
B受精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即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因此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46条。
【小问4详解】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小问5详解】
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hh控制,父母都是hh基因型,孩子也只能是hh基因型,表现为单眼皮。
28.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请你据图回答:
(1)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即适者_______,不适者________,这就是达尔文的___________学说.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变异.在图中的_______号长颈鹿具有有利变异。
(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__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答案】 ①. 生存竞争 ②. 生存 ③. 被淘汰 ④. 自然选择 ⑤. 能适应环境 ⑥. ③ ⑦. 遗传物质 ⑧. 生殖细胞
【解析】
【分析】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详解】(1)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即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能适应环境的变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图3表示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长,有利于获取食物,属于有利的变异,因此最后生存下来,而其它长颈鹿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最终被饿死。
(3)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自然选择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祖父
祖母
姑姑
爸爸
妈妈
小华
能卷舌
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66,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166,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4页。
164,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164,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