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学案及答案
展开02
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同素异形体:由_______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_______的______,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常见的实例:碳元素——金刚石、石墨和_____等;氧元素——氧气和______;磷元素——白磷和红磷等。
(2)常见的分类法
化学中常见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和交叉分类法。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水的氧化物,称为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的氧化物,称为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一种(或多种)物质以______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_,叫分散系;分散系中________成粒子的物质叫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如溶液来说,________是分散质,________是分散剂。
2.胶体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_________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________的溶液,大于_________的是乳浊液或悬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的分散系是胶体。
一、1.同一种 不同 单质 C60 臭氧 树状分类法 2.酸性氧化物 CO2 SO3 碱性氧化物 CaO Fe2O3
二、1.粒子 混合物 被分散 溶质 溶剂 2.直径大小 1 nm 100 nm 1~100 nm
预习检测
1.(2022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期中)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H2O2和H2OB.CO2和CO
C.O2和O3D.Fe2+和Fe3+
【答案】C
【解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据此分析。
A项,H2O2和H2O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B项,CO2和CO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C项,O2和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D项,Fe2+和Fe3+是两种不同的离子,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
2.(2022年北京市第四中学期中)2001年5月化学家Krt访问我校,他曾因发现C60获诺贝尔奖。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单质
B.Na2O和Na2O2是同素异形体
C.白磷和红磷是同一物质
D.由石墨制备C60是物理变化
【答案】A
【解析】A项,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正确;B项,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单质,而Na2O和Na2O2是化合物,错误;C项,白磷和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两种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错误;C项,石墨与C60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由石墨制备制备C60是化学变化,错误。
3.(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第一次联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2B.COC.SO2D.SO3
【答案】B
【解析】A项,CO2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项,CO不能与酸、碱发生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符合题意;C项,SO2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项,SO3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4.(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期中)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KCl溶液B.蔗糖溶液C.Fe(OH)3胶体D.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KCl溶液、蔗糖溶液、NaOH溶液均为溶液,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属于胶体,因而具有丁达尔效应。答案选C项。
5.(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上学期期中)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美景。这种美景主要源于
A.丁达尔效应B.分子的扩散
C.空气的对流D.荷叶上露珠的反光
【答案】A
【解析】森林中空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形成气溶胶,当有光照射时,从树叶中间透过光束就会在胶体中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个现象为丁达尔效应。故选A项。
6.(2022年浙江省宁波中学期中)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径为1.3×10-9 m的“钴钛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该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大
B.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C.可以用滤纸分离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答案】C
【解析】A项,“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10-9 m)的微粒直径属于胶体分散系范围内,属于胶体分散系,溶液中分散质直径小于1 nm,所以“钴酞菁”分子的直径比Na+大,正确;B项,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所以丁达尔现象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且为物理方法,正确;C项,胶体、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滤纸孔径,二者都能透过滤纸,达不到提纯的目的,不正确;D项,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属介稳体系,正确。
探究提升
►环节一 物质分类的依据及方法
情境材料
1.厨房中有下列用品:
2.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例如,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从负极连续通入①(H2),从正极连续通入②(O2),二者在电池内部[含有③(H2SO4)或④(KOH)的溶液]发生反应生成⑤(H2O),同时产生电能。⑥(CH4)等也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目前已研制成功⑦(Al)—⑧(空气)燃料电池,它可以代替⑨(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也可以用作照明电源等。
问题探究1
(1)材料1中某同学将食盐、小苏打、纯碱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填字母)
A.酸类B.盐类C.碱类D.氧化物
(2)材料2中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
(1)B (2)⑧⑨ ⑤ ③ ④ ⑥
要点归纳
一、物质的分类
1.同素异形体
2.物质的分类方法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O2),少数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
(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典例精讲
【例1】(2022年江苏省南通、盐城、淮安、宿迁等地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铁、四氧化三铁、冰水混合物B.氯气、小苏打、纯净的空气
C.水银、纯碱、五水合硫酸铜D.水蒸气、硫酸、酒精
【答案】B
【解析】A项,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物质为水,为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项,氯气是单质、小苏打是化合物、纯净的空气是N2、O2等气体的混合物,符合题意;C项,五水合硫酸铜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项,酒精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错误。
【例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答案】B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不是碱,错误;B项,NaOH为碱,HCl为酸,Na2S为盐,Na2O为碱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正确;C项,Al2O3为两性氧化物,错误;D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例3】(2022年江苏省常熟市期中)随着人们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研究的深入,物质的分类更加多样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Mn2O7、Fe2O3都是碱性氧化
B.磁铁矿、盐酸、胆矾都是混合物
C.NaHSO4、HCl、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
D.烧碱、苛性钾、一水合氨都是碱
【答案】D
【解析】A项,Mn2O7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胆矾是纯净物,错误;C项,NaHSO4是盐类物质,属于酸式盐,错误;D项,NaOH、KOH、NH3·H2O都属于碱类物质,正确。
►环节二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情境材料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豆腐的造法:“水浸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
问题探究2
(1)豆浆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的范围主要是多少?
(2)是否能采用过滤操作对胶体进行提纯?
(1)1~100 nm (2)胶体粒子可用过滤纸,因此不能用过滤操作对胶体提纯。
要点归纳
1.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2)几种液体分散系的比较
(3)Fe(OH)3胶体的制备
(4)性质与应用
(1)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三种分散系中溶液和胶体均能透过滤纸。
(3)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体粒子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体粒子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是电中性的。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典例精讲
【例4】(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期末)下列关于胶体叙述错误的是
A.胶体属于混合物B.明矾净水与胶体性质有关
C.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浊液D.实验室中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胶体是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正确;B项,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用来净水,正确;C项,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1 nm~100 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大于100 nm,前者小,错误;D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此性质,所以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正确。
【例5】在纳米材料备受重视的今天,胶体化学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图是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示意图,相关表述不合理的是
A.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Fe(OH)3胶粒直径在1~100 nm范围
C.由图可知制备胶体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胶体)
D.观察到液体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答案】C
【解析】A项,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正确;B项,胶粒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范围,正确;C项,制备胶体的离子方程式Fe3++3H2Oeq \(====,\s\up6(Δ))Fe(OH)3(胶体)+3H+,错误;D项,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正确。
04
课堂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的方法
2、交叉分类法:对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二、胶体的性质
0503
强化训练
1.(2022·北京昌平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SO2B.KOHC.FeOD.NaCl
【答案】C
【解析】A项,S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SO2是酸性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项,KOH由K+和OH-构成,KOH属于碱,不符合题意;C项,FeO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FeO属于碱性氧化物,符合题意;D项,NaCl由Na+和酸根Cl-构成,NaCl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2.(2023年北京丰台区期中)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H3属于盐B.HNO3属于酸
C.SO2属于氧化物D.KOH属于碱
【答案】A
【解析】A项,NH3不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NH3不属于盐,错误;B项,HN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所以HNO3属于酸,正确;C项,SO2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SO2属于氧化物,正确;D项,KOH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KOH属于碱,正确。
3.(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期中)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从物质分类看,青蒿素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答案】C
【解析】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属于化合物,且为有机化合物,故选C项。
4.(2023年江苏省海门中学期中)下列各种直径的分散质粒子属于胶体的是
A.0.01 nmB.1×10-6 mC.1×10-8 mD.1×10-10 m
【答案】C
【解析】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 m~10-7 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则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8 m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选C项。
5.(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期中)胶体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下列事实与胶体无关是
A.将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有色玻璃
B.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会看到一道道光柱
C.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直径1~100 nm)均匀分散到树脂中形成的分散系
D.植物油与水混合,充分振荡后可形成油水混合物
【答案】D
【解析】A项,有色玻璃是固溶胶,不符合题意;B项,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会看到一道道光柱是丁达尔效应,不符合题意;C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直径1∼100 nm)均匀分散到树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不符合题意;D项,植物油与水混合,充分振荡后可形成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符合题意。
6.(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1 nm~100 nm
B.胶体的分散剂不可能为固体
C.丁达尔效应的产生是因为胶体粒子会发光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答案】A
【解析】A项,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间,正确;B项,分散剂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固态做分散剂的胶体称为固溶胶,错误;C项,丁达尔效应是由于光的散射造成的,不是胶粒发光,错误;D项,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溶液小于1 nm、胶体1 nm~100 nm,胶体的粒径大于溶液,错误。
7.(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第一次联考)根据物质的组成及其性质进行分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有关分类的描述正确的
A.根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乳浊液
B.根据是否含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C.根据分散质的种类,将胶体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
D.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答案】D
【解析】A项,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不是根据能否有丁达尔效应,错误;B项,部分含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错误;C项,分散剂有气、液、固态三种状态,是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将胶体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错误;D项,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含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则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正确。
8.(2022·北京汇文中学期末)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答案】B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不是碱,错误;B项,NaOH为碱,HCl为酸,Na2S为盐,Na2O为碱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正确;C项,Al2O3为两性氧化物,错误;D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9.(2023年北京丰台区期中)下列关于FeCl3稀溶液、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三种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B.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C.鉴别FeCl3稀溶液和Fe(OH)3胶体的常用方法是丁达尔现象
D.分别对三种物质进行过滤操作,只有FeCl3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才能穿过滤纸
【答案】D
【解析】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 nm~100 nm的分散系;溶液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于1 nm的分散系;浊液是分散质粒子大于100 nm的分散系;光束通过胶体时,光线能够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入其它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A项,这三种物质均为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正确;B项,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正确;C项,光束通过胶体时,光线能够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入其它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D项,胶体和溶液均可以穿过滤纸,错误。
10.(2022年北京西域期末)实验小组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1)制备Fe(OH)3胶体
①实验1,生成Fe(OH)3胶体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________,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2)Fe(OH)3胶体的性质
资料:
Ⅰ.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Ⅱ.固体FeCl3易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Ⅲ.Fe3+检验:若待测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待测液中含有Fe3+。
实验4 取5 mL实验3得到的液体于蒸发皿中,继续加热,待蒸发皿中液体变为粘稠状,罩上漏斗,可观察到漏斗内出现棕褐色的烟,且有棕褐色固体附着在漏斗的内壁上。继续加热,蒸发皿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Fe2O3。
①根据资料,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检验蒸发皿中红棕色固体中阳离子的方案:取少量红棕色固体溶于稀盐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Fe(OH)3胶体可净化水中的砷酸,砷酸浓度较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
③不同pH时,测得溶液中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图。pH为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HCl ②不需加热,FeCl3溶液浓度小 ③NaOH (2)①FeCl3 ②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固体中含有Fe3+ ③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④Fe(OH)3(胶体)+H3AsO4=FeAsO4↓+3H2O
【解析】本实验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从而比较三种不同方式的优劣,之后验证氢氧化铁胶体的性质。
(1)①向40 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FeCl3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HCl;②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对比可知,实验2的优点是不需加热,FeCl3溶液浓度小;③通过实验1和实验2可知,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NaOH;(2)①根据资料可知固体FeCl3易升华,所以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FeCl3;②红棕色固体中阳离子是Fe3+,所以验证方法为取少量红棕色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固体中含有Fe3+;③根据图像以及资料可知,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pH>10时,Fe(OH)3胶体溶解;④由资料可知,以及原子守恒,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Fe(OH)3(胶体)+H3AsO4=FeAsO4↓+3H2O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能抓住所给的不同物质在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将其进行分类。
2.能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大小的不同,理解胶体的概念及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认识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定义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①“同”——指元素相同;②“异”——指形成单质不同,结构不同,性质有差异。
实例
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红磷和白磷
产生原因
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O3)。
②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空间网状)和石墨(层状)。
研究对象
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不是指化合物。
温馨提醒
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的相似,有的相差较大。
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
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④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但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
根据物质
的组成
树状分类法
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
交叉分类法
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
根据物质的性质
(如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SO2+2NaOH=Na2SO3+H2O
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2HCl=2NaCl+H2O
两性氧化物
既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又能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分类
组合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CuO
SO2
B
NaOH
HCl
Na2S
Na2O
SiO2
C
Ba(OH)2
CH3COOH
NaHSO4
Al2O3
SO3
D
KOH
HNO3
NaCl
CaO
CO
概念
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组成
分散质
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分散剂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类
分散剂的状态
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烧杯中液体呈红褐色
制备原理
FeCl3+3H2Oeq \(====,\s\up6(Δ))Fe(OH)3(胶体)+3HCl
注意事项
①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
②用饱和FeCl3溶液不能用稀溶液
③蒸馏水要加热至沸腾(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
性质
应用
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形成原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区别溶液与胶体
吸附性
胶体粒子表面积很大,可吸附水中的浮悬小颗粒形成大晶粒沉降下来
净化水
分类
组合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CuO
SO2
B
NaOH
HCl
Na2S
Na2O
SiO2
C
Ba(OH)2
CH3COOH
NaHSO4
Al2O3
SO3
D
KOH
HNO3
NaCl
CaO
CO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 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
迅速出现
2
向40 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 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200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及答案</a>,文件包含第30讲48共价键教师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第30讲48共价键学生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200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a>,文件包含第29讲47离子键教师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第29讲47离子键学生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98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案</a>,文件包含第25讲43核素教师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第25讲43核素学生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