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试题同步(人教版2024)第二章声现象2.2声音的特性(分层作含解析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82449/0-17241347229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试题同步(人教版2024)第二章声现象2.2声音的特性(分层作含解析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82449/0-17241347230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试题同步(人教版2024)第二章声现象2.2声音的特性(分层作含解析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82449/0-17241347230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声现象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音调
1.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量
2.钢琴调音师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频率越高时发出的声音( )
A.音调越高B.音调越低C.响度越大D.响度越小
3.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 ;(选填“音调”、“音色”、“响度”);人敲鼓时,鼓槌每秒敲击鼓面的次数不足20次,因此有人认为此时敲鼓发出的应是次声,但人却能听到隆隆的鼓声,其原因是:鼓面振动的次数 (大于/等于/小于)20Hz。
4.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二、响度
5.许多图书馆都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6.新年“敲”出新气象,2024年央视跨年晚会上由山西鼓乐艺术团带来的创意鼓乐节目《和鸣》令人震撼。如此振奋人心的鼓声是通过鼓面 产生的。远在场外的人们都可以听到鼓乐声,这是因为鼓声的 比较大(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7.小安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声音的特性。
(1)改变刻度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能观察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同时听出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发生了变化;
(2)保持刻度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能观察到尺子振动的幅度不同,同时听出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三、音色
8.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音色与发声体的 和 有关。
9.1987年我国发现了公元前6000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贾湖骨笛(如图所示),它是由丹顶鹤尺骨制成的,上有七个音孔。演奏时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开闭,使它发出声音的 变化。我们能够区分骨笛和古筝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四、乐音与乐器
10.如图所示,陶埙是中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在八音中属土音,关于陶埙吹奏时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吹奏陶埙时产生的声音是由陶埙振动产生的超声波形成的
B.演奏者用力吹陶埙,陶埙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C.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D.听众能够听出陶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陶埙发出声音的音色与其它乐器不同
1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色、响度相同,音调不同
B.甲、丙的音色、音调相同,响度不同
C.乙、丁的音色,音调,响度都不同
D.丙、丁的音色相同,音调和响度不相同
12.如图,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楼梯缝隙上部铁护栏。一个同学上楼梯时,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听到的声音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色和响度
13.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弹奏古筝,分别拨动古筝的八、十三号弦,用同一设置的相机拍摄到两弦最左摆到b处,最右摆到c处,静止时在a处。测出每振动880次,八号弦用时2s,十三号弦用时4s,则八号弦( )
A.从a→c→a过程振动了1次B.振幅比十三号弦大
C.音调比十三号弦高D.频率为880HZ
14.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依据音色辨别出是“笛声”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逾静、更幽”是指响度小
15.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A.没有控制变量 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
C.手没有压紧钢尺 D.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用 的力再次拨动直尺(填“相同”或“不同”),观察直尺振动的 ,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 和振动的 的关系;
(3)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
(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
16.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
(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
17.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音调升高B.音调降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2023·陕西·中考真题)
18.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转轴拨弦两三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响度辨别的
(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
19.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其发声频率为,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
A. B.
C. D.
(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20.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参考答案:
1.A
【详解】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由于震动频率不同导致的,震动频率影响的是音调,所以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选A。
2.A
【详解】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音调 大于
【详解】[1]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改变了笛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音调。
[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能听到隆隆的鼓声,其原因是:鼓面振动的次数大于20Hz。
4. 振动 音调
【详解】[1]拨动尺子时,尺子会振动发出声音,所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振动频率影响声音的音调。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调也不相同。
5.A
【详解】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是指声音特性中的响度。
故选A。
6. 振动 响度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如此振奋人心的鼓声是通过鼓面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分散程度、与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鼓声响度的比较大,因此远在场外的人们都可以听到鼓乐声。
7. 音调 响度 振幅
【详解】(1)[1]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振动频率不同,刻度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2)[2][3]保持刻度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8. 音色 材料 结构
【详解】[1][2][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9. 音调 音色
【详解】[1]演奏时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开闭,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2]由于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分辨出骨笛和古筝的声音。
10.D
【详解】A.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演奏者越用力吹陶埙,陶埙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不同发声体,其音色是不同的,听众通过声音的音色分辨出是陶埙发出的声音,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A错误;
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
C.乙、丁的波形不相同,音色不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C错误;
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用木棒敲过从B到A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铁护栏的长度不同,体积和质量都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一定不同;都是木棒敲打铁护栏,物体的材料和结构都相同,音色不会有明显改变;用力大小可能相同,铁护栏的振动幅度可能相同,响度可能相同。
故选A。
13.C
【详解】A.以八号弦为例,弦从a→c→a→b→a过程为振动1次,故A不符合题意;
B.由题图可知:八号弦的振动幅度明显小于十三号弦,故B不符合题意;
C.频率是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八号线振动频率为440Hz,十三号弦振动频率为220Hz,即八号线的音调比十三号弦高,故C符合题意;
D.八号线振动频率为440Hz,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详解】A.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的“高声”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辨笛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中“逾静、更幽”是指环境安静,声音的响度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C 相同 快慢 音调 频率 钢尺振动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范围
【详解】(1)[1]此实验要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刻度尺,应观察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情况听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可能手没有压紧钢尺,应用手在桌边压紧钢尺,使钢尺紧贴桌面,这样另一端就不会振动了。
故选C。
(2)[2][3][4][5]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控制响度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3)[6]当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超出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不能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
16. 音色 响度
【详解】[1]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
[2]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是指声音的响度不能太大。
17.D
【详解】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只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在抽气的过程中,手机扬声器继续发声,所以它仍在振动;随着抽气盘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弱,音色不变;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越稀薄,其传声效果越差;由此实验进一步推理可知,当空气全部被抽出时,我们就不能再听到声音,这种实验研究的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人们可以得到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B
【详解】A.“转轴拨弦两三声”中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辨别的,故D错误。
故选B。
19.C
【详解】根据海豚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范围,其听觉频率范围比发声频率范围大,且听觉频率最高值比发声频率最高值大;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Hz~25Hz,则正常灰鲸的听觉频率最高值会比25Hz高,最低值比15 Hz低,但是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发出频率为52Hz的声音,则听觉频率最高值会低于52Hz;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0.B
【详解】A.频率表示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已知M发出声音的频率为440Hz,表示该音叉每秒钟振动440次,故A不符合题意;
B.已知M和N发出声音的频率都为440Hz,所以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故B符合题意;
C.引起N音叉振动的能量是由M音叉传递来的,传递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所以N音叉发声振动的振幅应比M音叉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声现象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声现象精品同步测试题</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声音的特性,5dB,5~8,7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声现象优秀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声现象优秀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2m/s,4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声现象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声现象精品习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