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4单元 探索宇宙11 太阳系大家族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认识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阅读文本资料,体悟人类探索行星奧秘的意义。※收集八颗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重点※通过建模探究八颗行星的排列关系。难点
认识什么是太阳系1.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2.太阳概况。 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 8% ,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转。同时太阳还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与其他恒星一样,太阳是一颗充满燃烧气体的大球,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达5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所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
3.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定义为三类,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1)行星。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行星必须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天体:①围绕恒星运行;②质量足够大形状近乎球形;③能清空其轨道附近区域。太阳系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矮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矮行足的定义是满足行星条件中的①和②,且不属于卫星的天体。冥王星因为不满足行星条件③,所以从行星中除名,降格为矮行星。(3)“太阳系小天体”。只满足行星条件中的①的天体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普星、流星体。
①彗星。替星俗称“扫把星”。彗星分为彗核、彗发、普尾三部分,主要成分是冰、尘埃和较小的岩石颗粒。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中的冰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或几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因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其周期是76年而得名。
②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太阳系内已经被发现的小行星有70余万颗,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以及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上。
小行星是体积很小的行星,据估计,最小的直径不足1千米。有些小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小行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大多数是一些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结构较松的石块,表层含有水、矿物质,上面没有大气层。
③卫星。卫星是环绕一颗行星按定的轨道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可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
④流星体。太阳系中散布着成千,上万的冰块、灰尘颗粒,一般称这些颗粒为流星体。当这些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流星体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就形成了流星。未燃尽的部分残留下来,坠落到地表成为陨石。流星有时单个出现,有时成批出现,形成壮观的流星雨。
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的远近1.观察教材中八颗行星的图片,辨别行星名称,比较行星大小。活动目的:通过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理解。活动准备:卡纸、圆规、剪刀、直尺。活动方法:(1)小组内交流八颗行星“直径”和“半径”的基本数据。太阳系八颗行星模型比例
(2)按比例缩放后,我们得到八颗行星的“直径”如下:
(3)根据按比例缩放后所得的半径数据,在卡纸上画出八颗行星,并用剪刀剪下卡纸模型。(4)把剪下的八颗行星卡纸模型按照个体的大小进行排列。活动结论:八颗行星的直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2.比较八颗行星的远近。活动目的:进一步巩固对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的认识。
活动准备:选择不同大小的球代替太阳系八颗行星,注意各球的直径应与教材提供的八颗行星的“直径”对应或成比例。可选择如下的球:①水星垒球;②金星一排球;③地球—足球;④火星一幼儿篮球;⑤木星一跳跳球;⑥土星一大气球;⑦天王星—白色气球;⑧海王星—蓝色气球。
2.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1)大陆漂移说的由来。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于1912年正式提出的。他根据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的轮廓非常相似等资料,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的假说。这一假说经由他所搜集到的2.5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得以证实。20 世纪60年代初发现的另一个证据——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使大陆漂移说得以正式确立。
活动方法:(1)一位同学把红色的大球放在操场跑道的起点位置,贴上代表太阳的标签。(2)按比例缩放后,我们得到八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如下:
(3)八位同学分别拿着标有行星名称的小球站在同一跑道上,根据八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数据,用卷尺测量距离,找到自己手中的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贴好标签,并把代表八颗行星相应的球摆放到位置上。(4)比较八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活动结论: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阅读八颗行星的资料1.八颗行星概况。(1)阅读文本资料,谈谈对太阳系行星特征的认识。要能够认识行星的一些典型的外在特征。
(2)制作火星知识卡片。了解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和发现,制作一张关于火星的知识卡片。 例如: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火星上有四季变化。火星的表面温度范围为-138~27℃。火星的大气很稀薄,但常有强风、尘暴现象,大气体积的95%是二氧化碳。火星的南北极有白色极冠,其主要成分是水冰和干冰。火星地表土壤含大量氧化铁,受紫外线辐射作用生成红黄色氧化物,大气中又悬浮红黄色微尘,所以火星呈红黄色。火星上的奥林匹斯火山是太阳系行星表面最大的火山。火星有两颗卫星。
2.八颗行星的发现。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观察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1846年,法国人勒威耶和英国人亚当斯在研究天王星轨道运行的反常现象时,各自通过独立计算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
(1)水星: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人们便发现了水星,古希腊人赋予它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为阿波罗,当它闪烁于夜空时称为赫耳墨斯。不过,古希腊天文学家们知道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颗星星,赫拉克赖脱(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甚至认为水星与金星并非环绕地球,而是环绕着太阳在运行。
(2)金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于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月球外最亮的行星。17 世纪初,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望远镜,观测到了金星的圆亏,这一发现驳斥了地心说,为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3)地球:人类的家园。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随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给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第一个科学证据。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第一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4)火星:中国古代称之为“荧惑星" ,古罗马人称它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由于它的大小、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似,使人类充满好奇。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射了许多火星探测器来研究它。
(5)木星:木星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用它来定纪年,西方天文学家则称木星为“朱庇特”。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观测木星的人是伽利略。他使用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带,随后木星的四个卫星也因此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这些卫星很显然地在围绕着木星转,打破了所有行星围绕着地球转的理论。
(6)土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是农神的名称。伽利略于1610年用自制望远镜观测土星时,曾误以为土星是由两个形体组成的,并没有想到自己是第一个看到土星行星环的人。半个世纪后,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才揭开了土星行星环之谜。
(7)天王星:天王星是由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望远镜系统地搜寻,在1781年3月13日发现的,它是现代发现的第一颗行星。由于天王星公转周期相当缓慢,在历史上曾多次被误认为是恒星。只有一艘星际探测器曾到过天王星,那是在1986年1月24日发射的“旅行者2号”。
(8)海王星:天王星发现不久后,人们便注意到它的运动有些奇怪,总是偏离天体运行的轨道,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另一颗行星的干扰造成的。1845 年和1846年,法国天文台的勒威耶和英国人亚当斯计算出了一个新的行星的轨道和质量,分别向天文台报告了结果。最终天文学家在天王星的附近发现了一个未知的星体一海王星,其亮度只有八等(暗)。
1.[填空]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是水星、_______、 地球、火星、_______、 土星、_______、海王星。2.[填空]太阳系是以_______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_______众多的小行星、_______、_______和星际物质等组成的天体系统。3. [判断]太阳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4. [判断]木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
5. [选择]冥王星属于( )。A.矮行星 B.行星 C.小行星6. [选择]行星围绕着( )运转。A.金星 B.恒星 C.地球7. [选择]( )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被称为“行星之王”。A.水星 B.土星 C.木星
8. [简答]在构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我们有什么发现?
太阳系体积最大的是太阳,其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合理即可)。
本课通过收集资料,知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能对数据、信息按需求进行处理,能创造性地制作太阳系模型;初步建立太阳系是一个天体系统的概念。
小学科学苏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8 消失的恐龙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4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8 消失的恐龙一等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核心素养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38《消失的恐龙》课件ppt、侏罗纪公园2mp4、如果6500万年前恐龙没有灭绝至今它们会进化成什么样子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5 生物的遗传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a href="/kx/tb_c401713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5 生物的遗传一等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核心素养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25《生物的遗传》课件ppt、人体常见的遗传现象mp4、人的遗传现象mp4、遗传变异mp4、遗传学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 物质的变化3 制作汽水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3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单元 物质的变化3 制作汽水一等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核心素养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13《制作汽水》课件ppt、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危害mp4、如何自制汽水mp4、混合后发生变化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