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获奖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第1课时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熟练地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并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
3.在探索和应用求根公式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忆巩固
如何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²+6 x-5=0; (2)4x²-x-9=0.
师生活动:(1)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2)由学生说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探究新知
一、预习新知
利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本41~42页,解答下列几个问题.
若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你觉得应该如何利用配方法求解?
(1)ax2+bx+c=0(a≠0)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a可得到 .
(2)把上式中的常数项移项可得到 .
(3)如果对上式进行配方,方程两边应加什么式子?这个式子怎样得到? .
(4)配方后可得 .
(5)思考:对于上式能不能直接进行开平方,为什么?
结论: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 时,它的根是x= ,式子 称为求根公式,用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二、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学生在演算纸上自主推导,并针对自己推导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在小范围内自由研讨,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求根公式.
移项,得ax2+bx=-c,
二次项系数化为1,因为a≠0,
所以方程两边都除以a,得x2+bax=-ca,
配方,得
x2+bax+b2a2=-ca+b2a2,
x+b2a2=b2-4ac4a2.
因为a≠0,所以4a2>0.
当b2-4ac≥0时,
两边开平方并移项整理,得
x1=-b+b2-4ac2a,x2=-b-b2-4ac2a.
方程ax2+bx+c=0(a≠0)的实数根可写成x=-b±b2-4ac2a.
师生共同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b±b2-4ac2a.
归纳总结:对于方程ax2+bx+c=0(a≠0),若b2-4ac≥0,就可以求出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问题1:当b2-4ac>0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相等吗?
不相等.
问题2:当b2-4ac=0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相等吗?
相等.
问题3:当b2-4ac<0 时,方程有实数根吗?
方程没有实数根.
由此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可由b2-4ac来判断,我们把b2-4ac叫做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Δ表示.
巩固练习
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1)16x2+8x=-3; (2)4x2+4x+1=0;
(3)x2-7x+8=0; (4)x2-7x-18=0.
解:(1)没有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教师点拨: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典型例题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5x-3=0; (2)3x2-8x+1=0; (3)2x(x-1)-7x=2.
【问题探索】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求解的关键是什么?
【解】(1)a=1,b=-5,c=-3,
则Δ=b2-4ac=(-5)2-4×1×(-3)=37>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b±b2−4ac2a=−(−5)±372×1,
即x1=5+372,x2=5−372.
(2)a=3,b=-8,c=1,则Δ=b2-4ac=-82-4×3×1=52>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b±b2−4ac2a=8±522×3,
即x1=4+133,x2=4−133.
(3)原方程整理,得2x2-9x-2=0.其中a=2,b=-9,c=-2,
则Δ=b2-4ac=(-9)2-4×2×(-2)=97>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b±b2−4ac2a=−(−9)±972×2,
即x1=9+974,x2=9−974.
【总结】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2)求出Δ=b2-4ac的值;(3)当Δ>0时,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x1=−b+b2−4ac2a,x2=−b−b2−4ac2a;当Δ=0时,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x1=x2=-eq \f(b,2a);当Δ<0时,方程ax2+bx+c=0(a≠0)没有实数根.
【例2】已知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则方程(a+b)x2+2cx+(a+b)=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
【问题探索】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什么关系?怎样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判断根的情况?
【解析】Δ=(2c)2-4(a+b)(a+b)=4c2-4(a+b)2=4(c+a+b)(c-a-b).
∵ 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
∴ a+b>c,∴ c+a+b>0,c-a-b<0,
∴ Δ<0,故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答案】没有实数根
【总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利用根的判别式“Δ=b2-4ac”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课堂练习
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x2+4x-5=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方程没有实数根
D.无法确定
2.若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使a *b=(a+1)2-ab,则方程(x+2)*5=0的解是 ( )
A.x=-2
B.x1=2,x2=3
C.x1=-1+32,x2=-1-32
D.x1=-1+52,x2=-1-52
3.方程(m-2)x2 -=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52 B.m≤52且m≠2
C.m≥3 D.m≤3且m≠2
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x+a-2=0.
(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个根;
(2)求证: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解:(1)∵ 1为原方程的一个根,∴ 1+a+a-2=0,∴ a=12.
将a=12代入方程得x2+12x-32=0.
解得x1=1,x2=-32.
∴ a的值为12,方程的另一根为-32.
(2)证明:对于方程x2+ax+a-2=0,
Δ=a²-4a+8=(a-2)2+4>0.
∴ 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b±b2-4ac2a,根的判别式Δ=b2-4ac.
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
b2-4ac的符号
根的情况
b2-4ac>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没有实数根
布置作业
1.(必做题)课本习题2.5 知识技能 1,2
2.(选做题)课本习题2.5 问题解决 4
板书设计
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求根公式推导过程:
ax2+bx+c=0(a≠0),
移项,得ax2+bx=-c,
二次项系数化为1,因为a≠0,
所以方程两边都除以a,得x2+bax=-ca,
配方,得
x2+bax+b2a2=-ca+b2a2,
x+b2a2=b2-4ac4a2.
因为a≠0,所以4a2>0.
当b2-4ac≥0时,
两边开平方并移项整理,得
x1=-b+b2-4ac2a,x2=-b-b2-4ac2a.
初中数学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应用拓展,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