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下列与商业网点相关性最高的是, 关于该集镇说法正确的是, 提升城市韧性的措施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行保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西南五省(直辖市、自治区)是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区域,探究该区域人口结构及时空分布等可以对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促进作用,该区域乡村人口老龄化率远高于城镇。下图为西南五省(直辖市、自治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率与全国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区域乡村人口老龄化率远高于城镇,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死亡率低
C. 人口政策调整 D. 就业机会少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0年至2020年西南五省(直辖市、自治区)乡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均超过全国水平
B. 2000年至2020年重庆市乡村人口老年人数量增加最多
C. 当前人口现状促进乡村土地流转
D. 重庆乡村对人口的吸力最强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西南五省(直辖市、自治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率与全国对比图,结合所学可知,西南五省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就业机会较少,青壮年大多受经济因素的驱使进城务工,从而使得当地老龄化率偏高,D正确;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一般较高,A错误;人口死亡率高不是老龄化的原因,而是结果之一,B错误;目前没有对应的人口政策调整使得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升高,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2000年至2020年西南五省(直辖市、自治区)乡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未全部超过全国水平,如较为明显的2020年的贵州省,A错误;2000年至2020年重庆市乡村人口老龄化率较高,但是数量不一定是最多的,要结合当地的人口总量确定,B错误;当前老龄化率高的人口现状表明农村缺乏劳动力,使得农村土地闲置,会促进乡村土地流转,C正确;重庆的老龄化率较高,说明乡村对人口的吸力最弱,D错误。故选C。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名木古树的年轮里,记录着人文故事,也寄托着人们无尽的乡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改造中,结合古树进行微改造,较好的提升了村落的居住环境。下图为某村落古榕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村落可能位于( )
A. 青藏高原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南方地区
4. 依托古树进行村落微改造,古树所在点最适宜改造为( )
A. 用材林区 B. 耕作区 C. 居住区 D. 休憩区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榕树属于亚热带植物,属于常绿阔叶林中的一种,分布于南方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D。
【4题详解】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用材林区、耕作区、居住区都会破坏古树,在古树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可将林下空间辟成居民活动场所,丰富、拓展居民活动空间,D正确,排除ABC。故选D。
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上片区主要为居住区,居民多从事农业活动;下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联系松散的非农业活动,下图为该集镇示意图及下片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与商业网点相关性最高的是( )
A. 老国道 B. 新国道 C. 茶马古道 D. 高速公路
6. 提升汽修厂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措施是( )
A.扩大场地规模
B.搬入集镇中心
C.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
D.融合商业网点,增加服务的种类
7. 关于该集镇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集镇北部空间形态形成先于新国道
B. 该区域地势最低点为茶马古道
C. 该集镇对全乡经济发展的带动较弱
D. 该集镇就业岗位多
【答案】5. B 6. D 7. C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商业网点主要分布于下片区,与新国道关联性最高,与老国道、茶马古道和高速公路距离较远,关联性较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汽修厂主要位于下片区新国道附近,为增加其经济效益,可以与商业网点融合,增加服务种类,提高收益,D正确;位于新国道附近,服务车辆有限,扩大场地规模和加大宣传不一定增加收益,搬入集镇中心会导致成本升高,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其北部地区位于河漫滩弯曲地区,新国道穿梭其中带动其发展,其形成晚于新国道,A错误;该区域地势最低点位于河流两岸河漫滩地区,茶马古道位于下片区,地势不是最低点,B错误;该集镇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非农业活动联系松散,采砂、采石等活动附加值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C正确;该集镇外出务工人员占23%,就业机会有限,D错误。故选C。
韧性城市是指能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并保持其主要功能正常运行的城市。下图分别示意2011年、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空间格局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与2011年相比,灾害抵御能力提升最大的是( )
A. 庆阳市 B. 渭南市 C. 宝鸡市 D. 运城市
9. 提升城市韧性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合理规划城市②人口迁出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加速城市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庆阳市灾害抵御能力没有变化,渭南市由低韧性提升至中等韧性,宝鸡市由低韧性提升至较高韧性,运城市由中等韧性降低至低韧性,综上所述,与2011年相比,灾害抵御能力提升最大的是宝鸡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韧性城市是指能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并保持其主要功能正常运行的城市。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降低城市发展的风险,治理环境污染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治污降霾、减少污染,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①③正确;人口迁出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②错误;加速城市化容易出现一系列城镇化问题,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现代大都市的“标配”,以地铁、轻轨和市域铁路为主的轨道交通成为人们重要通勤方式。下图为我国某都市圈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布局与城市空间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注:黑点表示站点)
10. 结合材料,推测日客流量最大的运输类型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
11. 丙类运输方式站点分布距离较远,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客流 B. 减少建设用地 C. 方便换乘 D. 提升运输速率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甲交通运输方式站点数量较多,却位于中心城区,人流量较大,因此客流量较大,A正确;乙和丙站点数量较少,客流量较少,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交通位于城市中心且站点较多,为地铁;乙主要服务于城市近郊地区,近距离运输,为轻轨;丙主要连接城市和远郊和城镇地区,为市域铁路。丙运输方式站点分布距离较远,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运输速率,加强区域交流,D正确;站点少并不会增加客流,不方便换乘,AC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建设用地,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故选D。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下图为我国部分海域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与长江口相比,珠江口的等值线较密集,影响其主要因素是( )
A. 台风天气 B. 光照 C. 水深 D. 营养盐类
【答案】12. C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③海洋初级生产力最高,饵料丰富,而海洋初级生产力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C正确,ABD错。故选C。
【13题详解】
珠江口沿海等值线比长江口密集,说明珠江口海洋初级生产力变化大,珠江口海区比长江口海区大陆架狭窄,大陆架宽度差别比长江口大,海水深度变化大,直接导致此处光照、水温、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变化剧烈,间接导致 海域初级生产力变化大,等值线密集,C正确,排除BD,与台风天气无关,排除A。故选C。
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下图为某日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夜晚值较低的原因是( )
①盛行山风②盛行谷风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下列哪种天气可能测得的浓度最小( )
A. 高温晴天 B. 低温雨天 C. 高温阴天 D. 低温晴天
16. 某日大气汞含量日变幅增大,则当日大气受热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减弱 B. ②减弱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14. C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夜晚气温较低,蒸发较小,④正确;植被蒸腾作用影响较小,③错误;夜晚山顶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盛行山风,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难以到达山顶,大气汞含量较低,①正确,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蒸发量越大越有利于汞挥发,与高温晴天、高温阴天、低温晴天相比,低温雨天温度低且湿度大,蒸发量最小,可能测得的汞浓度最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①为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①②③减弱,白天气温会降低,大气汞含量最高值降低,日变幅减小,ABC错误;④是大气逆辐射,④减弱,夜晚气温会降低,大气汞含量最低值会变小,日变幅增大,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伦敦建设有多个卫星城和新城。早期卫星城人口3~6万,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道路呈环形放射状。建于1971年的MK新城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且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2020年其人口约27万。左图示意伦敦卫星城及MK新城区位;右图为早期卫星城①和MK新城②就业点规划布局模式。
(1)简析伦敦建设早期卫星城的主要目的。
(2)MK新城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MK新城就业点分散设置规划的合理性。
【答案】(1)疏解主城区人口;改善主城区环境。
(2)早期卫星城的产业以工业为主,规模过大会加剧环境污染;MK新城的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就业机会更多,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
(3)MK新城的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规模较小,布局灵活,呈分散式零散布局;就业点也随产业分布而呈零散分布状态。
【解析】本题以伦敦卫星城和新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和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且便于生产生活”和结合所学可知,新城或卫星城的建设,一般是为了分散和疏解城市职能,伦敦市郊的卫星城和新城可分散伦敦的人口和工业,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伦敦市区的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小问2详解】
卫星城与MK新城人口规模存在差异时,可从产业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MK新城以服务业为主,而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以工业为主的卫星城会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也会对应的出现地价上涨等问题,促使人口迁移;MK新城的产业以服务业为主,相对来说就业机会更多,且服务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吸引人口迁入,从而人口数量较大。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MK新城的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且相对于卫星城的较为集中的工业来说规模较小,因此适合灵活布局,因而呈分散式零散布局;产业呈现零散布局,使得就业点也随产业分布而呈零散分布状态。就业点集中分布模式会造成上下班通勤时间过长,上下班高峰期会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因此分散布局较为合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适宜生长温度为16~25℃,马铃薯生长期需水量较多,出苗期到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70%左右,否则会出现缺苗、生长缓慢、果实比较小等情况。马铃薯为喜光作物,在光照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加快根系、茎叶生长速度,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保障马铃薯产量,马铃薯根系发达,更加适合在土壤疏松的环境中生长。
材料二 临潭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接合部,属高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2825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mm。临潭县使用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能够保障其产量和质量。左图为马铃薯地膜覆盖实景图:右图为全国马铃薯优势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临潭县种植马铃薯有利的气候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能够保障其产量和质量的原因。
(3)地膜保障了产量和质量,但其难以自动降解,请对此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案】(1)海拔较高,夏季无高温;降水较少,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在夏季,满足生长期所需水分。
(2)提高地温,促进马铃薯生长;减少水分蒸发,抗旱保墒,保障产量;抑制杂草减轻病虫害,提高质量。
(3)减少地膜使用量;加强地膜回收管理和提高回收效率;积极开发可降解地膜和纸膜等传统地膜替代品。
【解析】本题以马铃薯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张的方向和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马铃薯适宜生长温度为16~25℃,临潭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属高山地带,平均海拔2825m,夏季无高温,温度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为喜光作物,临潭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mm,降水较少,光照充足;马铃薯生长期需水量较多,出苗期到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70%左右,临潭县降水集中在夏季,满足马铃薯生长期所需水分,有利于马铃薯生长。
【小问2详解】
临潭县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改善热量条件,促进正常成熟和提高产量具有显著的效果;临潭县降水较少,地膜覆盖可减少水分蒸发,起到抗旱保墒作用,促进马铃薯生长和结果,保证产量;地膜覆盖能抑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小问3详解】
措施可从减量、回收和替代的角度来分析。减量:即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减少地膜使用量;回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主要途径为加强地膜产品质量监控、加强地膜回收管理和提高回收效率;替代:积极开发可降解地膜和纸膜等传统地膜替代品,守护绿色耕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地处祖国南疆的防城港依靠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沿海沿边区位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广西沿海大工业布局的主要地区之一,从昔日的小渔村港口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石化、粮油食品、装备制造等千百亿元级现代化临港产业集群。
材料二 北部湾经济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核心,东临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北部湾经济区及防城港的位置示意图。
(1)分析防城港市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有利条件。
(2)说明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意义。
(3)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有色金属产业的积极影响。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政府政策扶持;交通便利;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2)共用基础设施,降低建设成本;加强区域联系,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获得规模效益。
(3)带动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扩大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解析】本题以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集聚的意义,区域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防城港市依靠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沿海沿边区位优势,发展产业,具有政府政策支持,同时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防城港地区拥有丰富的锰,铝土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靠近港口,海运便利,有利于产品运输。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区形成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石化等现代化临港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降低建设成本;相关产业集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促进信息互通,促进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促进产业发展。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北部湾经济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核心,东临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组成部分。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撑,促进该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与外部交流,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期末]安徽省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