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末]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86525/0-17242317849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期末]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86525/0-17242317849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期末]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86525/0-17242317849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期末]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期末]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计141178万人,比2010年“六普”数据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下表为与“六普”相比我国各省份“七普”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及位次变化(台湾除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
A. 西多东少 B. 东南多西北少 C. 总体均衡 D. 中部人口最少
2. 2020年我国人口过亿的省份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2010-2020年,我国人口外迁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西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东北地区 D. 东部地区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我国东部人口占比大,尤其是广东、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省份;而西部人口占比较少,因此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东南多西北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共计141178万人,人口过亿的省份人口占比应该大于7.08%,因此判断广东省、山东省人口过亿,共有2个省份人口过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据表可知,黑龙江人口占比位次变化为-5,吉林人口占比位次变化为-3,东北地区人口占比位次降低最明显,说明人口外迁最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其西北、西部和南部被山地呈半环形环绕,中东部为冲积平原。2020年已有4A级以上景区200多处。下图示意河南省4A级以上景区分别前往122个城镇的平均通行时间。(图中细线椭圆中的景区平均通行时间大多数在2.5小时以内,粗线椭圆中的景区平均通行时间大多数在3.5小时以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河南省平均通行时间最短的4A级以上景区多位于( )
A. 南阳、信阳 B. 三门峡、洛阳
C. 安阳、鹤壁 D. 郑州、许昌
5. 与中东部相比,河南省西部4A级以上景区平均通行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可达性差 B. 人口分布稀疏
C. 景点知名度低 D. 环境质量较差
6. 有助于缩短河南省西部4A级以上景区平均通行时间的举措是( )
A. 景区内增设游览车辆 B. 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C. 景区附近增建居民点 D. 加大山区交通建设
【答案】4. D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由图可知,细线椭圆内的景区平均通行时间短,距细线椭圆越远,景区的平均通行时间越长。南阳、信阳在距细线椭圆距离非常远,景区平均通行时间长,A错误;三门峡、洛阳的景区平均通行时间长,B错误;安阳、鹤壁距细线椭圆较远,景区平均通行时间长,C错误;郑州、许昌的景区在细线椭圆以内,平均通行时间短,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西部、中东部地区都远离细线椭圆,西部地区景区平均通行时间更长,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材料中说河南西部多山地,中东部为平原,山区的交通通达度更差一些,所以通行时间较长,A正确;景区平均通行时间是指的外地游客到达景区的用时,和当地人口分布无关,B错误;景区知名度、环境质量和通行时间无关,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平均通行时间是指景区和周边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和景区内部设施无关,和景区服务质量无关,A、B错误;景区附近增建居民点只会让景区附近居住人口增加,改变不了外地游客到达景区时间长的问题,C错误;加大山区交通建设,提高山区交通的通达性,可以缩短景区平均通行时间,D正确。故选D。
下图示意2018年非洲城市规模等级及其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非洲城市的主要特征是( )
A. 大中小城市呈均衡分布 B. 大洲南北两端最为密集
C. 沿海以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为主 D. 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占多数
8. 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尼罗河沿岸的城市呈带状分布,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 地形 C. 水源 D. 矿产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8年非洲城市中,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占多数,D正确,C错误;大中小城市分布不均衡,A错误;地中海沿岸、几内亚湾沿岸、东非高原较为密集,B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非洲北部地区沙漠面积广大,受此影响,城市多分布在水源丰富的地中海沿岸及河流沿岸地区,呈带状,C正确;与地形、矿产的关系不大,与气候的直接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医院分布情况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保障。拉萨市医院和人口总体上均呈现向中心城区聚集态势,主要集中在城关区(市政府驻地)。下图示意拉萨市主要医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拉萨市医院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分布②经济水平③环境质量④地租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 与城关区相比,当雄县相同级别的医院( )
A. 服务范围大 B. 交通可达性强
C. 服务水平高 D. 服务职能多
11. 近年来,拉萨市新建医院呈现郊区化,主要原因有( )
①市区医院饱和②市区环境质量差③郊区地价低廉④郊区老年人口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9. A 10. A 11. C
【解析】
【9题详解】
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决定了一个地区医疗需求的强度,经济是医院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就越能得到保障。由图文信息可知,拉萨市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多且密度较大、经济发达的城关区,①②正确;与当地的环境质量和地租水平关系不大,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与城关区相比,当雄县面积广大,相同级别的医院服务范围更大,A正确。交通可达性较弱,B错误;服务水平较低,C错误;服务职能较少,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随着医疗需求的增加,医院急需扩展空间,市区医院饱和且地价较高,①③正确;与郊区的老年人口分布和市区的环境质量关系不大,②④错误。因此新建医院郊区化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目前岛上供电主要依靠3家企业的自备燃气机组供电,2018年岛上供电缺口达9兆瓦。北部湾海域距海平面10米高度的平均风速为4.7~7.0米/秒,各月平均风速差异不大,水深仅为10~80米。北海市规划涠洲岛西南侧建设海洋风电场。下图示意北部湾及涠洲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涠洲岛海洋风电场选址的优势条件是( )
①风力相对稳定②风向比较单一③海阔水浅④台风多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 涠洲岛海洋风电场离岸距离不少于10千米,其主要目的是( )
A. 阻滞台风 B. 保护近岸生态 C. 削减风浪 D. 减小风力阻挡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涠洲岛周围海域广阔、水深较浅、地质条件稳定、风速较大且稳定,适宜开发海洋风电,①③正确;但该海域为季风气候区,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盛行西南风,风向季节差异明显,②错误;台风易对风电设施造成危害,不属于优势条件,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建设海洋发电场会对近岸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例如视觉、噪音的影响,涠洲岛海洋风电场离岸距离不少于10千米,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近岸生态,B正确。此举不会阻滞台风,A错误;不会起到削减风浪的作用,C错误;不能减小风阻,D错误。故选B。
2012年起,安徽、浙江两省约定,当新安江在两省交界处的水质优于约定值时,下游的浙江要给安徽一定的生态保护补偿,否则相反。从“捕鱼人”到“护鱼人”,从山上的“砍树人”到万顷山林的护林员、生态产业的参与者,新安江畔,许多人的生活轨迹发生转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2012年前,威胁到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处新安江水质的主要人类活动有( )
①坡地开垦②矿山开采③水产养殖④火力发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安徽对浙江进行生态保护补偿的方式最可能是( )
A. 对口帮扶 B. 产业转移 C. 人才培训 D. 资金补偿
16. 安徽、浙江两省关于新安江水质的约定,有利于( )
A. 实现两省均衡发展 B. 促进安徽产业升级
C. 加强两省产业竞争 D. 降低安徽环保支出
【答案】14. A 15. D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2012年起,新安江畔的“捕鱼人”和“砍树人”转变了角色,说明此前威胁新安江水质的主要是水产养殖和坡地开垦,①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该区域此前进行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开采,火力发电对水质的影响较小,②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
【15题详解】
安徽位于浙江上游,约定的内容是如果水质比约定值差,则安徽应给下游的浙江以补偿,但是浙江的经济更发达,产业体系更完善,不需要安徽的对口帮扶、产业转移和人才培训等方式的补偿,最可能的方式是资金补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两省关于新安江水质的约定,需要安徽省在环保上增大支出,有利于促进安徽省产业向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升级,B正确,D错误;约定水质,可以促进环境改善,并非均衡发展,A错误;两省约定水质会促进区域合作,并非产业竞争,C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52分。
17.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酒仙桥电子工业区位于北京城区东北郊,是我国“一五”期间在友好国家援助下重点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电子工业基地,以生产电子管、电子元器件为主,拥有专用铁路线。此后,众多以“7”字打头的电子企业在酒仙桥电子工业区集聚。20世纪90年代,电子企业开始重视彩电这种消费品生产,并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酒仙桥的国营电子产业逐渐衰落。
(1)分析“一五”时期,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形成的优势条件。
(2)说明众多电子企业集聚酒仙桥电子工业区的益处。
(3)简述20世纪90年代酒仙桥电子工业基地衰落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地处城郊,地价低;拥有专用铁路线,运输便利;国外援助和国内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大;位于北京城区附近,人才众多,科技发达,市场广阔;地处城区东北郊,环境清洁。
(2)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集成创新;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获得规模效益。
(3)电子产品消费需求变化大;市场体制不完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企业市场应变能力不足;国内外电子工业竞争激烈。
【解析】本大题以酒仙桥电子工业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本题涉及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地区发展水平、政策等。根据材料分析酒仙桥的工业区位因素。“酒仙桥电子工业区位于北京城区东北郊”,位于北京城区附近,人才众多,科技发达,市场广阔,地处城郊,地价低,环境污染小;“是我国‘一五’期间在友好国家援助下重点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电子工业基地”,国外援助和国内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大;“拥有专用铁路线”,运输便利。
【小问2详解】
问题涉及工业集聚的意义,答题思路: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减少原材料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转运距离,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结合酒仙桥电子工业区的情况,分析得出电子企业集聚的好处:与汽车相关的产业聚集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与技术协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产业集聚,共享土地、水电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投资,可降低生产成本;众多电子产品的相关企业集聚,降低了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有利于提高聚酒仙桥电子工业区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电子企业开始重视彩电这种消费品生产,并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酒仙桥的国营电子产业逐渐衰落“,酒仙桥电子工业园的企业生产的电子管是传统电视的元件,但20世纪90年代电视更新换代成彩电,电子产品消费需求变化大;其他电子企业已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但酒仙桥内的企业对市场应变能力不足,且企业多为国营企业,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对设备更新换代;国内外电子工业竞争激烈,由于工业基地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处于劣势,竞争不过,企业由此衰落下去。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50—2020年城区变化图,各功能区布局基本合理。
(1)说明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
(2)简述1950年和2020年图中铁路线对该城区发展的不同影响。
(3)分析环城高速布局在城市外缘的原因。
【答案】(1)受河流及历史因素的影响,早期城区沿河分布,规模小,城区形态呈方形;随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沿公路、铁路线延伸,形态呈不规则多边形。
(2)1950年,铁路位于城区边缘,吸引了大量人流和物流的集聚,促进城市不断沿铁路扩张,加快了城镇化进程。2020年,随着城市面积扩大,铁路线穿越市区,带来噪声和大气污染,影响居住环境质量;铁路线穿越市区导致市区被割裂,严重阻碍交通出行。
(3)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城区外缘土地廉价,绕开城区可以减少拆迁和建设成本;连接对外交通,减少过境车辆对城区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城市空间形态、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图中1950年以前的城区到2020年扩建的城区的变化来看,早期城区主要是沿河分布,其面积相对较小,城区形态呈方块状,早期受河流和历史因素影响相对较大。伴随着公路、铁路的修建,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可以看到城区的面积逐渐扩大,沿交通线向外逐渐延伸,其现在的城区呈现出多边形不规则的形态。
【小问2详解】
从1950年城区的位置来看,当时铁路位于城市的东侧,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区,铁路的修建会促进人流和物流在此发生集聚,使得城市边缘地区不断地沿铁路线扩张,促进了城镇化进程。至2020年时城市面积已扩展到相对较大的外源地区,铁路线此时穿过城区,位于城中,铁路线的穿过不仅阻碍了城区的联系,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噪音和大气污染,影响着人们的人居环境,同时铁路线穿越市区也造成城区被隔离,阻碍城区之间的联系和交通的出行。
【小问3详解】
环城高速布局在城市外缘的原因可从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节省占地成本、缓解交通和环境压力等方面回答。环城高速建在城市外源,其土地价格更加低廉,绕开城区也可以大大减少高速公路修建带来的土地拆迁问题以及建设成本问题。高速建在城市外源也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预留了空间,为城市未来拓展留存了一定的面积,且环城高速建在外围便于与城市周边原有的高速线路的连接。且高速不经过城市内部,使得原本连接的高速线可以绕过城区,减少过境车辆对城区的交通压力和带来的环境污染。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省涉县王金庄地处太行山区,基岩大部分为石灰岩,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数百年间,当地人创造出了独特的石堰梯田,主要种植谷子(生长期至少三次中耕除草)。形成了“石头、梯田、作物、毛驴、村民”五位一体的旱作生态系统。近年来,当地谷子种植面积缩小,花椒、连翘等种植面积扩大。下图示意涉县地理位置及石堰梯田景观。
(1)除减轻水土流失外,简述该区域梯田以石为堰的原因。
(2)指出毛驴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3)分析近年来王金庄谷子种植面积缩小的原因。
【答案】(1)石灰岩山区,造堰石材丰富;岩石质地坚硬,耐侵蚀;山高坡陡,土层薄。
(2)为梯田农业生产提供畜力;为农业生产提供运输工具;驴粪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3)谷子种植采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劳动强度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劳动力严重短缺;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植谷子的经济效益偏低。
【解析】本题以河北省的石堰梯田图文资料为背景,涉及梯田的选材原因、毛驴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谷子种植规模减少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该区域梯田以石为堰的原因可从岩石数量、特点及土层状况分析。石灰岩山区,原材料丰富,造堰石材丰富;岩石质地较为坚硬,不易侵蚀,抗蚀性好;当地山高坡陡,土层薄,难以堆土成堰。
【小问2详解】
毛驴主要在畜力、运输、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对农业生产有重要作用。地形崎岖,地块狭小,机械化水平低,毛驴为梯田农业生产提供畜力;太行山区,交通不便,毛驴为农业生产提供运输工具;驴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料,驴粪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小问3详解】
近年来王金庄谷子种植面积缩小的原因可从谷子的种植特点、劳动力短缺、经济效益低等原因进行分析。谷子种植采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劳动强度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人口外迁,劳动力严重短缺,耕种的人较少;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植谷子的经济效益偏低,影响农民收益。地区
省份
人口占比(%)
人口占比位次变化
地区
省份
人口占比(%)
人口占比位次变化
地区
省份
人口占比(%)
人口占比位次变化
西部地区
四川
5.93
-1
中部地区
河南
7.04
0
东部地区
广东
8.93
0
广西
3.55
0
湖南
4.71
0
山东
7.19
0
云南
3.34
0
安徽
4.32
-1
江苏
6.00
1
陕西
2.80
0
湖北
4.09
-1
河北
5.28
0
贵州
2.73
2
江西
3.20
0
浙江
4.57
2
重庆
2.27
1
山西
2.47
0
福建
2.94
2
新疆
1.83
4
东北地区
辽宁
3.02
0
上海
1.76
1
甘肃
1.77
0
黑龙江
2.26
-5
北京
1.55
0
内蒙古
1.70
-2
吉林
1.71
-3
天津
0.98
0
宁夏
0.51
0
特别
行政区
香港
0.53
0
海南
0.71
0
青海
0.42
0
澳门
0.05
0
西藏
0.26
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影响拉伊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拉伊铁路的开通, 青藏高原冻土区草毡层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