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地形 同步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地形 同步教案第1页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地形 同步教案第2页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地形 同步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粤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对中国地形的特征和分布的了解,并能初步分析地形。
    2.通过我国主要山脉的学习,能够总结这些山脉的特点。
    3.通过对地形和地势的学习,总结它们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读图分析我国地形的特点以及地形包括的类型。
    2.理解我国地形和地势对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美丽的雪宝顶雪山,景色优美的帕米尔高原,是什么原因使得各地呈现不同的风景?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地形,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雪宝顶雪山) (帕米尔高原)
    讲授新课
    1.中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征:
    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
    丘陵30%;山地33%;高原26%;盆地10%;平原12%。
    主要山脉
    ①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天山--阴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
    北列:阿尔泰山 中列:祁连山 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
    北列:贺兰山 中列:六盘山 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势高,面积大,高原面起伏和缓。
    ②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地面广阔坦荡,视野开阔,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③黄土高原包括山西全省和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的一部分,高原上覆盖的黄土分布广,厚度大。
    ④云贵高原包括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地势崎岖不平,小盆地多,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境内,天山以南,面积最大,内部较平坦,沙漠广布。
    ②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天山以北,内部平坦,有沙漠分布。
    ③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境内,平均海拔约3000米,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
    ④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仅成都较平坦。
    (三大平原)
    ①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位于大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只有长春附近地势稍高。
    ②华北平原包括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两部分,西起太行山,东到海滨,北依燕山,南抵淮河附近,跨冀、鲁、豫等省和京、津两市。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北接华北平原,跨鄂、湘、赣、皖、苏、浙六省和上海市。
    (三大丘陵)
    ①山东丘陵位于黄河以南,大运河以东的山东半岛上,面积约占半岛面积的70%,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的断块低山丘陵,突兀在丘陵之上的少数山峰,虽海拔高度不大,但气势雄伟。
    ②辽东丘陵位于辽宁省的东南部,西临渤海,东靠黄海,南面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遥相望,北部宽约150公里,南端宽不过10公里,辽东丘陵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③东南丘陵是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的丘陵的统称,处于亚热带,降水充沛,热量丰富,是我国林、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地区。
    (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
    2.中国地势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3.地势和地形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①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可以在山区发展旅游业、林业(种果树)、采矿业、畜牧业,发展药材种植,开发小水电等。
    南方地区(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地势东西差异较大。气候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光照强烈,热量充足,降水较多,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而地形是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纵横交错,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人均耕地少。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地区;
    (2)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3)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五、板书设计
    1.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2.中国的地形分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4.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地形对 经济和生活有重要影响。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了解雪山和高原形成的原因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地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的能力。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