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4)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教案
展开2.2.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问题展示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
2.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两个有理数可以相乘,那么三个或多个有理数可以相乘吗?若可以,如何计算?
导入二: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学会了两个数相乘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方法.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多个有理数相乘法则
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4)×(-5),
(-2)×(-3)×(-4)×(-5).
师生活动
通过观察以上题目,归纳总结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课件展示下列问题)
探究点二: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的关系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先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2.总结:(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教师用课件展示下列内容)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新知应用
例1 你能一下子就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是什么?
7.8×(-8.1)×0×(-19.6).
答案:0
师生小结: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例2 (教材第31页例3)计算:
(1)(-3)×× × ;
(2)(-5)×6× ×.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师生活动
让学生带着问题解答教材例题.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当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答案.
教师: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学生: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如果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则积的符号是负的,如果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则积的符号是正的;积的绝对值就是各因数绝对值的积.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1.C 2.C 3.B 4.-1或1 5.C
6.(1)-4 (2)-1 (3)
7.解:原式=××…×=.
(见导学案“课后提升”)
参考答案
解:(1)-×=-+.
(2)原式=-1++ ++ ++…+ +=-1+=-.
课堂小结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板书设计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等于0.
教学反思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085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3课时教案设计</a>,共4页。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085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a href="/sx/tb_c405085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