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01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02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2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1有理数的加法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使学生逐渐养成,“算必讲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直尺、加法运算律结构图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某县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植树造林,其中2020年完成786亩,2021年完成957亩,2022年完成1214亩,2023年完成1543亩.
    该县从2020年到202023年一共完成植树造林多少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课件2)
    (二)探索新知
    1.师生互动,探究加法运算律
    教师问1:小学时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
    学生回答: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师问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或举例子来说明一下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吗?
    学生回答:a+b=b+a,a+b+c=a+(b+c)
    提出问题: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中适用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探讨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
    (1)有理数加法交换律的学习.
    教师问3:我们如何知道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课件4)
    填一填:(1)3+(-5)=______;
    -5+3=___________.
    (2)13+(-9)=_______;
    -9+13=___________.
    学生回答:(1)-2,-2;(2)4,4
    教师问4:比较以上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结果都相等.
    教师问5:如果把上边的数字换为字母,就是改为a+b和b+a呢?结果相等吗?
    学生回答:结果仍然相等.
    教师问6:我们如何用语言来叙述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呢?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问7 :你能把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a+b=b+a.
    总结点拨:
    〔1〕式子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如:既可成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分数;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表示负数或0)。
    (2)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2)有理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
    教师问8:(出示课件5):填一填:
    (1)3+(-5)+(-7)=__________;
    3+[(-5)+(-7)]=____________.
    (2)[8+(-4)]+(-6)=______________;
    8+[(-4)+(-6)]=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1)-9,-9;(2)-2,-2.
    教师:9:通过计算,你发现(1)、(2)的结果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每小题中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教师问10:请用精炼的语言把你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
    学生回答: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教师问11:你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
    学生回答:a+b+c=a+(b+c)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
    1.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教师问12:如果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时,还能使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吗?并举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用,例如:24+(-33)+76+(-67)=(24+76)+[(-33)+(-67)]
    例1计算:(出示课件7)
    16+(-25)十24+(-35);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原式=16+24+ (-25)十(-35)(此时教师问:依据是什么?)
    =(16+24)+[(-25)+(-35)〕(依据是什么?)
    =40+(一60)
    =20
    总结点拨: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从而计算简化,这样做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例2:计算:(出示课件8)
    (1)(-2.48)+(+4.33)+(-7.52)+(-4.33).
    (2)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原式=[(–2.48)+(–7.52)]+[(+4.33)+(–4.33)] (依据是什么?)
    =(–10)+0
    = –10
    (2)原式=(依据是什么?)
    教师问13:回顾以上例题的解答,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答案有其意即可.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9)
    1. 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 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
    3. 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4. 有小数相加时,把整数部分、纯小数部分分别结合相加.
    5. 含有带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如下,
    化简:将带分数化简成整数和分数两个部分;
    相加:先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并保留原带分数的符号,再把两部分的结果相加.
    例3: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图所示,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出示课件12)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13)
    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的总重量,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
    905.4 –90×10=5.4
    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
    (出示课件14):
    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 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为+1,+1,+1.5,–1,+1.2,+1.3,–1.3,–1.2,+1.8,+1.1.
    1+1+1.5+(–1)+1.2+1.3+(–1.3)+(–1.2)+1.8+1.1
    =[1+(–1)]+[1.2+(–1.2)]+[1.3+(–1.3)]+(1+1.5+1.8+1.1)
    =5.4
    90×10+5.4=905.4
    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7-21)
    1. 温度由–4 ℃上升7 ℃是( )
    A. 3 ℃ B. –3 ℃
    C. 11 ℃ D. –11 ℃
    2. 计算-(-1)+|-1|,结果为( )
    A. -2 B. 2 C. 0 D. -1
    3. 计算:
    (1) 23+(–17)+6+(–22) (2)(–2)+3+1+(–3)+2+(–4)
    4. 计算:
    (1) (2)
    5. 上周五股民新民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则在星期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多少?
    6. 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 –4, 2.5, 3, –0.5, 1.5, 3, –1, 0, –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1.A
    2.B
    3. 解:(1) 原式= (23+6)+[(–17)+(–22)]
    = 29–39
    = –10
    (2)原式= (3+1+2)+[(–2)+(–3)+(–4)]
    = 6–9
    = –3
    4. 解:(1)原式 =


    (2)原式=

    = –2
    5. 解:根据题意得
    35+(+4)+(+4.5)+(–1)+(–2.5)+(–6)=34(元)
    答:每股的价格是34元.
    6. 解:根据题意得
    2+(–4)+2.5+3+(–0.5)+1.5+3+(–1)+0+(–2.5)
    =(2+3+3)+(–4)+[2.5+(–2.5)]+[(–0.5)+(–1)+1.5]
    =8+(–4)
    =4
    答:所以这10筐苹果总重量为:30×10+4=304(千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1.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1.3.2)21页到22页的相关内容。
    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七、课后作业
    1、教材20页练习1,2
    2、某自行车厂本周计划每日生产400辆自行车,由于人数和操作原因,每日实际生产量分别为405辆,393辆,397辆,410辆,391辆,385辆,405辆.
    用正负数表示每日实际生产量与计划量的增减情况;
    该车厂本周实际共生产多少辆自行车?平均每日实际生产多少辆?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开始时就先复习小学时学的加法运算律,然后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且具有探索意义的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验证.尤其是鼓励学生多举一些数来验证,其意义首先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片面认识,以为从几个例子就可以得出普遍结论;其次也让学生了解结论的重要性.(在小学、中学阶段,对运算律都不介绍证明方法,只结合具体例子做些脸证).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时也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教师适时引导.
    3.重视数感的培养.学生数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能力的生长点,数感也是如此,例2中在计算之前让学生估算之意就在于此.
    4.有理数的运算,既要注意减少一些繁、难的练习题,又要注意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需要一定量的练习.更要强调的是算理,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计算的依据.
    5.例1解题后的反思,例3多样化解法的比较,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星期





    每股涨跌
    +4
    +4.5
    –1
    –2.5
    –6
    相关教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085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085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085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