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试范围:必修二必修三第一章;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高一集备组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B. 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
C.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D.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库仑用实验测得的
2. 一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
A. 能到达正对岸
B. 渡河的时间不可能少于50s
C. 船头垂直河岸航行,它位移大小为150m
D.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等于150m
3. 2024年2月3日7时37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以“一箭十一星”的方式发射“吉利星座02组”卫星,随后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吉利星座02组”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
B.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角速度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小
C.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D.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周期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周期大
4. 人们用滑道从高处向低处运送货物,如图所示,可看作质点的货物从四分之一圆弧滑道顶端P点由静止释放,沿滑道运动到圆弧末端Q点时速度大小为。已知货物质量,滑道半径,且过Q点的切线水平,重力加速度g取。关于货物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做的功为600JB. 经过Q点时货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80N
C. 经过Q点时货物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D. 货物克服阻力做的功为80J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 如图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该电场线上有a、b两点,用、分别表示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则( )
A. 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B. 因为电场线是直线,所以
C. 因为电场线由a指向b,所以
D. 不知道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的大小不能确定
6. 在图中, 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 C 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 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 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 接触面上没有相对滑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C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于卫星B的线速度
B. 卫星B的角速度大于卫星C的角速度
C.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大于卫星C的周期
D.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
8. 水平光滑直轨道ab与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相切,一小球以初速度v0沿直轨道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小球进入圆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c点,然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直轨道上的d点,则( )
A. 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为
B. R越大,小球经过b点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变大
C. 小球在直轨道上的落点d与b点距离为2R
D. 小球从c点落到d点需要时间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9. 某石块做平抛运动的一部分轨迹如图所示,在该石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石块的速度___________,石块的加速度___________,石块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___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 质量为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1s后,重力势能减少________J,在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g取)
11.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1:4,那么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之比F1:F2=__________;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1:ω2=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2. 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球在挡板A、B、C处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2∶1。
(1)在这个实验中,利用了___________(填“理想实验法”或“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2)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应选择两个质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C与___________(填“挡板A”或“挡板B”)处,同时选择半径相同的两个变速塔轮。
13.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重力加速度g取。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其对应的字母为______。
A. 电火花计时器(包括纸带)B. 重锤
C. 天平D. 秒表(或停表)
(2)若重锤的质量为1.00kg,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_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对应速度v,然后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如图像丙所示。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像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______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A 19.6B. 9.80C. 4.90
五、解答题
14. 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若其绕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火星的半径为R,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火星的质量M;
(2)环绕器的运行周期T。
15. 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甩动手腕,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部分圆周运动(圆周摆动)。当小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轻绳突然断裂,小球飞行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O点距地面的高度为d,O点与小球之间的绳长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轻绳断裂时小球速度大小和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轻绳刚要断裂时轻绳所受的拉力大小F。
16.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斜面轨道AB的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0m,现有一个质量为m=0.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D点的正上方E点处自由下落,物体恰好到达斜面顶端A处。已知DE距离h=1.0m,物体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取sin37=0.6,cs37=0.8,g=10m/s2。求:
(1)物体第一次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2)斜面AB的长度L;
(3)若μ可变,求μ取不同值时,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路程x。
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
期末物理考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二必修三第一章;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高一集备组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B. 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
C.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D.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库仑用实验测得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产生电荷,故A错误;
B.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故B正确;
C.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不是指质子或者是电子,故C错误;
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故D错误;
故选:B。
2. 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
A. 能到达正对岸
B. 渡河的时间不可能少于50s
C. 船头垂直河岸航行,它的位移大小为150m
D.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等于150m
【答案】B
【解析】
【详解】AD.由于船速小于水速,小船不能到达正对岸,最短位移大于150m,AD错误;
B.当船头指向正对岸时,过河时间最短,且最短时间
B正确;
C.当船头指向正对岸,这时沿水流方向移动的位移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C错误。
故选B。
3. 2024年2月3日7时37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以“一箭十一星”的方式发射“吉利星座02组”卫星,随后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吉利星座02组”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
B.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角速度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小
C.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D.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周期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周期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
可知
“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均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大,“吉利星座02组”卫星的周期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小,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人们用滑道从高处向低处运送货物,如图所示,可看作质点的货物从四分之一圆弧滑道顶端P点由静止释放,沿滑道运动到圆弧末端Q点时速度大小为。已知货物质量,滑道半径,且过Q点的切线水平,重力加速度g取。关于货物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做的功为600JB. 经过Q点时货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80N
C. 经过Q点时货物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D. 货物克服阻力做的功为80J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重力做的功为
选项A错误;
B.经过Q点时货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选项B错误;
C.经过Q点时货物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选项C正确;
D.货物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选项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 如图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该电场线上有a、b两点,用、分别表示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则( )
A. 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
B. 因为电场线是直线,所以
C. 因为电场线由a指向b,所以
D. 不知道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的大小不能确定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电场线的切线表示场强方向,所以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场线的疏密有关,不知道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的大小不能确定,故选AD。
6. 在图中, 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 C 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 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 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 接触面上没有相对滑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B.在不打滑传动装置中,边缘上的线速度相等,即
又因为
所以
A错误,B正确;
C.同轴的圆周上其角速度相等,根据
可知
C正确;
D.根据
可知
D正确。
故选BCD。
7. 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C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于卫星B的线速度
B. 卫星B的角速度大于卫星C的角速度
C.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大于卫星C的周期
D.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BD
【解析】
【详解】同步卫星C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等,则有
,
根据
,
可得
,
卫星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可得
,
由于卫星B的轨道半径小于卫星C的轨道半径,则有
,
故选BD。
8. 水平光滑直轨道ab与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相切,一小球以初速度v0沿直轨道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小球进入圆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c点,然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直轨道上的d点,则( )
A. 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为
B. R越大,小球经过b点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变大
C. 小球在直轨道上的落点d与b点距离为2R
D. 小球从c点落到d点需要时间为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小球进入圆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c点,重力提供向心力,则
解得
故A正确;
B.设小球在b点受到轨道的支持力为,对小球在b点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有小球经过b点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可见R越大,小球经过b点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变小。故B错误;
CD.小球从c点到d点做平抛运动,则
解得
故C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9. 某石块做平抛运动的一部分轨迹如图所示,在该石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石块的速度___________,石块的加速度___________,石块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___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增大 ②. 不变 ③. 减小
【解析】
【详解】[1][2]石块做平抛运动,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即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所以石块的加速度不变,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结合题图可知,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锐角,所以石块做匀加速曲线运动,即从A点到B点的速度增大。
[3]由于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大小逐渐增加,设石块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有
所以其夹角在逐渐减小。
10. 质量为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1s后,重力势能减少________J,在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g取)
【答案】 ①. 25 ②. 守恒
【解析】
【详解】[1]下落1s后高度的变化量为
所以重力势能减少了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其机械能守恒。
11.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1:4,那么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之比F1:F2=__________;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1:ω2=__________。
【答案】 ①. 8:1 ②. 8:1
【解析】
【分析】
【详解】①人造地球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所以
②人造地球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所以
四、实验题
12. 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球在挡板A、B、C处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2∶1。
(1)在这个实验中,利用了___________(填“理想实验法”或“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2)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应选择两个质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C与___________(填“挡板A”或“挡板B”)处,同时选择半径相同的两个变速塔轮。
【答案】(1)控制变量法
(2) ① 相同 ②. 挡板B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小问2详解】
[1][2]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小球质量、圆周运动角速度相同,只改变圆周运动半径,故应选择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C与挡板B处。
13.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重力加速度g取。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其对应的字母为______。
A. 电火花计时器(包括纸带)B. 重锤
C. 天平D. 秒表(或停表)
(2)若重锤的质量为1.00kg,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_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对应速度v,然后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如图像丙所示。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像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______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A. 19.6B. 9.80C. 4.90
【答案】(1)AB (2) ①. 1.85 ②. 1.68 (3)A
【解析】
【小问1详解】
AB.需要使用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打出纸带计算速度,需要使用重锤拖动纸带。故AB正确;
C.实验要验证
因重锤质量被约去,可以直接验证重锤质量可以不用测量,天平不是必须的器材。故C错误;
D.打点计时器就计时仪器,不需要秒表(或停表)。故D错误。
故选AB。
【小问2详解】
[1]重锤从开始下落到打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
[2]打B点时速度
计数点间时间间隔
从重锤下落到打B点时增加的动能
联立,解得
【小问3详解】
由
整理可得
则的斜率为
故选A。
五、解答题
14. 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若其绕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火星的半径为R,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火星质量M;
(2)环绕器的运行周期T。
【答案】(1);(2)
【解析】
【详解】(1)在火星表面,有
解得
(2)环绕器运行时,有
解得
15. 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甩动手腕,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部分圆周运动(圆周摆动)。当小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轻绳突然断裂,小球飞行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O点距地面的高度为d,O点与小球之间的绳长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轻绳断裂时小球的速度大小和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轻绳刚要断裂时轻绳所受的拉力大小F。
【答案】(1),;(2)
【解析】
【详解】(1)设轻绳断裂后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解得
又
解得
小球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
经分析可知
解得
(2)由题意可知,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设当轻绳断裂时,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有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
解得
16.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斜面轨道AB的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0m,现有一个质量为m=0.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D点的正上方E点处自由下落,物体恰好到达斜面顶端A处。已知DE距离h=1.0m,物体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取sin37=0.6,cs37=0.8,g=10m/s2。求:
(1)物体第一次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2)斜面AB的长度L;
(3)若μ可变,求μ取不同值时,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路程x。
【答案】(1),10N;(2)1.8m;(3)见解析
【解析】
【详解】(1)设物体到达C点速度为v,从E到C,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得
在C点,有
代入数据得
(2)从C到A,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得
(3)设摩擦因数为μ1时物块刚好能静止在斜面上,则有
解得
①若,物块将滑出斜面,则物块的路程为
②若,物块在斜面上多次往返,最后在B点速度为零,则有
解得
③,则物块将停在斜面上,则有
解得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考生请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docx、2023-2024学年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