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道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前四周期元素W、X、Y、Z、M和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同周期,W和Z、Y和M分别位于同一主族。W和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X和Y形成的化合物可引发光化学烟雾,N为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M>Z>X>Y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W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质地坚硬,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做半导体材料
D.常温下,N与X、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均不能反应
2.从废弃的声光器件(,含、、杂质)中提取粗碲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性质与相似,氧化沉碲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B.滤液1和滤液2混合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C.“氧化沉碲”中离子方程式为
D.“溶解还原”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O和NO2所含氮原子数均为
B.100g98%的浓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
C.一定条件下,5.6gFe与足量S反应,转移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SO3的混合物中所含硫原子数为
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X元素形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半径:Z>Y>X>W
B.上述四种元素中Y一定是金属元素
C.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能反应
D.X、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5.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WZ
C.化合物XZW具有强氧化性,可做消毒剂。
D.Y的氧化物均能与Z的氢化物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
6.二氯化二硫可作硫化剂,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通过硫与少量氯气在反应制得少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常温下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沸点为,在空气中剧烈水解而“发烟”。
A.溶液1,2分别为浓硫酸和饱和食盐水
B.实验过程中,为了提高氯气的利用率,应先点燃d处的酒精灯,再点燃a处
C.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f处的装置可以是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8“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
A.CO2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则SO2通入溶液中也无沉淀生成
B.硝酸有挥发性,不稳定,盐酸也有挥发性,不稳定
C.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个玻璃棒靠近有白烟产生,分别蘸有浓硫酸和浓氨水的两个玻璃棒靠近也有白烟产生
D.CO2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也是酸性氧化物,也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9.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其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子从Cu经溶液流向Ag2O/Ag电极
C.电池工作时,OH-向Cu电极移动
D.电池工作时,OH-浓度增大
10.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lO2的同时生成2nm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lO2的同时生成2nml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密闭恒容条件下,气体密度不变
⑥密闭恒容条件下,混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A.①③④⑤B.②③C.①④⑥D.①②④⑥
11.有机物M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2.有机物M与N反应会生成一种重要的有机物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与某种芳香烃互为同分异构体B.M、N、P均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M、N、P均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D.M分子中最多有4个碳原子共线
13.利用化学方法可制备许多物质,下列转化常用于现代工业上制备相应产物(“→”指向的物质)的是( )
A.Na→NaOH B.Al→Al2O3
C.HCl→Cl2 D.NaCl→NaHCO3
14.粗盐除含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⑤的操作分别是溶解、过滤
B.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a为足量Na2CO3溶液
C.步骤⑥中加入试剂c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Na2CO3和NaOH
D.步骤①、⑤、⑦中都用到玻璃棒,作用分别为搅拌、引流、搅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8分。
15.(10分)天然脑砂含少量,《唐本草》记载脑砂入药可以散瘀消肿。某学习小组设计下列步骤制取,并进行天然脑砂含量的测定。请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Ⅰ:用氨气与适量氯气反应制取。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 ;若用浓盐酸与反应制取氯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C的作用是 。
(3)氨气与适量氯气混合反应可生成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利用E装置模拟该反应,氨气应从 (填“f”或“g”)通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Ⅱ:天然脑砂中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已知:。
(4)为完成含量的测定,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加热前,称量H装置的总质量;当观察到G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加热,冷却, 。
(5)如果不用J装置,测出的含量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6.(10分)某小组同学为了获取在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证据,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I.向瓶中加入饱和溶液,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
II.打开磁力搅拌器,立即加入溶液;
III.采集瓶内空气中含量和溶液中含量(DO)的数据。
实验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
实验数据:
【解释与结论】
(1)盛放的仪器为 。
(2)搅拌的目的是 。
(3)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4)红褐色沉淀是 。
(5)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在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 。
(6)结合上述实验,提出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回答一项即可)。
(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在使用前需检查气密性
B.实验时打开旋塞的顺序依次为
C.试剂X可选用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隔绝空气
D.甲选用装置中除水外的药品,可用乙装置代替甲装置制备
17.(10分)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1)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 层(填“上”、“下”),分液后用 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如图装置蒸馏,仪器a的名称为 。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左右。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 。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18.(13分)材料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工业上以硅石为原料制备冶金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室温下为易挥发、易水解的无色液体。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氧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②极易水解且生成某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③上述工艺生产中需要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操作有: 。
(2)某MOFs多孔材料能高选择性吸附,其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固定”。废气中的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
①写出反应中转化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每生成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其制备和用途研究一直是化学工业热门研究方向。
工业上利用和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每生成1ml甲醇反应放出89kJ的能量,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进行上述反应,测得和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充入和充分反应后,放出的能量 (填“>”“S>N>O,即Z>M>X>Y,A不正确;
B.X、Y、W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水分子间和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水分子间氢键更强,沸点更高,则沸点大小顺序为,即Y>X>W,B正确;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质地坚硬,可用作光导纤维,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做半导体材料,C不正确;
D.常温下,Fe与浓硝酸、浓硫酸均发生钝化反应,D不正确;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u,A正确;
B.滤液1主要含有NaAlO2、Na2SiO3和NaCl,滤液2主要含H2SO4、Na2SO4,则滤液1和滤液2混合时因、H+和H2O反应可能产生白色的Al(OH)3沉淀,B正确;
C.“氧化沉碲”时,Na2TeO3被氧化生成Na2TeO4沉淀,NaClO被还原生成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溶解还原”时,Na2TeO4被还原生成Te,SO2被氧化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Na2TeO4作氧化剂,SO2作还原剂,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正确;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不知道,则所含氮原子数也无法计算,A错误;
B.100g98%的浓硫酸中,硫酸是98g,是1ml,氧原子数为,但是还有2g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则所含氧原子数大于,B错误;
C.一定条件下,5.6gFe(0.1ml)与足量S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则转移个电子,C正确;
D.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则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计算混合物中所含硫原子数,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如果四种元素分别为H、N、Na、Al,则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N3->Na+>Al3+>H+,如果四种元素分别为H、N、Mg、S,则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S2->N3->Mg2+>H+,故A说法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Y可能为Na,也可能为Mg,都属于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
C.Y如果是Na,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Z为Al,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 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与NaOH发生反应,Y如果是Mg,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Mg(OH)2,Z元素为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SO4,氢氧化镁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故C说法正确;
D.无论Na3N还是Mg3N2,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A。
5.【答案】C
【解析】A.和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A错误;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Y为Si、Z为Cl,非金属性Si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附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ml,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且合理的是, 将1, 锰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