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全程复习PPT课件第80课时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展开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的关系。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分析人类不同文明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公众参与、国际合作在防治环境污染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1.走向生态文明(1)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①资源与环境安全观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________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________;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________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②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
[思维拓展] 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的途径(1)绿色农业: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2)绿色工业:绿色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对排放的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置。(3)绿色服务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服务过程清洁化;流通领域节能减排;优化运输结构。
2.国家战略与政策(1)意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供给。(2)国家战略与政策
[特别提醒] 生态保护红线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其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思维拓展] 进行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原因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复杂;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或跨区域的影响;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
能力点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
2.我国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及典例
[拓展延伸] (1)三大绿色产业的内容
(2)三大绿色产业的联系
[典例] [2021·北京卷]下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洱海流域面积约2 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4分)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鱼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
流域较封闭,河流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居民点多,生产部门多,生产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湖,易造成污染。
(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3分)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6分)
第一次:减少了汽柴油污染。第二次:减少了鱼塘养殖等农业生产污染。第三次:减少了旅游活动污染。
生态效益: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经济效益:发展旅游观光业,带动相关产业。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环保意识,增加休闲空间。
[2023·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C.水分 D.土壤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因此适合分布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综上所述,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解析:第2题,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较短,A错误;因温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B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不高,D错误。故选B。
绿色发展指数,包含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六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下图为我国各省区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及公众满意程度情况(注: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我国各省区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省区均好于内陆省区B.直辖市绿色发展指数都较高C.绿色发展指数与公众满意度呈负相关D.西南三省处于中游水平
解析:第1题,北京、重庆和湖北等省区地处内陆,但是其绿色发展指数比辽宁、天津和广东等沿海省区要高,A错;我国四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和重庆的绿色发展指数较高,天津的绿色发展指数较低,B错;公众满意度波动变化,并非与绿色发展指数完全呈负相关,C错;西南三省指云南、贵州和四川,读图可知,三个省的绿色发展指数均处于中游水平,D对。
2.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其优势主要在于( )①资源利用 ②环境治理③环境质量 ④生态保护⑤增长质量 ⑥绿色生活A.①②③ B.②⑤⑥C.②③④ D.①④⑤
解析:第2题,北京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因此资源利用不是其优势,①错;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环境治理尤为重要,②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市环境质量一般,故环境质量并不占优势,③错;全国都在推行生态保护,并不是北京的优势,④错;北京对于环境质量十分重视,治理力度大,见效明显,环境增长质量指数高,⑤正确;我国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北京居民素质较高,易于实行,⑥正确,故选B。
3.除重庆市外,西南其他省区绿色发展指数排名较低,其主导因素可能是( )A.受教育水平 B.政策C.产业结构 D.基础设施条件
解析:第3题,绿色生活是一种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与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与重庆市相比,西南其他省区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故选A。
4.[2020·北京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如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
(1)说出黄河源园区的主要天然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4分)
答案:(1)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全年气温低,降水少,大风多。
解析:第(1)题,黄河源园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全年气温低,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烈,风力较大。在高寒的气候条件下,孕育了高寒草原、高寒草地和低地草甸为主的植被类型。
(2)判断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淡水湖的主要依据。(4分)
答案:(2)积雪冰川融水和径流等注入,黄河依次汇入扎陵湖和鄂陵湖,在扎陵湖乡流出。
解析:第(2)题,扎陵湖和鄂陵湖地处青藏高原的山间盆地,周围高山积雪冰川融水和径流汇入较多;黄河依次流经扎陵湖和鄂陵湖,湖水有河流流入和流出,故形成淡水湖。
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5万(2021年),经济以畜牧业为主。(3)分析核心保育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原因。(5分)
答案:(3)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基本无种植业和工业,核心区受严格保护等。
解析:第(3)题,核心保育区地处青藏高原的玛多县,海拔高,气温低,大气稀薄,不适宜人类活动;人口密度小,经济活动以畜牧业为主,对环境影响小;交通不便,到达人口少;受政策严格保护等。
高分培优讲座㉓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与国际合作
1.碳达峰、碳中和(1)基本概念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2.碳交易与国际合作(1)碳交易: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2)主要交易机制
[2023·全国乙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 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 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1)指出夏威夷岛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4分)
答案:(1)排放总量少,主要分布在较低海拔(沿海)地区。
解析:第(1)题,材料中“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表明,夏威夷岛上的人类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低;“以第三产业为主”提示该岛很少有工业及其产生的污染排放。与工业尤其是资源消耗型的重工业生产相比,第三产业相关经济活动的碳排放强度明显要低很多。基于以上内容可以得到第一点,即岛上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低、总量少。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岛上的村镇,因此人为二氧化碳排放也会以村镇为中心。结合图示可知,岛上所有村镇海拔都低于1 200米、大部分位于海拔60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据此可以得到第二点,即岛上人为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呈散点状分布于较低海拔的沿海地区。
(3)说明该站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的原因。(8分)
答案:(3)夏威夷岛远离大陆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域,二氧化碳经过长距离输送,与空气充分混合,浓度基本稳定;该站观测年代早、持续时间长,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到,夏威夷岛位于太平洋中部,远离大陆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域。因此,不管是本岛信风控制区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还是大陆上人类或自然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都需要通过大气环流经过长距离输送才能到达岛上高海拔区的观测站。在此过程中空气成分有充足时间进行混合,使浓度基本达到稳定。材料中还给出了该站“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的信息,因此该站观测年代早、持续时间长,也是其被普遍认可能够较好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的原因之一。
(4)若要在亚欧大陆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提出合适的站址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4)从远离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受下沉气流(高压)控制或高海拔等角度选择合理区域,如东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
解析: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是否能举一反三,根据在回答前面问题时所得到的本题观测所需条件,结合区域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想法。只要选址远离人类活动造成二氧化碳集中排放的地方,大气环流利于大气成分充分混合,不受局地污染影响,如受下沉气流(高压)控制,就可以满足要求。因此,地广人稀的东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都是合理选址的区域。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十一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0课时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十一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0课时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和谐共生,可持续,区域稳定,生态文明,生产方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风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生产力,生态文明,区域稳定,可持续利用,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法律义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时规范练65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时规范练65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件,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