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全程复习PPT课件第6课时地球的历史与圈层结构
展开课程标准1.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材料,识别地层和化石的特点,分析地球的演化特征及古地理环境,分析不同地质年代地球演化的特点。2.结合材料,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主要特征。3.结合地球内、外圈层示意图,熟练掌握各圈层的分布,并说出各圈层的特点。
一、地球的历史1.地层和化石
[思维拓展] 古生物成为化石的形成条件(1)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2)生物死亡后必须尽快地被沉积物所掩埋,这样才能避免腐烂或被其他动物所吞食。(3)埋藏下来的生物遗体必须经石化(如矿物质的充填或交代作用、植物的炭化作用等)才能形成化石。
[知识链接] 全球范围内三大成煤期(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3)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震波
[知识链接]横波(P波)和纵波(S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
2.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________的变化,图中A为________,B为纵波。(2)两个界面:在上图中恰当的位置用虚线绘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并标注名称。
(4)岩石圈: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3.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A________: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2)B________: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3)C________: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能力点一 地球的演化历史分析1.岩石(地层)及化石对古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1)岩石(地层)对古地理环境特征的指示作用
(2)化石对古地理环境特征的指示作用
2.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岩层。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形成岩层的时代地壳下沉。(2)若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上升。(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地壳曾经下沉,形成了该年代的岩层,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典例1] 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⑥⑤ D.③④⑤⑥(2)如果在地层⑥发现了侏罗纪的化石,那么,下列对其他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层形成于白垩纪B.③地层形成于三叠纪C.④地层形成于二叠纪D.⑤地层形成于寒武纪
答案:(1)C (2)B
变 式 演 练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戊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丙、丁、乙、戊 B.乙、丁、戊、丙、甲C.甲、丁、丙、戊、乙 D.丁、乙、戊、甲、丙
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层序判断(下层较老,上层较新),乙岩层位于最深处,应最先形成;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因此丁的形成时间在乙之后;而戊岩石是受丁岩石高温高压的作用变质而成,因此戊形成于丁岩石之后;丙属于沉积岩(页岩),在乙、丁、戊岩层之上,且乙、丁、戊岩层表面呈波状形态,说明乙、丁、戊岩层受到侵蚀后,地壳下沉沉积形成丙岩层;甲属于断层,贯穿乙、丙及向上一个岩层,因此位于丙之后,故得出先后顺序为乙、丁、戊、丙、甲。故B正确。
2.含哺乳动物化石岩层与含鱼龙化石岩层间界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地壳稳定,接受沉积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解析:第2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鱼龙化石岩层形成后发生了断层作用,受其影响,断层左侧抬升应该形成块状山地,右侧下沉应该形成谷地,但图中显示断层左右两侧表面是连续的,说明断层发生后受到侵蚀,侵蚀面才会连续;并且在侵蚀过程中,断层不再升降,地壳稳定,才不会形成新的山地与谷地。C正确。
能力点二 认识地球圈层结构
真 题 感 悟[典例2] [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据图可推断(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变 式 演 练[2024·浙江宁波调研]从当地时间2022年8月3日开始,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的法格拉达尔火山持续喷发,熔岩从火山周围的地裂缝中流出,喷出的有毒气体严重威胁着附近村庄居民的安全。如图示意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火山喷发对当地大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改变大气成分 B.改变大气垂直分层C.降低大气密度 D.增加大气层厚度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此次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有毒气体,所以改变了大气成分,A正确;大气层的厚度和大气垂直分层不易改变,B、D错误;火山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灰可能增加大气密度,C错误,所以选A。
2.该火山喷出的有毒气体主要来自(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
解析:第2题,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也就是乙层,B正确;甲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A错误;丙层为下地幔,C错误;丁层为内核,D错误,所以选B。
3.乙层以上的部分为(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岩石圈
解析:第3题,根据上题分析,乙层为软流层,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2022年10月19日12时35分,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解析:第1题,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地表,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晃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后到达地表,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
2.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B.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C.Ⅱ圈层是地核D.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Ⅰ圈层位于地面以上的空中,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Ⅲ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因此空间分布是连续的,B错误;Ⅱ圈层是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C错误;Ⅳ圈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应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一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正确。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 km,温度在150 ℃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3~4题。
3.岩石圈( )A.就是指地壳 B.全球厚度均一C.包括软流层 D.由岩石组成
解析:第3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全球地壳厚度不一,大洋部分较薄,陆地部分较厚,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干热岩位于( )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 km,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 km,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故可判断,干热岩位于地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4·深圳中学高三月考]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了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远古骆驼化石。无独有偶,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图甲为北极地区远古骆驼生活复原示意,图乙为地质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材料推测( )A.2.8亿年前的南极大陆纬度较低B.350万年前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全球变暖D.远古骆驼生活时期北极地区干旱少雨
解析:第5题,据材料“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可知,当时南极大陆的纬度应该较低,气温和降水条件好,森林茂密,故A正确;“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远古骆驼化石”,说明当时北极气候较温暖,不会有大面积的大陆冰川,故B错;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板块的运动,当时南极大陆在低纬度地区,故C错;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骆驼旁边有树,说明气候较湿润,故D错。选A。
6.甲时期( )A.恐龙盛极一时 B.三叶虫灭绝C.气候寒冷干燥 D.形成喜马拉雅山
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甲时期气温大幅度降低,远低于现代全球平均气温,降水量大幅度增加,高于现代全球平均降水量,地球进入寒冷期,属于古生代后期,恐龙还没有繁盛,故A错;三叶虫灭绝于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气候寒冷湿润,故B正确,C错;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新生代的造山运动,故D错。选B。
1.太阳能利用形式太阳能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为太阳光线。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广泛用于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便携式系统、太阳能移动电源、太阳能应用产品、通信电源、太阳能灯具、太阳能建筑等领域,如下图所示:
2.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组成。
3.太阳能开发的优缺点
4.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 (1)太阳能资源丰富(从纬度、海拔和天气等角度分析)。(2)市场①距离市场的远近,西部地区距离市场较远,东部地区距离市场较近。②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3)占地广,如分布在沙漠、荒滩、海洋等地,地价较低,可节约建设成本。(4)能量分散,收集难度大,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充足的资金。
针 对 训 练 [2023·浙江6月卷]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下图1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与浙江相比,青海地广人稀,多荒漠戈壁,可用作光热发电场的土地广阔,地价低,①正确;与浙江相比,青海为高原大陆性气候,多晴天,太阳辐射强,②正确;与浙江相比,青海劳动力少,③错误;青海电网分布稀疏,不利于电力输出,④错误。故答案选A。
2.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图2所示)的水平和垂直转动方向分别是( )A.顺时针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B.顺时针 先顺时针后逆时针C.逆时针 先顺时针后逆时针D.逆时针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解析:第2题,定日镜随太阳方位的变化而变化,而太阳在一天之中方位的变化是顺时针,所以定日镜镜面的水平转动方向也为顺时针,C、D错误;定日镜是为了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上,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先增大,后减小,为了保证将阳光一直聚集到集热塔上,定日镜镜面在垂直方向上与地面的夹角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在垂直于地面的剖面图上看,镜面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应先为顺时针,后为逆时针,B正确,A错误。故答案选B。
[2021·全国甲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 B.6月C.9月 D.12月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当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时,光伏发电量为0,说明此时为黑夜;读图可知,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的时段为格林尼治时间大约19点到凌晨3点多,远小于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德国位于北半球,B正确;3月和9月昼夜大致等长,12月昼长远小于夜长,A、C、D错误。故选B。
4.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 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 D.不发生变化
解析:第4题,读图观察“光伏发电量增加200%时电力净需求量预测曲线”,与电力净需求量曲线对比可看出,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在大约3点多到18点减少,其余时段没有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A.火力发电技术 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 D.电能储存技术
解析:第5题,根据公式,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要降低夜间电力净需求量,需要增加光伏发电量;而光伏发电在白天进行,夜间要使用必须提高电能的储存量,就要提高电能储存技术水平,B错误,D正确;火力发电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与此无关,A、C错误。故选D。
2025届高中地理全程复习PPT课件第47课时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全程复习PPT课件第47课时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公共服务,城镇中心,低级居住区,高级居住区,同心圆,多核心,卫星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中地理全程复习PPT课件第66课时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全程复习PPT课件第66课时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资源禀赋,服务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方式,重化工业,加工组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4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4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古地理环境,41亿,太古宙,有机质,蓝细菌,多细胞,无脊椎,蕨类植物,新近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