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案
展开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9个生字,正确书写“南、部、些”3个生字。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看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秀丽神奇、中外闻名”等词语。
2.运用想象画面等形式朗读课文,体会“仙桃石”的“奇”。
3.借助关键词,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板块一:赏图导入,激趣质疑
1.导入: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中有代表性的图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黄山奇石)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1:黄山奇石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2: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呢?
预设3:“黄山四绝”有“怪石”,课题为什么不叫“黄山怪石”呢?
2.聚焦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奇”是“奇特、神奇、奇怪、奇妙”的意思。(指名说,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3.教师引导:黄山奇石“奇”在何处?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教师用美丽、奇特的黄山奇石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的黄山奇石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贵有疑”,读题之后引发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的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板块二:初读感知,认识奇石
1.范读课文:请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自读提示:
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说一说:这篇课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奇石的名字,在重点描写的奇石旁边画上五角星。(板书奇石的名称)(课文围绕黄山的奇石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4.你们觉得这些石头的名字取得怎么样?(指名说)
预设1:这些石头的名字很有趣。
预设2:许多名字跟动物有关。
预设3:很多名字都有“仙”字。
5.黄山奇石的名字十分有趣,真有意思。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石头名字读一读吧!
6.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地观赏吧!
【设计意图:初读重在整体感知,通过“课文中提到了哪几种奇石?”这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了解黄山奇石。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后,借助“画出奇石的名字,在重点描写的奇石旁边画上五角星”这样的方法,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脉,又促进学生语言的有序表达。】
板块三:读文识字,感受石“奇”
(一)学习第1自然段,认读词语。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读完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第1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
3.认读生字词:课文的第1自然段包含了9个要求会认的字和3个会写的字,你会读吗?来试一试吧。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秀丽神奇 景色 尤其 那些
(1)认读,正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名、景、省”都是后鼻音,“闻”是前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
4.指导读好第1自然段。
(1)学生反复练读。
(2)回忆刚刚欣赏的“黄山四绝”图片,说一说“秀丽神奇”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或下文说说“中外闻名”的意思。
(3)学生自由表达。
(4)教师小结:“秀丽神奇”是秀美、奇特;“中外闻名”是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这两个词语告诉我们黄山奇石多么令人赞叹!多么令人神往!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第1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只有把生字词掌握住,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通过“随文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各个环节,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生字词,落实识字教学。】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石“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2.指名读,正音。
3.“仙桃石”奇在哪里呢?(课件出示仙桃石图片)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课文,圈出重点词并体会。(飞、落)
(1)小组讨论:“仙桃石”奇在哪儿?作者是怎样描述的?(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新奇、有趣”。
(4)我是小导游:请给第一次来到黄山的游客们介绍介绍“仙桃石”吧。学生介绍并评价。
4.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评价读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正确、流利。
(2)指出读的不足之处。
(3)小 结: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仙桃石”的奇特之处,课文中另外的几块奇石又“奇”在何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紧扣关键词“飞、落”,引领学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体会“仙桃石”之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板块四:指导观察 练习写字
指导书写“南、些、部、狗”四个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观察这四个字的结构:“南、些”都是上下结构,“南”字上小下大,“些”字上宽下窄。“部、狗”是左右结构的字,“部”,左宽右窄,“狗”,左窄右宽。
(3)教师重点指导“此”的笔顺,左部的笔顺是竖、横、竖、提,右边“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4)教师重点范写“南”, 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部宽大,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上,竖钩段较左竖略长,框内短竖在竖中线,上端不出头,下端与左竖持平。
(5)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指导“南、些、部、狗”的书写,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南、些”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类进行书写指导,突破书写难点,通过描红、临写生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在习字册上完成“南、些、部、狗”的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著、形、状”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巨、位、每”等5个字。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板块一: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
1.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特别是奇特的“仙桃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山奇石还有哪些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欣赏吧!
2.复习词语:这些奇石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词语吧。(小老师领读词语)
课件出示: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仙桃石 秀丽神奇 尤其
那些 景色 南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复习了旧知,为新课做好了准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继续探究课文的欲望和积极性。】
板块二:品味语言 悟奇石之“奇”
1.自由地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你最喜欢哪块奇石?学生自由交流,相机出示描写奇石的句子。
2.学习第3自然段“猴子观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猴子”在哪呢?它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句子: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引导读准短语的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生活猜一猜:“陡峭”、“翻滚”是什么意思?可以看课文插图,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
(3)图文对照,理解短语。(出示图片,形象地理解“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等词组的意思。)
(4)填动词“抱”“蹲”“望”,做动作读一读“猴子观海”。
(5)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预设1:我仿佛看到猴子好奇地望着海。(指导学生读出猴子的“好奇”。)
预设2:只有一只猴子,猴子很孤单。(指导读出猴子的“孤单”。)
预设3:我仿佛看到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呢!(指导读出猴子的“专注”)
(6)教师小结:这一段先介绍奇石的位置,再介绍奇石的样子,最后介绍奇石的名称。这样写很有条理!
3.学习第4自然段“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1)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仙人指路”的“奇”。
(2)学生交流,抓住比喻句,注意动词“站、伸、指”。全班同学演一演,做动作,体会句子的生动形象。
(3)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更”“有趣”“真像”和感叹号来读出“仙人指路”的奇特和有趣。
(4)教师小结:这一段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介绍奇石的样子,这样写,让文章有了变化。
4.学习第5自然段“金鸡叫天都”。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理解词语:“天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金鸡”呢?小组讨论,读读第5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自由表达。
(2)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呢?(教师小结:因为有了阳光的照射,所以说这块奇石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所以称为“金鸡”。石头变成“雄鸡”,这就是“想象”的作用。有了丰富的想象,黄山的奇石才这样奇特,这样有趣!)一起读读这一段。
(3)“雄鸡”在做什么呢?(出示图片)多么神气的大公鸡啊,指导朗读:注意动词“伸、啼叫”。
(4)多么神奇的“金鸡叫天都”啊,齐读第5自然段。
5.指导朗读和背诵:读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块奇石,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选择自己喜欢的奇石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梳理句序,为学生的背诵积累搭建支架,为后面的想象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有所获,更能感受到“黄山奇石”之“奇”。】
板块三:创设情境,语言运用
1.作者把黄山奇石写得这样神奇,这样有趣,奥秘就是发挥想象。你看,抓住石头的样子想象它的动作、甚至是它说的话,静止的石头就被写活了、写具体了。
2.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后习题第二题中,还有许多奇石没有具体地描写出来。(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认识并理解“奇形怪状”。)
3.下面我们也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仿照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课件出示: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1)学生自由读读,注意“好像”“真像”这两个词语。
(2)发挥想象:用上“像”说一说,其他的奇石像什么?
(3)小组交流,派代表全班汇报。
(4)指导写句子:可以用上本课学习的词语,如“陡峭——那巨石真像一位背着背篓在陡峭山峰上采药的老人。”
4.指导学生练说: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你见过的景物。
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
著名 名字 名不虚传 闻名 新闻 百闻不如一见
(1)课件出示著名的风景胜地的图片,供学生挑选练说。也可以说说身边的果园、田野、学校、街市等。
(2)学生练说:同桌之间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再互相点评。学生充分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3)齐读例文。
【设计意图:教学中挖掘课文中语言训练点,仿写比喻句,将阅读和表达结合起来,构建说话和交际的平台。接着,用上课后的词语说说某处景物,读写训练难度逐渐加大,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引导他们选择著名的风景名胜或者身边看到的景物来写,鼓励他们联系生活经验来表达,落实课文中的语言训练。】
板块四:自主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每、巨、闪”等5个字,观察生字的特点和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巨、每、闪、升”这几个字。
“巨”:笔顺很容易出错,第二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每”的笔顺也是难点,第三笔是竖折,第五笔是点。
“升”: 首笔短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长横居中,在横中线上方,竖撇起笔于短撇中部,末笔竖起笔高于首笔,收笔低于撇笔。
“每”:上短下长,首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母”的竖折和横折钩相接于左上格,相交于右下格,中间长横从横中线下侧起笔,两个点都在竖中线上。
“闪”: “闪”半包围结构,书写的时候要先外后内。“门”的点笔在左上格上方,横折钩的钩底低于左竖底部,“人”居中,撇和点相接于田字格中心。
3.学生描红、临写,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识字与写字始终是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重点,本环节通过学生观察,整体把握字形结构,再由教师指导难写生字,学生书写评价,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板书设计:
仙桃石
9、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 奇形怪状
仙人指路 特别有趣
金鸡叫天都
……
作业设计:
1.在习字册上完成剩余生字的书写。
2.完成《补充习题》。
3.把课文的第2-5自然段背给家长听。
4.你喜欢哪块奇石呢?给喜欢的奇石制作“名片”,当小导游介绍介绍吧。
语文风娃娃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13509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风娃娃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初读课文,再读课文,巧妙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6 一封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297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一封信教学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29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妈妈睡了教学设计</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