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学科跨学科融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一)(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学科跨学科融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一)(解析版)第1页
    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学科跨学科融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一)(解析版)第2页
    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学科跨学科融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一)(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学科跨学科融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一)(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学科跨学科融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一)(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丘2》中用耳朵喝水的“沙鼠”是真的吗?
    电影《沙丘》中出现的萌系“跳跳鼠”,有一对大耳朵,不仅能探听风吹草动,耳朵内面还能凝结水分,两只小爪子一抓就能喝到嘴里。它的设计灵感其实来自现实世界中的长耳跳鼠。这是一种小型啮齿类动物,以其出色的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而闻名。
    长耳跳鼠真的可以用耳朵收集水吗?当然不能,在现实世界中,长耳跳鼠几乎不需要直接饮水,它们能从食物中摄取几乎所有必需的水分。
    这种能力来自它们极其高效的肾脏,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水分通过尿液的损失。它们的新陈代谢特别适应干旱,产生的尿液浓缩度非常高,粪便也非常干燥,这进一步减少了水分的损失。
    长耳跳鼠主要在夜间活动,这有助于避免白天极端的高温,减少水分蒸发。夜间的活动也使它们能够利用稍微凉爽的温度来寻找食物。它们会收集种子等食物,并将其储存在它们的洞穴中。不仅为它们提供了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食物来源,还减少了在寻食时对高温的暴露。
    既然长耳跳鼠的大耳朵不能收集水分,那有没有生物可以主动收集水分呢?
    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非洲南部的纳米布沙漠,每年降雨量仅为1.4厘米。在这里生存着一种甲虫——纳米布沙漠甲虫,在收集水分方面就展示了独特的适应性。
    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生存策略非常巧妙:它会爬到沙丘上,面对微风,身体保持45度角利用硬质的鞘翅捕捉空气中的水珠。鞘翅表面拥有特殊的结构,能有效收集水分。这么神奇?这就要说一说基于它的身体表面特殊结构收集水分的原理。
    甲虫的头部对准风向,其鞘翅表面凹凸不平的设计帮助其捕获雾中的水珠。雾气中的微小水滴,直径约15~20微米,会凝聚在其翅膀上。这些水滴首先会粘附在亲水性的凸起部位,凸起部分的周围是疏水的凹槽。
    当水珠与亲水表面接触时,它们会扩散开,形成较大的水滴,这样就不易被风吹走,还可以吸附更多的水珠。在每小时30公里的风力作用下,水滴会增长到直径5毫米,并沿着甲壳虫的背部滑落至口部,供甲壳虫摄取。
    纳米布沙漠甲虫背部小水滴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这种独特的水分收集方法使纳米布沙漠甲虫能够在几乎没有可见水源的环境中生存。科学家们还从这种甲虫的水收集机制中获取灵感,发展出了新型的水收集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干旱地区收集大气中的水分,用于人类和农业的用水需求。
    东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了一种亲水——超疏水图案化织物,通过简单的纺织设备和简便的编织方法制成。这种织物采用亲水性粘胶和疏水性丙纶丝与一些试剂生产混合可湿性表面,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为未来大规模生产集水材料提供了可能。
    澳大利亚工程师Edward Linacre受到纳米布沙漠甲虫水收集机制的启发,开发了一种自供能的灌溉泵系统,名为“Airdrp”。这个系统通过地下管道网络将空气引入并冷却至水分凝结的温度,然后将水分输送到植物的根部,旨在为干旱地区的农作物提供灌溉。
    NBD Nan这家美国创业公司研究如何将甲虫的功能模仿到水瓶表面上,创建一种自填充水瓶。这种原型瓶据说能根据当地环境每小时收集0.5到3升水。
    设计师Artur Vittri和Andrea Vgler创造的Warka Water是一种高9米的竹塔,内置塑料两格,在夜间收集湿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储存在底部的水箱中。这种设计能够为干旱地区提供成本低廉的水资源。
    通过模仿纳来布沙漠甲虫等生物的水收集策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为干旱地区提供创新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促进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发展,也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我们期待这些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缺水的地区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沙丘》中的“跳跳鼠”用耳朵收集水供自己饮用是电影制作者们超现实的设计。
    B.现实世界中的长耳跳鼠由于拥有极其高效的肾脏使得他们根本不需要去直接饮用水。
    C.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长耳跳鼠能够利用温度稍微凉爽的夜间去寻找并且储存食物。
    D.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许多生物会采用各种方式以获得适应恶劣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纳米布沙漠甲虫依靠收集水分的独特适应能力成为非洲南部沙漠中最具抗旱能力的生物。
    B.纳米布沙漠甲虫独特的水分收集方式使得该物种能够不惧怕在任何干旱的环境而生存下去。
    C.纳米布沙漠甲虫从风中收集水分,给科学家们从干旱地区的天气中收集水分提供了灵感。
    D.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生存策略给解决全球范围内缺水地区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3.下列选项中,对示意图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纳米布沙漠甲虫背部有坚硬的鞘翅,其凸凹不平的设计为获取水分提供了条件。
    B.纳米布沙漠甲虫迎着风向,利用鞘翅中亲水性的凸起来捕捉雾气中的微小水滴。
    C.纳米布沙漠甲虫一接触到水珠,就会自动留下小水滴,而选择出大的水滴喝掉。
    D.纳米布沙漠甲虫能够用口喝到从自己背部滑落下来的从风中捕获并凝聚的水滴。
    4.下列选项,不符合“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技术”的一项是( )(3分)
    A.武汉黄鹤楼景区推出的黄鹤楼雪糕异常火爆,其外观完全复刻缩小版的黄鹤楼。
    B.受到鲨鱼皮肤上微小鳞片的启发,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船用减阻涂层。
    C.日本工程师中津英治仿照翠鸟喙设计出能降低噪音、能耗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
    D.瑞士工程师乔治用带刺的苍耳能够牢牢粘附在动物皮毛的原理发明了尼龙搭扣。
    5.从自然现象中获取科技创新灵感,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案】1.B 2.C 3.C 4.A
    5.①满足人类和各行各业的需求;②降低成本;③为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根本不需要去直接饮用水”错误,文中是“几乎不需要”,且它们还有减少水分损失的能力。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最具抗旱能力”错误,文中没有相关信息,无中生有。
    B.“不惧怕任何干旱的环境而生存下去”太绝对,文中只是说“能够在几乎没有可见水源的环境中生存”。
    D.错误理解了文章结尾的话,文中只是说“我们期待……”。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图表的能力。
    C.“留下小水滴,而选择出大的水滴喝掉”理解错误。原文是“当水珠与亲水表面接触时,它们会扩散开,形成较大的水滴,这样就不易被风吹走,还可以吸附更多的水珠。在每小时30公里的风力作用下,水滴会增长到直径5毫米,并沿着甲壳虫的背部滑落至口部,供甲壳虫摄取”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黄鹤楼雪糕是文创产品,并非“技术”。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根据倒数第七段“科学家们还从这种甲虫的水收集机制中获取灵感,发展出了新型的水收集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干旱地区收集大气中的水分,用于人类和农业的用水需求”,倒数第五段“澳大利亚工程师Edward Linacre受到纳米布沙漠甲虫水收集机制的启发,开发了一种自供能的灌溉泵系统……旨在为干旱地区的农作物提供灌溉”,倒数第四段“NBD Nan这家美国创业公司研究如何将甲虫的功能模仿到水瓶表面上,创建一种自填充水瓶。这种原型瓶据信能根据当地环境每小时收集0.5到3升水”,倒数第三段“……这种设计能够为干旱地区提供成本低廉的水资源”,倒数第二段“通过模仿纳米布沙漠甲虫等生物的水收集策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为干旱地区提供创新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等信息,可以概括出:满足人类和各行各业的需求。
    ②根据倒数第六段中“这种织物采用亲水性粘胶和疏水性丙纶丝与一些试剂生产混合可湿性表面,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为未来大规模生产集水材料提供了可能”,倒数第三段“……这种设计能够为干旱地区提供成本低廉的水资源”,可以概括出:降低成本。
    ③根据倒数第二段“这不仅促进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发展,也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可以概括出:为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福
    (作者:九天)

    “目前,AI机器人还处于初始状态,只有简单的功能。但凭借它强大的学习能力,用不了多久定能成为您店里的得力助手。”陈博士又将手里一杯桃花酒一饮而尽。今天“一家小破酒馆”的这桌酒全是免费的。
    “你说,这人工智能真那么神吗!”尤老板眼睛放着光。
    “尤老板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这是伟大的科技产物。看在您这美酒的面子上,我才把第一个购买名额让给您!①有事儿只管联系我呗!1个月内无条件退货,3年内保修!”
    这一晚,陈博士与尤老板一醉方休。夏天的月色格外皎洁,穹顶下一方酒馆,一片蝉鸣。陈博士志得意满地走在回研究所的路上,不觉打了个寒颤,赶紧把双手揣进兜里……

    尤老板这几天连生气都是美滋滋的,思来想去给这个机器人服务员取了个名字叫做阿福。
    初几日,阿福还什么也不会做。它只是看着店中发生的一切,小二在招呼顾客、掌柜的在记账……它就像一颗急需养分的种子,在陈博士预设的指令下,不断地补充着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深度学习,得出让“一家小破酒馆”生意红火的最优解。
    渐渐地,阿福也可以与顾客交流了,口吻与小二丝毫不差:“客官里面请,欢迎光顾!给客官大老爷倒茶——您慢慢点着,小二随时候着——”客人们总是饶有兴趣地与它聊上几句,而它的回答也是越来越妙,总能让提问者或频频点头或开怀大笑。又过了几天,它连给顾客上酒上菜以及打扫店内卫生等一应事情也都会做了。
    阿福的背上有一个插头,每天都要充一会儿电。有几次阿福电量耗尽了,便自动关机,像一尊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再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大伙发现阿福竟学会了自己充电。大家越来越觉得阿福像个人了!
    尤老板偶尔会用电脑给阿福的芯片导入一些数据,例如酒馆的历史啊、账目啊、老板和小二的信息啊、还有酒馆公众号的往期文章啊等等。转眼一年过去了,阿福的表现可圈可点。尤老板非常满意,不止一次夸奖阿福,也常把阿福的进步与陈博士分享。但是过后想想也是可笑,虽然阿福也会兴冲冲地回答“谢谢老板”,②但那不过是数据处理的结果,它毕竟是没有意识和情感的。

    阿福一如既往地在酒馆里打杂干活,只是充电的次数似乎比以前更频繁了。直到一天,阿福将一份企划书递到了尤老板的眼前:“老板,这是‘一家小破酒馆’分店的企划书,请您签字。”
    “分店?”尤老板这一惊吃得可不小,他立刻锁着眉仔细地看了一遍。还真是企划书,连选址、投资、经营模式、风险评估一应都规划好了。“你做的?”
    “是的老板,我已经做了周密的调研和分析,开这家分店会让咱们的酒馆生意更好!您只需签字就可以了。”阿福肯定的语气绝不是在开玩笑,他说的调研和分析是大数据算法的结果,按道理没人有资格质疑。
    “好吧,你——让我考虑一下。”有一瞬间,面前的这个人让尤老板怀疑他是不是阿福。
    阿福走后尤老板又将企划书反复看了几遍,真是一份完美的企划,连实地考察都已经做好了,阿福是什么时候做的?自己竟然一点也没有发觉。也是,阿福表现如此优异,陈博士的来电自己已经好几次忘记接听了。
    这几天,尤老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认真地观察阿福,又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阿福竟然在吃东西!没错,阿福正把客人吃剩的酒菜往口里装。尤老板感觉每一根汗毛都站了起来。
    这天,尤老板刚抽完一支烟,似乎终于下了决心:“阿福,你过来。”
    “我仔细考虑了,分店还是不能开。”尤老板试探地看着阿福,阿福点点头没说话。
    “你的企划书,里面有经济学、管理学等很多理论模型。你从哪里学的这些知识?”尤老板将疑惑直截了当地问了出来。
    “上一次小二哥给我充电时连接了互联网,网络上的所有信息都录入了数据库。”阿福的话让尤老板心中一紧,他不知道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这么说——你吃东西也是因为这事?”一颗火星在忽明忽暗地跳动。
    “是的。我给自己做了些改装,在体内放了一个电化学反应器,利用生物酶和细菌,对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糖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再将剩余的杂质排出。这样我就不再需要充电,还可以陪顾客喝酒。”阿福好像在讲一个平淡的故事。
    尤老板想起了一年前刚买来店里的阿福,那时它还叫GT6.2,不懂人类的交流,行动也很僵硬。可现在,似乎自己才是那个没有智慧的机器人。
    “老板,分店企划书,请您签字。”阿福慢慢说着,一步一步走近。
    “你想做什么?”尤老板感觉到一股压力和恐惧正让自己喉咙发紧。陈博士!尤老板迅速掏出手机……怎么陈博士还没接电话?尤老板想起身,可他站不起来了,大脑好像逐渐被浸在泥潭里,天旋地转。阿福在捣鬼,是那根烟……果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麦穗,火红的高粱,汗水和果实落在黑土地上。海浪退了湖,露出了礁石。
    尤老板在企划书上签了字。
    分店开业的那天正是初冬的第一场雪。③雪花缓缓地飘下,将大地盖上一片洁白,像那一天晚上的月光。
    分店老板名叫阿天,是阿福按照自己的结构仿造的AI机器人。④当然,这是你我才知的秘密。
    尤老板和伙计们依旧在酒馆里忙碌。每当有朋友来,尤老板总要和他们吹嘘开分店是自己多么英明的决定。至于分店老板阿天,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尤老板一起玩到大的发小。
    “一家小破酒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尤老板热情招待陈博士畅饮自家店里的美酒,因为他对本领神奇的人工智能十分心动,准备从陈博士手中购买AI机器人。
    B.阿福起初学会同顾客打招呼,之后的对答越发精妙有趣,这些表现可能基于对众人的仔细观察,是其深度学习的结果。
    C.作为机器,阿福起初需要用背上的插头充电,否则便无法工作,这一细节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体现了艺术真实性。
    D.阿福经过仔细调研后才起草了一份堪称完美的企划书提交给尤老板,因此他当时的语气认真强硬,不允许老板提出质疑。
    7.对文中画线语句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用祈使句写出陈博士推销时的热情主动,也为后文尤老板试图联系他埋下伏笔、
    B.句子②体现尤老板对机器人的认识:虽然阿福行为近似人类,但其内在机制异于人类。
    C.句子③照应购置机器人的那一夜,此时尤老板新店开张,踌躇满志,与当初境遇相似。
    D.句子④的“你我”是叙述者主动现身,直接同读者讲话,与小说之前的叙述方式不同。
    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富有暗示意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麦穗,火红的高粱,汗水和果实落在黑土地上。海浪退了潮,露出了礁石。
    9.小壹同学读完本文,认为小说有些消极悲观,想要改写最后一节“合”,使小说情节合理反转,变为圆满结局,酒馆也在尤老板的经营下真的“越来越红火”。请结合文本,帮助他拟写改写提纲。(6分)
    【答案】6.D 7.C
    8.①“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麦穗、火红的高粱”暗示阿福的计划已有斩获,成功开设分店;
    ②“海浪退潮,露出礁石”隐喻阿福在时机成熟后展露自己的真实本领和算计,开始操纵人类的行为;
    ③也暗示阿福拥有高级智能后的强大、恐怖。
    9.示例:
    ①陈博士及时赶到,制止了阿福的危险行为;
    ②陈博士进一步完善机器人,增加监控、限制机器人的机制,使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③尤老板未开设分店,在下一代机器人的帮助下精心经营酒店,生意越来越好。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强硬”“不允许老板提出质疑”理解有误。阿福提交方案时的语气平静,措辞礼貌,并允许尤老板考虑一阵子。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意义,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C.“与当初境遇相似”说法有误。句子③的情境中,尤老板已经被机器人所操纵、洗脑,境遇与当初的踌躇满志不同。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意义,多角度探究文章意蕴的能力。
    对于画线句,可以分成两部分理解。首先,第一句中,作者借助麦穗、高粱、黑土地等我们常见的农业意象,突出强调了“收获”这一概念。而对于故事本身来说,前文“起”“承”等部分,侧重描写机器人阿福默默积蓄能量、不断成长,并经过周密的调研和分析,做出分店企划书这一段经历。而结合后文,我们可以发现阿福开设分店的计划圆满完成。所以,这里的“收获”,侧重于展现阿福的收获,也就是它成功开设分店的计划得以实施。
    第二句“海浪退了潮,露出了礁石”往往喻指事物卸下伪装,露出真面目。而在故事中,阿福从“一年前刚买来店里的阿福,那时它还叫GT6.2,不懂人类的交流,行动也很佹硬”,到如今竟能自己写出分店企划书,甚至设计陷害、威逼主人尤老板。这充分说明,阿福在时机成熟后展露自己的真实本领和算计,开始操纵人类的行为。
    阿福作为人类科技发展的产物,本应造福于人类,但它却能反客为主,逼迫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这里也暗示说明阿福这一类机器拥有高级智能后的强大、恐怖。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本篇小说的消极悲观之处在于,本应造福于人的机器人,却拥有不可控的智能力量,反而威胁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与发展。而想要使小说变为圆满结局,也就要注意思考,如何制止消解机器人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并能继续帮助人类。而题目也提出要求“小说情节合理反转”,也就是说情节应完整、清晰、衔接自然,而人物行为应符合自身特点,不突兀。比如,原文铺垫了这么多阿福的默默积蓄、成长潜伏过程,此处要是写尤老板早有防备、阿福临时悔改等,则不符合人物在小说前文中的特点,改写突兀。因此,可以考虑借助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特别是机器人阿福的生产者陈博士这一角度来切入。比如可说陈博士在生产之初就暗中设置了一些预警装置,若是机器人阿福有什么危险行为,他就能收到警报并及时赶到,或者根据文中尤老板经常给陈博士分享阿福的进步,使陈博士有所预感等,从而制止阿福的危险行为。
    而题目中也要求在改写中交代之后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或阿福的下场、结局,以及酒店如何生意又红火起来,使故事圆满结束。所以整体思路还是应当利用前文机器人阿福如何帮助经营酒店这一点出发,再补充上机器人受限制不会危害人类这一点来展开。如可以说陈博士进一步完善机器人,对其进行更新换代,增加监控、限制机器人的机制,使其性能更强,但不会产生自主意识,从而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如此,尤老板在下一代机器人的帮助下精心经营酒店,生意越来越好。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①野外。习之月余,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会十月。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材料二:
    臣光曰:礼之为物大矣!岂直几席之上、户庭之间得之而不乱哉!夫以高祖之明达。闻陆贾之言而称善,睹叔孙通之仪而叹息;然所以不能比肩于三代之王者,病于不学而已。当是之时,得大儒而佐之,与之以礼为天下,其功烈岂若是而止哉!惜夫,叔孙生之为器小也!徒窃礼之糠秕,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矣哉!夫大儒者,恶肯毁其规矩、准绳以趋一时之功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
    【注】①绵蕞:制订整顿朝仪典章。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答案标号。(3分)
    夫高祖A起B微细C定海内D谋计E用兵F可谓G尽之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厌”,厌烦,与“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厌”意义相同。
    B.“若”,你、你们,与“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意义不同。
    C.“信”,确实,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一句中的“信”意义和用法不同。
    D.“恶”,怎么,与“恶施不慈?”(《兼爱》)一句中的“恶”意义与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刘邦称帝后,将秦朝烦琐礼仪变得简易,结果群臣行止失度,高帝以之为患。
    B.叔孙通召集儒生制定礼仪,有两位儒生认为这样做违背儒家传统,因而拒绝参与。
    C.叔孙通主张顺应时世人情,参照古时礼仪和秦朝礼仪来制定礼法,汉王表示同意。
    D.因为叔孙通制定的礼法简省易学,群臣月余习之而成,高祖见之而深感礼仪之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2)然所以不能比肩于三代之王者,病于不学而已。
    1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司马迁和司马光对叔孙通的态度为什么不同。(3分)
    【答案】10.CDF 11.A 12.D 13.(1)你所侍奉的人主已经达十位了,这都是你当面曲意奉承人家,才能够得到的亲贵。
    (2)但是他终究不能与夏、商、周三代圣明君王并列的原因,是错在他不肯学习啊。 14.①司马迁肯定叔孙通能够看清形势,顺时而变,对汉王朝的稳固有贡献;
    ②司马光认为叔孙通制定的朝仪是窃取儒家礼仪的糟粕,只是为了迎合世俗,取悦君王而已,对儒家礼仪的传承没有实质性的贡献。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高祖从低微的平民起事,平定了天下,谋划大计,用兵作战,可以说极尽能事了。
    “起微细”“定海内”句式一致,且主语都是“高祖”,因此应在C和D处断开;
    “谋计用兵”是并列短语,做分句的主语,“可谓”意思是可以称为、可以说是,一般放在句首,因此在F处断开。
    故在CDF三处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不相同。厌烦;/满足。句意: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厌烦这类事。/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B.正确。你、你们;/假如。句意:你真是一位鄙陋不达世务的书生啊。/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
    C.正确。确实;/随意。句意:确实如此呀!/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
    D.正确。句意:怎么肯破坏自己原有的规矩、准绳去追求一时的功利的!/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群臣月余习之而成,高祖见之而深感礼仪之用”错误,依据“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可知汉高祖通过礼仪深感皇帝的尊贵,并不是因为礼法简省易学。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事”,侍奉;“且”,将近,几乎;“谀”,曲意奉承。
    (2)“然”,但是;“比肩”,并列;“病”,缺点,错误。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依据“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可知司马迁肯定叔孙通能够看清形势,顺时而变,对汉王朝的稳固有贡献;
    ②依据“惜夫,叔孙生之为器小也!徒窃礼之糠秕,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可知司马光认为叔孙通制定的朝仪是窃取儒家礼仪的糟粕,只是为了迎合世俗,取悦君王而已,对儒家礼仪的传承没有实质性的贡献。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高帝五年(前202),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们在定陶共同尊推汉王为皇帝,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当时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厌烦这类事,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高帝说:“只怕会像过去那样的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礼,就是按照当时的世事人情给人们制定出节制或修饰的法则。我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通晓,考虑我能够做得到的。”
    于是叔孙通派人到鲁地去征集儒生三十多人。鲁地却有两位儒生不肯跟他走,说:“你所侍奉的人主已经达十位了,这都是你当面曲意奉承人家,才能够得到的亲贵。现在天下刚刚平定,死的还没有埋葬,伤的还没有复元,又要来制订礼乐。要知道礼乐所以发生,必须累积百年的德行后,才可以兴盛起来啊!我们不忍心做你所要做的事。”叔孙通笑着说:“你真是一位鄙陋不达世务的书生何!不懂得时势的变迁。”
    便和所征得的三十多人一同向西而来,以及他自己的学生一百多人,叫他们在那里排练仪程。练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便来对汉高祖说:“皇上可以前来试看一下。”皇上既来观礼,就叫他们排练行礼的仪式,事后就说:“这些我能做得到。”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准备十月举行朝会。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已经建成,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十月朝会。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于是汉高祖说道:“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
    太史公说:有道是“价值千金的皮裘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楼台亭榭的椽子,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夏、商、周三代的当时业绩,也不是一个贤士的才智”。确实如此呀!高祖从低微的平民起事,平定了天下,谋划大计,用兵作战,可以说极尽能事了。叔孙通善于看风使舵,度量事务,制定礼仪法规或取或舍,能够随着时世来变化,最终成了汉代儒家的宗师。“最正直的好似弯曲,事理本来就是曲折向前的”,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情吧?
    材料二:
    臣司马光曰:礼的功能太大了!难道仅仅只是把它用在宴会仪式之上、门户庭院之间维持秩序的吗!就高祖刘邦的明智通达说来,他可以聆听陆贾关于以文治巩固政权的进言而称赞极好。目睹叔孙通所定尊崇君主的礼仪而发声慨叹,但是他终究不能与夏、商、周三代圣明君王并列的原因,是错在他不肯学习啊。在那个时候,如果能得到大儒来辅佐他,与大儒一道用礼制来治理天下,他的功勋业绩又怎么会在这一步便止住了呢!可惜啊,叔孙通的器度太小了!他只不过是窃取礼制中糠般微末无用的东西,借以依附时世、迎合风俗、求取宠幸罢了。这样便使先代君王所建立的礼制沦没而不振兴。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难道不令人沉痛之极吗!大儒,怎么肯破坏自己原有的规矩、准绳去追求一时的功利的!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捣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①辞捣熨倦,一寄塞垣②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注]①宁:岂,怎能。②塞垣:指丈夫征戍之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戍不返”既指戍边秋至不能返家,也含难以生还之意,沉痛悲凉之意毕现。
    B.颈联“深”字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一语双关,还呼应了首句“不返”。
    C.尾联写妇人用力捣衣,声音响彻云外,而丈夫也听到了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
    D.诗歌借捣衣妇之口,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6.诗中句首大量运用虚字,如“亦”“已”“况”“宁”等,前人评价此诗通篇俱用虚字,“曲而弥挚”“何等宛转呜咽”。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些虚字运用的妙处。(6分)
    【答案】15.C
    16.①起句“亦”字下得极为沉痛,因为战乱,“戍不返”已是常态,“亦知”两字,深深表达了思妇的苦痛、无奈之情。
    ②颔联“已”“况”两字把天冷与久别连缀叠加,强化了思妇捣衣时内心之苦。
    ③颈联写思妇为做棉衣,不辞辛劳疲惫。一个“宁”字,表达出对丈夫深深的爱。
    ④这些虚字既连通了思妇内心情感脉络,又强化了思妇的苦痛和思念之情,使得全诗的情感宛转而深挚。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而丈夫也听到了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错误。是希望丈夫听到,“君”亦可理解为读者。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起句“亦”字下得极为沉痛,因为战乱,“戍不返”既指戍边秋至不能返家,已是常态,也含难以生还之意,沉痛悲凉之意毕现。“亦知”两字,深深表达了思妇的苦痛、无奈之情。
    颔联“已”“况”两字把天冷与久别连缀叠加,此时的季节,已是苦寒的月份,我们已经长期分别,时刻怀念在心,强化了思妇捣衣时内心之苦。
    颈联写思妇为做棉衣,不辞辛苦,倾尽全力捶打,一方面是为了让丈夫如期穿上自己做的衣服,感受到远隔千里的真挚爱意;另一方面,她们也将思念之情托付在捣衣声中,随风传递,希望能让远行的丈夫听见,一个“宁”字,表达出对丈夫深深的爱。
    “亦知”“已近”“况经”“宁辞”,通篇俱用虚字播弄描写,何等宛转呜咽。这些虚字既连通了思妇内心情感脉络,又强化了思妇的苦痛和思念之情,虚字对戍妇的心理状态作深入的曲折的刻画,使得全诗的情感宛转而深挚。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以盘庚迁都为例自我辩护,他认为盘庚在决定迁都时,“ ”不仅仅是那些士大夫反对;但盘戾不为所动,经过一番揣度后坚决行动,“ ”。
    (2)“江”与“月”的交融,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诗意,如《琵琶行》中的“ ”,又如《登快阁》中的“ ”。
    (3)湖南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拟举办摄影大赛,小张的作品展现了湖面的浩淼无涯,他想在照片上写两句诗,张老师认为不妨直接引用唐诗,比如“ , ”。
    【答案】 胥怨者民也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别时茫茫江浸月 澄江一道月分明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胥”“澄”“坼”“乾”“坤”“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同样体现在主题性创作中。主题性绘画一直是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主流,经典佳作不胜枚举。例如在《长城秋韵》创作中,更生动地表达画作主题,创作团队运用中国画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远取势、近取质,在突出主景的同时大胆留白。不仅强化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视觉感受,还恰如其分地表达出长城雄浑、沉静、伟岸的气质。
    在创作中,创作者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中国画主题性创作来说,保持画种艺术语言的独特性从而 ① 有多么重要: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大观小、小中见大,这些都可以视为中国画的“优长”。此外,“书卷气”是中国传统书画特有的美学范畴,文化的融入性更增添了其“内美”;而写意性旨趣,又使作品本身的内涵延伸出巨大的审美空间。这样的“优长”,使人们在欣赏中国画时总是 ② ,回味无穷。
    中国画的意义远远不止是视觉的,它更是文化的沉淀与结晶,是社会的、地域的、人文的价值体现。它与政治、经济、自然等 ③ ,与书法、篆刻、戏曲等一脉相通。就此而言,以“大文化”视域研究中国画的审美精神和创作规律,才能开拓中国画创作新境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优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在表现唐代刘禹锡《秋词》诗意时,如何艺术地诠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中国画如何开艺术新境?齐白石之“新”在于朴实天趣,黄宾虹之“新”在于浑厚华滋……。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D.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18.①扬长避短 ②意犹未尽 ③息息相关 19.B
    20.例如在《长城秋韵》创作中,为了更生动地表达画作主题,创作团队运用中国画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远取势、近取质,在突出主景的同时大胆留白。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前后文“保持画种艺术语言的独特性”“这些都可以视为中国画的‘优长’”,此处是说要发挥优势的重要性,可以用“扬长避短”。“扬长避短”:发扬优点或发挥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第二空,结合语境“回味无穷”,此处是说人们在欣赏中国画时的沉迷状态,可以用“意犹未尽”。“意犹未尽”:形容某些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还想再来一次。
    第三空,结合语境,此处是说中国画与政治、经济、自然等密切相关,可以用“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材料中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A.表示引用。
    B.表示突出强调。
    C.表示反语。
    D.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有:
    一、成分残缺,要在“更生动地表达”之前添加“为了”;
    二、搭配不当,要把“运用……的艺术手段”改为“运用……的艺术手法”。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树叶有的变红,有的变黄。______?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这要从人眼对颜色感知的原理说起。人眼能分辨色彩,实际上是对物体反射光线的识别。植物叶片里的叶绿素吸收蓝光、红光的能力很强,当阳光照到叶片上时,蓝光、红光被吸收,绿光一黄光波段的光被反射出来。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所以在人眼里,叶片通常是绿色的。
    秋天到来后,叶绿素的降解使得叶片吸收蓝光和红光的能力逐渐减弱,叶片中残存的叶红素、叶黄素开始起主导作用。______,照在叶片上的黄光、橙光和红光则被反射出来,人眼所见便是黄橙色或红色的树叶。
    ______。众所周知,叶片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并将合成的有机营养输送给树木,以供其生长繁殖。当天气寒冷时,叶片里的水分会结冰、细胞结构会被破坏,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叶片表面的蒸腾作用还将进一步降低树木的温度。因此,为了生存,植物进化出更敏锐的机制,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会根据一天内的光照时长和温度来感知气候变化。秋天到来,白天逐渐变短、温度逐渐变低,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就会向植物发出信号,随之,植物会迅速合成一种叫作脱落酸的植物激素,可以降解叶绿体及其中的叶绿素,将它们转化为可以运输的有机营养物质返还给枝干;同时,促进叶柄基部逐渐形成离层,降低叶片与母体的连接强度,准备脱落。
    值得注意的是,松树青绿挺直,无需落叶也能度过秋冬,这是因为松树叶片的构造能抵御蒸腾作用带来的降温,还能合成大量抗冻剂抵抗细胞结冰。而南方气候较温暖,树木更是四季常青。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22.请将画横线句子压缩成以“植物的叶片”为主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90个字。(4分)
    【答案】21.①秋天树叶的色彩为何如此绚丽 ②叶红素、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③植物生长中充满了生存智慧 22.植物叶片在秋天白天变短、温度降低时,根据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的信号,迅速合成脱落酸激素,降解叶绿素并转化营养物质返还给枝干,降低叶片与母体的连接强度,准备脱落。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前文“树叶有的变红,有的变黄”,说明金秋时节,树叶的色彩非常地绚烂,本处用的是问号,而后文问到其中的奥秘,所以本处问的应是秋天树叶绚烂多彩的原因,可填“秋天树叶的色彩为何如此绚丽”。
    ②根据后文“照在叶片上的黄光、橙光和红光则被反射出来”,说明叶片中残存的叶红素、叶黄素主要吸收色彩中的蓝光、绿光、紫光,可填“叶红素、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③“为了生存,植物进化出更敏锐的机制……准备脱落”可知,植物的这些变化都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可填“植物生长中充满了生存智慧”。
    2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句的能力。
    “秋天到来,白天逐渐变短、温度逐渐变低”这是植物叶片发生变化的气候特征,可以给它变成句子的状语,即“在秋天白天变短、温度降低时”。
    “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就会向植物发出信号,随之,植物会迅速合成一种叫作脱落酸的植物激素,可以降解叶绿体及其中的叶绿素,将它们转化为可以运输的有机营养物质返还给枝干”中“迅速合成一种叫作脱落酸的植物激素,可以降解叶绿体及其中的叶绿素,将它们转化为可以运输的有机营养物质返还给枝干”是植物叶片的做法,而“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就会向植物发出信号”是植物叶片迅速合成一种叫作脱落酸的植物激素,降解叶绿素并转化营养物质返还给枝干的依据。
    “促进叶柄基部逐渐形成离层,降低叶片与母体的连接强度,准备脱落”中“降低叶片与母体的连接强度,准备脱落”也是植物叶片的做法。
    所以本句话的主语是植物叶片,谓语是迅速合成脱落酸激素,降解叶绿素并转化营养物质返还给枝干,降低叶片与母体的连接强度,准备脱落。时间有在秋天白天变短、温度降低时;根据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的信号。
    最后将其变成符合要求、语句通顺、不超字数的句子。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Ⅱ的文本《阿福》,向我们假设了未来世界,虽然结局未定,但是人工智能的到来势必给我们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不仅如此,未来世界的各个领域都将不断发展并产生变革,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同学们,“未来已来”,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请以“未来己来”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未来已来
    捷克诗人法默·帕特有云:“未来星空之辉光,已穿破当下之沉沉雾霭。”——是的,未来已来,已经走到我们中间。它不是什么遥不可及渺不可知的东西,而是于当下作用重大影响深远之存在。
    拥抱未来之星辉,方能占据当下之高地。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当下”每一刻都在刷新,看不清方向,则茫然无措。唯有借助未来星辉,看清当下道路,方可屹立时代潮头,独领风骚。电子商务、新能源、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当未来星辉闪现之际,我们看到,无数英雄涌起,一骑绝尘,冲向时代的最前沿。
    我的家乡,一度默默无闻、GDP排名全国80名开外的城市——合肥,以高瞻远瞩之雄迈姿态热情拥抱未来星辉,精准地把握住了科技创新经济加速的先机,“押宝”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投注”长鑫存储,启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烧钱”蔚来汽车,打造新能源汽车梦幻都会……每一项投资,都闪耀着迷人的未来光芒,笑傲于时代的风口,从而一举跃居新一线城市之列。创新高地,最牛风头,“霸都”当之无愧。
    然而,拥抱未来之星辉,并不容易,切不可满足于当下,不思进取。
    鼠目寸光、保守畏缩,必然坐吃山空,坐而待毙,无论当下之资源多么雄厚亦不足恃。太平洋岛国瑙鲁,曾坐拥大自然之丰厚馈赠——几千万年间积累的海鸟粪便,在热带气候下形成磷酸盐矿,蕴藏丰富,价值可观。瑙鲁一度凭借其鸟粪资源势,轻松获取大量财富,却不思进取,无视未来,错过一个又一个产业升级的机会,终于在鸟粪枯竭之后迅速衰落,甚至走向破产。
    鲁迅亦曾告诫过我们:不要自我陶醉地大物博。说掘出地下的煤,足够世界三百年之用——然而三百年之后呢?
    古人说:“不能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没有什么铁打的当下,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看不到未来的,终将失去当下。
    科技进步如此,社会发展如此,人生道路亦是如此。
    好比下棋,胸中有三步五步之后的局面,才能布出当下的一子。对未来局面做不到心中有数,那么当下之落子必然没有意义。
    青年学子,值此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值此人生选择的重大时刻,尤其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以开放进取之姿,热情拥抱未来星辉,看清方向,找准道路。须知,选择大于努力,人生难以重设,展望未来,理解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未来已来,星辉闪耀,照彻当下。
    青年学子当胸怀天下,登高望远,看准方向,认清道路,一往无前,创造个人与时代、当下与未来,最最动人的双向奔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助现代文阅读Ⅱ的文本《阿福》,引发考生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应对未来世界的变化与挑战。材料里的关键词“冲击”“发展”“变革”是写作的背景,这是不可改变的现实。所以,试题给出了“未来已来”这一命题。这里我们需要对命题的隐藏信息进行解读:何为“未来”?既是“未来”,又为何“已来”?这里需要考生对“未来已来”的含义进行个性化解读。例如,我们可以有以下解读:①“未来已来”可以理解为未来已经到来,强调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性;②“未来已来”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预见和期待,强调人们对未来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掌控和影响力;③“未来已来”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呼唤和追求,强调我们对未来的责任和担当,以及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总之,“未来已来”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命题。它不仅涉及到科技、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变革,更关乎人类精神、全球视野、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关怀等多个方面的提升和超越。
    “未来已来”之势不可更改,但结局如何,全看我们如何应对。材料对此也给出了指示——“积极面对”。这才是写作的核心。而既然是“积极面对”,就一定需要实际的行动,因此,考生需要将“积极面对”进行具化,例如,可以说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需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等等。然后针对性地加以论证,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得好?最后,则可结合自身发展规划进一步分析,并以呼吁的方式总结: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才能真正实现“未来已来”的美好愿景,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立意:
    1.未来已来,远方不远。
    2.用想象打通现在与未来。
    3.未来在路上,要敢想敢做。

    相关试卷

    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学科跨学科融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二)(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学科跨学科融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二)(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热点02 信息类文本跨题型跨学科融合类题2024年高考语文专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热点02 信息类文本跨题型跨学科融合类题2024年高考语文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热点02现代文阅读I之跨学科融合类题原卷版docx、热点02现代文阅读I之跨学科融合类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3第一辑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备战高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3第一辑含解析,共2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