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含答案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含答案,共5页。
    1.(2023·新课标卷)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 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
    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 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
    解析:选A 声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振源决定,故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的周期和频率均相同,但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波速不同,根据波速与波长关系v=λf可知,波长也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
    2.(2023·广东高考)渔船常用回声探测器发射的声波探测水下鱼群与障碍物。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若探测器发出频率为1.5×106 Hz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声波相遇时一定会发生干涉
    B.声波由水中传播到空气中,波长会改变
    C.该声波遇到尺寸约为1 m的被探测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
    D.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频率与被探测物相对探测器运动的速度无关
    解析:选B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频率与被探测物相对探测器运动的速度有关,而两列声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等,所以两列声波相遇时不一定发生干涉,故A、D错误;声波由水中传播到空气中时,声波的波速发生变化,频率不变,所以波长会发生改变,故B正确;根据波长的计算公式可得λ=eq \f(v,f)=eq \f(1 500,1.5×106) m=1×10-3 m,当遇到尺寸约为1 m的被探测物时不会发生明显衍射,故C错误。
    3.B型超声检查,其原理是运用高频率声波(超声波)对人体内部组织、器官反射成像,可以观察被检组织的形态。如图为仪器检测到的发送和接收的短暂超声波脉冲图像,其中实线为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超声波脉冲,虚线为一段时间后遇到人体组织沿x轴负方向返回的超声波脉冲。已知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约为1 50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超声波的频率约为125 Hz
    B.质点B此时刻沿y轴正方向运动
    C.此时刻质点A、B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质点B在此时刻后的四分之一周期内运动的路程等于4 mm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发送和接收的超声波频率相同,由图像可知波长λ=12 mm=1.2×10-2 m,由于v=eq \f(λ,T)=fλ,可得频率f=eq \f(v,λ),代入数据解得f=1.25×105 Hz,A错误;质点B在接收的超声波脉冲图像上,此脉冲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上下坡法”可知,此时刻质点B沿y轴正方向运动,B正确;此时刻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其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质点B沿y轴正方向运动,其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因此质点A和质点B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错误;此时刻质点B的位移为2eq \r(3) mm,且沿y轴正方向运动,经十二分之一周期,恰好第一次运动到波峰,所以经四分之一周期质点B运动的路程是s=2 mm+4 mm-2eq \r(3) mm≈2.536 mm,D错误。
    4.一频率为5 Hz的振源O做简谐运动时形成的水波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速为1 m/s,到振源O的距离为0.75 m和1.2 m处分别有一片可看成质点的小树叶P和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片树叶的起振方向相反
    B.水波的波长为0.2 m
    C.Q的起振时刻比P的晚半个周期
    D.当Q在波谷时,P恰好到波峰
    解析:选B 两片树叶可看作是水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A错误;已知波速为v=1 m/s,周期T=eq \f(1,f)=0.2 s,则水波的波长为λ=vT=0.2 m,故B正确;P、Q到波源的距离之差为Δx=(1.2-0.75)m=0.45 m=eq \f(9,4)λ,故Q的起振时刻比P的晚eq \f(9,4)个周期,当Q在波谷时,P恰好到平衡位置,故C、D错误。
    5.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甲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乙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波速v=8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频率f=0.5 Hz
    B.t=0时刻,x=4 m与x=8 m处的两质点振动方向相同
    C.两列波叠加后,x=6 m处为振动加强点
    D.在t=0.5 s时刻,x=5 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y=-7 cm处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λ=4 m,根据v=λf得f=2 Hz,故A错误;t=0时刻,x=4 m处的质点向上振动,x=8 m处的质点向下振动,故B错误;两列波叠加后,x=6 m处为振动减弱点,故C错误;x=5 m处为振动加强点,在t=0.5 s时刻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即y=-7 cm处,故D正确。
    6.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其波源的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波源在0~4 s内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0.5 m/s。
    (1)求这列横波的波长;
    (2)求波源在4 s内通过的路程;
    (3)在图乙中画出t=4 s时刻的波形图。
    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振幅A=4 cm,周期T=4 s,由于波的传播速度为0.5 m/s,根据波长与波速关系有λ=vT=2 m。
    (2)由(1)可知波源的振动周期为4 s,则4 s内波源通过的路程为s=4A=16 cm。
    (3)由题图甲可知在t=0时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由于波速为0.5 m/s,则在4 s时x=vt=2 m,可知该波刚好传到位置为2 m的质点,且波源刚好回到平衡位置,且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根据“上下坡法”可绘制出t=4 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答案:(1)2 m (2)16 cm (3)见解析图
    二、强化迁移能力,突出创新性和应用性
    7.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体的过程中都会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的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再在b处相遇,即可达到削弱噪声的目的。若Δr=r2-r1,则Δr等于( )
    A.波长λ的整数倍 B.波长λ的奇数倍
    C.半波长的奇数倍 D.半波长的偶数倍
    解析:选C 要想达到削弱噪声的目的,应使两相干波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C正确。
    8.(多选)图甲中的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由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B超图像。图乙为血管探头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简谐超声波图像,t=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已知此超声波的频率为1×107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管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4×103 m/s
    B.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C.t=1.25×10-7 s时质点M运动到横坐标x=3.5×10-4 m处
    D.0~1.25×10-7 s内质点M的路程为2 mm
    解析:选AD 由题图乙知波长λ=14×10-2 mm=1.4×10-4 m,由v=λf得波速v=1.4×10-4 m×1×107 Hz=1.4×103 m/s,A正确;根据波动与振动方向间的关系,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B错误;质点M只会上下振动,不会随波迁移,C错误;质点M振动的周期T=eq \f(1,f)=eq \f(1,1×107) s=1×10-7 s,由于eq \f(Δt,T)=eq \f(1.25×10-7,1×10-7)=eq \f(5,4),质点M在0~1.25×10-7 s内运动的路程L=eq \f(5,4)×4A=2 mm,D正确。
    9.(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和图丙分别是x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像。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
    A.eq \f(1,3) m B.eq \f(2,3) m C.1 m D.eq \f(4,3) m
    解析:选BD t=0时刻题图乙中的质点正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与之相对应的是波形图中的x1=eq \f(1,2) m+nλ(n=0,1,2,…)的质点,题图丙中的质点正在负向eq \f(A,2)处向负方向振动,根据振动方程-eq \f(A,2)=Asin eq \b\lc\(\rc\)(\a\vs4\al\c1(\f(2π,2)×x2)),x2=eq \f(11,6) m+nλ(n=0,1,2,…),所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Δx=|x2-x1|=eq \b\lc\|\rc\|(\a\vs4\al\c1(\f(4,3) m±nλ)),当n=0时,Δx=eq \f(4,3) m,也有可能是Δx=eq \f(2,3) m,故B、D正确,A、C错误。
    10.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负方向和正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0.9 m处和x=-0.6 m处,两列波的波速大小相等,波源的振幅均为2 cm,两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在x=-0.2 m和x=0.1 m处的P、Q两质点刚要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在x=0.3 m处,已知甲波的周期为0.8 s,求:
    (1)乙波传播到M质点所需要的时间;
    (2)在0~2.5 s时间内,M质点沿y轴正方向位移最大的时刻。
    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波的波长为λ甲=0.8 m,由于甲波的周期为T甲=0.8 s
    由v=eq \f(λ甲,T甲)可得v=1.0 m/s
    两波波速大小相等,由题图可知xPM=0.5 m
    由t=eq \f(xPM,v),可解得t=0.5 s。
    (2)由题图知乙波的波长λ乙=0.4 m,由T乙=eq \f(λ乙,v)
    可得T乙=0.4 s
    甲波使M质点处于波峰时,应有t甲=mT甲
    解得t甲=eq \f(4m,5) s(m=0,1,2,…)
    乙波使M质点处于波峰时,应有t乙=(n+2)T乙
    解得t乙=eq \f(2,5)(n+2)s(n=0,1,2,…)
    欲使两列波相遇后M质点位于波峰位置,
    则必有t甲=t乙,即2m-n=2
    因m、n只能取整数,故有
    m=1、n=0时,t=0.8 s
    m=2、n=2时,t=1.6 s
    m=3、n=4时,t=2.4 s
    所以t=0时刻后的2.5 s时间内,M质点沿y轴正方向位移最大的时刻分别为0.8 s、1.6 s和2.4 s。
    答案:(1)0.5 s (2)见解析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共5页。

    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 机械波: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 机械波,共7页。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八)机械波含答案,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