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90584/0-1724342710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90584/0-17243427108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二,思考交流1,实验探究三,思考交流2,思考交流3,实验探究四,思考交流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课题
离子反应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学好这一节的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原理课,知识点抽象。所以要借助宏观实验现象和知识储备,将抽象转化为直观,进行微观微粒分析,渗透微粒观思想,从而实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培养。
2、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已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已学电解质及其电离。具备分析宏观现象的能力且好奇心强实验兴趣浓厚,但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能力较弱,从微观离子数目的变化中总结离子反应的规律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认识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
4.在学习离子反应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5.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6.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重难点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认识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
教学方式与策略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发生条件。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从三国“哑泉水”故事引入,创设情境还原故事,引发猜测:“安乐泉水”能解毒的原因?
【实验探究一】
1、取约1mlCu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观察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取约1mlCu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观察现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实验还原故事并以此为依托,探究“安乐泉水”能解毒的原因。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及对故事的探究欲望。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宏观辨识物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分析表格从而引发猜测。实验1中,Cu2+,OH-数目明显减少。设计实验探究二,进行验证,
10min
实验验证,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
【实验探究二】
1、取实验1的上清液,加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
2、取实验2中的液体,加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
此过程从微粒数目的变化构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中,探究出离子反应会引起离子数目的减少,建立起微粒观和离子反应的认知模型,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5min
建立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能力:
【思考交流1】思考与SO42-发生反应不共存的离子或物质有哪些?
【实验探究三】分组探究
1、取约1mlCu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2、取约1mlCu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Ba(NO3)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3、取约1mlCu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Ba(OH)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强化学生使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学习化学,由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填写分析并思考问题。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
8min
巩固知识自主探究新知,得到离子反应条件,练习并小结:
【思考交流2】
1、第3组实验的原理与前两组有何不同?
2、通过这三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交流3】结合你对离子间的反应理解,是否可以再列举一些像这样能相互反应的离子组呢?
【实验探究四】
根据桌子上提供的药品,你能找到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物质吗?先预测实验现象,再用实验验证,(在井穴板中完成)并用完成表格
【思考交流4】 通过表格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克服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难题,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得到锻炼设计思考交流2.3和开放性实验探究四,用实验探究方式获得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培养学生思考、观察、动手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在实验中注重动手,但缺少思考的现状,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
17min
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复分解型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3、实质:通过离子反应使电解质溶液中某些离子数目减小
4、意义:相互发生反应的离子不共存
二、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之为离子方程式
教学特色与反思
本节课的创新点为:本节课打破教材上常规用“写-拆-删-查”的书写模式,立足于学生实验所展现出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的知识,深入分子、离子层面分析讨论“哪些离子数目大量减少”“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是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较快地实现从“宏观-微观”、“微观-符号”的思维转换,学生自己获得离子反应的认知,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和本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得到了以下教学反思。
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哑泉中毒”“安乐泉解毒”“安乐泉解毒的原理是什么”正是这些真实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迫切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从生活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活动层层递进,发展核心素养;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是难点。老师要正视这个难题,能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更多锻炼,从而突破这个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精神
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不能游离于化学教与学之外,应与化学教与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概览,情境与任务,资源与支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精品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解读,实验探究,归纳整理,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学以致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离子反应优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流程,学习任务一,设计意图,学习任务二,问题探究,问题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