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春辽宁省太子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2024年春辽宁省太子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第1页
    2024年春辽宁省太子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第2页
    2024年春辽宁省太子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春辽宁省太子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省太子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 句子默写, 现代文阅读, 综合性学习, 命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选择题 (共 5 题;共 10 分)
    1. (2 分) (2023 八下·织金期中) 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蓦(mù)然 羁(jī)绊 卑劣(liě) 蛮横(hènɡ)
    B . 瞭(liá)望 萌(ménɡ)发 闭塞(sè) 追溯(suó)
    C . 戛(jiá)然 斡(wó)旋 襁(qiǎnɡ)褓 束(sù)缚
    D . 怅惘(wǎnɡ) 农谚(yàn) 冗(rǒnɡ)杂 帷(wéi)幕
    2. (2 分) (2022八上·长春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的确如此,好书如“圣水”,坏书似“魔鬼”。“圣水”可以 人们的心灵,使读者思想境界升华;
    “魔鬼”会使人产生邪念, 读者沿坡下滑,甚至会堕入阴暗的深渊。
    ②我们不能够 ,而是要承担;我们不能够畏惧,而是要面对;我们不能够迷失,而是要 。时
    时要提醒自己: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打击,要学会承受,这样才会成长, 才能走向成功!
    A . 净化 诱使 逃避 理智
    B . 洗净 诱惑 逃跑 智慧
    C . 洗涤 迫使 回避 理性
    D . 美化 致使 逃走 明智
    3. (2 分) (2022 八上·阳江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 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语文课上, 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 , 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 . 六月的洋澜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 , 其乐融融。
    C . 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 .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
    玉吧!
    4. (2 分) (2023 七上·珠海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拾荒老娘”于化玲, 9 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删除“独自”)
    B . 他的晩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晩年的他”)
    C . 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
    除“给”)
    D .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把“研究和了解”改为
    “了解和研究”)
    5. (2 分) (2022·深圳模拟) 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
    ①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②在苦难中奋起
    ③最终获得了成功
    ④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唯一理由
    ⑤有的人甘于沉沦
    A . ⑤④①②③
    B . ②③⑤①④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②⑤③①④
    二、 诗歌鉴赏 (共 1 题; 共 4 分)
    6. (4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①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 “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
    (2)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三、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共 9 分)
    7. (9 分) (2023八下·番禺月考)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写出了作者为“石潭 ”命名的缘由及近
    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 . 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3) 第④段画线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四、 句子默写 (共 1 题;共 10 分)
    8. (3 分) (2022 八上·肥西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③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④ ,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⑤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留恋的句子是: , 。
    ②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 , 。
    五、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共 11 分)
    9. (11 分) (2022八上·沈阳月考)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一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 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 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 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 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 岁高龄的
    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②一段文, 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 只是由
    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当众朗读一遍。 《朗读者》首播的收视率和口碑
    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和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 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
    经历过的,有些人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忙里偷闲,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 显得平淡恬静, 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 然而, 《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记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 境里, 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如今的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
    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 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 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 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一点,
    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这些节目大都偏重于介绍图书、作者和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 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 ”,导致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 比较贴地气,将朗读
    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 抵达每个人内心的深处。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 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 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化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 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 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
    从而喜欢上朗读, 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 2017 年 2 月 21 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 第⑦段中划线字“这”指什么?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 . 《朗读者》的成功, 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
    B . 《朗读者》 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社会带来一股清流。
    C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
    D . 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
    六、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共 2 分)
    10. (2 分) (2022·长春模拟) 学校将以“丰富的课余生活”为主题开展大型的班会活动,同学们都积极踊 跃地报名参加, 期待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有报舞蹈的, 有报唱歌的, 还有报书画展示们的兴趣爱好如此广泛,
    这不仅能增长大家的知识,还能陶冶情操。请结合自己的课余生活,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 5 字)
    上联:
    下联:
    七、 命题作文 (共 1 题;共 60 分)
    11. (60 分) 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 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 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 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爱, 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
    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请你以“ 也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相关试卷

    2024年春辽宁省大东区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省大东区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春辽宁省朝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省朝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与填空,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春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积累与运用, 阅读, 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