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45分)
1. 如图所示的干燥管作为气体干燥装置,下列组合中a和R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气和氯化钙会反应生成其它物质,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二氧化碳反应,能干燥,B正确;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会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错误;
D.氯气和碱石灰反应,不能干燥,D错误;
故选B。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动力电池和超轻海绵使用了石墨烯材料,该材料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传统硅酸盐材料包括陶瓷、水泥、普通玻璃
C. 氢氟酸可用于蚀刻普通玻璃
D. 北斗导航系统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单质硅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陶瓷、水泥、普通玻璃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普通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可与HF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用HF蚀刻普通玻璃,C正确;
D.单晶硅属于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计算机芯片,D正确;
故选A。
3. 镁—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子由Mg电极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向空气电极
B. 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向Mg电极方向移动
C. 该电池工作时,空气电极附近的溶液pH会增大
D. 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镁—空气电池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镁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氧气在空气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结合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金属镁电极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A项错误;
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流向负极,溶液中向Mg电极方向移动,B项正确;
C.空气电极发生反应,所以电极附近的溶液pH会增大,C项正确;
D.负极镁失去电子生成镁离子,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池总反应为,D项正确。
答案选A。
4. 已知 2NO(g)+O2 (g)=2NO2 (g) ΔH,分两步进行:
I 2NO(g)=N2O2 (g) ΔH1 II N2O2(g)+O2(g)→2NO2(g) ΔH2
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ΔH=ΔH1 +ΔH2
B. 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步骤是II
C. Ea1的数值等于2 ml NO(g)+1 ml O2 (g)的总键能的数值
D. 温度升高,反应I逆反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加快幅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盖斯定律可知: 2NO(g)+O2 (g)=2NO2 (g) 反应可由I+II,则ΔH=ΔH1 +ΔH2,故A正确;
B.分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而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步骤II的活化能大,反应速率慢,因此步骤II决定总反应速率,故B正确;
C.由图可知Ea1表示2mlNO(g)分解所吸收的能量,1 ml O2 (g)未参与第一步反应,Ea1的数值等于2 ml NO(g)的总键能的数值,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I为放热反应,而改变温度对吸热反应影响更大,即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化大于正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C。
5.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2NO2 (g) N2O4 (g) ,ΔH < 0,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 降低温度B. 充入适量N2
C. 缩小体积,增大压强D. 增大体积,减小压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NO2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故A错误;
B. 冲入适量N2,若容器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若容器体积变大,平衡向左移动,但NO2的浓度仍然变小,颜色变浅,故B错误;
C. 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NO2的浓度仍然增大,颜色变深,故C正确;
D. 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平衡向左移动,但NO2的浓度仍然变小,颜色变浅,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6. 下列图示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A. 转移溶液B. 将海带灼烧成灰
C. 金属钠的保存D. 用酿制的米酒获取酒精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A错误;
B. 将海带灼烧成灰时应该用坩埚加热,B错误;
C. 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和水反应,一般保存在煤油中,C正确;
D. 用酿制的米酒获取酒精时采用蒸馏法,但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D错误;
答案选C。
7. 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名称为2,4,4-三甲基-3-乙基-3-戊醇
B. M的消去反应产物有3种
C. M的一氯代物有5种
D. M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系统命名法,其正确命名应为2,2,4-三甲基-3-乙基-3-戊醇,故A错误;
B.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中只有两个碳原子有氢原子,所以消去反应产物只有2种,故B错误;
C.该有机物有如图所示5种环境的氢原子 ,所以一氯代物有5种,故C正确;
D.虽然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但该物质可以燃烧,燃烧也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苯环除外);当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可以发生羟基的催化氧化。
8. 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 :3-甲基-2-戊烯B. :2-甲基-3-丁炔
C. :1,3,4-三甲苯D. :3-甲基丁烷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选取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从离双键近的一端给碳原子编号,系统命名为:3-甲基-2-戊烯,故A正确;
B.选取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从离三键近的一端给碳原子编号, 的系统命名 为3-甲基-1-丁炔,故B错误;
C. 的系统命名为:1,2,4-三甲苯,故C错误;
D.烷烃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碳原子编号, 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丁烷,故D错误;
选A。
9. 煤粉中的氮可通过如图所示方法处理生成对环境无影响的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③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空气
B. 反应①中,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下)N2,转移2.4ml电子
C. 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可判断挥发氮中含有NH3
D. 焦炭氮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氮由+2价变成0价,应加还原剂NH3等,NO加入空气不能生成N2,故A错误;
B.反应①方程式是4NH3+6NO5N2+6H2O,每生成5mlN2转移12m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1ml)N2转移2.4ml电子,故B正确;
C.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NH3应该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故C错误;
D.焦炭氮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需进行尾气处理才能排放,故D错误;
选B。
10.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C.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D. 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烟、云、雾属于气溶胶,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铁赤色如铜,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铜,为置换反应,故B正确;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应加入还原性物质,生石灰或硅胶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于食品干燥,故C错误;
D.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故D正确;
故选C。
1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Ti-Fe合金吸收储氢,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中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使用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
D. 5G通讯技术离不开光导纤维,制造光导纤维使用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答案】A
【解析】
【详解】A.Ti-Fe合金吸收H2生成金属氢化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氮化硅陶瓷耐高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制造光导纤维使用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故D正确;
故选A。
12. 一种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钠型双离子可充电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采用锡箔(不参与电极反应)作为电池电极及集流体,石墨()为另一极,电解液为作为电解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锡箔与钠的合金为负极
B. 充电时,图中所示的正八面体形离子嵌入石墨电极
C. 电池总反应:
D. 当外电路通过nml电子时,锡钠极板质量应减少23ng
【答案】D
【解析】
【详解】A.放电时Na失去电子,发生反应,所以锡箔与钠的合金为负极,故A正确;
B.放电时正极发生,充电时图中所示的正八面体形离子嵌入石墨电极,故B正确;
C.根据负极电极反应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可得电池总反应:,故C正确;
D.根据负极电极反应为,当外电路通过nml电子时,锡箔与钠的合金极板质量应增加n ml,增重145ng,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3. 已知:①2H2(g)+O2(g)=2H2O(l) △H = -571.6 kJ·ml-1
②2CH3OH(1)+3O2(g)=2CO2(g)+4H2O(l) △H= - 1452kJ • ml-1
③H+(aq)+OH-(aq)=H2O(l) △H =-57.3 kJ·ml-1
④Ba2+(aq)+(aq)=BaSO4 (s) △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l-1
B. 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H =-57.3 kJ·ml-1
C. 相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D. 3H2(g)+CO2(g)=CH3OH(l)+ H2O(l) △H=+ 131 kJ·m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烧热是1 m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制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2(g)的燃烧热为285.8 kJ•ml-1,A错误;
B.由③可知:强酸与强碱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1 ml H2O时放出热量是57.3 kJ,硫酸与Ba(OH)2发生反应,除产生水外,Ba2+与反应产生BaSO4时也会放出热量,所以该反应发生,产生1 ml H2O放出热量比57.3 kJ多,即反应热△H<-57.3 kJ•ml-1,B错误;
C.根据①可知1 g H2(g)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Q1=;根据②可知1 g CH3OH(l)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Q2=,可见:当两种燃料的质量相等时,H2(g)放出的热量更多,C正确;
D.①2H2(g)+O2(g)═2H2O(l) △H=-571.6 kJ•ml-1
②2CH3OH(l)+3O2(g)═2CO2(g)+4H2O(l) △H=-1 452 kJ•ml-1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3-②),整理可得3H2(g)+CO2(g)═CH3OH(l)+H2O(l) △H=-131.4 kJ•ml-1,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B. 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C.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D. 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气可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氨气易液化,故不选A;
B.可用于纸浆漂白是因为具有漂白性,故选B;
C.用作氮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故不选C;
D.可用于制光导纤维是因为二氧化硅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故不选D;
选B。
15. 为研究反应的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程变化如下:
反应机理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其中有2个O为-1价)中S元素化合价为+7
B. 总反应吸热反应
C. 第一步基元反应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
D. 改变了总反应的反应历程和焓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O的化合价为-2价,其中有2个O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为零的原则可知,其中S的化合价为+6价,A错误;
B.由图可知,总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B错误;
C.由图可知,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较大,故第一步基元反应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C正确;
D.根据两步反应可知,三价铁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改变了总反应的反应历程,但是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反应焓变只与反应物和产物的状态有关,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 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2g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 。在下,反应进行到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浓度的部分数据如下:
(1)a为_______。
(2)20min时,υ正_______υ逆(填“”)。
(3)若30min后,只改变一个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如上表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b.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
c.缩小容器的体积 d.通入一定量的NO
(4)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的浓度之比为7∶3∶3,则该反应的_______0(填“”)。重新达到平衡时,压强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1)0.3 (2)=
(3)cd (4) 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docx、化学-DA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